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優秀作文 >

精選《釣魚的啟示》教學計劃範文作文

精選《釣魚的啟示》教學計劃範文作文

只是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您才含辛茹苦,我有什麼不會的,您都一直眼界開闊。那麼關於相關的教學計劃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釣魚的啟示》教學計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精選《釣魚的啟示》教學計劃範文作文

《釣魚的啟示》教學計劃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回憶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把鱸魚放回湖裏,使“我”從中獲得終身啟示的事,説明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敍的:從釣魚到放魚,最後寫34年後的啟示。最後一部分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大量細緻入微的心理活動描寫,是本文在表達上的一個特點。而理解課文的重、難點,就要從人物的心理活動及變化着手。

學情分析:釣魚的啟示精品教案教學設計優秀

釣魚獲得的啟示,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該不該放魚,學生思想上可能有掙扎。由於學生的年齡、經歷的侷限,領會起來很難。

教學目標:

1、理解“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明白父親讓“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聯繫實際,受到“要遵守規章制度、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

2、通過對“我”和“父親”言行的朗讀感悟,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尤其要體會“我”的心理變化的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從人物心理活動及變化入手,體會“我”所獲得的啟示的意思。

第一課時

明確單元學習目標:

1、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第四單元,請同學們翻開課文57頁,認真閲讀單元導讀,想想要怎樣學習這一單元。

2、根據學生回答,總結,板書:①整體把握;②體會關鍵詞句

一、 板書課題,理解“啟示”(從釣魚這件事得到的啟發)

二、 學前閲讀,掃清理解障礙

1、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課文,咱們先閲讀《為什麼要禁捕》和《鱸魚》兩篇文章。

2、知道為什麼要禁捕嗎?(定時禁捕是對魚類繁殖、生長進行保護。)

三、 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劃出生字詞,不懂的字問同學或查字典。

2、學習生字。(投影出示。讀。強調“鈎”與“釣”的寫法。)

四、 品讀課文,整體感悟

1、再次閲讀課文,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多讀幾次,讀出自己的體會,或者在旁邊簡單寫下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由讀

3、導讀:根據學生讀的情況,教師重點引導讀好以下句子

(1)那是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分別放好魚餌,然後舉起魚竿,把釣線拋了出去。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不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導:我們一般什麼在時候去釣魚?作者在什麼時候去?晚上釣魚,這叫刺激,浪漫。我們要把這種夜幕出垂、明月東昇、泛舟湖上的情調讀出來。你讀得老師心裏也起了漣漪,知道漣漪的意思嗎?不但要讀到看到漣漪,還要心裏有漣漪。)

(2)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着。也許是魚想擺脱我的魚鈎,不停地跳躍着並甩動尾巴,湖面上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了不少水花。我等到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導:看得出你是釣魚的能手,説説讀的時候該注意哪些詞?不知有沒有釣魚高手呢?釣魚專家?)

(3)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通過你的讀,讓人覺得這條魚很大,但還不夠大,誰能讀大一點?誰能讀得?)

小結:通過朗讀上面兩段話,如果讓你寫“釣魚”的一個片段,你會寫嗎?要注意什麼?(要注意用上準確的動詞;還要注意周圍的環境;自己的心情)

(4)父親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錶,這時是晚上10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爸爸!為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説。

“可是不會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竟然哭出了聲。

(父親是用什麼語氣説這句話的——低沉、斬釘截鐵、語重心長、意味深長…這個時候我的心情怎麼樣?分角色讀)

(5)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我慢慢地把魚鈎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裏去。大鱸魚有力地擺動着身子,一轉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把魚放回湖中,我情願嗎?從哪裏看出來?再讀一遍,把不情願的感覺讀出來。)

(6)轉眼間34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紐約一位的建築設計師了。我再沒有釣到過像34年前那個夜晚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段話寫什麼?我的啟示是什麼?)

小結: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已經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誰能告訴我,課文圍繞“釣魚的啟示”寫了哪幾個方面內容?誰能用簡短的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四、精讀課文,提出疑問。

現在請同學們再次快速閲讀全文,想想明白了些什麼?有什麼疑問。

教師梳理或直接提出待探究的問題:在放與不放這個問題上,“我“和爸爸的心情分別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怎樣理解“我”從釣魚這件事上得到的啟示?

第二課時

一、 複習導入

1、怎樣學好本組課文?(整體把握;體會關鍵詞句)

2、上節課我們已經基本把握了整體內容,這節課我們要通過體會關鍵詞句來解決我們的疑問。)

二、 深入探究,感悟心理變化

1、投影出示問題:在放與不放這個問題上,“我“和爸爸的心情分別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怎樣理解“我”從釣魚這件事上得到的啟示?

我們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對爸爸感興趣的同學探究父親的心理變化,對“我”感興趣的同學探究“我”的心理變化,自主閲讀3——9自然段,抓住關鍵詞句,好好體會體會。

2、學生自主閲讀、探究學習

3、師生共同探討。着力從以下方面引導學生理解。

(1)“我”雖然在爸爸的嚴格教育之下,無可奈何地放了魚,但在這個過程中,“我”經歷了非常艱難的心理鬥爭。

(可這樣引導:①學生交流“心理變化”,教師板書:得意—急切—委屈—乞求—無可奈②比讀3、9自然段,對比釣魚的喜悦和放魚的不捨。)

(2)父親也喜歡這條魚,也經歷着道德的考驗,但從父親的話裏看出,父親的態度是堅決的,體現了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的愛。

(可這樣引導:父親的心理又是怎樣的?你能從對父親的描寫中發現什麼嗎?)

4、小結:從父親和“我”的心理活動我們可以知道,父親堅持要我放魚,而“我”

希望的是不放,你們認為該不該放呢?

5、辯論:該不該放魚。

5、小結:父親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實踐道德是沒法妥協的,必須從小嚴格要求,這是作為一位真正愛孩子的父親必須做的。至於放與不放,大家想想,一條魚和做人的道理哪一個重要呢?

三、聯繫實際,感悟“啟示”。

1、導語: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誰來讀一讀“我”的啟示?

2、引導學生感悟

(1)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就釣魚這件事來説?什麼是“是”?什麼是“非”?在放與不放之間,作者作出選擇容易嗎?(聯繫“我”放魚心理之掙扎、抉擇之艱難、實踐之無奈來體會。)

(2)閲讀“拓展”中的《舉手》《巧克力的誘惑》《冰棍的呼喚》等文章,感受“實踐起來卻很難”。

(3)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誘惑,就象那條鱸魚一樣,使我們難以作出抉擇。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會有怎樣的誘惑呢?

五、 打寫

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左右為難的事嗎?你是怎麼做的,寫一個片段。

要求:注意要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心理。

板書:

整體把握

體會關鍵詞句

13釣魚的啟示

得意——急切——委屈——乞求——無可奈何

實踐起來很艱難

釣魚的啟示師生對話教學設計3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趣,誘導學生寫課文標題

師:小朋友們好!我們今天一起學習《釣魚的啟示》,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有勇氣,敢上黑板寫課文標題,志願者請閃亮登場、一展丰采!

設計理念:“黑板”使用權的易主,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及表現自我的慾望,這種親身體驗是主體參與學習的一個重要表徵。

二、突出主體,指導學生讀課文

師:請大家仔細讀課文,用心體會。我相信你們經過十分鐘的練習,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練讀中把課文逐步讀正確、流利。具體做到:“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三、營造氛圍,調動學生朗讀興趣

師:你們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自己喜歡讀的內容和方式去讀。

設計理念:學生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有了自由朗讀的空間,他們將更樂於參與讀書。同桌、小組競賽讀書,這樣,有助於學生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於因材施教,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眾多學生的教學不足,從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都得以發展的目標。

四、自讀質疑,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師:下面,咱們仔細讀課文,將自己的疑難問題寫在黑板上。

生:邊默讀,邊思考,然後,陸續將問題寫在黑板上。

設計理念:創造始於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

五、鋼筆描紅,輔導學生練寫生字

師:仔細讀一讀課後生字,認真看一看字型結構,然後用鋼筆描紅、臨寫、注意書寫姿式,做到頭正、身正、臂開、腳平放;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本子一尺,胸離桌邊一拳。(教師可以放《漁舟唱晚》的古箏曲,或其它輕音樂,讓孩子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舒暢、愉悦地練字。)

設計理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識字、練字的興趣,培養其綜合素質。

第二課時

一、默讀課文,引導學生批註

師:孩子們,《釣魚的啟示》一文中有許多印刷的空白,這是有待咱們開發的“黃金地段”,咱們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註,寫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賞、評價。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二、交流“批註”,教師與學生對話

師:孩子們,看了你們書本上密密麻麻的閲讀批註,我知道你們的批註是“豐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批註成果,好嗎?

生:自由交流

師:(創設對話情景,主持對話)

設計理念:教師跟着孩子的思路走,與學生真誠對話,學生就會真正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感受到共享知識的甜蜜,感受到心靈成長的幸福。

三、自由選擇“自助餐”式作業

1.小組間開展寫字或默寫比賽。(兩天內完成)

2.摘錄文中優美詞句。(當天完成)

3.將文中某句話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4.你可以獨立為自己設計一項作業。(本週內完成)

《釣魚的啟示》教學計劃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仔細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3.從作者釣魚的啟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為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啟示,體會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閲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指名讀單元導讀,説説本單元的主題是什麼,在學習本組課文時有什麼要求。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課文中描述了怎樣一件事?(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通讀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生字字詞,標自然段。

2.理解重點詞語: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檢查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語氣。

4.通讀全文,思考課文大意。

↘揭題質疑

讀課題你有什麼疑問?教師歸納:“啟示”是什麼意思?課文中作者受到了什麼啟示?為什麼釣魚會使我

從中受到啟示?這節課我們就圍繞大家提出的問題閲讀課文,解決疑問。

↘初讀理解

1.“啟示”的意思是:

2.再讀課文,作者受到了什麼啟示,畫出有關語句?(“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3.在我釣到魚、放走魚的過程中受到啟示。

↘複習生詞

1.認讀生字、詞語:捕撈、魚餌、濺起、魚鈎、小心翼翼、操縱、魚腮、皎潔的月光、嘴脣、沮喪、誘惑、告誡、實踐、抉擇、翕動。

2.誰還記得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第二課時

情景導入,細讀感悟

在我十一歲那年的一個夜晚,和往常一樣我和父親來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島上釣魚,而三十四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卻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這是為什麼呢?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①“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誘人的大鱸魚:

來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着。”“我等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

誘人的大鱸魚:“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腮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②分別指導朗讀相關句子,體會鱸魚的來之不易和誘人。

③整讀第三自然段。

2.多誘惑人的魚呀!我和父親是多麼興奮、得意呀!可不久父親卻讓我把這條鱸魚放回湖裏去。

請默讀第4自然段,同桌説説這是為什麼?

3.讀5至8自然段,思考:11歲的我好不容易釣着了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卻要我放回湖裏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親”和“我”,請你們討論討論“這條如此誘惑人的‘魚’該不該放”?各説出自己的理由請聯繫上下文,與周圍的同學合作、討論!

小組彙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找到描寫我心情的詞語,一起來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4.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撈鱸魚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在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依依不捨地把魚放回到湖中。

對讀第3.9段,對比感受我釣到魚時的喜悦以及放魚時的不捨。

5.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沮喪的我,已經成為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我對父親當年的舉動有了新的理解。

① 出示:“我再也沒有釣到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② 默讀感悟:這裏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究竟指的是什麼呢?結合父親告誡我的話談感受:放不放鱸魚只是個簡單的對與錯、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做起來卻是那樣的艱難!

③ 齊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正因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腦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我相信,這個故事也一定給大家帶來了啟示。讀了父親告誡“我”的話,你是怎麼想的? 這篇課文對你有怎樣的影響?請同學們結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對文中的作者或父親説一句話,還可以寫一句話,送給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誦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句話。

《釣魚的啟示》教學計劃

【教材分析】

《釣魚的啟示》作者用抒情的筆觸,講述了一個釣魚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畫了一個嚴格自覺遵守規則的好爸爸形象,使學生懂得,自覺是一個好公民應有的素養。作者對詹姆斯的心理變化寫得特別細膩,教學中應着重感受他愉悦──矛盾──悲哀──自豪的思想感情,從而體會到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學校地處農村,學生缺乏閲讀材料,對於一些規則尤其是生態保護方面的規則瞭解甚少。因此,課前需要蒐集有關資料,豐富學生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發現一些真實的反面資料。通過將近四年的培養,學生已經具備了自能讀書、擅長批註、樂於交流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出現的生詞;

2、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充分感知、體驗和表達,感受詹姆斯在服從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為,懂得遵守規則的必要性;

3、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感悟的同時將學文與導行相結合,使學生懂得如何結合實際,遵守規則。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聯繫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課前蒐集了哪些有關規則的資料?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

(生交流蒐集的資料。師補充有關名言和美國的一些生態規則。板書課題:釣魚的啟示。)

(“閲讀,歸根結底是閲讀自我。”設身處地的閲讀文章,會更多地涉及讀者個人的生活體驗。生活體驗越豐富,理解就越豐富、越深刻。蒐集、交流材料豐富了學生的已知經驗,為閲讀文本作好了鋪墊。同時強化了學生蒐集資料的意識。)

二、自讀課文掃除障礙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認識文中生字詞,逐步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學生讀課文後指名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三、回顧學習方法學生自學交流

1、師:上單元我們又學習了兩種自學方法:第一種是解答自己提出問題的方法。

生:看問題的上文;看問題的下文;從全文整體內容理解。

師:第二種是做批註筆記,能使我們更深入的學習課文。如何做批註筆記呢?

生:畫出自己喜歡的重點詞句,記下不懂的問題,做簡單的歸納概括,在課文旁邊或者頁下寫一兩句自己的想法。

2、老師提出自學要求:

⑴ 再讀課文,在文中空白處做批註筆記。

⑵ 小組內交流體會。對於仍有困惑的問題小組代表記錄到黑板上。

3、學生自學課文,老師巡視,指導學生實踐自學方法。

4、小組內交流讀書體會,組代表將困惑記錄到黑板上。

(自學、做批註和小組內交流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朗讀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交流體會,形成對話

1、各小組代表交流組內體會,其他成員可以補充。

2、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創設對話情景,抓住課文重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⑴ 師:請同學們讀37頁金鑰匙的內容。怎樣能使自己深入課文,對課文產生深刻的體會?

(學生自讀)

生:把課文中的人物想象成自己;把自己當成課文中的人物。

師:請同學們把文中的詹姆斯換成“我”,然後深入讀課文2~12自然段。

(學生練讀課文2~12自然段。)

⑵ 指名學生讀課文。

⑶ 師:請同學們進行細緻評價,如果覺得讀得好,説説好在什麼地方,如果有不足之處説説應該怎樣讀,為什麼?

(學生進行細緻評價。)

⑷ 再指名讀課文,讓學生在評價中設身處地體會,讀出作者的情感。

(在學生彙報的基礎上,進行指導,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第一人稱的閲讀方法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想象中,身臨其境,產生深切的體會。評價促讀使學生的理解與讀書渾然一體,鍛鍊了學生的閲讀欣賞能力。)

3、展開辯論深化思想:

⑴ 魚到底該不該放呢?請同學們敞開心扉,實話實説。

(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該放或不該放。)

⑵ 根據學生觀點,將全班學生(或按座次)分為正反兩方。

正方:必須放魚。

反方:不必放魚。

⑶ 展開辯論:

辯論過程中,老師作好方向引導,如,激發學生從自己的已知經驗──河水的乾涸,生物的滅跡等方面來體會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全班參與辯論,發揮了集體智慧,給更多學生表現的機會,體現關注全體學生髮展的新理念。“話不説不清,理不辯不明。”在辯論中學生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增強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使自己的認識上升到另一個層次。)

⑷ 總結辯論,昇華思想:

師:“只有按照正當的法規生活的人,才不同於動物。”遵守規則應成為每個人內心的一種意識,不受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你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什麼啟示?根據感受寫出自己喜愛的規則名言。

(學生書寫名言並交流。根據交流情況,張貼學生寫的名言。)

(“語文課不僅僅侷限於教給學生某種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凝聚作者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思考及表達方式,並最終積澱成為他們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

五、積累拓展

1、小組內合作鞏固生字生詞。

2、做摘錄筆記。

【總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中注重學習策略的學習和實踐,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交流學習中也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學交流空間,然後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材特點進行有重點的引導,使得學習過程有層次,有深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redian/youxiuzuowen/m5oe7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