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6篇 “迷失在野外,教你生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6篇 “迷失在野外,教你生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份以“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为主题的教学设计。通过该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在野外迷路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具备基本的求援技能。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6篇 “迷失在野外,教你生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第1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会本课4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会用:“忠实”和“是”写话。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介绍的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

1.谈话:同学们,你们迷过路吗?你是在哪里迷路的?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着急、害怕、都哭了…)你又是怎么做的?(向警察叔叔求助、打110电话、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孩子们,你们的办法真多,在市区迷了路这些的确是好办法,那要是在野外迷了路,既没有警察叔叔,身上又没有电话,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就知道了。

导语:郊外的景色真美啊!想去郊游吗?可是我担心你们在野外迷路啊,赶快打开课文读读,看看怎么来辨别方向,学会了我们就去郊游。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多读几遍。

3.抽生逐一读文,检查其读音是否读得准确,相机正音。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2)理解课文中的“天然的指南针”。结合前面学过的“天然的水塔”理解“天然”,出示指南针,让大家了解。“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呢?(大自然中自然存在的指示方向的事物。)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方法?默读课文第2~5节,用“——”勾一勾

(2)指名读第二节课文,找出文中介绍“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怎么辨别方向”的重点词语,并用波浪线画下来。(板书 :时候 观察什么 怎么辨别方向)

(3)理解“忠实的向导”用找近义词的办法理解“忠实”,用忠实练习说话。“向导”是指什么?(指引方向的人。)

(4)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可结合图画帮助理解。

(6)小结第二节的学习步骤,按照这个步骤学习第三、四、五小节。

各节重点:第三节中了解北极星的形状,可让学生借助小磁铁扣摆一摆。理解“指路灯”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把北极星比做指路灯,并用“是”仿写句子。第四节中理解“稠”和“稀”,可请学生画一画大树简笔画,明白“大树”是怎样帮忙的。第五节中理解为什么北方的雪化得快,借助图画,注意与山坡上的雪比较,坡和沟不一样!。

(1)朗读这一节,与第一节作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2)师:大自然有许许多多天然的指南针,怎样才能找到更多天然指南针?(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孩子们,我们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慌张,只有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多多思考,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孩子们,你们真聪明,我们去郊游啦!播放郊游视频,齐唱《郊游》下课。

树影指(北)方 细观察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晚上 北斗星 挂在(北)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6篇 “迷失在野外,教你生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第2张

第2篇

生活是“生”的,生活是“活”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即使教师不说一句话,学生也能掌握知识。本设计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不是由抽象的旧知识引入,而多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例,让学生发现新知识产生的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4、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1、同学们喜欢郊游吗?如果我们班去郊游,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呢?

2、 同学们想出了许多办法,那么第20课就告诉了我们在野外辨别方向的一些好方法,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学习吗?

3、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4、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导入新科,亲切自然。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简洁明了。

1、导:想不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2、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本课的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4、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6、课文是怎么写的?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引导学生自学并加以检查指导,使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理解课文,水到渠成。

2、理解词“忠实的向导”,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1、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2、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第一行的三个字是上下结构,三个字都是上窄下宽;第二、三行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2、小结: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抓住关键字词,分节指导理解课文,在理解中识字,在识字中理解课文。重点指导书写,使语文课体现了语文的特色。

1、能仿照课文段落,写一写自己所知道的天然指南针。

1.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老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再次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2.指名说说书中介绍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所应用的特殊环境。(有些白天适用,有些黑夜适用……)

4、说说你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怎样用它辨别方向?完成练习。

(1)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 )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 )方。

(3)在树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 )方,树叶稀的一面是( )方。

在复习中导入新课,灵活的方法,使课堂充满的生活情趣,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1、自由读第一,五节课文,说说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

b、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4、请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2-4小节,说说这几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怎么写的?

(先说明是什么指南针,然后说怎么样利用它来识别方向。)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使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教学,是智慧的教学。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太阳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

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化静为动,使课堂充满了情趣,充满了快乐,充满了智慧。

1、说说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4.仿照2~5节的写法,说说你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5.总结: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它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a.引导:你能不能仿照课文段落,也学着用课文的方法向大家来介绍一种天然的指南针。

b、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出示句式,仿说。)

c.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通过拓展练习 ,使学生的语文视野由书本延伸到课外,活化了文本,活化了课堂,活化了语文。

一篇文章一个世界,一首短诗,包含人生哲理,一个图形,布满体面点线。这说明学科是丰富多彩的,潜心挖掘,都成“世界”。我们的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理性知识、教学语言、训练设计上多一点“减法思维”。如低年级语文,应着重要求学生把音读准,把字写好,穿插自然的说话训练;高年级阅读教学,重在把语言文字化为自己头脑中的情境。一篇课文,精妙之处触目皆是,教学只能忍痛割爱,突破一点,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

“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成方圆”非得规矩吗?西方的课堂,学生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有时还和老师“打”成一片,但学习积极性却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师居高临下,学生正襟危坐。规矩是有了,但学习积极性却没了,有人把此戏称为“四鸭”现象——上课“赶鸭”,教学是“填鸭”,考试在“烤鸭”,最后成“板鸭”。我们必须实施开放式的语文学习,即时、即地、快速、便捷、广博地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使我们的语文学习更贴近社会生活,同时也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强了时代气息,可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本知识与语文实践相融合,汲取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的精华。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蔡向阳,安徽省特级教师。现在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教研室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有:已经在《国小语文教学论坛》等各级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公开出版《国小生想象作文教与学丛书》等著作10多本。)

第3篇

教材分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四册第5组课文中的一篇。本组课文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国小生来讲是生动有趣的。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国小生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野外辨别方向方法的科学原理。

同学们要是你在街上迷了路该怎么办?那如果你在没有人烟的野外迷了路又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一些辨别方向的好办法。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好的开始。)

2、请随老师小声读课文,检查一下你的读音是否正确。

2、指名读第一小节,讲解指南针、天然指南针的含义。认识针字,换偏旁,组词。

(设计意图:要想学好课文必须是在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之上的,流利的朗读必先为学生扫清文字的障碍,在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的基础上才能细细的分析,品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我们辨别方向的?

(1)太阳:理解忠实、向导两个词的意思。理解向导的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作忠实的。

新中国的卫士,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下雪,都保卫着祖国,可以称作忠实的。

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哪边,哪边就是南方,地上树的影子指着的是北方。认识忠字。

拓展:怎样利用早上和傍晚的太阳辨别方向?早上太阳在东方(旭日东升),傍晚太阳在西方(夕阳西下)。

(2)北极星:认识盏字(换偏旁组词)拓展:学习找北极星的方法。

(3)大树:学习稠字,找到两组反义词(稠—稀、南—北)阴天下雨的时候没有太阳,我们可以用大树来辨别方向。枝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少的一面是北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向导精度研究,尊重了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随文理解词义,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教育学生主动学习课外科学文化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知识,只要你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动脑思考,你就会发现大自然更多奥秘的。(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增长课外知识。)

(资料:指南针,它是一种专门给人指示方向的仪器,看上去有点像一块大手表。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无论怎么动,它的指针总是指着南方。)

第4篇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身边又没带指南针,该怎么办?回忆小诗《东西南北》。

3、揭题:今天一起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他能帮我们找些辨认方向的方法。

1、老师给大家带来学习指南针,(自学要求)自读小诗。

4、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题,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5、交流读了小诗,你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方法呀。师板画。指导孩子把话说完整。

1、同桌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天然指南针,找到相关小节,仔细读读,你读懂了什么,又什么收获。

a、看中午太阳和树影的图。想想早上,傍晚,太阳的情况。

a、学习、理解字词“稠、稀”。寻找规律“带禾字旁的字”,并在稠 稀 积3个字中选1个自己认为难写的写一写。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课件补充。

沟渠的积雪,他的特殊性。利用课件和简笔画突破难点。

第5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会认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

故事导入课文:明明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好不容易盼到学校去郊游,他可高兴了。在郊游的路上,他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不知不觉离开队伍,迷路了。此时他又累又渴,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怎么办呢?学生讨论过后,我顺势导入课文: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有什么办法分辨方向,找到正确的路来帮助明明。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板书课题)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作上记号。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各指的是什么?(板贴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图片)。然后用句式“课文介绍的天然指南针有___________”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学生对于课文的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大自然中存在的,不是人们制造的“指南针”,同样可以准确地指示方向。)

谈话:咱们看看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积雪怎样帮我们辨别方向。

讲解:我国在地球的北半部,太阳中午总是在南,所以树影指北。

讲解:北极星足天牛北部的一颗明亮的星,夜晚人们常靠它来辨别方向。课文中把北极星比成指路灯,是说北极星比其他星都明亮。“它永远高挂在北方”是说北极星的位置不变,永远能指示北方。

讲解:植物生长与太阳的光照有密切关系。朝南的一面光照强,枝叶就长得稠密,朝北的一面光照弱,枝叶就长得稀。

观察插图进行讲解:一条沟渠有南沿和北沿。受光的一面,雪化得快,这一面指向南;背光的一面,雪化得慢,这—画指向北方。

提问:怎样才能找到天然的指南针?(只要细细观察,多多去想就能有所发现。)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更应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本诗是写自然科学常识的诗歌,虽然没有强烈的情感,但语言清新秀丽,富有情趣,我就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汇报读、男女生赛读、诵读、齐读等方式。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学完课文之后,应对课文有个总体的认识,此时让学生做一做跟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消化。然后我会及时组织游戏,这样既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本内容上,又符合国小生爱玩的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掌握知识,同时又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继续往下编故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明明顺利地回到了家。经过这次历险,他终于明白了学习是多么的重要。你看,他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我还想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它们各是怎样准确指点方向的?)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教育学生也要像“明明”一样有错就改,主动学习课外科学文化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的积雪能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些现象,动脑思考,就能掌握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大自然不光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它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呢。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蓝猫淘气三千问》等书籍,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第6篇

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读易懂,很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

这次课改要求加大阅读量,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能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在这一前提下,本课教学试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小朋友们去踏青,本来是多快乐的一件事情呀!可真没想到,三三两两结伴游玩时,这几组小伙伴忘记了时间,也找不到集合地点了!

(图1.背景:正午,太阳在南,树影、人影在北。2.背景:下午,阴,大树枝叶一面稠密、一面稀疏。3.背景:渠沟里一面残雪即将化尽,一面雪还很厚。4.背景:夜晚,北极星高挂。5.背景:一个大树桩上有或疏或密的年轮。6.背景:一群大雁往南飞。)

其实他们身边就有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可是这群粗心的小家伙还没发现呢!请你们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看谁能帮图中的一组小朋友指指路。

[一开课就给他们一组图(并有两幅是课文内容以外的),展示疑点,可能会使他们的阅读针对性更强一些。课文无需多讲,可由学生自己理解。]

1.学生看图之后,带着任务读课文,找答案。找到后与同学交流,再帮助图中的小朋友指路。

(……我想给第×组的小朋友指路,我看到图中有……)

[尽管课文内容是自然科学,讲课时却不能离开语文的根本。因此,发言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多朗读,如:学生如果想为第一组小朋友指路,回答说太阳挂在南方,影子的方向是北方,教师可以问:你是从哪一小节知道这个知识的,能读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若读得很有韵律、很有感情,教师就可以说:你读得真好,再给大家读一遍,我们都学学好吗?或者: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有感情,向大家说说你的方法行吗?如果他读得并不理想,可以说:谁能读得更流利、更有感情?或者:听听老师怎么读这一节。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同时融入语言文字训练、识字教学(识记生字以多次朗读、多次见面为主要手段),并可自由质疑。如孩子问到: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教师可相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南针,让孩子们针对生字多读几遍,然后由其他同学讨论解决疑问。再如,学生说到积雪融化那幅图时,可能会出现判断方面错误,教师可以先让孩子猜一猜,积雪融化的一面是南方还是北方,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孩子们说说他为什么会猜出这样一个结果。我们认为孩子猜错也没关系,课堂中应该给孩子犯错再改错的机会。但这之后一定要适时地指导,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直观的图解,加深他们的印象。]

2.解决最初的两幅课外图的问题,续写儿歌。这有两幅图上的疑问,在书中找不到答案。可聪明的小朋友都发现这里天然的指南针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两幅图中的内容也续写进这首诗歌当中?或者,你还知道其他天然指南针吗?也可以编成诗歌。

[课文内容之外,是学生展现自己课外知识的机会。续写,即让学生解说了知识,又让他们亲手触碰了诗歌的形式,发挥他们多方面的才智。]

课文学完了,大家肯定又发现了不少好词好句,今天想积累哪些呢?互相交流。

[语文的学习贵在积累,每天在语文学习中都积累一两个好词句,有助于日后的说写训练。]

2.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分析一下忠、盏、稠、针四个字的结构及笔画位置,分析之后书写,再互相评比。

观察大自然,去发现天然的指南针,看谁发现得最多。观察后填写观察实验报告。

[课后可让学生对课文中本没有感官经验的内容进行观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012oe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