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语文教师的读书心得8篇 "言传身教:一位语文教师的读书启示"

语文教师的读书心得8篇 "言传身教:一位语文教师的读书启示"

本文是一位语文教师的读书心得分享,她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感悟和经验,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她认为,阅读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思想的碰撞,希望她的经验能够帮助更多的同行。

语文教师的读书心得8篇

第1篇

走上三尺讲台后,因为这个职业,我更喜欢看书看报,逐渐涉足教育书刊,其中我最喜欢中学语文老师。

有人说:教育杂志,也应该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实用、具体的教育案例可以启发读者,有高水平的服务和中学汉语教师,文章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真实,促进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独特。

现在,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希望在教学中得到一些实际和具体的帮助。我们想到了中学语文教师将如何处理教材的困难,如何设计创造性的教学计划。同时,《中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型语文教育文摘,从大型语文的角度选取报刊精华,及时为我们提供各方面的教育信息,开阔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和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亮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教育艺术,而且让我们了解和理解于永正、李吉林、志玉恒、徐根荣等教育精英及其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中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中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中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中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中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据了解,《中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国小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中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还是学生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中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语文教师的读书心得8篇

第2篇

读了叶澜教授所写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这篇文章,掩卷沉思,深有感慨。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首先,我们要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树立课堂教学应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叶澜教授这话说得真好!我想,随着社会的提高,仅有创造性地教学才会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课堂,真正做到乐学、善学!

记得一次口语交际课,我走进教室跟孩子们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齐到里野里去玩一玩。”学生们一齐欢呼起来。于是,我们排好队走出了校门,一边走我就一边指着路旁的树说:“这些树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此刻有什么变化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教师,我看见树上长出了嫩嫩的小芽。”“我看见树枝上长出了几片尖尖的绿叶。”“我看见。”之后我们来到麦田边上,有的孩子就嚷起来了,“快来看,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教师,那一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真美呀!”有些女同学张开双臂自我陶醉地仰望着天空自由地旋转着,时而大声地叫着“燕子、燕子飞来了!”时而跑着追逐花蝴蝶,这一堂课我没有组织回教室,而是就地坐了下来,开始回到这节课的主题《找春天》。出乎我意料之外,大家都争着抢着说,连平时最不喜欢说的孩子此时也说了一两句。从这个活动中能够看出,口语交际的资料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在这种真实具体的情境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并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语交际本事,在平时的学生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和捕捉训练点,抓住时机让学生展开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既可让学生得到切实的口语交际本事的培养,又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梦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资料,共同参与,经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第3篇

读完窦桂梅老师的《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感觉自己不像在看书,而是在品尝一味鲜美的心灵鸡汤,从她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到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深厚的人文素养,精妙的教学设计。她的语言和文字是那样充满激情、智慧、精炼而又不失幽默,一字一句都值得你细细品味。本书共有七个章节,窦老师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加上对时下教育热点话题的思索,分别从母语、学生、读书、教材、研究课、素养、修炼七方面加以阐述。她以自己的思索提出了这样一些关键词:①永葆激情②张扬个性③业精于勤④读书养气⑤合作共进⑥内省致远⑦海纳百川⑧公共情怀⑨笔耕不辍⑩关注细节11善待教材12尊重写字13黄金分割14理性视点15把握自己。

拥有丰富履历,优秀头衔的窦老师语文成长之路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顺畅。

文中提到窦老师刚师范毕业时,先后教过音乐、数学等学科,第五个年头才正式站上语文讲台,其实语文课怎么教,她还没有好好想过,只是单纯地喜欢语文。也许就是她的这一份“喜欢”让她执着的在语文之路上成长,那些难眠之夜的辛苦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水滴石穿,她对这份事业的深沉热爱终究是得到了甜美的硕果。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等头衔,这些闪耀的.光环并没有阻止她前进的步伐,正如她所说:“这些在我心里是并不足以作为优秀的证明,我理解的优秀应当是现在进行时”。倾听窦老师的成长之路,不也正是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一个鲜活的例子,正在为我们的成长加油打气。

通过品读窦老师的教学设计,你可以发现她对事业的用心与严谨,一字一句都会细细雕琢,她会把日常课都作为公开课一样的备课。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设计《秋天的怀念》一课的导入环节,为了成就精彩的导入,她足足改了九次。①认为开头有主题先行、先入为主之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弱化了。②导入生硬且不自然。③缺少“怀念”的情愫和淡淡的哀思。④作为公开课导入显得太“平”。⑤导入引用资料太长,不够开门见山。⑥在第五稿的基础琢磨,又进行了开场白的修剪。⑦保留第六稿开场白,又补充资料,丰满导入。⑧通过前稿的修改,在表达形式上采用对话的方式。⑨让学生细致体会“苦”,以“苦”为主线延展教学。窦老师每一次的修改都会细细琢磨,每一次的修改都充满着艰辛,每一次的修改都走进了教材,终于第十稿时窦老师才满意。是什么让这位大家心目中的大师痛定思痛,连一个导入环节也要修改9次?是“大师”的称号吗?不是,我想应该是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如果心中没有“热爱”,能修炼到如此境界吗?这也许就是她让学生喜爱,让听者叹为观止的缘故吧。

在书中,窦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学生读一本书的话,那么有着50个学生的老师,又该读多少书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呢?”我有这么多的学生,我又该读多少书呢?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禁陷入沉思,作为语文教师,我问自己:“我读了多少书?你收获了多少?你每天坚持了吗?”拟定一个读书计划是势在必行了。书籍能充实内心、开拓眼界,读书给人以乐趣、光彩、才干,自己读书,自然也带着学生们读书,这样一举两得的快乐必定会充实我们平淡的生活。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收获了很多,深入其中你会发现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对照窦老师,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4篇

我是个爱读书的人,自小我就最喜爱在书的海洋中遨游、畅想,多年下来我已有了众多的“书朋友”,并且与它们感情笃厚。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之后台,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国小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国小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还是学生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国小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国小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国小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国小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国小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国小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国小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国小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

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国小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

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国小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

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国小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国小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第5篇

读了《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深深感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侯的,从干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并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能够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薪水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这种职业,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我的子女,就要从培养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有人说,培养好习惯就像往银行里存钱,随时都能够取出来用。有了一个好习惯,就好像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有了两个好习惯,就存了两笔钱好的习惯很多,就等于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一辈子都能够取之不尽。《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每一种好习惯都从故事引入,让我们思考学到了什么让人能够从中学到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

例如:书中在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里,引用了《宋庆玲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庆玲为了她之前答应教小珍叠花的事,而放弃了全家到一个很趣味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样,她等了一个午时,小珍也没有来,爸爸遗憾地说“早明白就一齐出去,庆龄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庆龄却说,我们约好的,我本来就应当遵守自我的诺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们出去玩了,也不会高兴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小庆龄是自我决定留下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她必须也是想去那个伯伯家做客的,可是最终放弃了,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们从故事里不难猜到,信诺言,不仅仅让守诺的庆龄欢乐、有尊严、也让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赖。

(2)事前提醒孩子诺前三思,事后提醒孩子兑现诺言;

(4)不“逼”孩子许不可能兑现的诺言。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培养的习惯实在是很多,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许多良好的习惯的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第6篇

在仔细品读《特级教师这样教语文》这本书时,我有幸领略到了很多大家的精彩课堂,斯霞老师的识字教学、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薛法根的“组块”教学、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学、洪宗礼老师的“引读”教学等。当我读到洪宗礼老师的“关于引读”的智慧链接时,不由的感慨万千。

由此而引发的思考让我不由的来问:现在的老师课堂真正缺少的是什么?课堂中学生缺少的是什么?虽然这样的问题很多的教育者都在发问,但事情的根源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从自己的课堂和教学实践中反思觉得,课堂中最大的弊端是老师的问。老师所要问的问题其实都是老师们心里早已备好答案的问题,如何巧妙的备好问题让学生来回答,问题即要能体现出学生的思考又能体现出所需要的答案,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体现着老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的水平。一个善于提问的老师所教的学生是善于思考的,也将是会思考的学生。正如洪宗礼老师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语文老师上课,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着眼于把学生“讲懂”,另一种则是注重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懂””。

这里的“讲懂”和“学懂”最为关键的是老师在设置问题时的能力,有提问能力的老师不会把学生当成机器一个劲儿的“灌”给学生,而是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去学习、去感悟。因此这样就有了两种老师“发而不引”和“引而不发”的老师;“发而不引”的老师上课时不注重启发学生,总把自己至于课堂的中心,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这样的老师而进行的.,学生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展现自我才能的空间,这样的课堂缺少了课堂中生成的不可预知的教学成果,一切都是没有激情的机械活动。只是在“开动机器”,不注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动脑、动口、动手,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却一个劲儿的“灌”,这种教学方法违反了学习规律,违反了认识规律,效果当然是不好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引而不发”的课堂,学习是极其复杂的思维活动,只有遵循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才能学有成效,习有进步。“引而不发”,正是遵循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生动活泼地去学习。这也让我不由的想起我听王米娜老师的那节课,那是一节第五单元《遨游汉字国》,了解汉字的多样性和汉字的演变的过程的内容。整节课老师都把学生至于课堂学习的主要地位,把所有能够由老师讲授的内容变成了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自己去获得的过程。如: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汉字的奇妙。给文中的字谜起名字。将谐音字挑出来,让学生发现谐音字的特点等。整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深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在读到“引而不发”这句话时,我也感慨万千。

有了思考就有实践的动力,今后在我的课堂中将不断践行“引而不发”的课堂模式,将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学生在动,老师在引领的课堂。

第7篇

对于国小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把新课程标准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新课程标准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课程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对于国小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拓宽学习和运用知识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我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把课程标准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备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难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经过一番阅读分析,我总结出二年级教材主要是以识字为主,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识记生字词。在教学语文时,我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先把握教材内容,然后来设计教学方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利用多种形式来读,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采用了游戏、唱歌、猜谜语等方式,引进课堂教学,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4。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的课堂呈现状态。

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的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在布置讨论的时候我明确要求,设置一至两个问题,让每个学生知道这个主题,必须围绕主题进行讨论,让他们有准备的时间。 在实践工作中,我不断总结反思,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平等对话,老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增强自信。有时,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并非他们的'思维不活跃,只是他们不擅长口头表达而已,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思维,勇于发言,避免置身于课堂学习之外的“看客”出现。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

使我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教导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启发他们的想象与创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细细体味,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大百尺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不再是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1)给学生机会。比如在教学《世纪宝鼎》一课时,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朋友介绍世纪宝鼎。学生也以游客的身份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我想说,我能演。再通过读书,进一步了解世纪宝鼎。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使师生、生生、生文对话达到融合,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学习。再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发散学生思维。想想说说如果是你,会设计什么样的铁路。学生说出很多s型、t型、直线等等。追问詹天佑为什么用了“人”字形线路呢?进一步分析人字形线路的优点。平等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自己想说的,能说的都说出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2)虚心请教。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平等对话。老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增强自信。

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置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比如:教学《向往奥运》一课时,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给奥运冠军的一封信》让学生大胆想象,把我们对奥运的向往,对奥运冠军的崇敬表达出来。由此体会体育冠军的来之不易,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评价探究结果,具有共享学习成果,激励后继学习的意义。由于学生在探究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对探究的成果也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探究的问题有了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他们内心有着想展示思维成果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因此,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探究阅读中获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学,可将文中的精彩片断改编成小品,举行书中人物化妆扮演会;心思细腻,

不善言辞的同学可写探究报告,心得体会;善于辞令的同学可进行辩论,以展示思想。

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课程标准》)”。有时,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并非不活跃,只是他们不擅长口头表达而已。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思维,勇于发言。现在,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中的普及应用,充分利用这些设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置身于课堂学习之外的“看客”出现还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可以让全班所有的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都写出来,然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抽调部分学生的作业,放在实物投影或投影仪上打出来,再进行评讲。这样口头发言和书面表达相结合,就可以较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避免“看客”的出现。

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但我们在提倡尊重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完全抹杀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个探究的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天空,让他们用“探究”这一支点去“撬起”整个知识王国吧!本学期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力争取得较好的成绩,顺利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今后还要取长补短,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为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8篇

假期里阅读《国小语文教师》这本杂志,认识了一个新的名词“比较阅读”。所谓比较阅读是将两个或多个材料对照阅读,比较、辨别其中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分析、综合、概括、重组,形成新认识的过程。

阅读教学需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具体学情来精准确立教学目标。通过比较阅读教学策略能够迁移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从“会读一篇”走向“会读一类”。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聚焦。单篇文本的教学,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庞杂,教师什么都想教,结果什么都没有教好。比较阅读通过两或多个文本或语段的异同比较,能集中、聚焦教学内容。

第二,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凸显自主,倡导发现。比较阅读的重要目的是发现规律。

在比较阅读的课堂上,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独立阅读、比较阅读,教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同学们,通过比较,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阅读,主动探究,有所发现,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发现的.快乐、获得阅读、表达、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这是比较阅读的重要特征。

第一,有利于学生发现读写规律。要从单一语段或单篇文本中发现读写规律比较困难,学生发现不了,怎么办?教师只能讲给学生听。但是,如果把两个语段或两篇文本放在一起,学生就容易发现,就能自己去发现。这是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势。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智慧。我们学校倡导智慧教育,智慧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思维。让学生在两个甚至多个相同或不同的观点中比较、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肯定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

第三,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从“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比较阅读正好可以通过变革阅读内容,促进阅读方式的变革。比较阅读的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比较阅读—发现规律—迁移运用。教学过程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是设计比较阅读的具体任务,在学生探究规律遇到困难的时候搭设支架,点拨启发,并巧妙创设交际语境,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变革,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发现的过程。阅读发现通常不能一撮而就,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一次比较,两次比较,三次、四次比较,在反复比较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不断发现,享受阅读发现的乐趣。

比较阅读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式,它还能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生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阅读具有重要的人生价值,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2q58lj.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