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励志 >励志美句 >

元宵赋

元宵赋

元 宵 赋

元宵赋


元宵佳节,皓月春灯。(1)一年一度,千载俗风。中华民族之传统文化,炎黄子孙之伟大文明。已流长源远,经世代传承。

佳节风俗,南北各异;元宵典故,众说纷纭:齐王平吕,复兴汉室;文帝登基,大宴群臣。元宵之夜与华乐,佳节御定永世存。(2)

道教有三元之论,民间敬三官之神。上元、中元、下元为正月、七月、十月十五;天官、地官、水官能赐福、赦罪、解厄佑民。天官喜乐,上元节然灯;百姓欢庆,贺赐福诞辰。(3)

汉代行火把之节,唐宋继节日之风。民众于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虫兽;妇孺在家中庭院燃灯火、祈收成。由昏达旦,元宵通明。(4)

东汉僧人于元宵观佛舍利,明帝君王在十五点灯敬佛。佛法茫茫,信士多多。元宵成佳节,十五唱佛歌。灯火照八方有安泰;佛光佑四季无风波。(5)

元宵乃新春岁首,节日为祈愿抒情。龙灯舞、狮子舞、高跷舞、百戏舞,舞表欢庆;平安灯、祈福灯、照田灯、谜语灯,灯祈光明。情献天地三界;敬呈十方万灵。送孩灯、迎紫姑、走百病,祭门户、逐鼠害、燃七灯。(6)元宵姑娘之美好传说;(7)皮影相思之真挚感情。(8)破镜重圆之动人故事;(9)双喜临门之佳偶终成。(10)元宵节绚丽多彩,新春日凤舞龙腾!


:(1)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2)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刘氏宗室齐王刘囊为保刘氏江山,起兵讨伐诸吕。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3)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4)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元宵节的风俗习惯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5)东汉明帝时期,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6)元宵节各地区的节俗活动。

(7)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发现有个宫女要投井。东方朔问明原因:这个宫女名叫元宵,进宫以后,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假扮先生在长安街上摆个占卜摊。向求卦人发出“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老百姓拿起红帖,到皇宫去禀报。汉武帝大惊,请来东方朔。东方朔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做汤圆。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城外百姓在十五晚上进城观灯,人群可消灾解难”。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宫女元宵的父母进城观灯。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亲人团聚了。

(8)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非常想念她,于是一位宫女就穿上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这位宫女影子以解思念之情。

(9)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10)王安石20岁时进京赶考,元宵节时路过一地,一大户人家悬灯出题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会答,却记在心中。到京后谁知主考官所出之联竟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提笔就以招亲联作答,得中进士。衣锦还乡时发现那联居然仍未有人会答,王安石便又以考题联作答,竟又得了个漂亮媳妇,实是双喜临门

标签: 元宵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lizhi/meiju/myomd.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