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實用文 >觀後感 >

飛天觀後感精選三篇

飛天觀後感精選三篇

相信很多人在寫觀後感的時候,都會覺得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其實只要認真的觀看作品,就能寫出好的觀後感,你知道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飛天觀後感精選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飛天觀後感精選三篇

飛天觀後感精選1

我們往往只看到航天員銀幕上風光的形象,卻不知其背後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

上週六,語文老師帶領了我們觀看了電影《飛天》。電影裏主人公張天聰對航天夢的執着與追求,深深的震撼了我們。 因為懷揣着夢想,所以他堅持;因為堅持,所以他成就了夢想,追逐夢想,不輕言放棄,只要你再努力一點點,成功將觸手可及。

電影開頭有一句主角心裏默唸的話:到大西北那片神奇的戈壁大漠深處,去等待出征的命令,去實現飛天的夢想。這也許是當代航天員心裏暗藏的決定吧。

電影《飛天》主要講的是張天聰作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刻苦訓練、專業技術過硬,做了十年的航天夢,堅持了十年,但仍然在神舟七號宇航員選拔中失利,再次與“飛天”擦肩而過。面對昔日戰友的轉崗、離去和自身年齡偏大的困境,以及妻子、家庭施加的壓力,張天聰依然沒有放棄飛天的夢想,毅然選擇繼續留在航天員大隊,成為新一代航天員訓練教練。沒有哪一個夢想的實現離得開堅持。

為了體驗長期失重對人體生理造成的影響,在一張牀上,航天員需要頭衝下腳朝天連續仰卧七天七夜,在一張小牀上吃喝拉撒睡;為了適應太空狹小空間和孤獨生活,從而避免出現煩躁症,在一間黑屋子裏,我們的航天員就像電影裏被懲罰的犯人一樣,一連五天獨自一人不見天日。普通人在真空環境如果沒有航天服的保護,幾分鐘就會死亡,而我們航天員卻要在低壓艙裏堅持檢測四個小時,一旦失壓就會失去生命。

看到這些,我突然有些悲傷,因為我們往往只看到了航天員們風光銀幕中的形象,卻不知道他們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背後付出了多少我們無法想象的努力。

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知識的時候,在學習過程中,一遇到一丁點兒困難就退縮,但現在想想,我們的困難是多麼的渺小。

請不要輕易地説放棄,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以前認為堅持所承受不了的痛,會讓你在往後的舞台上完成一個又一個華麗的轉身。

飛天觀後感精選2

看了豆瓣上關於這部電影的評價,普遍較低,飛天觀後感。但在我來看,這部電影還是有他的可看之處的。

首先,他的立意是很好的。他是想用電影的方式來再現航天員的生活,讓我們普通百姓能夠更深入的瞭解這一類人。影片中的張天聰可能就是航天員的典型代表。航天員的生活艱辛,孤獨,而且像楊利偉那樣成功的人畢竟也是少數,而這部影片的主人公就是這類普通人。當然,最後的結局過於戲劇化,怕是加了導演的很多感情因素吧!

那麼,這樣一部很好的電影,為什麼會有很多負面的評價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它是主旋律電影吧。因為看過太多主旋律電影了,所以觀眾總是以一種批判的眼光來看這部片子。就如同我們現在看《建黨偉業》《建國大業》一般。因為這類電影大多有通病,就是模式化,時刻意識形態提醒,總是時不時的強調我是主旋律電影,而忽略了觀眾的需要。

電影中的人物對白太脱離生活。例如,“媽,我不去北大了,我要當飛行員”你就算是宇航員的女兒,你就那麼容易考北大嗎?這純屬編劇的YY。兩人一説話,就永遠語重心長,永遠大道理一大堆,誰平時生活這麼講話的?在俄羅斯集訓時,醜化美國人,俄羅斯又對中國人多麼多麼欽佩,這裏面太多編劇的主觀因素了。

另外,這部電影的價值取向,我想大多數人是不認同的。張天聰的一生,一直想飛天一直被落選,一次次失望,帶着老媽老婆孩子跟着情緒低落,連自己老媽臨死前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這就是為了所謂的夢想嗎?這樣得來的理想未免太過自私了吧!一個人不能只為自己的理想而活吧,那家人怎麼辦?朋友怎麼辦?

以上就是我對這部電影的整體感受,他有一個很好的立意,但是沒有很好的表達。現在觀眾越來越挑剔了,好的題材如果沒有恰當的表達,真的很難打動觀眾。不過,還是可以當做航天知識的科普電影來看的。

飛天觀後感精選3

今天,有幸在影院觀看《飛天》電影,有感於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有感於為中國航天事業崛起而默默無聞的航天人,正是有他們一代代人的努力,才有我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觀影中,真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

電影《飛天》的主人公航天員張天聰是中國第一代航天員,身為航天員的他卻屢次和亮相太空的機會擦肩而過。隨着年齡的增長,已過不惑之年的張天聰面臨着家庭和事業的雙重壓力,但他憑着對夢想的堅持,選擇作為一名教練員留守。這份堅持最終也獲得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女兒也選擇將父親的職業作為自己的職業方向。

從嫦娥奔月神話故事開始,中國人就充滿了對太空夢境般的遐思。幾千年來,玉兔與常娥,廣寒宮與月桂樹,成為中國人想象力的最佳延伸。而電影《飛天》恰恰圓了中國人千年的夢想,那遨遊太空的飛船和太空艙,既是真實的,又有夢境般的幻覺,亦真亦幻,令人無不舒心愜意。當然,也鼓舞着地平線上所有抱有幻想的人們,激發他們面對現實世界的勇氣和敢於擔當的責任意識。顯然,電影所展示的,不僅是主人公張天聰一個人的夢想終能實現,也是一個民族的夢想終於在一個新的時代得以實現的崇高境界。

觀罷《飛天》,應當説一部中國航天史歷歷在目,它不僅書寫了幾代航天人的昨天、今天,也展示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明天。我們從張天聰的身上看到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投影,他説:“當年搞兩彈一星,參戰人數以百萬計。今天搞載人航天,參戰人數以幾十萬計,沒有多少人的名字能載入史冊。我真的是喜歡這個職業。能一輩子做箇中國航天人,我知足了。”而上將總指揮的話更是擲地有聲:“……今天我們建空間站,明天我們登月、上火星,都是國家戰略的重要部署。當年,如果我們不搞兩彈一星,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今天,如果我們不在太空佔據重要位置,就沒有中國的明天!”在紀念建黨_週年之際,創作出這樣一部富有歷史感的鴻篇鉅製,無疑是最好的獻禮。

將自己的夢想與祖國的發展結合起來,堅持不懈,張天聰所代表和象徵的是一種不折不撓、堅持到底的價值觀:所謂的英雄,不一定是獲得了多少鮮花掌聲這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是在奮鬥路上那份傾盡全力、無怨無悔的付出。同樣的,在科研學習的道路上,大多數人都是孜孜追求卻又默默無聞的,這要求我們要擺正心態,認真學習,堅忍不拔,只要朝着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夢想的實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wen/guanhougan/onz0v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