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教师文案 >

​《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该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桥》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性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汉的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新课导入
 
1.出示课题——《桥》,思考:看了课文题目,大家会有什么问题?
 
2.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3.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开始老师的叙述便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就为接下来的读课文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二)初读课文,自学反馈
 
1.学生带着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写准字形,不会读、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2.自学反馈,注重基础。
 
(1)检查生字:A读,抽查; B写,学生选择书写,互相检查、提醒;
 
(2)检查词语:A出示读写词语;B重点反馈,势不可挡与势不可当的区别;C句子中“奔”的读音;
 
(3)概括内容:A学生自由概括,教师适当点拨;B出示提示,给予方法,六要素概括法;C学生胡说。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只要求学生整体把握,为后面的细读、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感悟形象
 
1.明确再读要求,再读课文。
 
(1)边读边写批注:A教师示范,B学生学习;
 
(2)读完简写感受: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体会到了……
 
2.汇报交流感受,感悟形象。
 
(1)汇报读书感受,师生研读体会
 
(2)感悟形象。
 
板块一:洪水、木桥
 
1.找一句:初读,说感受;再读,读出感受;
 
2.再找:寻规律,悟写法;
 
(1)学生划找,教师出示;(2)对比发现,寻找规律;(3)体会好处,领悟写法;
 
3.再悟:明意图,思考:为什么要写洪水、木桥?(突出老汉临危不惧的品质)
 
板块二:百姓
 
1. 划找:初读,说感受;再读,读出感受;
 
2.扩展学习:百姓状态的变化
 
(1)学生划找,教师出示;(2)对比发现,有何变化;(3)体会原因,谁的作用;(4)课文理解,他像一座山。
 
3.再悟:写百姓是为了什么?(突出万事民为先、受人爱戴的品质)
 
板块三:党员
 
1.划找:初读,辨析,老汉冷不冷酷?党员应该是怎样的?
 
2.角色体验:你听到喊声会如何应对?
 
3.进行对比,领悟:说话简短、有力、掷地有声。
 
4.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板块四:儿子
 
1.划找:初读,明确身份,找依据;
 
2.辨析:儿子是不是党员?(用文中的词句佐证)
 
3.品读:老汉如何对待儿子?(严格要求、爱子情深)
 
4.再悟:为何要写儿子?
 
板块五:自己
 
1.划找:初读,说感受;
 
2.小结:你们觉得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再结合理解“拥戴”一词含义。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这也是学习这组课文的阅读要求。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谈感受。】
 
(四)修改文章,比较阅读
 
1.找区别:有何差异?
 
2.讨论:你认为哪个更好?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表达方法上的特点,能较好地指导学生今后的写作。】
 
(五)总结全文,释疑课题
 
1.这是一座什么桥?学生填空。
 
2.讨论:为何以桥为题?
 
3.这座桥包含了老汉的许多信念。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深化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赞美老汉,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一个高大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将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标签: 教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jiaoshiwenan/qyqqj1.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