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教師文案 >

《分與合》教學反思5篇

《分與合》教學反思5篇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育活動反思的一種文字報告,憑空捏造的教學反思對於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是毫無意義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分與合》教學反思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分與合》教學反思5篇

《分與合》教學反思篇1

成功之處:

本節課是學習10的分與合,由於前面孩子們已經學習了2~9的分與合,再學習今天的內容,孩子們可能會沒有新鮮感。但是這一節課又顯得十分重要,因為10的分與合是用“湊十法”教學進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學退位減法的基礎。所以,基於以上兩個衝突,我在教學時,組織孩子們多樣化的學習,讓孩子們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學好本節課的知識。

課始,我出示一個看不到裏面東西的袋子,裏面裝了塑料球,讓孩子們玩抓球遊戲,並且告訴他們老師能很快猜出袋子裏剩下的個數。這可樂壞了孩子們——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師。面對每次抓球情況,老師都能準確猜出所剩個數,他們既好奇又欽佩(不過在這過程中也有小朋友猜到了有10個球)。藉此,我引出今天的課題。

前幾次學習分與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讓孩子們去分一分,這次根據例題的題材我讓孩子們在塗畫中學習新知。出示孩子們熟悉的珠子,讓孩子們先數一數共有幾串珠子,每串有幾顆;接着觀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兩部分(左邊1顆塗好了顏色,右邊9顆珠子沒塗色),從哪邊開始塗色的;在讓孩子們看懂圖意後,再提出問題:“你能把下面幾串有次序地塗一塗嗎?”讓孩子們自己完成接下來的4串珠子。

不足之處:

通過讓孩子們動手塗一塗,自己總結出10的分與合的幾種方法。但是這樣還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對孩子們繼續滲透有序的方法。於是,我讓孩子們想一想怎樣把10的分與合有次序的説出來。由於已經學過2~9的分與合,孩子們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孩子是由一個分的式子聯想到另一個式子,一組一組地按順序説,有的把分成的第一個數按由大到小的順序説,還有的把分成的第一個數按從小到大。

改進措施:

注意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實踐,積累感性認識,並經過大腦的加工思考,達到理性的認識。孩子們不僅有序地分,自己總結出了對10的分與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記憶的方法,而且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

《分與合》教學反思篇2

這節課學習的10的分與合,10的分與合對於學習10以內的減法計算,學習20以內的加法進位加和退位減,以及進一步學習認數和計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比較成功的地方:

1.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為學生創設情景,使學生在發現中學習。根據教材特點以及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採用瞭如何幫猴媽媽把10只小猴分成兩部分作為引入,並且在教學過程中也設計了很多小遊戲,充分應用這些情景來開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做到在發現中學習,在遊戲中鞏固新知。

2.在操作實踐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數的分與合的教學,對於學生進一步理解數的大小,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滲透加減法的意義以及掌握10以內的計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為了使學生不死記硬背數的分與合,所以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嘗試體會,可以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讓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培養遷移能力。數學學習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數學學習是一種活動,這種活動與游泳、騎自行車一樣,不經過親身體驗,僅僅依靠看書本、聽講解、觀察他人的演示是學不會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很重視讓學生經歷新知的生成。要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必須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即動手又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會了用以前學過的5、6、7、8、9的分與合的學習方法來學習10的分與合,培養了他們的遷移能力。

4.採用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幸福和快樂,信心與勇氣都來自成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學習的成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當然更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採用小組學習的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去參與、去選擇,讓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鍊,得到進步,獲得成功的體驗。

5.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徹底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改變“教師説,學生聽”、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做法,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敢於探索,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一種學會學習的過程,一種學生願意經歷的過程,一種快樂的過程。

二.不足之處:

1、時間安排不合理。體現在:上課鈴響沒能按時上課;複習8、9的分與合時佔用時間稍多了些。導致後面的練習、遊戲沒得做,無法展現一節完整的課。

2 、學生在讀10的分時有些枯燥。

3、因為10的合成安排在遊戲中,所上內容未能體現。

4、教師的兒童化語言和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有待加強。

總之,我在備課的時候靈活的處理了教材,精心設計好每一個環節,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嘗試體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也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分與合》教學反思篇3

本節課是分與合單元最後一個新授課,由於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2~5、6、7的分與合、8、9的分與合,再學習類似內容,學生可能會沒覺得新鮮感,但是這一節課又顯得十分重要,因為10的分與合是用“湊十法”教學進位加法和用“湊十法”教學退位減法的基礎。所以,基於以上兩個衝突,我在教學時,組織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學好本節課。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和引探教學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一環節我創設了猴媽媽帶猴寶寶到果園裏收果,請學生幫忙分9只猴寶寶的生活情境,把學生從嚴肅的課堂氣氛中帶入到實際生活中,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為學習10的分與合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主動探索、學習新知。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數每串智慧珠有幾個,並同時板書“10的分與合”。接着我讓學生觀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麼不同?記得有這樣的一句話“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我有目的、有意識地安排了讓學生分一分、塗一塗、説一説等實際操作,啟發學生學會用手操作、用眼觀察、用腦思考、動口歸納的學習方法。接着讓學生説看到了10的這五種分法,還能想到什麼?我根據學生説

出的不同分法,板書10的另外五種分法,接着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種方法從大到小的順序;第二種方法從小到大的順序。

這一層次我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遞構建知識結構,注意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積累感性認識,並經過大腦的加工思考,達到理性的認識。學生不僅有序地分,自己總結出了對10的分與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記憶的方法,而且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

三、智慧闖關遊戲活動,應用拓展。

在練習鞏固的“想想做做”中的習題,我以智慧闖關遊戲活動,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他們注意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較差,所以這一環節我利用課件設計了五關闖關遊戲,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學唱兒歌誰最棒,猜一猜、摘果遊戲、芝麻開門、開火車。讓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鞏固了10的分與合,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為一體,使學生在知識和情感反面達到雙重昇華。

在課堂作業中,我發現:學生基本上會做有關10的分與合的練習,(只有兩個學生由於智力問題沒能掌握),並能有次序的記住10的分與合。我認為本節課能突破教學重難點。

不足之處:學生的個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在上新課的環節怕維持不了紀律,沒能讓學生進行討論,今後要逐步改變,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在合作交流中學習。

今後打算:我將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並加強學生的教學常規訓練。

《分與合》教學反思篇4

今天教學的內容是“10的分與合”。在上課前我反覆讀了教材,領會到:這一內容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緊跟教材的要求。課始,先讓學生觀察主題圖得出:

1、有5串珠子,每串都有10顆。

2、主題圖旁邊的玉米老師提出的問題是:你能有序地塗一塗、分一分嗎?

“有序”一詞孩子們第一次接觸,我不放心地問:你能理解有序的意思嗎?一直提問了4個孩子,才有一個小女生説“就是1、2、3、4、5、那樣的。”(孩子們的詞彙有限)我趕緊跟上:説的真好,有序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剛才這個女生説的1、2、3……就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

完成了兩件事,我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塗、填。我認為孩子們有了8、9分與合的教學基礎,會很快的完成兩個問題。在不停地巡視中發現:竟然有一半的孩子不知道怎樣按要求來完成。我快速地思考着:問題出在哪兒呢?

盯着黑板上的主題圖想到:孩子們得到的兩點如果分開教學會不會好一些?於是讓孩子們停下手中的筆,指着第一行的珠子圖問:“這一行有10顆珠子,有幾顆塗上了紅色?幾顆沒有塗色?”“把10顆珠子中的一顆塗色,9顆沒有塗色就是把10分成了幾和幾?”孩子們齊答:“把10分成了1和9。”“如果第二行塗色你準備怎樣塗?”“塗2顆”“分成了幾和幾?”“第三行呢?”“塗3顆”“你能完成嗎?”“能!”很快,孩子們就完成了塗色和填空。

第一次放手讓孩子們自己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算是失敗了。還得一步一步地引導完成。究其原因:剛入學不到兩個月的孩子們一直是在老師、家長的引導下學習和作業,還沒有養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所謂“習慣”是長期行為導致的慣性思維。目前我所帶的兩個班的孩子還沒有達到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在老師和家長長期引導的習慣中走出來。編寫教材的.專家們考慮的是:孩子們在入學前早就接觸過10以內數的分與合,所有區域、所有孩子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是相同的。在“10的分與合”這個知識點上應該能獨立完成所要求的兩點。課堂現實告訴我:雖然都是6歲的孩子卻存在着:區域的差異、知識基礎的差異和學習能力的差異。還沒有達到脱離引導的習慣。如果這節課我沒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一味地按照教參的要求進行教學,例題下面的練習是不能完成了。

思考了這麼多,得到一個結論:“習慣”是可以該掉的,但該掉習慣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讓人覺得比較沉重的過程。何況孩子們需要該掉的還不止是這一個呢!

《分與合》教學反思篇5

10的分與合是在學生學習了2—9的數的組成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重點是自主探索、並熟練掌握10的組成。教學難點是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簡單規律,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和引探教學法。例如:教學一開始創設情境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學生摸珠子,我來猜剩下幾顆珠子,經過這樣一猜一摸,學生的求知慾立刻被提起,在教學10的分法的有序性時,我在珠子圖上畫一畫、塗一塗,示範、引導給大家看,然後放手讓學生自主的探索剩下的珠子怎麼塗,再説出10可以分成幾和幾,在後面的鞏固遊戲活動中,也是採用了先引後放的教學策略。

在學法上採用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開放式探索出10根小棒的不同分法,讓小組成員上台展示本組其中一種分法,讓小組長彙報小組內同學的每一種分法,這樣使得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成功的感覺,讓學生從聽眾變為主人,由消極接受變為積極發現,給學生創造充分説的環境,讓學生在説中理解,説中感悟,品嚐成功的快樂。

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應用於生活,為了更好的理解10的分與合,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能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這節課中動口説佔了很大的比例,例如,上台展示10的某一種分法時,要邊擺邊説;組長彙報時,要説説組裏其他同學的每種擺法分法;學完10的有序分法後,讓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説説10的每種分法,讓

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10的分與合,更好的去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應用於生活。

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我最後設計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練習。例如:拍手遊戲、開火車、找朋友等,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手腦並用,多種感官協同參與學習,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的鞏固了10的分與合,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與一體,使學生在知識和情感方面達到雙重昇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jiaoshiwenan/xm6zp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