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贈少年讀後感6篇

贈少年讀後感6篇

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讀後感才是有閲讀價值的,值得動筆寫讀後感的一定是值得我們反覆閲讀的書籍,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贈少年讀後感6篇,感謝您的參閲。

贈少年讀後感6篇

贈少年讀後感篇1

今天,我們的晨會令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淺。

我們來到操場,一開始,就是朱校長對開學新一天的要求:舊的一年過去了,我們也長大了一歲,我們已經是一個少年了,應該都懂事了,不會那麼調皮了,應該負起國家的一部分責任……

朱校長講完了後,五(一)班的同學上台來吟誦“中國少年説”,他們誦讀得很有感情: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他們臉上非常地嚴肅,有時眉頭皺得緊緊的,有時他們的手整齊地伸向遠方。他們演完後,台下響起雷鳴似的掌聲。

我聽了這些同學富有激情地吟誦,他們整齊·高昂的聲音感染了我。正好,今天,我們又學習了“少年”這一篇課文,作者臧克家形象地把少年比作“六七點鐘的太陽” “萬仞高山的源泉”“一株株嫩綠的小樹”“小鷹初展新翅”“一隻一隻乳虎”和“剛磨好的刀刃”,這讓我看到了少年的責任與希望,少年的希望是:作一個對社 會有用的人,為中華崛起做貢獻的人。那今天的少年怎樣成為明天一個有希望的人呢?我認為只有用今天的努力,不斷的奮勇向前,持之以恆的毅力,才能成為一個有希望的人。

新的學期第一次晨會結束了,我又長大了一歲,我已經成為了少年了,我知道身上的擔子很重,可是我有信心實現我的目標—作一個對社會和國家有貢獻的人。

贈少年讀後感篇2

讀了這本《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我才知道真、善、美的真正含義。

科學教人求真

什麼是求真?求真就是求真知、做真人。我們要做品質端正、真實可靠的人,就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有一個賣鏝頭的大娘從不守攤,只需要把攤子一放,再放個公告牌,告訴顧客饅頭的價格還有買了饅頭後錢放在那裏。她留給人們的是實實在在的真。

一個名叫黃禹錫的人,一開始被人們稱為克隆之父,因為他培育出了許許多多克隆的生物,韓國人民以他為榮,然而不久後,韓國調查委員宣佈他造假。最終調查結果證實了他只培育出了一隻克隆狗,其餘全部造假。於是韓國政府免去了他一切公職,他也在電視上向韓國人民鞠躬道歉。

人文教人為善

團結友善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潤滑劑,是心與心之間的橋樑。

17歲的郭秦姐姐家裏雖然並不富裕,但她捐物長達十年之久,讓我很是感動。她創作了100多部童話,收到的稿費全部捐給了孤兒們,自己卻顧不上打扮。她被我們評為中華愛心慈善青少年第一人。

現在的熱門話題:老人摔倒了扶不扶?引發了人們的思考,有一天,一個叫管仲培的女中學生不顧路人的阻攔,攙扶起摔倒的老人,並將其送到醫院,被網友們評為最美中學生。

生活教人尚美

美好的生活中好習慣是必不可少的,當某種良好的行為成為習慣,就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一個名叫卿浩洋的學生幫助一個殘疾學生上學、放學和他一起玩耍長達6年之久,為温馨的校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另有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先生,他為人很講信譽,並嚴格要求自己上班從不遲到,有一次因為電梯故障遲到了7分鐘,他便自己罰站了30分鐘。我要學習他那種信譽的精神。

記得有一次乘公交車,上來了一位老人,當時又沒有了座位。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讓位子給老人,當我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阿姨讓了位,這讓她女兒十分奇怪,於是她跟她媽媽進行了一次交談。其中有一名話讓我覺得非常的有道理,給老人讓坐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和義務,每個人都有老去的時候。今天你給老人讓座,等你老了,也有人給你讓座。

真、善、美其實無處不在,它或許是一個善意的提醒、它或許是在你失意時的慰問,它或許是一聲簡單的問候,讓我們一起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吧!

贈少年讀後感篇3

一陣強風來襲,遠處的風車轉了起來,轉動了我的記憶,轉出了《馭風少年》這本書。

在非洲大陸上,有着幾萬個村落,但其中一個村卻誕生了一位科學家。他在一個普通家庭出生。在那時,魔法是大家的信仰,他也相信魔法,直到科學的到來。兩本科學書與一本破舊的英語詞典,是他家奇蹟般得聚起架架風車。他不僅使一個貧困家庭變成了地主級別的富足,更讓整個非洲都受益匪淺。

我出生在一箇中等家庭,上學是上得起的,雖然課文中的知識都學會了,掌握的也很挺好,可開發創新精神還是太薄弱了。比如説叫我們建一個橋。我雖然能照課文要求造出來再添上一點自己的想法。但比起一架風車,我的建造便有些力不從心了。其次是探索知識與應用能力,我雖然也會如飢似渴地閲讀,但也沒到廢寢忘食之地。主人公會的知識我也會,但卻沒想到風車的點上,也沒他那麼省吃儉用來換部件的勇氣,以及那麼強的動手能力。

我們中國的社會也如此。現在的同學太安於現狀了,作業如同任務一般,在做完之後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不會鑽研。中國古代越發如此。整天閉國不出,十分自大。認為自己已經甲天下了。若不是外國進攻,我們現在還沒高樓呢。中國雖然會發明一些東西卻不會用。如指南針,我們雖發明了它,可真用的好的卻是哥倫布。世界上一般大陸都是他發現的。還有火藥,中國人用它發明了煙火,可外國人用它發明了大炮來攻打中國。

所以,同學們,讓我們動起來吧!我們雖造不出風車,卻可以成為祖國之棟樑。

贈少年讀後感篇4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現在,已經走過__年的光輝歷程。__年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從封建社會走到現在。無數事實證明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正如歌中所唱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她辛勞為人民,共產黨她一心救中國。

記得小的時候,我最喜歡看打仗的電影,那個時候黨在我心中,就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個個英雄組成的,是那麼的不可思議。像描寫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紅孩子》,描寫抗日戰爭時期的《小兵張嘎》、《英雄王二小》,描寫解放戰爭時期的《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以及後來描寫抗美援朝時期的《英雄兒女》,還有毛澤東、周恩來、董存瑞、黃繼光,這些扣人心絃、驚心動魄的故事和這些閃亮的名字,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深深紮下了根。

?國小生讀黨史》一書讓我完整地瞭解黨的歷史,瞭解黨的優良革命傳統,瞭解黨的政策和策略的發展軌跡,瞭解黨所走過的艱辛歷程,並真正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最難忘的是紅軍的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橫渡金沙;鐵索橋在險,同樣可以征服;飢寒交迫再苦,同樣可以忍受,最終以一支部隊的名義克服天險,走完長征。

我感到作為一名國小生,在做好學習的同時,要多關心國家大事,多關心周邊發生的事情。每當我站在五星紅旗下,唱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我就會熱血沸騰:我們這羣朝氣蓬勃的少年才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才是祖國未來的棟樑,作為華夏兒女,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努力學習,將來更好地報效祖國,那時候,我會更加自信地對全世界説——我驕傲,我是一名中國人!

贈少年讀後感篇5

讀了魯迅先生寫的《少年閏土》一文,我深受感觸。我對文中的少年閏土十分敬佩,對文中的“我”能有這樣的兒時朋友而感到無比高興。少年閏土不但聰明,活潑,而且知識豐富,給人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使我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

少年閏土十分可愛。你看他,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項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可見,閏土是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戴小氈帽是那裏的風俗。還可以知道,他的父母十分疼愛他,要不然,怎麼還給他套一個銀項圈?

閏土很聰明,再他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會捕鳥,撿貝殼,還會看瓜刺猹。這此不僅是文中的“我”沒有聽説過的,就連現在的我也沒聽説過,更沒玩過。

冬天,天氣很冷,下了一場大雪。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閏土在雪地裏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食時,他就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鳥就被捕住了。此外,他還認識許多鳥哩!如稻雞,角雞,鵓鴣,藍背等。

夏天一到,閏土就要在夜晚去看瓜。看瓜刺猹可有趣了!月光下,你聽,“啦啦”地響了,便知道猹在咬瓜了。閏土捏了柄鋼叉,遁聲刺去。那刺猹倒很伶俐,反向閏土奔來,從他跨下逃竄了。……我讀到這裏,彷彿看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項戴銀圈,手捏鋼叉,向一隻猹盡力刺去。閏土在看瓜刺猹時表現的機智勇敢,使我更加敬佩他了。

閏土知識豐富,我和他一比,真是羞愧,我整天呆在家中,對外邊的事瞭解甚少。可見,我的知識很貧乏。魯迅先生寫的《少年閏土》使我收益非淺,他使我知道了自己的知識很淺薄,我應該好好學習,成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好學生。

贈少年讀後感篇6

初看《少年閏土》這個題目時我並不太在意,一看作者,嘿!魯迅寫的,大作家耶!讀讀看吧,説不定還不錯哩!幾遍翻看之後,我嘟嚷着説:“什麼嘛,不就是寫人文章麼?”過了幾天老師正好用這一篇文章上了一堂公開課,這一課時我重新認識了這個少年----閏土。

少年時的閏土和魯迅因為一次祭祀而相逢。那時的閏土見人很怕羞但是對於魯迅卻十分大方。閏土給魯迅講述了許多魯迅在院外的新鮮事兒:什麼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潮汛看魚,一件件稀奇的事兒。在魯迅心中閏土的心裏彷彿有着無窮無盡的好玩的搞笑的稀奇古怪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卻是魯迅他們所不明白的也不會明白的。

?少年閏土》看似是寫出少年時的閏土見識多廣,活潑開朗,機智勇敢,健康,也寫出了像魯迅以及一些城市裏的的少爺,小姐們的孤獨。能夠想象,當閏土站在海邊腳下踏着清亮的海水時,魯迅他們是否又坐在椅子上吟誦古文;當閏土“咯吱咯吱”地踩着雪去捕鳥時,魯迅他們是又在受到長輩們的批評,還是在聽着父母的警告;當閏土手持胡叉深夜裏還在捍衞農田時,魯迅他們是否剛剛寫完作業想要放鬆一下卻又被家長們趕小鴨似的趕回家?魯迅他們不知曉的一些趣聞,閏土在海邊時早已享盡,魯迅他們都一樣的只能看見也只能享受院中裏的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只有四角的天空,魯迅他們就如同井底之蛙,籠中之鳥一般總是不能夠逃出枯井,掙脱鐵籠,也總是不能夠去外面的世界闖上一番,去和世界去和自然接觸一次。在魯迅的那個時代,城市的孩子都是如此,如今呢,也越發的都成這樣了。我們也明白外面的世界很危險,外面的世界是複雜的,但是親愛的家長們可否放放手讓我們多感受感受自然,讓我們沉在泥土之中,心卻浮在雲霧之端,我也明白家長是為了我們好,不想讓我們吃苦,但是隻有嚐到了苦頭才能成長呀!嘿!家長們讓我們去大自然中成長吧!在自然中品味生活之道,自然之理!

標籤: 讀後感 少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5oy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