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實用文 >演講稿 >

紅色傳承演講稿8篇

紅色傳承演講稿8篇

初次登台演講稿=肯定會出現緊張的心理,所以我們可以提前準備好演講稿,我們在參加所有演講表演之前,必須要提前準備好演講稿,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紅色傳承演講稿8篇,供大家參考。

紅色傳承演講稿8篇

紅色傳承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真正的共產黨人血脈中流淌着紅色基因。深藴着忠誠堅定、不畏犧牲、艱苦奮鬥、服務人民的優良傳統,凝練成為共產黨人血脈中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無論是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艱苦創業的建設時期,直至今天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紅色基因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向前。

堅守忠誠剛毅的理想信念。“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回顧黨領導的革命史,無論是_失敗後的低潮,還是漫漫長征路,抑或是八年艱苦抗戰,歷經千難萬險最終奪取革命勝利,靠的就是共產黨人對黨、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忠誠堅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堅毅的信念,也就有了奪取勝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對共產主義執着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都必須傳承和堅守的,這是政治靈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在延安時期,__曾講到,“艱苦樸素,艱苦奮鬥,這既是黨的作風,也是每個共產黨員,每個革命者的作風。”在革命年代,缺吃少衣少藥,武器落後,物質條件極為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正是靠着艱苦奮鬥精神和旺盛的革命鬥志,克服各種困難艱險,贏得勝利。在新的建設時期,艱苦奮鬥精神就是我們事業的原動力,更要傳承和發揚,將其作為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在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去堅守奉行。

緊密血肉相連的黨羣關係。我們黨在敵我力量懸殊的困境下堅持下來,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一步步走向勝利,所依賴的就是黨始終與人民羣眾同甘共苦,建立了與人民羣眾的魚水深情和血肉聯繫,贏得了羣眾的衷心擁護和傾其所有的支持。直到今天,我們在新形勢下完成新任務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目標,制勝的法寶仍舊是密切聯繫羣眾的優良作風,只有各項工作符合基層實際和黨員羣眾意願,我們的工作才能獲得的支持,各項事業才能無往而不勝。

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黨的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必須傳承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煥發出戰斗的精神、拼搏的勁頭,奪取事業新的勝利。

紅色傳承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楊琴,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在空前高漲的“兩學一做”活動中,能有機會在這裏與大家共同學習“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意義,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與培養,是同志們對我的鞭策與鼓勵,讓我感到重任在肩,鬥志昂揚,同時也讓我感到前途光明,信心百倍,為此特向大家表示最真誠的感謝,並致以崇高敬意!

斗轉星移,中國共產黨在艱難與曲折中走過了_個春秋,在這悠悠歲月裏,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兒女書寫了一幅壯麗的紅色經典畫卷,孕育了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基因。凝神靜思,我們看到了革命先烈們為抵禦侵略,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而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場景。當我們一次次聆聽父輩們講述那些紅色英雄故事,當我們一次次捧讀那段艱難與輝煌的歷史,當我們一次次瞻仰那些灑滿烈士鮮血的革命遺址,無不激情澎湃,熱淚盈眶。

凝望貴州,紅軍長征從這裏走過,遵義會議熠熠生輝,四渡赤水聞名天下。

耳聞貴州,紅色故事接輩流傳,光榮傳統代代頌揚。

_年6月,_視察遵義時作出了“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的殷切囑託。隨後,省委書記陳敏爾要求,遵義要把傳承紅色文化作為最大的使命擔當。

是啊!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源頭是新時期提高黨的戰鬥力,增強黨的免疫力,強化黨的創新原動力,傳承紅色基因,就是要在重温紅色經典的基礎上,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讓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時期彰顯時代價值和內涵。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先鋒,他們以自己的言行向世人展示了黨性的温度,展示了紅色基因的力量,展示了紅色信仰,展示了革命傳統的時代特色與信仰力量的新高地。在他們身上我們能找到一種永不退色、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

作為官渡的一員,我感受到的是一份繼往開來的責任,一股與時俱進的力量。自工作以來,讓我最刻骨銘心的是去年的那一場雪,村裏破舊的瓦房,孤獨的老人,被雪壓斷的竹子,因凝凍而無法通行的道路,在這樣惡劣的天氣狀況下,黨委政府率領我們所有幹部下鄉搶險救災,送物資、送温暖。無論山路有多崎嶇,無論雪路有多滑,當把棉被送到羣眾手上,看到他們臉上舒緩的笑顏,我感覺自己一點兒也不冷了,心是温暖的,整個人都是温暖的。_年,是_年,扶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吹響中華大地,我們都應該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就是對紅色基因的最好傳承。

作為一名黨員,我將責無旁貸,用滿腔熱血傾出我的奉獻,用無悔青春書寫我的忠誠。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始終秉承“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雜而亂為,不以事急而盲為,不以事難而怕為”的工作理念,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紮實做事,立足本職,全心全意地服務好百姓,解決好羣眾關心的事,做有信仰、有擔當、有情懷、有氣節的幹部,力爭做一名合格的黨員。

生活在這片紅色沃土上,我們就應該像堅挺屹立的竹子般生活,要有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的覺悟,要有貞資曾冒雪,高節慾凌雲的幹勁,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我堅持要做一個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的幹部,在為人民服務的長遠道路上,無論遇見什麼艱難險阻,我都要有竹子一般的信念: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紅色傳承演講稿篇3

朋友,你可知道我們幅員遼闊的祖國悠久的文化歷史?翻開史書,中華文化燦爛的歷史展現在我們眼前我為祖國而自豪。

朋友,當你滿口的洋話慶祝“洋節”的時候,你可想到。其實你更應該陪伴自己的長輩傾聽民族古樂的動人之音朋友,在西方洋節的衝擊下,你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膚色就是大地的顏色,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血液裏傳承着中華民族的文化讓我們放下手中的杯盞,關掉轟鳴的音響,坐在月光下靜靜地思考吧!

當今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是各種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滲透的社會。閉關自守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只有瞭解世界,認識世界,才能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傳統的文化為何要丟棄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長廊中。已沉澱了為世人所驚歎的無數瑰寶――文字、禮儀、節日等,它們如同天山上奔騰的清流,如同森林間孕育的珍寶,燦爛奪目,博大精深。

中國的節日文化是一曲唱不盡的民曲,品不夠的香茗。新春佳節,寄意於闔家團圓;清明節,着意緬懷故者,撫慰亡靈;中秋之夜,明月高懸,清輝灑遍人間,親人故友共嬋娟;端午之晨,龍舟競發,唱盡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繼往開來。可以説,每一個佳節都承載着動人的歷史故事,寄託着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歡度傳統佳節,即是浸足於清泉,沐浴於月光。只覺古代賢德佳人在耳邊吟唱;享受民族風俗,即是置身於大海,浴心於波濤。頓感今朝人生美滿幸福無比。簡言之,佳節既是感受瑰麗多彩的文化魅力的途徑,又是聯繫血脈骨肉之情的紐帶。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節日,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情懷。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的心結。兩河流域滋養了猶太人的虔誠,賦予他們聖誕之慶:長江黃河孕育了華夏兒女的勤勞善良以及對故鄉的眷戀。共度傳統節日,就是把心結緊緊繫牢,讓精神久久傳承。即使漂泊異鄉,身處險境,也能勇於奮起,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聲聲,曾讓西方震動;中秋賞月,七夕廟會,曾讓世人感懷。所以,我們要堅守共同的財富,擔起肩上的責任:將中國節日的神韻代代相傳!親愛的朋友,當你流連於洋節的霓虹燈裏時。可別忘了,你更應該重返故里,堅守故里,因為那裏有你自己的一縷節日的陽光

中國傳統講究仁義禮智信,中國文化具有兼容幷包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偉大的中國文化是我們傳承千年,歷久不衰的法寶,也是我們走向復興,開創未來的根本保障。雖然,傳統文化不乏糟粕,虛榮、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體現。

但,我們不能否認傳統文化的精髓讓我們經久不衰,綿延不絕。文化的包容維持着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也為民族大家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使其煥發生機。五千年的積澱造就的是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這碰撞與融合中,各自煥發出新的的生機。科技賦予傳統文化科學特性和創造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科技發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念等,深刻的影響着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着傳統文化。在科技條件下,傳統優秀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既藴含了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着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發揮科技優勢,改造傳統文化,是保持傳統文化生機的不二法門。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説:“我是中國人!”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於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後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麼,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隻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並且是一顆有着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時代在變,生活在變,但紅色的革命精神卻始終不變。中華文化光輝燦爛的歷史,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作為一箇中國人真自豪!

紅色傳承演講稿篇4

我軍在革命戰爭時期,能夠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就是嚴格遵循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原則,用嚴明的紀律,贏得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支持和擁護,同時也確保了部隊的令行禁止與戰鬥力的不斷增強,由此才取得了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帶領中國人民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

與人相似,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生理基因,而紅色基因作為一種外在的文化基因,這種基因不同於人身體內部通過生命所遺傳來的基因。這種紅色基因的傳承,相比生命基因來説,不是自然而然輕而易舉就得來的。在軍隊中傳承紅色基因,需要細化落實到軍隊中的每個人身上,對每位軍人進行紅色基因的教育與培養。由此看來,在軍隊中傳承紅色基因,自然就需要更大的難度。如果我們不刻意維持或者説有意培養,那麼這種基因就可能逐漸損蝕甚至從我們的人民軍隊中剝離開去。

而今,軍隊內部出現的一些腐敗墮落分子相繼落馬,這除了相關監管不力、制度約束不夠之外,也折射出了在軍隊內部傳承紅色基因的必要性。而國際政治形勢的紛繁複雜,國際政治侷限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國外社會思潮的不斷湧入,這是軍隊傳承紅色基因的外在要件。以此來看,我們當前軍隊必須要加強紅色基因的傳承。通過提高軍隊每位士兵的拒腐防變能力,才能讓軍隊內部的每一位領導幹部以嚴格的紅色基因淨化自身思想基因,提高自身對於侵蝕的抗拒力,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時代在發展,出色的紅色文化基因卻不會變。只有加強對於軍隊紅色基因的培育傳承,才能讓我軍的戰鬥力不斷增強,同時拉近軍民之間的魚水關係,最終有利於建設一支新時期能打贏、不變質的軍事隊伍,而這既是維護我國社會穩定和平的迫切要求,也是軍隊更好服務人民羣眾的現實需要。

紅色傳承演講稿篇5

尊敬的領導們、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是半山中學的方盈,我演講的題目是《永遠銘記,我們的紅色基因》。

大家都知道基因。基因儲存着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等過程的全部信息。那麼,紅色基因是什麼?是精神啊。是中國共產黨,中國紅軍的精神啊。

我流着的是東方中國人的血液;走着的是千千萬萬箇中國人走的路;我喝的水可能曾經染過革命烈士們的.鮮血。我愛祖國,這就是紅色基因吧,我想——當我死後,覺得無愧於祖國,這就是紅色基因吧。我知道,我愛美,祖國也愛美,我也要為她增添色彩;我懂得,我腳下的這片土地有着羈絆,這就是愛吧。所以,紅色基因是一種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融入骨血的愛國精神。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屈辱歷史,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八國聯軍血洗圓明園,小小倭國肆虐神州,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哈巴狗一樣讓人欺凌,像一條哈巴狗一樣地讓人欺凌啊……黑暗籠罩了神州大地,然而在這黑暗之中,卻有着滅不掉的星星之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無數仁人志士為了祖國的光明前赴後繼。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久違的太陽終於在神州大地上冉冉升起。_等共產黨人,在那樣黑暗的作文社會裏,在小米加步槍的時代裏,在列強虎視眈眈的情況下,他們堅定地帶領着中國人民向光明前進,從不後退!

相信,大家都對一個詞有所瞭解——長征,它是一次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一部恢弘壯麗的偉大詩篇,一座永不磨滅的巍峨豐碑。紅軍的這一次長征,滿懷期待地走,滿身傷身地勝利。紅軍在長征途中表現出對革命理想的無比忠誠,對革命事業無比堅定。他們埋頭苦幹、勇於奉獻;他們勇往直前、不屈不撓;他們不怕犧牲、必將勝利!

每當我看到有關戰爭的新聞,看到敍利亞的孩子生活在廢墟中,無家可歸,甚至慘死地海邊,我就感到心痛,同時也感到慶幸。慶幸我生活在中國,慶幸有那麼多的革命先烈曾經用他們的生命保衞着祖國,用鮮血換來了一個新的中國。

現在,沒有長征時的磨難,我們生活得安逸快樂。但我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那些革命先烈們那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只為創造一個新中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要把紅色基因從腦海裏,轉變到行動上,把它傳承下去、傳承下去、傳承下去!

紅色傳承演講稿篇6

首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紅色文化?

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是人類歷史舞台上的四大主角。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園。當今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歷史的拐點上。續寫輝煌歷史,完成民族復興,實現大國崛起,已成為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年輕一代的一種強烈的願望。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紅色文化在中國逐漸紅火起來。什麼是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鬥爭實踐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紅色文化藴含了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見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理想和信仰頑強拼搏。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這些精神是紅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勵人們開拓進取、矢志不渝的強大精神支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弘揚這些紅色精神。和平建設時期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就是紅色文化得以傳承的體現。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傳承紅色文化是我們的責任。

山東省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我以作為一名山東人而感到驕傲,下面,請同學們跟着我,來了解一下山東省輝煌的紅色文化聖地――沂蒙山。井岡山、延安與沂蒙山是中國革命戰爭時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據地,後來,沂蒙曾被無數革命後人譽為“兩戰聖地、紅色沂蒙”。在沂蒙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兒女: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他們的大無畏精神後來被概括為“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至今仍然激勵着廣大中華兒女在新的領域昂首闊步前進提起沂蒙,我們就不得不提起感人的沂蒙紅嫂,她們是千千萬萬沂蒙婦女的傑出代表。是她們用聖潔的乳汁搶救了戰士的生命,撫養了一位位烈士的後代,用她們的血和淚、愛與恨,彈奏出撼人心魄的最強音……

當然,我們同樣不能忘記沂蒙六姐妹的故事,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中,沂蒙六姐妹不分晝夜,在村幹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線的軍支前重擔,發動全村男女老幼,為部隊納軍鞋、護理傷病員等,戰役期間,六姐妹和她們的鄉親們一天只吃一頓飯,整天忙碌着,操勞着,每天來回20多裏山路。據不完全統計,在孟良崮戰役期間,她們帶領全村為部隊納軍鞋500多雙,她們還經常在村子,前線搞宣傳,鼓舞士氣。沂蒙六姐妹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提起“沂蒙精神”,我們還會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解放戰爭年代沂蒙人民推着獨輪小車,帶着煎餅、大葱支援前線的情景。革命戰爭時期,沂蒙人民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八百里沂蒙鍾靈毓秀,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百萬人民擁軍支前,10萬英烈血灑疆場”載入史冊。

陳毅元帥曾經很形象地形容:“淮海戰役是沂蒙老區人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同時又説:“我進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們用小米養育了革命,用小推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充分表達出對沂蒙老區人民無限的感激之情。

聽了沂蒙山光輝的歷史,我相信大家一定像我一樣,心裏充滿了驕傲和自豪。“政府不能將教化社會的道德重擔,放手給流行音樂和搖滾歌手。”這是俄羅斯人反思歷史後得出的慘痛教訓。有鑑於此,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紅色文化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建設和諧文化,要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黨的建設、思想道德和經濟建設等方面的功用。

我們責無旁貸,要做紅色文化的傳承者,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者,讓星星之火在今天燎原!謝謝大家。

紅色傳承演講稿篇7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羣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藴含着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傳承和利用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是發揚革命先輩光輝精神的需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需要,不僅對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影響的紅色文化產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有利於豐富中華文化和指導社會主義建設。

黨員幹部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這裏的“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筆者認為應該理解為將紅色文化繼續傳承下去,讓全社會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讓紅色文化一直“紅”下去。

目前,紅色文化傳承還面臨一些問題。

(一)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缺失造成人們對紅色文化歷史記憶的淡化

從學校的歷史教育看,歷史學科在國小、國中階段,被形象地稱為“豆芽科”;在高中階段,過早地區分文理科使得絕大部分理科學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幾乎和歷史學科“絕緣”;在大學階段,雖然《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被納入了公共必修課,但學生和教師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從近年的就業情況來看,歷史類和哲學類專業的就業率很低,學生對就業的擔憂導致了大學人文專業的“弱勢”。加之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人們文化土壤中人文元素的嚴重缺失,導致了學生的“歷史思維”和“哲學思維”的普遍缺席。

從社會的歷史教育看:首先,各級宣傳部門和文明辦等宣傳機構不可能每天都去宣傳紅色文化,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段組織活動並開展紅色文化宣傳;其次,作為傳播紅色文化的主要載體,各類反映中國共產黨革命鬥爭歷史的紀念館(地)、遺址、偉人故居、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部分依然存在展覽面積狹小、展出內容單調、展示手段落後、日常維護和改擴建資金短缺等問題,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信息化時代造成人們價值觀的多元化

信息化時代是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是一個價值標準遭遇全面解構的時代。信息化時代各種價值觀的湧現和融合使人們對紅色文化的價值取向難以達到一致的理解與認同。

文化價值標準是由一系列居於核心地位的文化價值觀念構成的邏輯體系,是衡量文化客體對主體有無價值和價值量大小的尺度或準則。紅色文化價值標準中所藴含的理想信念、艱苦奮鬥、勇於奉獻、自強不息等崇高精神和價值尺度在現代社會受到一定挑戰。人們對物質的過分追求、對功利的過分崇拜、對慾望的過分放縱、對他者的過分漠視、對當下的過分關注、對崇高的過分貶黜等,對人們價值觀的負面影響是難以避免的。

(三)相對久遠的紅色文化在當今時代較難讓人產生共鳴

首先,在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正以各種方式進駐中國人的精神領地,20世紀80年代以來,尤其是對外開放全方位展開之後,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觀念、價值標準等蜂擁而入,在一定程度上遮蔽甚至取代了國人對自身傳統的歷史反思,民族文化(包括紅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處於一種失語狀態。

其次,不同時代有自己的時代語言,同一時代的不同羣體有其自身的話語表達。人們的話語表達當然不能脱離自己生活的時代,他們對現實生活的獨特感受和體驗使他們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紅色文化對於人們來説,顯然不是一個直接在場的生活空間,紅色文化生長的歷史時空是那麼遙遠,那樣“艱苦”和“匱乏”的環境難以與當下的“幸福”和“豐富”生活相對接,因而無法引起對過去生活的真正體驗。儘管人們也會唱紅歌、看紅劇,但是從內心深處來講,並未引起心靈的共鳴,只不過是一種文化符號的藝術轉換。在人們的眼裏,中華民族過去所遭受的挫折、屈辱、貧弱好像只是一種抽象的符號表達而難以引起深層的歷史反思。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紅色文化的話語空間總是被其他話語所擠壓或推開而難以產生共鳴。

要讓紅色文化一直“紅”下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重視教育、解放思想,增強紅色文化的文化認同

要創新歷史教育,強化人們紅色文化的歷史記憶;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加強歷史教育和德育教育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1.各類教育基地要主動與學校加強聯繫,合理安排青少年參觀遊覽,積極開闢“綠色通道”。建立一支熱心公益事業、關心青少年成長的輔導員隊伍。要充分利用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紀念日等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組織青少年開展活動,強化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2.各級宣傳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把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作為開展紅色旅遊的主要載體,充分挖掘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深刻內涵,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旅遊項目,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旅遊活動。各類教育基地要從改進陳列方式、創新展示手段、豐富展出內容等方面入手,做到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有機統一。要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精心組織高水平的專題性展覽,打造陳列精品,形成展覽亮點。

3.各單位、團體、企業等組織要廣泛開展學習英雄模範事蹟,深入查找精神境界上的差距,使大家自覺強化報效國家、崇尚榮譽的獻身精神,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人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二)擴大宣傳、搶佔高地,營造傳承紅色文化的社會氛圍

1.多管齊下,擴大紅色文化宣傳範圍和受眾範圍。各級宣傳部門要把推進紅色文化傳播和發展紅色旅遊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加強宣傳報道,為發展紅色文化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眾傳媒,要宣傳好發展紅色文化的重要意義和中央發展紅色文化、紅色旅遊的政策措施,宣傳好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知識和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蹟,積極介紹紅色旅遊重點線路、景區景點和有關知識,及時推廣各地開展紅色旅遊的好經驗好做法,特別要注意結合建黨、建國、建軍等重大紀念活動以及重要節假日,充分報道各地開展紅色旅遊、傳播紅色文化的新情況,反映社會各界的建議和呼聲,努力為廣大羣眾學習和傳播紅色文化、參加紅色旅遊提供輿論支持和信息服務。

2.去莠存良,確保紅色文化的純潔性、先進性,搶佔文化高地。信息化時代不斷生成的海量信息中,存在着大量把庸俗當高尚、把腐朽當神奇、把謬誤當真理的現象。因而,加強信息管理,淨化網絡環境,強化紅色教育,搶佔文化高地等已成為重要課題。要通過技術的、制度的手段減少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思想侵襲,讓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熔鑄於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之中。

3.加強推廣紅色旅遊,鼓勵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紅色文化傳播中。把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和古蹟文化結合起來,寓思想教育於文化娛樂和觀光遊覽中,既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又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加強對紅色旅遊從業人員尤其是講解員、導遊員的政治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和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成為紅色文化、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加強對旅遊沿線和景區周邊羣眾的宣傳教育,使他們繼承和發揚革命老區優良傳統,增強自豪感,展示新形象;加強對遊客進行教育引導,使他們在參觀遊覽中不僅能陶冶高尚情操,激發愛國熱情,而且能提高自身道德素養,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紅色傳承演講稿篇8

大家好,我是__,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__》。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句話,出自上世紀60年代年輕戰士雷鋒,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有限”服務“無限”,意味着極致付出、超凡奉獻。這,賦予這個年代共和國英雄壯烈色彩!

這是新華社播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英模代表人物事蹟中,對雷鋒事蹟的高度評價。連日來,中國文明網連續轉發新華社有關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英雄人物勞動模範代表的事蹟和老照片,其中有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有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的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有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有全國先進生產者、北京崇文區清潔隊掏糞工時傳祥,有大慶油田奠基人之一“鐵人”王進喜,“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影響了幾代中國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雷鋒,勇攔軍馬保列車安全的軍人歐陽海,複製歐陽海故事救兒童的戰士劉英俊,以年幼之身保護了集體羊羣的“草原英雄小姐妹”……

筆者是讀着這些英模事蹟長大的。在建國65週年即將到來之即,重温這些英模故事,再端詳這些熟悉的老照片,心裏仍很激動。這些英模是社會主義建設的脊樑,在國家建設百廢待興之時,這些普通勞動者用自己默默的勞動,為新中國建設添磚加瓦。這些英模是時代的楷模,他們身上有着共產黨人特有的紅色基因,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所展現的中國精神都寫在了共和國的旗幟上。

紅色基因,要世代相傳。一個國家和民族在長期生存發展的實踐中,要把全社會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實現偉大夢想,就必須有一個具有自身特色、與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相適應的共同精神家園。英模身上的紅色基因,鮮明地體現着時代精神。這種時代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為國爭光的執着精神。他們甘於奉獻、樂於奉獻、勤於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全國著名勞動模範,社會主義建設的革新能手,捨己為人的道德英雄。他們在本職崗位上,默默地奉獻着,為共和國成長貢獻着聰明才智。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促進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紅色基因。在外敵入侵、國家危亡之際,愛國主義是團結中華民族戮力御辱、救亡圖存的奮鬥旗幟;在國家分裂、戰亂紛爭年代,愛國主義是團結中華民族促進祖國統一、中華兒女相親共睦的精神紐帶;在和平建設、繁榮發展時期,愛國主義是團結中華民族共建美好幸福家園的精神力量。正是愛國主義的紅色基因,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融合興盛,使中華文明發展傳承、綿延不絕。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它將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與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當前,改革開放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召喚着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我們不僅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繼承革命傳統,還要讓下一代傳承這種紅色基因。比如,在學校做好“向國旗敬禮”升旗儀式教育,發揮儀式教育的育人功能;組織學生觀看一次謳歌英烈影視作品,製作一期手抄報,開一次主題班會,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祖國萬歲”歌詠及優秀童謠傳唱活動,引導每個學生把好歌、好童謠帶進校園、帶回家庭,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用一切入心入腦的形式,弘揚中國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力前行!

標籤: 演講稿 傳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mo/wen/yanjianggao/q2ny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