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5篇 “离别与成长:反思《背影》带来的教育启示”

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5篇 “离别与成长:反思《背影》带来的教育启示”

在《背影》这篇经典散文中,作者鲁迅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父爱的伟大和牺牲。通过对距离的抒发,我们感受到了亲情中的温暖与感动。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背影》对我们的教育意义和人性的思考,深入剖析距离如何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5篇 “离别与成长:反思《背影》带来的教育启示”

第1篇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并不是平时看见的。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有一层可以注意:父子两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难道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没有旁的事情吗?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约去游逛不就是事情吗?然而只用一句话带过,并不把游逛的详细情形写出来,又是什么缘故?缘故很容易明白:游逛的事情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写,凡是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父亲的背影有关系。

这篇里叙述看见父亲的背影而非常感动,计有两回:一回在父亲去买橘子,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一回在父亲下车走去,混入来往的人群里头的时候。前一回把父亲的背影仔细描写:他身上穿什么衣服,他怎样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都依照当时眼见的写出来。在眼见这个背影的当儿,作者一定想到父亲不肯让自己去买橘子,仍旧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这和以前的不放心让茶房送,定要他亲自来送,以及他的忙着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嘱托车上的茶房好好照应他的儿子等等行为是一贯的,中间含蓄一股爱惜儿子的深情。作者又一定想到父亲为着爱惜儿子,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一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这真是除了永远感激以外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事情。以上这些意思当然可以写在文章里头,但是不写也一样,读者看了前面的叙述以及对于背影的描写,已经能够领会到这些意思了。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自己流泪完事。后一回提到父亲的背影并不描写,只说“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这一个消失在人群里头的背影是爱惜他的儿子无微不至的,是叮咛再三舍不得和他的儿子分别的。但是现在不得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去了,做儿子的想到这里自然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绪,也说不清是悲酸还是惆怅。和前面所说的理由相同,这些意思也是读者能够领会到的,所以作者不写,只写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完事。

到这里,全篇的主旨可以明白了。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就是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股深情。

(《谈〈背影〉》,《国中语文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5篇 “离别与成长:反思《背影》带来的教育启示” 第2张

第2篇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亲》这首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

1、《背影》是一篇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奔丧 差使 狼藉 簌簌 妥贴 踌躇 迂 蹒跚 箸 拭 琐屑 晶莹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国中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稍停)找几位同学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讨论】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讨论】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

?讨论】3、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

①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子买橘子)

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

④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讨论】4、面对着父亲苍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①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②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

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

?讨论】4、这篇文章的重心在6、7两段,那么2、3、4、5段写的是什么?不写不可以吗?

?分析〗2、3段介绍惨淡的家境,为了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

4、5段介绍父亲对我无微无致的照顾,为了铺垫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铺垫"背影"。

?讨论】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

第3篇

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2.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选材。(要讲解这一问题使七年级学生明白要费很大气力,可以以放风筝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形散而神不散”的问题。选材喻为风筝,中心喻为线。)

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1.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朴实的语言所饱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课文可按“内容-结构-语言”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

1.学生查找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3.课上老师和同学交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3.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理解二、三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谈到中国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变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本文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发表在当时的《文学周刊》上。文章发表后,广为传诵,并一直作为语言教材。当年,朱自清先生逝世捕些中学生拿着报纸悲痛地说:“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见本文的影响之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这篇著名散文――《背影》。

(1)学生交流课下查找的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明确以下内容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在当时和以后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3)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读。(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①文中出现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文中四次写“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着重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②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意。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第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第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第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③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样的感情?(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学生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扫除了文字障碍,分析了段落层次并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寻这种感情当时难以体会到的,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的流露,还是通过身体形态的表现?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使我们终生难忘。老一辈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共四次写到背影,这四次背影……(第一次开头一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用“背影”点题。第二次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末尾,是思念中的背影。)

(2)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应该是第二次,即文章的第六自然段。)

抓住第六自然段,让学生反复朗读,目的在于仔细体会文句中所饱含的深厚感情。朗读的方式以单个学生朗读为主,比较哪个学生朗读得最好。教师应在朗读技巧上加以指导。朗读训练最好相对集中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几句。

(3)为什么这一次对背影的描写留下的印象最深呢?(作者细致刻画了父亲的背影,先写了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黑色给人压抑、凝重的感觉。黑色与家中死了亲人有关。这是一个黑色的背影!)

(4)下面接着写父亲走路时的姿势。作者用了一个词――蹒跚,就是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走路蹒跚的父亲过铁道,一定是令人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5)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父亲”爬月台时运用几个动词所包含的感情。这几个动词是:“攀”、“缩”、“倾”。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多么令儿子揪心啊!“缩”说明脚无处可蹬,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就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紧张。“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6)三个动词非常普通,但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沉。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流下了眼泪。这是心疼的泪水,也是感激的泪水。

(7)要求学生把文章的这几句齐读一遍。要求学生背诵这几句。

(8)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而只是写父亲的背影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应予以适当肯定。然后明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背影”就是这样的聚焦点。作者避开了父亲的正面形象,正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容易获得以少胜多的阅读效果。)

(9)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竟然感动得掉下泪来,你们相信吗?(作者并不是第一看到父亲的背影,这张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

(10)为什么说是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呢?(前三段中: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偿还欠债,满院狼藉,光景惨淡。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充满了忧愁。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了学业,便决定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还宽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流下泪水,也就可以理解了。)

2.学习本文运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感情的语言风格

(1)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五句。第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说明父亲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其实,此时最难过的就是父亲,但他怕影响儿子的学业,便把悲痛之情压在心底,表面上显得比较想得开。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第二句,“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说明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第三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说明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担心儿子路上口渴。第四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说明父亲关心儿子是否顺利抵达北京。第五句,“进去吧,里头没人。”说明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第五句把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出来了。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值得学习。)

(2)所选用的资料,教师可提供给学生。1928年8月,开明出版社出版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拿到书后便给住在扬州的父亲寄了一本。当邮差把书送到家门时,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接了过去。他打开邮包一看,是哥哥的著作,里面还有一篇写父亲的《背影》。朱国华欣喜万分,三步并两步跑上楼,来到父亲的房间,把书送给正在病中父亲。朱自清的父亲从床上起来,坐在靠窗户的一张椅子上,把《背影》看了一遍。他看着看着,流下了眼泪。这是语言的力量。

这篇散文以朴实的语言,真切表达了父子间深厚的感情。作者以“背影”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先作铺垫,后到高潮,感情自然。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是一篇典范的叙事散文。

适当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父母、祖辈也是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的,要体会到父母的用心。文中的作者正在求学期间,对父亲并不完全理解,甚至暗笑父亲“迂”。八年之后,作者也当了父亲,他才真正体会到当年自己是幼稚的。“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是反语,其实是后悔的话。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写一篇记述父母或祖辈疼爱自己的文章。

(2)背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一段。

2.朱自清的“平常心” (《读书》1989年第11期,舒禾《尚在旅途》)

第4篇

[摘要]蒋济永先生《t;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将“背影”解读为“母亲的形象”的观点及其“泛性论”的批评方法值得商榷。笔者从作家的创作方法、直接动机、叙述细节、审美心理四个层面分析所得结论是:假如将朱自清的散文看作浊浊尘世中的一湾碧影,他在散文中所饱含的诗学理想和至真至美的情感就是那源源而来的活水,加之作家对自我的反省和对人性的反思的表现,使作品中处处弥漫着人性的温馨。笔者提倡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审美解读与批评。

不久以前,笔者读到了蒋济永先生的《〈背影〉里的“背影”解读》一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以下简称为《解读》)。作者试图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创作风格两方面向读者说明,朱自清之所以选择“背影”这个独特的表现角度作为表现的对象,一方面是出于不愉快的情感经历而产生对传统男性形象的消解性描写;另一方面“将父亲的意象女性化,这充分体现了作家潜意识里的女性意识和需要”[1]。“作品之所以写父亲的‘背影’就是作者潜意识里女性意识投射的结果”[1],所以,“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1],而“这与朱自清整个创作心理有关”[1]。在列举了大量的文字材料之后,《解读》认定:“朱自清的优美散文创作里无论是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带有明显的女性意识”[1]。然而,仔细推敲之下,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值得商榷。我这里大胆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权当抛砖引玉。

首先,《解读》作者认为,“一个人行为上的表现与其内心隐藏的欲念相反的心理动机;……由于作者的某些需要在现实中无法直接得到满足,而转移对象以隐含、间接的方式满足之。”[1]但问题是,这种理论针对朱自清的散文是否完全适用?不可否认,朱自清的散文中确实存在此种心理移情的作品,如《荷塘月色》即属于此例。但是否就能就此认定这是朱自清一以贯之、覆盖全部创作的心理模式呢?我认为这样认定不免失之于武断。朱自清在《文艺的真实性》一文中说道:“我们所要求的文艺,是作者真实的话”,作家要有“求诚之心”,不要“模拟”和“撒谎”。基于这种艺术追求,他甚至提出“自叙传性质的作品,比较的最是真实”的观点。事实也证明,朱自清在他后来的创作中的确也是忠诚地履行着他这一艺术主张的。强调写实,强调立诚,强调表现自己。这不仅使朱自清以独特的艺术姿态峙立文坛,同时也使他的作品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种“使读者读了血泪迸流的作品,一定是作者血泪的结晶,是从……心底深处放射出来的。”[2]《背影》之所以具有直逼人心的艺术魅力,不是来源于“作品以女性特有的‘慈爱’之心”[1],而是源于那自然流淌而又绵绵蕴藉的真挚情感──父子深情。怀疑这一点,无异于怀疑朱自清先生一贯强调的“立诚”的、“写实”的、“表现自己”的写作原则,进而必然产生对朱自清整体创作和批评的审美误释。

其次,从作家创作的直接动机来看。《解读》作者认为,由于“现实中的朱自清的父亲是一个带有浓重男权主义色彩的男人”[1],而朱自清与其父曾经有过“龃龉”,因此,进一步得出结论,其时的朱自清不可能把父亲写为一个充满慈爱的形象。在这里,《解读》无疑犯了一个“明察秋毫之末,却不见舆薪”的错误,以主观的臆断代替了冷静的理性探索;或出于对相关历史事实的有意回避,从而造成了对《背影》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创心理的漠视,即忽视了作家自己对直接创作动机的阐释。这里我们不妨一同重温一下作家那滚烫的赤子真情:“他(按:指朱父)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3]在这段文字里,我们见到的是一个诚恳正直、老实重情的儿子对远在家乡的父亲的真情告白。朱自清对自己与父亲之间曾发生的不愉快经历并不回避,而是怀着一种忏悔和理解的心情,回忆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据朱自清的家人回忆,朱自清在《背影》发表以后曾特地寄回扬州家中,“父亲看了十分高兴,又说给母亲听,细细做了解释”[4]父子之间那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在出于本能的血脉真情激荡之下,顷刻之间荡然无存。时隔不久,也就是在1928年6月,在朱自清另一篇同样表现父子深情的散文《儿女》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5](p.83)在这篇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见到祖孙三代之间的脉脉亲情在真诚流淌。以上佐证都旨在说明,朱自清创作《背影》其时父子间的“龃龉”已经消解,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解读》作者为何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呢?

再次,《解读》作者认为朱自清在描写父亲形象时体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并进一步把这些特点归纳为: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并说“按照传统理解,父亲形象应该是:有责任心、粗心、强壮有力、大方”[1]。笔者认为这样的归纳与界定未免有点失之主观。在实际生活中,有体格强壮型的父亲,但也有体格欠强壮型的父亲;有粗心严厉的父亲,也有细心体贴、慈爱的父亲,不应以体格是否强壮,性格是否粗犷作为所谓父亲的标准与规范。文坛的鲁迅、老舍,政坛的邓小平同志和罗斯福总统,他们都属于《解读》所列的“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的父亲形象。可是,形体上的弱小并未影响到他们伟大的开创精神和具有海一般博大的胸襟,反而更激起人们对他们伟大人格魅力的敬仰。可见,《背影》一文中“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人物性征,并不能构成阐释朱自清所谓“移情”创作心理的理念依据。

朱自清在1922年11月7日致俞平伯的信中曾经提到:不要“只知远处、大处、却忽略了近处、小处”。作家应“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8](p.215)要“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8](p.215)所以,与其说“细心、体贴”是“父亲”的性格特点,不如说是朱自清细腻描绘的感情特质!细致入微的情境描写与作家的浓郁的真情实感水乳交融,构成了《背影》中纯净感人的艺术世界。

最后,谈一谈所谓朱自清的“女性意态化描写”和“对异性的爱恋‘情结’”。毋庸讳言,在朱自清相当数量的散文作品中确实存在着以美妙女性意象描写客观景物的例证,如《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等。朱自清本人也并不忌讳谈他对于女人的看法,在《女人》中“老实”地表达了自己的“艺术女人观”。他说:“我所追寻的女人是什么呢?……这是艺术的女人。……所谓艺术的女人……是女人中最为艺术的,是女人的艺术一面,是我们以艺术的眼去看女人”[6](p.38)。据此理解,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之所以会出现较多的女性意象,我认为不外乎出于以下几点因素:一是五四以后中国文坛兴起了一股旨在表现自己、表现人性的创作思潮。朱自清提出“艺术女人观”符合当时“人的文学”的发展趋势。二是朱自清自觉借鉴英式随笔“自我表现”审美观念,特别重视真实地表现自己。这里所说的“真实的表现”,包括作家的生活体验和审美心理活动两个方面,而它的具体体现则在作品的选材和意境的营造方面。在《论无话可说》一文中,朱自清也曾说要注意分析“背上的经验”,这里的经验自然包括个人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以及情感经验。而在基于此类经验的审美创造中,作者也就不可避免地渗入了自己的美学理想。三是基于作家艺术感觉的殊异性。作家的艺术感觉“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审美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艺术表现能力”[7](p.44)的互动整合活动,也是我们观照、把握某个具体作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朱自清则以其一个个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散文长廊里构建了他的特异风景。他的观察是细致的,也是立体的,是沉静的,也是飞跃的,处处闪动着灵感的光芒。他不仅能“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8](p.215)更重要的是“──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8](p.215)由此可见,朱自清更注重的是这种“新异的滋味和独得的秘密”,而这种特异的艺术感觉正是来源于作家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运动,以及基于二者所引发的丰富生动的想象。就这样,外部客观世界和作家内在的审美心理、审美经验相互激荡,创作者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对应作用,共同营造了朱自清作品中如梦幻般美丽缥缈的诗化意境。此外,朱自清在语言修辞上也呈现了他的独特性。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修辞习惯中,古人多以香草美人自喻自况,而在朱自清的文章中,却常以对形、质、色的拟人化描写,表现自然景物的秀润动人。于是作家笔下,就呈现出有如晚妆初罢的美人、跳着舞的仙女、初恋的处女、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怕羞的乡下少女、会唱歌的盲女,以及爱人、儿女等等一系列亲切感人的艺术形象。由是观之,有着较多“女性意态化”的描写的确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明显特色,或者说占有较大的比重,但要说其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异性的爱恋‘情结’”[1],甚至说是基于朱自清对异性的“需要”(即认同“意淫”说),不仅是对朱自清先生的大不敬,而且是对文学审美创造的严重误读。

朱自清是朱家的长房长孙,从小深受家人的宠爱,旧式封建家庭的生活背景和长期古典哲学的浸染,共同养成了朱自清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格理想。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假如我们将朱自清的散文看作浊浊尘世中的一湾碧影,那么在他的散文中所饱蕴的诗学理想和至真至美的情感无疑就是那源源而来的活水!加之作家对自我的反省和对人性的反思与表现,使朱自清的作品中处处弥漫着人性的温情,而非悬于天际的空中楼阁,我想,这或许才是朱自清的散文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1]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1):234-239.

[2]善行.朱自清君的《笑的历史》[j].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十二号(1923-12-10).

[4]张以帆.朱自清弟弟谈《背影》[n].解放日报,1987-04-05(4).

[5]朱自清.儿女[z].朱自清全集第一卷[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6]朱自清.女人[z].朱自清全集第一卷[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7]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朱自清散文艺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8]朱自清.“山野掇拾”[z].朱自清全集第一卷[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第5篇

1.文章的线索;2.文章的整体结构;3.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4.朴实、含蓄、生动、细腻的语言风格。

1.要求学生将课文朗读一遍,默读一遍。教师提问: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要求从两个方面回答。(提示: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挚爱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2.本文描写的是“父亲”,却以“背影”为题,说明“背影”在文中一定有着重要作用。全文共有四处写到“背影”,作者以“背影”为主线,组织了全篇结构。

上述图表,教师讲述第一栏内容,第二、三、四栏由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填写。

3.作者围绕“背影”这条线索,紧扣主题,对材料进行了巧妙的取舍和安排。教师提问:(1)第一自然段后,作者为何要宕开一笔,写父亲失业,家境惨谈?(提示:渲染感伤色彩。为文章定下“苦涩凄冷”的基调,表明父亲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还无微不至地关怀“我”,突出了主题。)(2)在第二次写“背影”之前,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描述父亲如何终于决定送“我”,如何在送的过程中细致周到,劳形劳神?(提示:使“背影”的出现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为全文的高潮作铺垫。)(3)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提示:反映父亲晚景的凄凉,更衬出他爱子之情的深厚可贵,使文章具有一种悠长、令人回味的意境。)

以上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或看书思考,或二人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答案。

4.教师提问:全文有几处用了对比或反衬的写作方法?分别起什么作用?(提示:第一处:家中不幸之后,父亲本来心里难过,却说“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怜;第二处:“我”的“聪明过分”和父亲的“迂”相比衬,表现父亲的爱子情深;第三处:最后一段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与“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两种态度心情相对照,更加衬托出父亲在艰难处境下爱子之情的浓厚与久远。)

1.分析第六自然段中一系列动词的妙用,让学生学习如何用平实、真切、得体、准确的语言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突出主题思想。设计一个作文片断练习。

2.引导学生体会朱自清于质朴中见深刻,于含蓄中见神奇的写作特点。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4224dj.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