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教師文案 >

山字教學設計教案優秀6篇

山字教學設計教案優秀6篇

依據個人的教學特點,才能將教學設計制定得更加規範,很多人在寫教學設計的時候,都要將自己的思路梳理好,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山字教學設計教案優秀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山字教學設計教案優秀6篇

山字教學設計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藉助插圖、生活實際,結合詩人背景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人感情。

3、瞭解詩畫特點,領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大意,欣賞詩中景物,領悟詩人情懷,學習表達方法,感受古詩魅力。

一、以花入畫,以畫入詩,走進詩文。

1、以花的話題入畫

師:在我們的教室窗台上擺滿了我們精心養植的花草,它們點綴了我們的教室,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關於這些花,你瞭解些什麼?

2、學生交流。

師:清代詩人鄭燮對蘭花情有獨鍾,他專畫蘭竹,五十餘年,不畫他物。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鄭燮的畫作。

cai顯示:《蘭竹石軸圖》、《蘭石圖》、《墨蘭圖軸》、《山頂妙香圖軸》

2、師:鄭燮不僅愛畫蘭花,而且還用寫詩的方式表達對蘭花的喜愛。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題於《山頂妙香圖軸》上的古詩《題畫蘭》。教師範讀。

板書課題,學生讀題、解題。

二、習文讀詩,明瞭詩意。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集體正音。

3、再讀古詩,讀出詩的節奏與音韻。

4、全班齊讀。

5、瞭解詩中大意,師配樂講述

三、精讀品詩,感悟詩情。

學習第一句

(一)看蘭

學習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蘭花給你們留下了什麼印象?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千山頂上頭)

2、身邊的蘭花和這裏的蘭花進行對比:

3、指導讀第一句。

師:是呀,而這裏的蘭花卻是長在“千山頂上頭”呀,這麼高!誰能把這種高給讀出來呢?

師小結並過渡:蘭花,它長在千山之頂,可以俯視羣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還有什麼特點呢?

學習第二句

(一)聞香

1、生:——突巖深縫妙香稠(課件顯示)

2、師:香嗎?聞一聞!(香)哪裏看出來?(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義。

師:香到什麼程度?(稠)讀出“稠”的感受。

2、進一步體會花香的“妙”

師:花香本是四溢的呀,為什麼這裏的花香卻這麼“稠”?請你們再讀讀這句詩。

學生談。

師:本該四溢的花香在突巖深縫間聚集,竟香濃到令人感到粘稠,這是多麼奇妙的花香啊!

來,再讀這句詩,讀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來。

過渡:難道這裏的蘭花真有那麼香嗎?帶着這個問題聽聽老師下面的介紹。

3、進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義。

4、師:聽了有關鄭燮的介紹,結合鄭燮的人生經歷,這裏的“妙香稠”還暗指什麼呢?

師:蘭花啊,只有你高貴純潔的蘭花才能理解鄭板橋呀!讀第二句詩。

5、全班齊讀一、二句詩。

學習三、四句詩

1、師:你們再輕聲讀讀三、四句詩,讀懂了什麼?

結合剛才的介紹,這裏的的“喧鬧”僅僅是在寫蘭花和蘭花腳下的浮雲嗎?

2、師:身處其中的鄭燮是什麼態度呢?(來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這不就是鄭燮的志向的表白嗎?這裏的蘭花不就是鄭燮的真實寫照嗎?這就叫“借物言志”。(板書:借物言志)

3、小結。

4、指名讀,邊讀邊評價。

5、迴歸整體

配樂齊度讀古詩。

山字教學設計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 運用所學散文閲讀的方法閲讀文章,進一步提高散文閲讀的能力、

2. 理解作者通過描寫一株失去了大樹的依託,但卻並不因此而喪失了生存意志的古藤,表達自己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堅強、獨立,歷盡苦難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3. 弄清文章由物及人地描寫、抒情、議論談感悟的思路,.體會作者以抒情為主,融抒情、描寫、敍述、議論為一體的鮮明特色。

4. 理解想象和聯想的表現手法以及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5. 品讀文章質樸、簡單的意象,自然、靈動的文字,增強語言的感悟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1)領會文章主旨,體會作者感情。

(2)分析理解文章的寫作特色及其作用。

(3)揣摩詞句,品味語言。

2.難點

(1)想象與聯想的作用

(2)詞句揣摩,語言品味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與學互動設計

課件顯示:(一)創設情境,導入文章閲讀

同學們,我們自七年級以來,學習了不少的優秀散文,大家回憶一下,舉例説説。

示例(1.)《紫藤蘿瀑布》:這是一篇狀物抒情的散文。文章通過對紫藤蘿花的精彩描繪,充分顯示了藤蘿花的外在形象美與內在意藴美的和諧、統一。文章先着重刻畫紫藤蘿花的外在美。通過對花的精彩描繪,表現了它不可遏止的、旺盛、活躍的生命力。然後是抒寫作者對生命底藴和意義的的深刻思考。説明在奔流不息的生命長河中,挫折、磨難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它是生命中,一段小小的插曲,增加了生命的美麗和充實,但不會阻礙生命長河不息的流動。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慮和悲痛化為寧靜和喜悦,並由此領悟了花和人雖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無止境這一永恆的哲理,促使作者不由加快了生活的腳步。文章讚美了生命的永恆與美好,鼓勵人們要熱愛、珍愛生命。 示例(2.)《行道樹》:作者將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樹的身上,賦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讚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全文466個字,卻藴涵了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思索與感悟,引發了讀者對人生對生命的新鮮感受和深刻體驗。

示例3.《春》一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書寫人們盼春的基礎上給我們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人們迎春這一幅幅的畫面,最後唱起了對春的讚歌。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示例4.巴金的《日》,作者採用樸素無華的文字,借景喻人,以情點“睛”,將哲理的思索與詩意的描繪揉和在一起,既成功的塑造了“飛蛾”即抗日戰士的平凡而偉大的形象,又寄託和抒發了自己的崇高的美學理想。《月》則表現了作者細膩幽靜的一面,作者讚頌了嫦娥為了一個不知名的理想而放棄了原有的一切,“妄想”改變“月”這個冰冷的星球,嫦娥就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日》和《月》是作者對生命、對人生的思考,它也啟發了我們思考如何生,如何死。

通過一篇篇散文的閲讀,我們獲得了一些散文閲讀的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哪些方法呢?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老師補充小結:

課件顯示:總的説來要弄清楚四點: 一是寫了什麼(文章的主要內容),二是為什麼寫(主旨,即要表達的情、理、觀點),三怎樣寫的(行文思路,即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後寫什麼),四是寫得怎樣(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達到了什麼樣的效果)。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運用這些閲讀方法去閲讀王劍冰的一篇優秀散文《古藤》。

(二)、學生齊聲朗讀課文,思考:

1.文章的抒情對象是什麼?它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

點撥:文章的抒情對象的是古藤,它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文章就是圍繞着它來描寫、抒情、議論談感悟的。

2.通讀全文,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古藤的特點。(注意抓關鍵詞語,抓文眼:集中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詞句,這就是“文眼”)

點撥:外在特點-----外形彎曲、枯老,是一棵獨立的藤

內在特點-----堅毅,不屈,頑強,倔強、孤獨。

3.對於“古藤”,作者的情感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請用四個詞語來概括。

點撥:驚奇,敬慕,擔心,敬仰。

4.縱觀全文,作者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現了什麼樣的主題?

點撥::作者通過描寫一株失去了大樹的依託,但卻並不因此而喪失了生存意志的古藤,表達自己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堅強、獨立,歷盡苦難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5.文章的行文思路怎樣?

點撥:文章開頭運用描寫,交代出文章的抒情對象古藤,在描寫之中,融入了作者對古藤的驚奇感受。為了更好揭示出古藤神奇的特徵,作者又插入敍述古藤由來的美好神話,在敍述之中巧妙地融入作者的喜愛之情。為了更好的抒發作者的敬慕之情,作者圍繞古藤的艱難命運展開想象議論,同時聯想到與古藤有着類似遭遇的人事展開敍述和議論。由物及人,昇華主題

(三)品讀鑑賞

請同學們細讀品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為寫得精妙的地方,給大家賞析一下。(下例示例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和是否需要補充的情況,有選擇的展示)

示例1.文章開篇第一段對古藤的描寫,作者採用了反覆、比喻、擬人三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古藤”外形的怪異,渲染了“古藤”生命中遭遇的磨難,也為下文的敍述和議論做了鋪墊。

示例2.第9段裏“.一千三百年風霜雨雪,把它變成根,變成樹,變成精。”這句話這句話顯示了古藤生命昇華的過程。

“變成根”是指藤無所依傍後開始獨立,自己為自己坐樁。

“變成樹”指變成了獨立的個體,“自己為自己相繞,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

“變成精”指藤有自己的靈魂、個性、和精神特質。“藤留下了堅毅、痛苦、掙扎的過程”

示例3.第10段:“藤,木的典範,水土的凝鑄,生命的闡述。像不羈的狂草,有重筆有輕染,有淋漓的汁點。”

這裏運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排比形式工整,感情強烈,層層深入地讚頌了古藤是木的範例,凝聚了天地間水土的精華,闡釋了生命的內涵;比喻生動、形象,謳歌了古藤生命的頑強與不屈,表達了作者對古藤的敬仰和讚美之情

示例4.文中最後一段(第16段)呼應第14段,點明瞭文章的主旨。揭示古藤的生命奧祕,進一步突出古藤堅守者的形象,一個引人思考,被人敬仰的形象。這裏有一個關鍵詞語“倔強”,這個詞語揭示了古藤面對命運的變故,失去依靠後的那種頑強的生存意志,堅強不屈服的獨立個性。儘管掙扎過,痛苦過,只要生命在體內一息尚存,就以藤的個性,滋生、蔓延、上升、翻騰。這個詞就是全文的“文眼”。”是作者的點睛之筆,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示例5.文章敍述何仙姑與呂洞賓的傳説

為古藤罩上了一層神祕色彩,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同時引出下文古藤失去依傍的命運變故,為表達作者對古藤的敬慕之情作了鋪墊。

示例6

第12段“人其實同藤一樣,從一點點爬起,活的不知有多麼艱難。要依靠親人,依靠師長,依靠領導,依靠社會。要學着做人,學着生活,學着應付,學着面對。”在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由藤及人,揭示了古藤的象徵意義 。(寓意)

示例7.第13敍述老態女子生孩子的故事,第14段寫古藤的“起點與終點”、“根與頭”、“存活與伸展”,的敍述議論。有着內在聯繫:

老態女子與古藤相互映襯,闡述了生命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孕育新生的哲理,突出了古藤的形象,探求古藤的生命奧祕,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四)總結歸納散文閲讀的具體方法

通過大家的閲讀賞析,現在我們進一步歸納一下散文閲讀的具體方法。

學生交流,老師補充總結:

1.緊扣文眼明散聚。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神聚”雖然取材範圍廣泛,內容博雜,所謂“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裏”,但都統一在“神”這個靈魂之下。若能很快找到統領全文的這一“神”,就能迅速而準確的把握文章,提高閲讀效率。在散文中,總有集中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詞句,這就是“文眼”。倘若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抓住這點睛之筆,就能透視文章的“心靈”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確廣博、紛繁的題材是怎樣被有機地組織起來的。

2.找準線索結構清。

線索就是竄連文章內容的的一根紅線,它在文章結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找準它的線索就理清文章的結構。寫景散文一般以遊蹤或某一景物為線索。

3..融情於景見立意

“一切景語即情語”,大凡寫景狀物的散文都要採用借景抒情,寄情於物,託物言志或象徵等手法來含蓄、形象而具體地表情達意。

4.咀嚼精妙品詞句

散文的精妙或體現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體現在其謀篇佈局的匠心獨運,或體現在表現手法的多姿多彩,或體現在遣詞造句的精煉生動。在對文章內容與思想情感有了宏觀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能揣摩咀嚼出文章的一二精妙之處,才算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鑑賞。揣摩咀嚼需結合全文內容,結合具體語言環境,根據上下文品讀感悟,理解才更準確。

(五)、作業:運用散文閲讀的方法閲讀課文《談生命》

(六)、結束語

同學們,今天學習者篇文章給了我們很大人生啟迪:人生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挫折和失敗,當在這個時候,希望你們能像這棵古藤那樣,以頑強的精神,堅毅的性格,承受痛苦,經歷磨練,戰勝困難,勇往直前。只有經歷了磨練的生命才會更燦爛,只有笑到最後的生命才會更精彩!

山字教學設計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火災事件的瞭解,知道家庭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提高學生的防火意識,明確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識及滅火的方法。

3、掌握報警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4、瞭解火災現場人員疏散逃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二、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1、懂得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提高防火意識。

展示各種火災現場圖片,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説什麼?你在哪裏還看到過這樣慘不人睹的場面?有什麼感受?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

家庭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

用火不慎是一大主因。蚊香、煙頭等引起的火災。遺留火種導致火災。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火災。

電氣火災佔據重要比例。家用電器長時間待機工作。電氣線路老化,超負荷運作。農村電網陳舊,安全係數小。留守老人和兒童不懂電氣。

其他火災也需要嚴加提防。小孩玩火、燃放鞭炮等也是農村火災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寒暑假時,孩子在家喜歡玩鞭炮,一旦不慎引發火災,花若不及時發現撲滅的話,會發生物質財產的損失,甚至會傷及孩子的性命。如何預防火災:

①、不能隨意亂扔火種,小孩不能玩火,家長應妥善放置火柴、打火機等物品,不要讓小孩拿來玩耍。

②、不要在酒後、疲勞時或臨睡前躺在牀上或沙發上吸煙。

③、要在規定的區域、時間內安全燃放煙花爆竹。小孩燃放煙花爆竹時應有大人監護。

④、外出時、臨睡前要熄滅室內外的火種,關閉燃氣(煤氣、液化氣、天然氣)的總閥門。

⑤、要保持居室的走道、樓梯暢通,不要隨意堆物;不允許以防盜為名,擅自安裝鐵門封堵樓道通道、安全出口。

⑥、不應亂扔亂接電線;使用電熨斗、電吹風、電熱杯、電取暖器等家用電熱器具時,人不能離開;也不要用燈泡取暖或烘烤衣物。

⑦、不能用明火(火柴、打火機等)查找煤氣、液化氣、天然氣的泄露處,應使用肥皂水塗抹的方法來查漏。

⑧、勿在火種處使用按壓式噴霧罐,否則易引起燃燒、爆炸,釀成火災。

⑨、夏季使用燃燒型蚊香時,點燃的蚊香不要貼靠在牀沿、窗簾等易燃物品處。

⑩、家中儲存的汽油、煤油不要超過5升,且應使用規定的容器。助動車加油時,應遠離明火,也不能吸煙,否則及其危險,可能隨時引起燃燒爆炸,導致火災。

2、消防安全常識及滅火方法。

如何撲滅初起火災

火災初起時,一般火勢都不會很大,如果掌握了正確的滅火方法,就能及時撲滅,不讓小火釀成大禍。

①、發生火災後要大聲呼喊並迅速撥打“119”火警電話,並派人去路口迎候消防車。

②、在消防車到達現場前,應設法撲救。不要盲目打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造成火勢擴大蔓延。

③、撲滅火苗可就地取材,如用滅火器滅火或使用砂土不、毛毯、棉被等簡便物品覆蓋火焰滅火。

④、及時組織人員用臉盆、水桶等傳水滅火,或利用樓層內的牆式消火栓出水滅火。

⑤、可移動物品着火,可視情將着火物品搬到室外滅火。

⑥、油鍋起火,不能用水澆油鍋中的火,應馬上熄掉爐火,迅速用鍋蓋覆蓋滅火。

⑦、燃氣灶具着火,要設法關閉閥門或用衣物、棉被等浸水後捂蓋滅火,並迅速關閉總閥門。

⑧、着火處附近的可燃物要及時搬移到安全的地方。

⑨、若逃生路線被火封鎖,應立即退回室內,關閉門窗,用毛毯、棉被浸濕後覆在門上,並不斷往上澆水冷卻,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同時,發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⑩、可充分利用室內設施自救,如:用毛巾塞緊門縫,打開水龍頭把水潑在地上降温,躲進放滿水的浴缸內等,但千萬不可鑽到閣樓、牀底、大櫥內避難。

3、報警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報火警的方法:到消防隊報警;撥打火警電話向公安消防隊報警;使用有線廣播報警;大聲呼喊報警。

發生火災時,撥打“119”火災電話向公安消防隊報警,應注意講清以下內容。

①、發生火情的商場或賓館詳細地址。包括街道名稱、門牌號碼,靠近何處;周圍有何明顯建築或單位;高層建築要講明第幾層樓等。

②、什麼東西起火(起火物)。如房屋、商店、油庫、露天堆場等;尤其要講清起火物為何物,如液化石油氣、汽油、化學試劑、棉花等都應講清楚,以便消防部門根據情況派出相應的滅火車輛。

③、火勢情況。如看見冒煙,看到火光,火勢猛烈,有多少房屋着火等。

④、報警人姓名及所用電話的號碼。以便消防部門電話聯繫及時瞭解火場情況,調集滅火力量,還應派人到路口接應消防車。

⑤、報警後,應由熟悉情況的人到離火場最近的路口迎候消防車或指引通道,提供水源位置等情況,以便迅速滅火。

4、火災現場人員疏散逃生

a、開門之時,先用手背碰一下門把。如果門把燙手,或門隙有煙冒進來,切勿開門;

b、若門把不燙手,則可打開一道縫以觀察可否出去。用腳抵住門下方,防止熱氣流把門衝開;

c、逃生過程中應低姿前行,用濕毛巾捂口鼻,防止濃煙中毒或高温酌傷;如果煙霧過濃,應趴在地上匍匐前進,以利用地面處殘留的新鮮空氣,不要大口喘氣,呼吸要細小,千萬不要站着在濃煙中走動;

e、不要為穿衣服和取貴重物品而浪費時間,沒有任何東西值得冒生命危險;

f、如果你的衣服着火了,應立即脱掉或躺下就地打滾。若有人帶着火驚慌失措地亂跑,應將其放倒讓他滾來滾去,直至火焰熄滅。

g、一旦到達家庭集合地點,要馬上清點人數,看看還有誰滯留在屋內。同時,立即撥打火警119電話報警。

5、競賽活動,增強識記。

搶答題: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會引起火災?

(2)一旦發生火災,要迅速撥打什麼電話號碼?

(3)撲救時是先救人還是救物?先斷電還是先救火?

(4)電話報警時要注意報清、報全哪些信息?

(5)列舉幾種逃生方法。如:關門求生、從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判斷題:

(1)禁止學生攜帶煙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國小四年級學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報警時報警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可以不説明。

(4)發生火災時,不要盲目開窗開門,用濕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頭腦,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電器起火,應馬上關掉電源開關,千萬不要往電器上潑水。

做遊戲:編一編防火的拍手歌。如: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東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倆宣傳做夥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場所別吸煙。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當會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煙囱壞了快修補。

你拍六我拍六,風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遊戲。

你拍八我拍八,電線不能隨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電話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實。

四、火災演練,強化意識。

1、在校園放置消防器材,介紹滅火原理。

2、在學校指定位置放火,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滅火。

3、進行班級起火逃生演練,以此來模擬家庭起火逃生,教師做點評。

4、教室內模擬火災報警程序,指導學生掌握報警方法。

5、學生代表發言,對防火、滅火、報警、疏散、逃生作總結。

山字教學設計教案篇4

一、撿樹葉

活動形式:親子活動

指導要點:

1、建議家長利用早晚接送和週末户外活動時間,和幼兒一起撿樹葉。

2、鼓勵幼兒觀察不同葉子的形狀、顏色、大小。

二、觀察葉子

活動形式:集中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有户外觀察的經驗

2、選擇幼兒園中的樹、花等,紙、筆

指導要點:

1、討論怎樣觀察各種葉子?重點引導幼兒從葉子的外形、顏色、大小等方面觀察。

2、帶動幼兒到幼兒園操場,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葉子觀察、記錄。提醒要幼兒把觀察到的記錄在記錄紙上。

3、交流。

請幼兒介紹自己記錄的情況,引導幼兒進行比較,討論樹葉的形狀、大小、顏色、厚薄。

主題活動的觀察與反思:

案例:

在本活動中,特別強調通過幼兒的觀察、探索、記錄等具體的活動比較各種葉子的形狀、大小、顏色、厚薄,在輕鬆的觀察交流中注重幼兒的實踐與直接體驗。在活動過程中,利用記錄表提醒幼兒觀察的目的,注重活動過程,不再去評價誰好誰不好,

而是鼓勵幼兒自願參與,主動探究,大膽發現葉子的不同特點。

分析與思考:

1、觀察是幼兒認識自然、認識周圍世界的重要途徑。通過觀察,孩子們可以親自感知事物的形態,感受到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探索出世界存在的多種奧祕。本次活動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使幼兒在豐富的`觀察尋找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葉子形狀、大小、顏色、厚薄的不同,獲得豐相關知識和體驗。

2、利用記錄表,幫孩子們明確觀察的目的,引導幼兒把所觀察、探索的經驗用不同的方式記錄下來,以此作為得出分類的依據,有助於幼兒自我建構科學知識和經驗,促進幼兒更細緻地觀察與更認真地思考,使他們將零散的知識經驗系統化

3、不能關注記錄而忽視分享和交流。記錄要與分享交流緊密結合起來,讓幼兒有充分展示、説明自己記錄內容的機會,引導幼兒用比較準確、連貫的話語去表達自己的對於葉子祕密的發現,提高他們總結、概括科學現象的能力。

三、樹葉拓印

活動形式:集中活動、區域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收集了各種樹葉

2、材料準備:各種形狀的樹葉、白紙、油畫棒

指導要點:

1、展示收集來的樹葉,激發幼兒的興趣。

2、講解示範拓印的方法。

(1)、選擇喜歡的樹葉拼,平放在桌面上。

(2)、將白紙壓在樹葉上面

(3)、用油畫棒躺着來回壓着塗樹葉的部分,進行拓印,重點強調在拓印時要輕輕的

3、幼兒拓印

(1)、重點提醒幼兒拓印時兩隻手要協調,一隻手拿油畫棒,一隻手壓着紙。

(2)、啟發幼兒可以試着將葉子的兩面都拓印一下,看看哪一面拓印得比較清楚。

3、鼓勵幼兒嘗試不同形狀樹葉的拓印。

山字教學設計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與學生分析

1、教材分析:國小數學教材中關於幾何初步知識的安排特點是:第六冊教材中安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第八冊教材中安排了三角形的認識,清楚了三角形的特徵及底和高的概念,而本冊(第九冊)教材是在先安排了平行四邊形特徵的基礎上,再安排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的。所以要使學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必須以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為基礎,運用遷移和同化理論,使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一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另外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掌握,直接與學習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有着直接的關係。

2、學生分析:五年級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交流等能力,進行小組合作和交流時,大多數學生能較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主張和見解,絕大部分學生願意通過自主思考,小組內和全班範圍內交流的學習方式來提出自己對問題的認識。但在學習中,教師必要的引導與幫助也是他們不可缺少的外力因素。學生已經掌握的平行四邊形特徵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但是國小生的空間想象力不夠豐富,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本節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識,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二、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新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新課程要求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嘗試採取多種手段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

基於對課標的理解和對教材學情的把握。我確定瞭如下的學習目標以及重點、難點:

1、知識目標:讓學生通過操作和探索,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能力目標:通過數、剪、移、拼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歸納探索能,。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積極參與、團結協作的精神。

重點: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三、教具準備

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方格掛圖。

四、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與已有的知識經驗上,教師應激發學生餓學習積極性,想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基於這個理念,並根據本節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採用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合作交流,探究討論”,“適當運用,體驗成功”,“總結反思,拓展昇華”這四個環節進行展開教學,以數學活動為線索安排教學內容,結合講授,演示,練習和小組合作等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參與探究和交流。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為了綠化校園,各班都承擔了些校園的平整任務,這是五(1)班接受到的任務,掛圖出示:一塊近似平行四邊形的不規則的地,“你能幫忙計算出這一塊綠化區的面積是多少嗎?説説你的想法?”學生運用數格子的方法求面積,接着引出探究的問題:如果很大的一個平行四邊形,我們數不過來的時候,怎麼求面積呢?

2、合作交流,探究討論

在操作之前先讓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你想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熟悉的什麼圖形?

(2)想象一下轉化後的圖形的樣子,你打算怎樣轉化?

(3)通過比較轉化成的圖形和平行四邊形,你有什麼發現?

同位之間先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後彙報。這個時候可以分發課前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的卡紙,運用“割補法”能把平行四邊形分割成什麼圖形?學生邊演示邊彙報。有的是沿着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高將其剪成了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後通過平移拼成了一個長方形;有的是沿着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高將其剪成了兩個梯形後通過平移拼成了一個長方形;還有的是沿着平行四邊形的兩條高將其剪成了兩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後拼成了一個長方形。且可能發現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轉化成的長方形面積相等,原平行四邊形的底和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長相等,原平行四邊形的高和轉化成的長方形的寬相等。在學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後緊接着追問:“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長×寬,那你能根據它們之間的關係想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嗎?”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3、適當運用,體驗成功

(1)結合課開始的那個求平行四邊形綠化區面積的題,運用公

式再次求出面積,體會公式運用的簡便之處。

(2)有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是12平方分米,請你猜一猜它的底和高各應是多少分米?看誰猜出的答案最多。並説明等以後學習了分數,還會有更多的答案。

4、總結反思,拓展昇華

説説你這節課的收穫,鼓勵學生先回答,然後再總結,使學生在回顧所學知識的同時,從知識、技能等方面加以歸納,有利於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知識,再次體會學習的方法。

六、對於本節課設計的説明:

首先運用生活中的問題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新知的學習環節,使學生完成了學習新知的心理準備――成為一名探索者,為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奠定了基礎。讓學生掌握用數來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初步感知到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採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探索精神,使學生獲得戰勝困難,探索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這樣做完全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體現了活動化的數學學習過程,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要恰當評價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要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評價,針對這一理念,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會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説出自己的見解,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都要找出其閃光點,及時肯定,給予鼓勵和讚揚,對於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生成性問題,也要進行及時而有效的解決。

山字教學設計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兒歌,並嘗試替換關心媽媽的辦法創編兒歌。

2.大膽地運用清楚、完整的語言講述媽媽的好。

3.感受兒歌所表達的對媽媽的愛,進一步激發關心媽媽的情感。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悦。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與兒歌相關的圖片:寶寶幫媽媽捶背、端茶和親吻媽媽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的好媽媽。

1.教師:你們喜歡媽媽嗎?為什麼?

2.教師:媽媽這麼愛你,你想對媽媽説什麼?應該怎樣愛媽媽呢?

二、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

1.教師:有一首兒歌表達了寶寶對媽媽的愛,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兒歌裏是怎麼説的?

2.傾聽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3.圍繞兒歌內容進行交流,理解兒歌。

4.在圖片的提示下學習朗誦兒歌。

5.去除圖片,邊表演動作邊進行朗誦。

三、創編兒歌。

教師:除了幫媽媽捶背、端茶和親吻媽媽,我們還可以為媽媽做什麼呢?把他們編進兒歌裏吧!

小百科:在許多語言中都會將自己所屬的事物以“母”稱之,例如將自己的祖國稱為母親,畢業的學校稱為母校,出生成長所學的第一種語言為母語。

標籤: 山字 教案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jiaoshiwenan/2m5e3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