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论语》读后感集锦8篇 《论语》阐述儒家精髓,感悟人生真谛

《论语》读后感集锦8篇 《论语》阐述儒家精髓,感悟人生真谛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文化经典之一,被誉为“百家之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今天我们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论语》读后感,期待能够给诸位读者带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论语》读后感集锦8篇 《论语》阐述儒家精髓,感悟人生真谛

第1篇

?论语》的第十九节〈子张〉篇就不是子曰,而是子张曰、子夏曰、子游曰、曾子曰和子贡曰,也就是收集了孔子的弟子的一些语录。这些语录跟孔子的话如出一辙,是孔子思想的一些延伸。

首先是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就是说士在国家遇到危难时献出生命,遇到利益时首先想到义,祭祀时想的是如何恭敬,居丧时想到如何致哀,这就可以了罢。国家危难时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就像我们无数的革命先烈,都是仁人志士。见得思义,要得到的时候思考是否符合道义,所谓不拿无义之财。怪不得我有时特别想捡到一包钱,但是伴随着这种想法的那一刹那,我忍不住要想是谁丢了钱,丢钱的人怎么办。还来在我的血脉中似乎也隐藏着这句话。祭思敬,祭祀时一定要有敬畏心理。丧思哀,如今有许多人以不讲究为名,在亲友丧葬期间聚众喝酒玩乐,呈现出茶话会的景象,真是改革得四不象了。

子夏的学生问子张怎样交朋友,子张先问子夏是怎么说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交的就与他交往,不可交的就拒绝往来。’”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子张说,与我所听到的不同。君子尊重贤德的人而且容纳众人,赞赏好的而同情无能的人。这应该是建设和谐社会最需要的品质了。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说,每天能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自己所掌握的,可以说是好学的了。现如今中国最差的学生恐怕都能做到这一点,而处在工作岗位上的人,特别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呢?说中国人重视教育,确切地说是重视中国小教育,大学松懈点,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学习几乎就没有要求了,这就是当今中国学习的功利性。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看也只是口号而已。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广博地学习并且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并且不断思考问题,仁就在其中了。学而思,不断地懂得,不断地积累,就能获得仁了。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说,各种工匠在他们的作坊里才能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只有学习才能达到所追求的仁道。我们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也要牢牢地记住,让“百工居肆”的条件下完成工作。

子 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看上去庄重严肃,与他接近则温柔敦厚,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得好了,有余力了,可以去做官。这是千百年来士的光明大道,我们今天也有很多人记得。而“仕而优则学”,就是做官做好了,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这句话对于当今社会的人来说却相当陌生,仕而优,则万事大吉了,这时候还需要学习吗?!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得,则哀矜而勿喜。”曾子说,在上位的人失去了仁道,民心涣散很久了。如果了解到犯罪的真情,要哀怜他而不要表现出高兴。在上位的人失去仁道,在历史上总不断有这样的时期,社会积怨在增加,人也很容易失去控制,从而导致犯罪率上升。曾子告诉我们这时候对待罪犯要哀矜而勿喜。

子贡在论语里就为商纣王翻案了,他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也就是说商纣的坏,还有现在说的那么严重。是“天下之恶皆归焉。”是把天下的坏事都归结到商纣身上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树立一个坏的典型也不容易,树立一个反而教材,将天下的恶都归到他身上,从而对现实社会中的人进行教育。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这样说任何一个人要做坏事,也都像日食和月食一样,比如今天的官员,总认为自己做的诸多损公肥私的事,别人不知道,岂不知也跟日食和月食一般,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只不过没有精神说出来。

最后三节都是有人说“子贡贤于仲尼。”而子贡进行反驳。子贡首先将贤能比作宫墙,自己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而孔子家的围墙有几丈高,外人可以看见他家的好东西,而看不到孔子那宗庙的美好。

然后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最后他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这些老师子贡给孔子的评价。

《论语》读后感集锦8篇 《论语》阐述儒家精髓,感悟人生真谛 第2张

第2篇

关于读《于丹心得》的几篇文章,已经写出来几年了,一直放在电脑里,没有拿出来发表。主要原因还是觉得写的不太好,想改。但是时间太久,自己觉得要写的东西太多,顾不到改它了,况且时过境迁,再花很多时间去改,恐怕也不妥当,就原样发表吧,不对之处请读者指教。

正文:

继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三国》闻名于世之后,又一颗新星北师大教授于丹也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而冉冉升起。他们的书也正在热卖。其实央视《百家讲坛》已经播出了多年,在坛上讲课的专家、学者也不计其数,为何独有他们更火红呢?我想除了他们所讲的内容是家喻户晓的以外,在易中天恐怕是三国的故事,一般的老百姓都是从《三国演义》上所知,有人讲三国的真人真事则自然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而在于丹则不只是听故事,找真实,其内在的原因,只怕是要归结到人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方面了。

?论语》,人人皆知是孔子的语录,在旧的私塾里是孩子们必读的。尽管比较通俗,其实在儒家经典里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是儒家思想的始祖,不论是汉代的董仲舒疾呼“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宋人程颢、程颐倡导的“存天理,去人欲”,都是孔子“仁”说的扩展。关于“仁”说,任继愈先生有一段概括地描述:“儒家之学,只是一个‘仁’字。只有体会到‘仁’的真义,才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才能把人家的痛苦当作自家的痛苦,与别人的生活不是分隔的而是相通的。这样,宇宙人生才不致分成两片,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存此‘仁’,即是忠,把此‘仁’推广,即是恕。忠是仁之体,恕是仁之用。所以说,忠因恕见,恕出忠出。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广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再推而至于博施济众,万物各得其所,以至于位天地育万物,这都是恕的事。尽心以行,诚敬以守,无时无地不在推广此仁之心,这就是忠的事。”(《任继愈禅学论集》p.164)但是“二程”的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比孔子当初所倡导的‘仁’却走得更远了。

儒家学说或者说儒教,早在“五四”时期已得到了深刻的批判,为什么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又来重提呢?我想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如果孔子的学说不加以扩展,原汁原味的拿来,恐怕有用的东西所占的分量要比后来“新儒家(new-confucianism)(见《任继愈禅学论集》p.171)”即“二程”、朱熹理学理论中所占的分量要多。因此,从孔子的《论语》中剔除糟粕以后,可以吸收较多的养分,以为今用;二来恐怕也是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潮流。

?论语》出现在中国古代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时期,其中除了阐述“礼”的规范以外,也还有许多有用的成分,和谐就是其中之一。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也就是说,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当然。“礼”是当时的行为规范,与今天的道德规范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今天要建立和培育新的道德规范也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环境,这一点是共同的。

不过,孔子不仅倡导“和为贵”,而且指出“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就是说,和是有原则的,不能为和而和,必须以礼为指导原则。今天,“和”是有原则的也是必然的要求。

孔子还提出了“信”的概念。于丹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于丹《论语》心得p.10)这一段话不仅是指出“民”的重要,同时也提出了“信”的重要。今天,要建立和培育新的道德规范,使人民确立这种信念,并且自觉遵守这一规范,人人在这个规范内行事,违反法律的事自然也就少了。所以人民的信念是首要的。

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应当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规范建立了,并且教育官员与人民都去遵守它,那么,道德失范、违章违法、刑事犯罪的人自然就少了。所以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

近些年,国学热在中国大地兴起,传统文化典籍备受推崇,不但大学里开设了国学课程,不少地方也开始出现私塾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讲座、活动,十分火爆。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电视媒体,解读被誉为中国人《圣经》的《论语》,当然会火起来。从这些看来,《于丹〈论语〉心得》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道德回归呢?

第3篇

近日,课业之余,或睡前静卧,或周日赋闲,随意而安,清茶相伴,读先生之《论语别裁》。

今之吾辈,对国学望而生畏,恐与古文晦涩难懂有关;对国学望而生厌,也许皆以“之乎者也,迂腐守旧”观之。今聆听先生娓娓而谈,古今逸事,人生家国,信手拈来,以微言释大义,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论语别裁》顾书名知其意,此书是南怀瑾先生对儒学经典著作《论语》基于其自我理解之上作出的一种新解,故称“别裁”。这种新解当然不是对于经典的离经叛道,也不是对经典的势利功用,而是南怀瑾先生基于其毕生致力于国学研究及“通古今融中西”之功的学识升华。它使我们以一种新的思维去解读这一本中国人必读的儒家思想经典,并从中获取养分,受到启迪。

这本别裁里的思想是教我们如何读《论语》。虽然时代不同,见解不同,且不评孰对孰错,一本文言《论语》拿来,就要有自己的见解。这里教我们的读法就是“以经解经释名言”。

如果象孔孟后世一些人一样,将《论语》一段、一句分开,不把论语二十篇当作一个整体融会贯通来看,就很有可能误解孔孟语录的本意。比如“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如照他们的解释,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自己的,那不是太势利了!还什么圣人呢?但我们联系上下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以及后面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等句,我们是否应理解为,前面要人自重,后面要人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现实就是,人各有所长,学人长处避其短处,当如是。

?论语》是一本语录集,一句一句可以当作名言来看。又看似一段一段没有体系,其实它是经过孔子弟子们精心编排的,是首尾相连不可分割、支解的。另外,以经解经可以是本经的首尾前后相解,也可以它经来旁通此经,如用佛经解论语,也有相通。

我们要知道从前的先贤圣者做学问是以人格修养为观察点,与现代人着重看有没有价值而学习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不能以现代的标尺衡量先辈们的观点,因出发点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究竟谁对谁错谁强谁弱还很难说,还要看今后的变化。

另外,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同,相同的词句,意义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要注意的,否则很容易误解。比如,“自然”一词,现在大家都以物理的大自然为概念,但在《老子》中有“道法自然”一句,这时的“自然”就不是物理的大自然了,应为“本自当然如此”之意,是说“道”效法自己的意思。

所以南先生对论语的别裁自然会招来一些学者的非议。人情见得多了,而又不困于人情,仍有所依持是非分明,说出话来往往就成了智慧。至于是不是《论语》本来面目,有什么打紧?只要参照其他平实严谨的本子就行了。南先生也只是借着《论语》来说事儿,还说得特别有趣、妥帖。读书嘛,管他谁对谁错,要读出自我才有味道。

?论语别裁》使我们感到《论语》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一部关于人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文献而已。就好比我们学习驾驶,第一步就是要背诵交通规则,以便能够顺利驾车。路有多种,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乡间小路有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立交桥等等,各种各样的路况,需要不同的操控方法。人生呢?有多重身份,有多重职责,有多重的行为选择;人和人之间又有多重差别,所以人生世上犹如汽车行驶路上,不同情况不同的操控选择。经历不等于经验,经历是曾经做过的事情,经验是在做过的事情以后,总结出来的一些东西。所以,经历是经验的前提条件,但是经验未必是经历的必然结果,要使经历有价值,提升到经验,我们不但要实践地“学”,还要随时随地地总结、反思,就是“习”,即我们要“学而时习之”。

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别裁》,可能未必都能理解。但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

南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当时,先生即对现行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先生言:今之教育,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一味强调职业教育或技术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在这个物质的天堂、人文的沙漠里,和谐何从谈起?!这是先生的忧患意识,他也曾在书中说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惟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后,这个国家不可能复活了。”

这个世界,人是决定性力量。若是人文尽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这个世界何能不乱?!所以,《论语》跨越几千年、传承至今,而且必将继续延续,以其人性的光辉照耀着人类前进的历程!

第4篇

一部书在两千五百年前编撰而成,现存二十篇,四百七十余章。它主要集中反映了某位圣贤的思想,成为了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对古代中国社会和现在中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就是《论语》,这位圣贤就是孔子。

自古有言读书要“知人论世”,现在读《论语》就必须要了解孔圣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三岁丧父,家境贫寒,但“志于学”,好学上进,“三十而立”,创立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家私塾,收徒讲学,传经授艺。50岁左右事政,颇有政绩,而后因不满鲁国国君的昏庸,带领颜回等弟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十四年并一路宣传他的“仁礼”主张。之后回到鲁国专心于教育工作,收授弟子3000人,其中贤者72人。孔子一生为政教学贡献都很大,有人神化孔子,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句话虽不实且夸张,但也道出了孔子的思想和论著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载体,这本自古被誉为“四书”之一的经典,饱含了无数的道理。自古也有无数人不断地阅读和研究,但想要弄懂和看透它,绝非易事。今天,我只是在这里写下我所想到的和得到的一些启迪。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t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集合了一位伟大的古代圣人的思想,实在是博大精深,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的。

第5篇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

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第6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语录体对话文体记叙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迹,以及他们心灵的追求。《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孔子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常言道:百行孝为先。孔子也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意思是如今所谓的孝,是说能养活父母就可以了。然而至于狗和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恭恭敬敬,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是的,孝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孝顺不仅仅是能养活父母,而是要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得以安享晚年,此之为大孝。对呀,如果只是养活他们,别的就一切都不理,那与对待猪狗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孝顺要真心用孝德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在社会生活是很难立足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治理国家也应该讲求诚信。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可见,讲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还能给人们带来福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一条旨在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思想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成熟,见解也更加完善。不说要做到和孔子一模一样,也至少是要有一个目标,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此,才能在老年时能够“随心所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几条则是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学习,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漫漫求学之路,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首先,要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论语》开篇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后多温习是一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己乐意去学,这样才能得到最多的收获。这些学习的观点是最纯朴的学习的观点,它体现的是学习的最本源。人们以这样的心态来学习,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更可以达到修身的目的。

反观现代人的学习,更多的是脱离了学习的本源,体现的是学习的功利性。人们选择学习什么,往往是看这样的学习是否有用,是否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利,而忽略了个人爱好。所以,现在社会上才会有那么多高分低能的人,他们是学习的尖子,却是做人的矮子。所以,在个人学习规划中,不妨在有知识学习规划的同时加入让我们感兴趣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我们最乐意学的内容,它们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学习要有恰当的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们学习要多温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光学习不思考也不能光思考不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学习要谦虚,会就会,不会就不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论语》中论述学习方法的言论还有很多,在此不赘述。这些言论对我们的学习太有用了。学习之后要多复习,学习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习要多思考等等观点不正是我们常告诉学生的学习方法吗。在这些恰当的方法的指导下学习,学习必定更有效率。

读《论语》,让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道德。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为今用”。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竖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

第7篇

众所周知《论语》乃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言行的语录,传承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彰显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伟大文化,主要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讲究的是一个“仁”字。对于如何去做才为“仁”呢?孔圣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简言之就是,能够自己去主动实践礼的规范就是人生的征途,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了,天下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中,任凭历史的风吹雨打,它仍然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屹立在那像阳光播散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论语》一部能够发人深思的经典,一部能启迪人心的绝唱,一部能荡涤灵魂的盛宴。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孔子也是讲究孝道的,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退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也,”还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等,既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改,这样的人可谓尽孝了。这里讲了孝是什么,同“孝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是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只给父母提供丰富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思,教诲,行事做人,才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也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吧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在复习一篇才能学习更多新的东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对于每个人的看待都是公正的,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他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真谛,可能你文化课不行,但体育方面却有与众不同的天赋。可能你体育方面不行,但音乐方面却有着独特的灵感。可能你音乐方面不感冒,但书法上却有着惊人的造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同时更要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加以学习利用。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也是对人们的一种警告吧!君子喜欢钱财无可厚非,但也要取之有道嘛,君住的地方从简,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教导我们做人不能太贪心,同时也要崇尚节约吧!敏于事而慎于言,当然也是告诉我们对事物要敏感,但却要慎言之,教导我们要为人谨慎,俗话说:“祸从口出”嘛,所以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许少说话,多做事,才是明智之举。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在轮转,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的品格!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一部汇集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大作,其中不少语句为历代沿用,已成为格言或成语,如:“吾日三省吾身”,见义勇为,既往不咎,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任重而道远,欲速则不达等。有些片段,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颇具抒情意味,《论语》教了我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另外还教了我们许多“修身做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贤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家的思想可以修身齐家甚至在国家强盛之时还可以治国,可儒家的思想永远不可能平天下。而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论语的真谛,传承中华文化。《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

第8篇

初读《论语》是国小。那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名句就萦绕在心尖。因为年龄的限制,不知道其深层次的意义,但其表面的意义却依旧可以指导我学习,待人处世等方面。学习方面要精益求精,要温故,才能提高成绩,这样“不亦乐乎”。有朋友来,有人不理解,要安然待人,不愠不怒,安之若素,这也是一种修养。国小时就感受到了儒学大家的那种风范,安静平和淡泊,孜孜不倦的儒雅身影从此便在心中站了一个位子,在心灵深处为其辟开了一处桃源幽谷。

再读《论语》是高中时期,抛弃了小时的稚嫩与纯真,接触到了社会的阴影,阳光下的雨水,也开始感叹“举直错诸枉”与“举枉错诸直”的区别。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心中正气殷然,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壮志豪情。开始幻想如孔子虽风雨侵袭,身影犹不倒,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时的孔子不再是谆谆教诲的教者、师者形象,而是忧国忧民抵挡战火为国奉献的爱国者形象。

?论语》几乎涉及了我们在社会中的一切,大到国家兴衰,小到家内孝悌,从教育到治国,从人性到君子,无一不泛着智慧的光辉,我感触颇多。“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有道理的。《论语》涵盖了待人处事接物的准则,学习以及教育的要求,做人的品格为政的方法,礼的道理。试问一下,这样的《论语》又怎会不受人喜爱呢?任岁月的风霜侵袭,他历久弥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首先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孔子认为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会在侥幸躲避灾难的的境况下才能生存。这种说法好像是不存与现实的,现世的人们尔虞我诈,把正直看成是讥讽的事物。好像只有“折腰之人”才能真正的掌握世界掌握自我。其实不然,正直之人虽在现实少见,但古人也有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折腰之人”虽在一定的情况下占尽了便宜,但是究其结局,都只会是“自食其果”,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虽逞一时之乐,却丧失了整个人生。其次,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实行仁也会得到好处。但是对于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要求仁德之人要有礼有乐却又不仅仅如此。“仁者先难后获”,仁德的人对艰难的事要抢在别人之前做,对能获得奖赏的事便退居人后。这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味道了……《论语》中多次提到“仁者”,“仁人”,可见其实孔子的追求也就是成为一个仁德的人,而他也的的确确做到了。他对于仁的要求很高。曾有人问他他的弟子是否能称为仁者,他也仅仅说弟子有某项才能,对仁,却“未可知”。他的心目中“仁者”几乎可以与神是同一级别的。“维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做人要仁德到现在也是适合的。“仁德”是每个人在心中的目标,完善自己的仁德,即使是箪食瓢饮在陋巷,我们也会“不改其乐”的。

再次做人要孝。孝一直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什么是孝?孔子在面临不同的人时的提问,回答也不同。“无违”、“父母惟其疾之忧”、“能养与敬”、“色难”(《为政》)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孔子的孝的回答也不同。孝是不违背礼节,让父母放心,常存孝敬的心赡养父母,和颜悦色的侍奉父母等。但究其根本,我认为,孝不仅是在生活中对父母的孝敬,关心父母同时保护自己不让父母担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孝,不仅是对父母的关心也暗含了关心自己。中华民族向来重孝“百信孝为先”。每念及“孝”的文章,眼前就浮现父母的身影,我可以这样说,也许我并不是个十分孝顺的女儿,但却不是一个不孝的孩子。也许我做得不够好到时我努力做好。

读《论语》,有感动的、有佩服的、有向往的、有沮丧的;《论语》在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它过去影响着我,现在影响着我,未来,它势必会影响着我。它是常伴我一生的明灯将始终照亮我的征途。

现在读《论语》读出这般内容;也许当我再次拿起这沧桑画卷时,又会是另一番光景,我只想说《论语》值得一生珍藏,一辈子去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4v1rx8.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