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實用文 >演講稿 >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8篇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8篇

演講者要在演講稿中展示自己的情感,讓聽眾感受到演講的真實性和熱情,演講稿的準備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控制情緒,避免過度緊張或者過於放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8篇,感謝您的參閲。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8篇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篇1

已不記得幼小的我是何等歡喜的接過第一本畫冊,被眼前絢麗的圖畫所吸引;已不記得茫然的我是何等期待地接過第一本小説,被眼前文筆巧妙,構思獨特的文字所牽絆——

——只依稀記得,是書本,是文字,帶我領略了文學的博大精深,帶我認識了整個世界。

曾幾何時,站在寬敞明亮的圖書館藏書區,看見如山的書架上密密匝匝地排滿了“白紙黑字”,令人目不暇接,為眼前的景象所觸動。

曾幾何時,看開學時老師把一本一本花花綠綠的教科書轉交到自己手裏,滿心的歡愉,滿心的喜悦。

曾幾何時,為《簡愛》中簡悲慘坎坷的命運所觸動;為《普希金詩選》憂傷抒情的詩篇所感懷;為《仲夏夜之夢》所描繪的曼妙夏夜所神往;為《西行漫記》曲折跌宕的遊歷之事所心潮起伏……

曾幾何時,將自己置身於文學書海之中,用自己獨有的文筆描繪夢想。

曾幾何時……

於是,在這樣一個靜謐的午後。

看陽光在書頁上投下斑駁的樹影。

看手中的泡沫紅茶的餘香在空氣裏縈繞。

看微風輕拂過書頁的一角,留下淡淡的青草香氣。

看那白紙上躍動的黑色音符,譜出了一個又一個關於愛與夢的樂章。

往事依依,白駒過隙,一切似乎行雲流水般過去。可我還是我,你還是你,縱然流連於一本又一本的書籍篇章,縱然願做時光的孩子不肯長大,一切都沒有變。

還是喜歡在被窩裏就着微弱的燈光啃武俠滄月;還是喜歡一遍一遍地看“悲情”,“嘩啦啦”地眼淚鼻涕成把掉;還是喜歡一杯紅茶一部小説,就這樣沉淪於午後時光;還是喜歡沉迷於自己的文字中,看天藍若空,看繁花似錦,永遠沉睡在自己編織的童話中。

成長與閲讀的夢,還有很長很長。

就像人生的路,不見開端,不見終極。

卻因為回憶,因為愛與幻想,讓一切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回過神時,已近黃昏。

手中的紅茶已然冷卻,幽幽地沉澱在心底。

我微微笑了笑,合上了關於成長和閲讀的夢境。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篇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下午好!很榮幸站在這裏和系統內所有優秀的同事探討讀書的感受,分享讀書的樂趣。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上善若水》。

説到讀書,我很慚愧。我愛看書。但是這幾年讀書少了。不是我真的沒時間,而是我靜不下來。這次閲讀活動讓我重拾了閲讀的快樂。我選了老子的《道德經》。有人説讀書就是用別人的思維去思考。我覺得有道理。仔細讀完老子,我彷彿通過他的眼睛看到了一個充滿智慧的宇宙、自然、社會。裏面有很多哲學語言,比如:‘善如水’,‘水為萬物之善而不爭’,意思就是:‘水’的性格就是‘善’的境界。所謂“道是自然的”,就是要向自然界萬物學習,學習“水”的“性善之德”。

水在地上流動,滋潤着萬物

細無聲;水可以洗滌一切塵埃,同時又可以自我淨化;水樸實無華,同時卻又藴含着巨大的力量,甚至可以"滴水穿石"。

我感歎"水"的智慧和力量,而我更加感歎,我生活在長江邊,每天都能在"依水而生"的長江人身上,看到並親身體會這種智慧和力量,這就是"以通為本,以江為魂"的長航文化,這就是"同舟共濟,揚帆奮進"的長航精神。

在長航的大家庭裏,我是一個新人,工作僅僅兩年時間,但是作為新聞中心的記者,使我有了更多的機會了解和記錄長江,貼近這羣"依水而生"、擁有水的力量和韌性的長江兒女。我們新聞中心有一個圖片紀實欄目,叫做《長航映像》,它是一個窗口,把鏡頭對準基層一線和普通職工,捕捉和講述那些發生在長江上的感人故事,至今已推出了17期,我的同事們扛着攝影器材沿着長江行走,拍下了很多彌足珍貴的照片,通過這些照片,我看到了勇攀懸崖,守護燈塔的川江航道工人;我看到了在驕陽下拋灑青春和汗水的科技工作者;我看到了長江上的"活地圖"。國寶引航員姚澤炎;我看到了紮根基層、開拓創新的"航標燈王"--鄭啟湘;當被問起,你們覺得苦嗎?他們都會説的一句話就是"習慣了"。多年的工作經歷,使得他們習慣了陡峭的懸崖、滾燙的甲板;習慣了江上的漂泊、顛倒的作息。但是我知道,這一聲"習慣了",並不是無奈的妥協,而是職責的堅守……

曾聽到辦公室的老同事説起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有人曾斷言,內河航運是夕陽產業,當時在座有許多老同志都流下了眼淚,那是曾將滄桑、飽含深情的淚水。是的,我們曾有過低谷,也曾有過失落。但正是因為有這些長江人無言的堅守,不屈的信念,我們才披荊斬棘,迎來了春天!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書,是一束陽光,可以照亮黑暗,使人走出逆境;書,是知識的海洋,只等你去駛向它,盡享大海的歡樂;書,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知識的寶庫,讓你邁進了擁有無限樂趣的知識王國!

我彷彿是一束陽光,存在黑暗的深淵裏,但我相信至少書可以陪伴我,帶我走出這片黑暗。人的一生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以前我不會去想它,但終究還是要面對現實。當我還在陰影裏的時候,是書告訴我失敗是成功之母。於是我克服了困難。

我彷彿是一滴水,被滴到了大海里,但我知道海是由千千萬萬滴水組成的。當我還不懂團結時,當我還在和同學鬧矛盾時,是書提醒我團結的力量有多大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於是我融入了這個大家庭。

我彷彿是那零零碎碎的知識,千千萬萬個我構成了知識的寶庫。在這座寶庫裏,有你想要的智慧,只看你有沒有發現的眼睛。在閲讀中不斷的去尋找,不斷地去增加知識學海無涯書相伴。只要努力,你就會是下一座寶庫。

雨果説過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與書為舞,我堅信只要有光就有光明;與書為侶,我感歎一滴水就是下一片海;與書為伴,我相信再微妙的知識也會成為寶庫!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篇4

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主題是“悦見不一樣的世界”,而我推薦的書目是《夏洛的網》。

當我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看見了一頭十分可愛的小豬在封面上,我被這有趣的書目吸引住了,便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承諾的份量是無比重的,只要給了別人一個承諾,就必須盡力完成它,然而誰能把承諾演繹得十全十美?當然是那隻名叫夏洛的蜘蛛,她用一張張寫着字的網,通過幾個晚上辛苦的編織,終於完成了這個對春天出生的小豬威爾伯的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承諾,這個承諾改變了威爾伯的一生。而威爾伯還來不及答謝,夏洛就因過度勞累和生孩子而死去。

這是一篇悽美的童話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看到夏洛織網時的耐心,辛苦時,我不禁為她擔心起來,害怕她會突然從網上掉下來。看到夏洛平靜地死去時,我為她能用畢生心血完成承諾而感動,流下了眼淚,對她十分佩服。看到夏洛給了威爾伯承諾後,我覺得一隻小蜘蛛完成不了這個關於命運的諾言,可看到夏洛想出這個好辦法時,我又體會到她的機智。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看完書後,我輕輕閉上了眼,反思自己。如果我答應了別人一件事,我會盡力做到嗎?我會不顧一切把事情做得完美嗎?我能做到不求回報嗎?我又能真正明白“誠信”這個詞的含義嗎?我想,能像夏洛一樣做到這些的人很少的,但我可以時時銘記,以誠信為榮,以失信為恥,做一個守信用的人。在各種行為上多多想想:我這麼做是不是守誠信,我這麼做有沒有失信。相信你做到這一點,誠信之花將永遠為你綻放!

“悦見不一樣的世界”,悦見《夏洛的網》上一點一滴的誠信。悦見一隻蜘蛛尚可如此,而我們為何不可?悦見只有我們真誠相待,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朋友,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生命因讀書而精彩》。美國著名詩人狄金森曾經説過:“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從古至今,只有書,才能寄託着人類熱切的希望;只有書,才能藴涵着人類豐富的情感。也只有在書的海洋裏,我們才可以自由地飛翔,盡情地沉醉。作為教師的我,清楚地知道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才能滿足孩子們心中最美的期待。《論語》《大學》《中庸》這閃爍着智慧之光的箴言,穿越滄桑,融入我的內心。當我捧起這些書,彷彿就坐在一位位聖賢面前,聽他們侃侃而談。這種感覺猶如在世外桃源、無人頓擾之處,靜心於純正的至美,在書香瀰漫開來的氣息中,如醉如痴,在篤學、慎思、明辨中不知今夕是何年。

品書的美妙感覺是要與人一起分享的。可幸的是,有那麼多的孩子與我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於是,把家裏的誦讀光盤全部帶入學校。晨間午後,朗朗的經典誦讀聲便飛揚出我們的教室,您聽——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您再聽——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書聲入耳,書香入心。由此感到,幸運的我讓孩子在書中尋到了滋養心田的山泉,在書中尋到了生命綻放的綠地!

作為一名教師,一部部教育專著也是我的桌上嘉賓。加德納的《多元智能》,蘇氏的《給教師的100個建議》,朱永新的《新教育之夢》,盧梭的《愛彌爾》……這些書帶着我走進大師的心靈,與他們一起去探尋理想的教育,一起去追尋教育的理想。其間一次次被教育家的鑽研精神所感動,更被他們的遠見卓識深深折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我看到了激昂的江山,磅礴的大海,而不是隻顧眼前的“小橋流水人家”。正是這些書在我困惑迷茫時,為我指點迷津;在我懈怠之心悄然襲來時,重新賦予我激情!

眾多名師中,近年來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薛瑞萍老師。在陶繼新老師的報告中第一次聽到了她的名字,於是陸陸續續翻看着她的教育著作,對她也由陌生到熟識到欽佩。《心平氣和的一年級》這本書伴隨我走過開學以來的日日夜夜,“心平氣和”成為與我最親密的一個詞語。學會等待,這是薛老師在書中一再出現的教誨。我在心平氣和的等待中,可喜地發現孩子們一天天地變化、長大。薛老師不僅擁有充沛的教育激情,犀利的教育眼光,更擁有理性的教育思維。她深諳對語文學習而言“一時勝負在做題,十年勝負在讀書”,借鑑她的經驗,我也拿起筆,通過書信的方式引領着家長陪孩子走上閲讀之路。不少老師感歎:每天這麼辛苦的照顧別人的“苗”,到頭來卻荒了自家的“田”。我則恰恰相反,女兒是我最好的試驗田,教育她的方法總不忘用到學生身上,然後通過書信介紹給家長,在閲讀方面也是如此。因為薛老師説的好:“先做讀書人,然後談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才是合格的父母。”耕耘者從不會空手而歸,在這方面撰寫的論文《班主任如何指導家教》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的研究中獲優秀成果一等獎。

佛家在講修行的時候,強調修行人要“遠離二邊”取“中道”而行,意思是要避免走入極端。在引領學生閲讀時我也且行且思,循序漸進。其間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學生讀書,陪學生走過讀書的歷程。每天給孩子閲讀的時間讓我們都收穫了快樂,所有的孩子都興趣盎然,一雙雙眼睛亮晶晶,一張張小臉紅撲撲,那場景,真讓人激動!我知道,孩子們的閲讀興趣正在被激發起來,而我,則是這點燃火種的人!在共同讀書的歷程裏,我們一起感悟了散文中那股淡淡墨香所透出的温柔;品味着小詩裏那秀麗文字所折射出的多情。

讀書路上,與孩子同行,本着一份寬容,一份期待,呼吸一縷書香,品嚐人生百味……讓我們一起博採他山石,琢成自家玉!

我非常贊同古人所説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我生命的源泉,使我單調孤寂的生活變得豐富生動。如我忠實有趣的朋友,伴隨着我的成長。聽媽媽説小時侯我很淘氣,總愛哭。每當這時媽媽就找一些小畫書,一頁一頁地翻給我看。望着那可愛的小松鼠,善良的小綿羊,我就會停止哭聲。從此,我的枕邊就有了書的陪伴。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讀書的興趣越來越大。如今從事着教書育人這一光榮的職業,我開始有意識地讀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書籍。每讀到一本好書時,就會有一股股暖流滋潤着我的心田,使我在不知不覺中陶醉。

夏洛蒂·布朗特的《簡愛》教會我,堅持自己的信仰,不畏艱難一步步實現它;美國女作家米切爾的《飄》,再現了百年前那烽火連年的時代,人們對戰爭前後的態度,是怨天尤人,還是努力適應,是死守舊制,還是嘗試改變,是做舊制的俘虜,還是做新制的勇士,態度決定了一切。《誰動了我的奶酪》系列及《窮爸爸富爸爸》等教會我們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把握機會。

與書為伴,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與書為伴,我驚歎整個世界就是一本書;與書為伴,我頓悟我們的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一書讓我明白了學生的成長過程,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在情感、認知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運用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語言;《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一書中的課堂實錄和理論剖析,讓我領略到優秀教師的風采,深感教學的藝術性,從而明確了自己教學之路的方向,嘗試着為孩子們營造藝術和學術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毛蓓蕾老師的《心之育》讓我深刻理解了冰心的話: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給教師的建議》為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的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們相處。他的清澈明淨,彷彿是我的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映照着我。

記得去年我班有個學生叫李林,上課總是不認真聽講,作業也不按時完成。我經常把他叫到辦公室,當着在座老師的面,進行批評教育。可是一段時間後,效果並不理想。正當我苦惱時,蘇霍姆林斯基的閃光思想和精練語言深深地打動了我。特別是他的賞識教育提醒了我,要賞識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個體。用真情去澆灌,用愛心去培育,用親情去呵護。讓孩子感受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於是我改變了以往的教育方法,主動找李林同學談心,並向他道歉。通過一番交流後,他很內疚地對我説:“老師我錯了,今後一定改。”我瞭解到他以前對學習不感興趣,習慣了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冷眼。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經常提問他,即便他的回答是錯誤的,我也會微笑着鼓勵他。在生活中發現一點閃光處,我就大力地表揚他,幫他樹立信心。慢慢地李林同學的學習進步了,作業也能按時完成了。我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悦,他的轉變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作為教師確實應該多給學生一些愛,特別是像李林這樣需要我們幫助的同學,我們的愛也許會喚醒他們自己都曾忽略的進取心。而在我們的教學中缺少的就是那份讚美之心,讚賞之情。我們應該讓每一位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這樣他才願意參加一切活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無濟於事。”我認為教育在蘇霍姆林斯基那裏更像是一種生活,一種人生。

與書為伴,我一天天變得充實,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諦,一天天生髮思想改變着我的行為,實現教師的使命,使我的教學產生了那種令人蕩氣迴腸的藝術魅力。

當聽到教室傳來朗朗的讀書聲時,當看到孩子們在我的引領下暢遊書海時,當我一次又一次登上領獎台時,我總會心潮澎湃。讀書雖然改變不了我人生的長度,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深度。老師們,讀書吧!讓我們把讀書活動再次推向高潮,讓迷人的濃濃書香飄溢在我們周圍;讓讀書活動伴隨着我們的成長。相信,我們的生命會因讀書而更加精彩!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篇6

我是四年五班的沈書語,很多人問我哪個書?哪個語?書本的書,語言的語。在我沒有出生之前,爸爸媽媽就給我取好了名字,他們希望我多讀書,愛讀書,在書海中遨遊;他們希望我有好的口才,愛表達,能用語言感染人。果然,我是一個愛讀書愛用語言表達的孩子。今天,我站在這裏,用我的語言給大家講解我最愛閲讀的書籍——歷史。

縱觀中國歷史長河,從漢唐的興盛到明清的衰敗,從中國近代的落後捱打到如今新中國的綜合國力第二,興盛與衰微,輝煌與悲滄,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唐太宗李世民曾説:“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讀史可以鑑今。在閲讀中國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朝代要保持興盛,中華民族要再次實現騰飛,人民一定要有過硬的本領、不驕傲不氣餒、還要勤奮刻苦,缺一不可。

去年看過一篇文章《日本在培育“狼娃”,而中國在培育“娘娃”》,結合我每天閲讀的歷史書籍,我突然發現,我這麼一個不愛運動,身體素質差的孩子是很難成為棟樑之才的,於是我主動要求媽媽每天晚上陪我到小區健身房跑步半小時,幫我找教練報名羽毛球課。開始打球時,我總是接不到球,外公批評我不認真,眼淚在我眼眶中打轉,心想,那個球不到我的拍子上,怎能怪我呢?慢慢地我就不想練了,每當我氣餒時,就會想起日本人罵我們“東亞病夫”的那段歷史,我便振作起來繼續練球。快到寒假了,媽媽給我報名了連續10天的集訓班,集訓每天都有半小時的體能訓練,教練要求也很嚴格,雖然很累,但我從中收穫了許多。集訓完再跟媽媽打球時,我偶爾還能贏她幾次,我就越來越驕傲。東漢魏相有云“驕兵必敗”!開學後第一次課教練來檢查,我前也接不了球,後也碰不上,糟糕透了,但我並不灰心,我還是每週二和媽媽去練球;週六教練再次檢查時,我與上次已經判若兩人,接的很好了。這件事情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歷史教給我的一個道理:勝不驕,敗不餒!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我的球打得越來越好了,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好。一年來生病的次數少了,即使生病了,兩天也就好了,這樣也不會落下很多課程了,上個月的月考我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且也讀了更多的書。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從鍛鍊身體,好好讀書做起,做一個陽光少年,那麼中華民族必將蓬勃向上,日新月異,再次實現騰飛!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篇7

我喜歡讀課外書,童話、寓言、兒童文學都是我喜歡的,讀書給我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記得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一次考試中要求給“陰”寫反義詞,這是我們課文中沒有學的,我很快就想起了在課外讀物中的一句詩“月有陰晴圓缺”,所以這個題目沒有難住我。

三年級有一次考試中,要求我們寫歇後語,同學們大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但對於愛讀書的我來説,簡直易於反掌,我一口氣寫了三個。

我的成績在班級里名列前茅,這和我平時愛讀書分不開的。多讀些課外書籍吧,它將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穫!

2024年世界讀書日演講稿篇8

讀書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讀書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最重要的是提升文化素養。讀書價值的實現從根本上依賴於個體讀書習慣的養成,這對年輕人來説是一生受益的事情。作為社會的精神文化高地,每一所大學都應是一個書香校園,讓年輕人在濃厚的讀書氛圍中健康成長,並把這種書香傳遞滲透到社會,發揮文化引領作用。

去年7月,我在給2015級新同學的錄取通知書中贈送了一套書《平凡的世界》。這是我作為校長送給學生的第一份禮物。在我看來,考上大學對於新生來説是人生的一個轉折,在大學階段他們要學會思考,學會獨立面對挑戰,因此我希望他們養成讀書的習慣。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同學們不但沉下心來閲讀了《平凡的世界》,而且還寫了讀書感悟並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看了他們的讀書感想後,我也深受啟發和感動。學校將他們的讀書感悟彙集成冊,並以續寫歲月的傳奇為題正式出版。

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在思想文化上發揮引領作用。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文化建設是一項重要任務。實際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最難的就是文化建設,差距最大的也是文化建設。好的大學應該有好的校園文化和優秀的傳統,讀書也應該成為一種傳統。2001年,楊絳先生將錢鍾書和她的全部稿費和版税,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獎勵那些愛好讀書、讀好書多、引領讀書風尚的學生。15年來,幾百位獲獎的同學成為校園良好讀書氛圍的積極推動者。

推動學生熱愛讀書、勤于思考,有利於建設一個更加人文的大學。清華大學即將迎來105週年校慶,大家很快就會在清華園中看到一批露天安放的新椅子,這些椅子都是清華校友捐贈的,每一把椅子都有一個故事,它們不僅承載着文化和傳統,更重要的是為同學提供了一個坐下來讀書的場所。我相信,在書香校園的環境中,我們的同學會通過讀書;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有閲讀更美好

朱永新: 全國政協副祕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

前不久看到網友説的一句話:不翻書,生活就會給你翻臉,頗有感觸。是的,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不讀書,就少了深度學習他人的機會,就會少了對生活的思考,少了生活的智慧與藝術,生活就會對我們翻臉。

讀書為什麼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閲讀能夠讓我們看到一個更加立體的世界。正如美國文化人類學者哈維蘭所説:好的閲讀對於心靈就像優質的眼鏡對於眼睛一樣,它可以使你看到生活的細微之處。我們看到的世界總是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閲讀,就是幫助我們看世界的眼鏡,也是幫助我們看自己的鏡子。讀基辛格的新著,我們就理解了為什麼世界秩序永遠需要剋制、力量和合法性三者間的微妙平衡。讀弗洛伊德的著作,我們就發現了人其實有三個我:本我、自我與超我。走進偉大的著作,如與大師面對面,借他們的慧眼更好地發現世界的奧妙,這正是閲讀的魅力所在。

閲讀,能夠讓我們擁有生活的勇氣。白巖鬆前不久在與龍永圖對話時説:讀書久了你總會信一些什麼,信一些什麼就有了敬,有了畏。其實,信 就是生活的勇氣,生活的信心,生活的信念。人是需要有信仰,有敬畏心的。讀書會讓人知道世界的深奧,會讓人明白自己的無知與渺小,會讓人產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礎。這一切不需要刻意而為,會在讀書中自然而然形成。我大學時,曾讀過日本醫學改革家德田虎雄的著作《產生奇蹟的行動哲學》。 這本書讓我知道,理想是人前行的燈塔,而行動才能把理想變成現實。我發起的新教育實驗,之所以堅守理想主義與行動哲學,與這本書有着直接的關係。

如何通過閲讀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要選擇優秀著作。德國作家黑塞説只有當書籍將人帶向生活、服務於生活、對生活有利的時候,它們才擁有了一種價值。開卷即有益的時代已過去,在泥沙俱存、良莠難分的海量圖書面前,我們需要認真選擇值得閲讀的書。訣竅,就是選擇經過時間的洗滌依然熠熠生輝的書。

讀經典的書

曹文軒: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閲讀究竟有怎樣的意義?

以猶太人為例。猶太民族誕生了許多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人,貝多芬、馬克思、卓別林、畢加索、愛因斯坦一個人口不多的民族,為什麼會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勤勞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閲讀。

猶太人已將閲讀神聖化。他們不會把書櫃放在牀的尾部,不能讓腳對着它,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褻瀆,書櫃只能放在牀頭的位置。小孩剛懂事時,父母就將《聖經》塗蜂蜜讓小孩去舔,讓孩子意識到書本是甜的,從出生起培養對書的親近感。

這些細節都告訴我們閲讀與一個民族的偉大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從國民閲讀抓起。

遺憾的是,當下,儘管國家已反覆提倡閲讀的重要性,但許多成年人還是不愛讀書,你跟他探討閲讀的意義,卻無法將他從麻將桌上拉下來。當然,我們還是抱着希望,那就是,當成年人打麻將的時候,他們還能夠想起來,掉過頭對兒子大喝一聲,看書去!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所在。

當我們探討閲讀意義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同樣十分重要,那就是讀什麼書。現在出書的門檻很低,想寫書和想出版已經變得非常容易。另外,商業化的巨大利潤誘惑導致作家不能沉浸下來好好寫書、寫好書。我曾經説過,商業利潤像一條狗一樣,攆得我們不停地往前跑,往金山跑、往銀山跑。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就要冷靜地去探討和重視圖書的選擇。

建設書香國家

萬選蓉:中國關工委專家委員會委員《漂亮媽媽》原型

閲讀會讓心靈得到滋潤。

我的父親是日本留學生,是一位著名的醫生。他不懂教育,但他懂得用最精華的文學作品來豐富我們。

我4歲以後,爸爸給我和兄弟姐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老師姓趙,雲南大學歷史系學生。每到週六,趙老師都會受父親囑託給我們講世界名著,像《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老師會選擇適合我們年齡段的故事來講。講到《醜小鴨的故事》,她會讓我們注意最後一句話:大家都覺得它很美麗, 都誇獎它,它害羞地低下了頭,但是一點兒也不驕傲。在老師的引導下,我覺得這個醜小鴨真好,它脱離了醜陋之後仍然是那麼謙虛。我很喜歡這個童話,反覆看了很多遍。童年時的閲讀,也奠定了我一生熱愛文學的基礎。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兒童嚮往天真的、美妙的、正向的、善良的、神奇的,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讓他們閲讀。如何培養孩子閲讀的興趣? 我的竅門是讀經典。經典是不朽的,我們要讓孩子在適合的年齡段閲讀經典,從大家公認的優秀作品中汲取能量。就像我幫助我的兒子在小時候戰勝失聰的生理障礙,鼓勵他積極面對生活時,我會讓他去看《醜小鴨的故事》。讓他懂得,儘管是在苦難中長大,但不能停止對美好的嚮往與追求。

當然,閲讀是要分階段的,不同年齡段適合不同的書目。教育應該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由易到難,閲讀也要循序漸進。可以將粗讀和精讀結合起來。有些書粗讀就可以,有些很好的書要精讀、復讀、再讀。對兒童來説,醜小鴨這樣的書就要精讀,推敲箇中細節。為什麼要這麼寫?安徒生怎麼會寫出這麼美的鄉村?要鼓勵孩子認真琢磨。

獲得前行的力量

董明珠:格力電器董事長

在我看來,閲讀就像與智者對話,可以從中獲得知識,提高技能,汲取經驗,解除疑惑,還可以豐富自己、完善自己。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不同階段,在不同階段會讀不同的書,我的人生也是如此。小時候,家裏經濟條件不好,買不起多少書,就和同學們交換各自擁有的愛書。那個時期,我喜歡閲讀一些文學書籍。長大後,我愛讀一些名人傳記類和歷史類書籍。再後來,因為職業和工作崗位的變化,開始閲讀政治經濟類以及企業管理方面的書籍。

閲讀不僅讓我學到了知識,開闊了眼界,而且豐富了我的人生體驗,提高了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閲讀幫助我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讓我一生都受益匪淺。

走上企業管理崗位之後,閲讀的時間變少了。不過我仍會盡量利用工作間隙去閲讀和思考,從書籍中尋找靈感,汲取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

現在,隨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類新媒體和電子出版物層出不窮,很多人開始用瀏覽網上的信息替代閲讀。我認為這是一個需要警惕的現象。因為網絡信息大多是碎片化的,而且缺乏嚴謹的治學精神。如果過度依賴網絡信息,而不再閲讀經典,遠離大部頭,就難免會人云亦云,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會失去創新與突破的能力。

在格力,我反覆提倡學習、研究之風,在職工生活區建立閲覽室,號召大家捐出一本書,不僅鼓勵員工多讀書,讀好書,更支持他們挑戰自我、突破自我。格力也正是因為擁有一支好學上進、不畏困難的職工隊伍,才誕生了13項國際領先的技術,收穫了2萬多項專利,獲得3次國家科技進步獎,成功跨進了世界500強。從閲讀中,我個人以及我的團隊均受益無窮。

當然,我們也不能光從書籍中汲取養分,還應該把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所獲沉澱為文字,分享出來,為他人創造價值。唯有如此,我們的社會和國家才能持續進步。

值此世界讀書日,希望更多的人熱愛讀書,也希望更多人通過讀書,鼓舞智慧與心靈,獲得自信前行的力量。

南瓜的魔法

趙蕊蕊:女排前國手退役後曾出版科幻小説

有人曾對我説:你真堅強,換作我絕對沒你那麼堅強,我肯定早就受不了這種苦而放棄了。我搖了搖頭,笑着説:不是你不夠堅強,而是你還沒遇到能讓你堅強起來的挫折罷了。是的,對我而言,在面對挫折的時候,閲讀給了我力量。

2004年,受傷沒多久,有球迷送給我一本《哈佛家訓》,內容震撼心靈。那個時候,病痛折磨着我,加之雅典奧運會在即,精神壓力很大。我記得書中有一個故事叫《南瓜的力量》。有科學家拿一個鐵箍把南瓜包住,看它能抵抗多大的力量。科學家預計能抵抗500磅,南瓜超出他們的想象,把鐵箍繃壞了。科學家加了更重的鐵箍在上面,之後南瓜長得更粗壯。研究結束,它總共承載了超過5000磅的壓力,最後是因為強大的反作用力南瓜才裂開。科學家切南瓜根本切不動,裏邊的纖維為了突破重重鐵箍的壓迫,長得無比堅韌牢固。南瓜已經無法食用,它的根莖連同根鬚已遍佈了整個花園。

我當時就受到啟發,人類的潛能遠遠大於自我認知。於是我告訴自己,別因為目前做不到的就輕言放棄。其實每個人的潛能都無限大,需要有足夠的樂觀與自信。正是這些精神力量鼓舞我戰勝傷痛,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磨礪。

還有人問我,如何堅持一邊訓練一邊看書?時間從哪兒來?其實這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事,我們的主業是訓練,回來以後是做治療,做康復。只要不影響休息和訓練,剩下時間都可以自己安排,而看書其實並不需要專門抽時間,只要你想看,總會有時間。

閲讀對我後來的寫作也很有幫助。有人説,寫書就是自己給自己設圈套。構思故事時,要解開一個局,另外再設一個局,如何解局?如何讓故事繼續發展,都要巧妙設計。漫畫書的畫面感、偵探小説裏的邏輯,還有恐怖小説的一些環節,都會給我帶來啟發。

享受閲讀依賴症

韓延:青年導演代表作《滾蛋吧!腫瘤君》

對我來説,閲讀習慣的形成,應追溯到國中。那時,家裏放着很多很老很舊的書,閒暇之時,我會翻開閲讀。《呼嘯山莊》《茶花女》《堂吉訶德》《罪與罰》儘管讀起來還似懂非懂,但我還是很享受一會兒鑽進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一會兒又被雨果扔進了悲慘的世界的感受。朦朦朧朧中能感覺到,打開書,就打開了不同的人生。

就是從那時起,對閲讀的興趣和對文字的好奇,慢慢奠定。我也逐漸轉向有選擇的閲讀,餘華、池莉、王安憶,再從他們的書中循到錢鍾書、博爾赫斯、 馬爾克斯,再從他們那兒循到卡夫卡、川端康成就這樣,跟着偶像去讀他們偶像寫的書,我的閲讀興趣越來越濃,而且永遠不用在讀這個作者還是那個作者間遭遇選擇困難症。

後來,我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學習導演,開始大量閲讀戲劇類、電影類的理論或工具書,慢慢疏遠了文學。2003年左右,看到了一部叫《綠茶》的電影,我總覺得劇情有些熟悉,後來才恍然想起,它改編自一篇名為《水邊的阿狄麗娜》的小説,而那篇小説,正是我在高中時讀過並且很喜歡的一箇中篇,從那之後,我意識到,文學類的閲讀對於導演的創作非常重要,它可以啟迪導演的創作靈感,為導演的創作衝動提供有營養的土壤,我開始恢復了文學閲讀習慣,並一直把這個習慣保持至今。我把當年一知半解的那些名著重新閲讀,並會特別注意那些天才作家們如何寫人物、如何敍事、如何去結構一個故事,這種閲讀對我的創作幫助非常大。

任何創作者都會有瓶頸期,我很少為創作瓶頸而煩躁鬱悶。通常我會停下來一段時間,然後漫無目的地去閲讀,其實閲讀的內容與創作本身毫無關係,可在這些偉大的作者的陪伴下,我每次都可以僥倖渡過難關。我現在懷疑自己有點閲讀依賴症。有時工作忙,連續幾天沒空看書就會有些六神無主,眼神呆滯,內心惶惶然。而能治這種病的唯一的藥劑,恰恰正是閲讀本身。

開卷有益,盡情地去閲讀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wen/yanjianggao/1zj47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