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2022年《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後感範文精選

2022年《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後感範文精選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那你就需要靜下心來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是否覺得讀後感的寫作是一件繁瑣的事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2年《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後感範文精選,供大家參考。

2022年《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後感範文精選
2022年《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後感範文精選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那麼,什麼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脱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這一席話,讓我對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讓人為之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歎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

在學習新課程理念,開發園本課程,研究有效教學的今天,我們再回頭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話,是預見?還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時,我想更多還是思考和學習。在學習中領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學習中整合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在學習中進行自我提高。現談談自己對"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生活化的教育內容

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資源,貼切幼兒的實際需要,適合幼兒實際發展的,是有教育價值的內容,否定一切資源。

——生活化的教育環境

在自然的生活中進行教育,創設生活化的環境更易於幼兒理解和接受。

——生活是活的教育

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善於開啟幼兒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

圍繞一次區域活動的開展情況,我進行了觀察和引導活動,把關注幼兒的結果轉移到關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來,讓幼兒真正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方法,獲得經驗。在動手區"製作動物指偶"的活動中,我先引導幼兒觀察和探索製作的方法,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繪畫。同時我注意觀察幼兒的各自表現,發現孩子對"困難"表現出不一樣的情景:有的馬上請老師求助,有的表現不耐煩,也有的在失敗、嘗試中反覆繼續着……我想這不只是一次操作活動,從活動中,我們更看到了孩子處理問題的情緒和方法,因此圍繞這次製作活動,我組織了談話活動"遇到困難了,怎麼辦?"通過談話,讓幼兒不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更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學習經驗。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形式上的活動,應該透過表面的活動,更有效的幫助孩子獲得全面發展的機會,健全他們的性格和個性品質。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前進、感悟和探索……

2022年《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後感範文精選

讀罷《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大師的智慧如閃閃爍爍的星光,逐漸映輝在一起。在我的頭腦中形成一束耀眼的光,照亮我的心,指引着我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向。

陶行知老先生認為兒童應該快樂的,而現在中國的兒童是非常痛苦。固然有許多人才是從痛苦中長大起來,但是成人的責任是應該把社會改造得好一點,使未成熟的兒童少吃點苦,多享點福。我們應該負起責任來,敲碎兒童的地獄,建立兒童的樂園。不夠,我們應該引導兒童把地獄敲碎,讓他們自己創造出樂園來。

是的,現在的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家長、社會就呼籲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而各種輔導班,特長班,名目繁多的各種早教措施,把孩子束縛地嚴嚴實實,沒有半點自由、空間。到了國小,無論孩子接受能力如何,統統一刀切,必須同步前進。即便分層次教學,最終目標也是一學期內必須全面開花。這是違背教育規律的,但是家長、社會不允許孩子暫時落後。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於是,老師使出三十六計,七十二變化,十八般武藝樣樣擺上陣來。學生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地步。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我們的教育現實狀況就是如此!陶行知先生主張學生是學習人生之道的人。學以厚生則可;學以傷生是斷斷乎不可的。可是我們的孩子,每天要面對那麼多沉重的學業負擔!還有家長、老師的讓人心碎的殷殷期望。學習是樂園還是地獄不得而知。孩子的學習現狀和我國的教育大氣候不可逆轉,那麼我們作為教育者到底怎樣讓兒童少吃點苦,多享點福?

那就是變苦學為樂學!變讓我學為我要學!最終落實到陶行知先生的學生自治上。

陶行知老先生主張學生自治是學生結起團體來,大家學習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續。從學校這方面説,就是”為學生預備種種機會,使學生能夠大家組織起來,養成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我們培植兒童的時候,若拘束太過,則兒童形容枯槁。對!我們就是要給孩子鬆綁。在老師的科學引導下讓他們獨立自主的學習生活,這才是我們的教育主旨。面對這麼一羣活生生的、製造狀況層出不窮的孩子們,老師怎樣藝術的扮演自己的角色,來引導他們快樂自治?

由此我想起一種民間藝術。四川有一絕活叫做變臉,一扭頭,”唰“變出一張臉,再一扭頭,又”唰“變出另一張。一分鐘之內,”唰唰唰“會變出十幾張不同的臉,或喜或悲,或兇或善;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神氣極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就可以大膽的使用變臉這一絕活。

陶行知説過,社會有三種人:一、是自動要讀書的;二、是經勸導後才願讀書的;三、非強迫不願讀的。我們就經驗上觀察,十人中怕有三人或四人非強迫不行;此外還有二人或三人,有了強迫的辦法就可趕快去讀。所以強迫是必要的。他認為教育萬能是教育界自欺欺人之説。

的確,學生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只要他沒踏上社會,就永遠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他會犯各種各樣讓你始料不及頭痛犯難的錯誤。他不愛讀書,不愛寫作業,願意搞小動作,願意和同學打鬧等等。如果老師每天怒目而視當階級敵人似的對待他們,這漫長的十幾年寒窗該是一種怎樣的煎熬!記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雕塑家為一閻羅殿雕塑牛鬼蛇神、凶神惡煞,一年下來雕塑家的臉也變得猙獰可憎。雕塑家很苦惱,便找高人指點。高人指給他一條路,讓他再為寺廟雕一年菩薩塑像。一年下來他果然面容和善,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由此,我想到一位教育專家説過,你如果認為學生是一羣魔鬼,那麼你整天生活在地獄裏;你如果認為學生是一羣天使,那麼你整天生活在天堂裏。這裏可以折射出這樣一個道理,老師的教育教學態度極大地影響着學生的心靈成長。要敲碎兒童的地獄,建立兒童的樂園,變老師説教為學生快樂自治,老師一定要學會變臉這一戲法。

孩子不可避免的犯錯誤,一味的批評挖苦實踐證明收效甚微。其實轉變一下思維定勢,總是給他一張橫眉冷對,打擊諷刺的面容的,不妨換一張鼓勵信任的笑臉。記得一名低年級的學生哭哭啼啼的找我,説是一位高年級大哥哥每天見他就是一頓毒揍,讓我給他評理。我聽了問清原因,是因為開學初他罵過他胖子,所以那大哥哥每天見他就揍他出氣。我聽了氣不過,就拉着他怒氣衝衝地找他。走在一百米的距離中我在想,劈頭蓋臉批他以大欺小,警告他以後不準再打他,能解決問題嗎?老遠就看見那孩子歪着頭、梗着脖子,斜睨着眼等着我們,擺出一副不輕易善罷甘休的樣子來。此刻。我心裏電石火花一閃,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把臉放鬆下來,對我的學生真誠地説:”對大哥哥説聲對不起,不該以前罵過他。“那孩子聽了小弟弟的道歉一愣,有點不知所措,臉紅彤彤的,訕訕地説:”沒關係。“並保證以後不再打他了。換了一張臉,化干戈為玉帛。變老師喋喋不休地説教為學生自己心靈的感化,這就是學生自治。此招甚妙,何樂而不為?

自從九十年代周宏把他的聾啞女兒培養成大學生,全國上下旋風一般爭相效仿他的賞識教育。持續時間這樣長,自有它的存在價值。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妨對那些後進生多變幾張臉,針對不同情況多給一些笑臉,多一些鼓勵的話。別盯着人家耳朵後的灰陰着臉不放,捕捉一點學生難得的閃光點,臉放着光地大肆地表揚,讓那些整天灰土灰臉的後進生也嚐到上學學習的快樂,逐漸學會自律,向自主快樂學習靠攏。同樣,對於全體學生,我們都需要時不時變出一張意想不到的臉,給孩子以意外的收穫。讓我們這些老師多提供一些機會,讓孩子嘗試着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學習、生活,把每一天的的學習變得快樂、輕鬆!

老師學變臉,正如陶行知老先生説道”親學生如親子弟!“

2022年《陶行知教育名著》讀後感範文精選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對於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來説,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服務於我們的教育事業。

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這本書,受益匪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脱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現實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學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對學生的教師教學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喜歡同現實生活、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繫的知識;學生喜歡能用生活的事件來解釋學科知識的老師。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歎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

即教育”就是説“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着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脱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説教。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善於開啟學生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計算,學會學習。教師應該像一個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後者性一個有生命的蠟燭,以便燃燒,一邊又在生長。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燒值,更高的照亮度,這樣才有可能在有限的從教生涯中,為祖國,為民族的教育事業,為千百萬人的成長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前進、感悟和探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p6ze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