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日月潭的传说》案例7篇 华丽传说:日月潭神秘故事

《日月潭的传说》案例7篇 华丽传说:日月潭神秘故事

《日月潭的传说》是台湾民间传说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讲述了美丽的日月潭、神秘的神龟和英勇的妙禅师的传奇故事。它不仅是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日月潭的传说》案例7篇 华丽传说:日月潭神秘故事

第1篇

本文中有几个地方只用轻轻的几笔就带过了许多情节,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索的余地。这有利于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看过的动画片)充分进行联想、想象、思索。

例如,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呀走,历尽了千辛万苦”。这里,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哪些千辛万苦的走,课文中并没有具体写出来。学生根据从电视上看过的《西游记》情节来联想。“遇到了树妖了,用藤缠住他们。他们学习孙悟空给树挠痒痒才挣脱的。”“他们掉进了陷阱里,爬不上来。幸亏猎人来得及时。”“遇到大江大河,坐上船后又翻了。忍者神龟驮他们上岸的。”(居然还把《西游记》和《忍者神龟》结合一起来想)……

又如,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们是怎样找到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又是什么样的,课文中也没有具体写出来。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名称能想像出样子,但多大多重,在哪,怎样用,如何拿出来的呢?学生又想到了《葫芦娃》这一部动画片的情节。“这两样东西可能像葫芦籽那样在洞里,一取出来后就会地动山摇的。不快走的话就会被压死了。”“有可能百兽中的哪只也像穿山甲那样牺牲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虽然有些词语用得不够恰当)……

再如,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剪刀制服的,课文也没有具体写出来。这种战斗场面学生更是结合了多部的动画片的情节来联想。“把那两样东西扔下来,正好剪断了龙的头和身子,恶龙就死了。”“有可能先要念什么咒语,就像蛇精的‘如意宝贝’,然后那两样宝贝就会自己去和恶龙作战了。”“也许这两样宝贝会像孙悟空的金箍棒那样变出好多好多小的金斧头和金剪刀,这样恶龙就双拳难敌四手了。”(尝试运用成语哦!)……

从学生的联想中,我们更体会出大尖和水社的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这样不但理解了课文,更升华了主题。

《日月潭的传说》案例7篇 华丽传说:日月潭神秘故事 第2张

第2篇

语文姓语,语文课应该充满语文的味道。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我就是本着这种教学思想,力图体现自己对语文的认识,现将部分片段回顾如下:

语文课的语文味首先体现在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我们首先要需要思考的是读哪些。读哪些?是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进行全文性的朗读训练?是不是每篇课文的每个段落都值得花大力气进行朗读训练。我以为不是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在于准备把握和挖掘值得进行朗读训练的段落,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朗读,培养其语感。譬如《日月潭的传说》,真正值得去品读的段落是课文的三四小节,这样,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删繁就简,训练就得到了有效保证和落实。请看:

师:刚才大家读了第三节,第三小节中有两个问号,谁能把这两个问号读好?

师:现在,谁来读这一小节,相信一定能读得更好了。

(学生朗读。读得很不错,特别是〖ll〗两个问句。学生读到“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师请学生停下来。)

师:联系刚才的问号,谁知道“一筹莫展”的意思?

生:这里指的就是找不到水性特别好的人,也想不出办法得到金斧头和金剪刀。

生:他们挺身而出会说:“我们愿意到阿里山拿回金斧头和金剪刀,去降伏恶龙,为大家除害。”

生:他们挺身而出说:“乡亲们,我们水性好,我们去找金斧头和金剪刀,去降伏恶龙,让乡亲们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这是第三小节的朗读训练。再看第四小节的朗读训练:

师:第四小节是传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最难读的地方,请大家自己一练,看谁不用老师辅导就能读得不错。

(学生自由读后,再指名读,教师作了充分的肯定后——)

师:其实,这一小节如果你能读好〖ll〗这两句话,就能更上一层楼。

(出示这两句话: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学生反复练读,指名交流读后——)

师:要读好这二句话,关键要读好四个词语“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三天三夜”。学生再自读自悟,读得很有味道。

有老师听课后说这两节的朗读教学好,好在不同的朗读内容用了不同的方法、手段,使学生读得兴趣盎然,而不是小和尚念经。由此我又想到,朗读训练在选定朗读内容之后,我们还要依据不同的内容,预设不同的点拨、辅导,譬如,第三小节我是利用标点符号和词语理解进行朗读指导的,而第四小节我是用“从段到句、从句到词”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的。

语文课的语文味还体现在让学生积极地运用语言,内化语言。教学《日月潭的传说》,我在两个地方让学生充分地运用语言,实践语言,一是“说”,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讲这个故事: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动人的传说,你想把它讲给谁听?

(生有的说要讲给妈妈听,有的说要讲给爸爸听,有的说要讲给弟弟听……)

师:为了使大家能把这个故事讲好,讲得生动,吸引人,我们现在来一次模拟讲故事。我们同桌合作,练一练。

师:那老师当你的妹妹(大家听了都笑了),在讲之前大家想提醒她什么?

师:我们开始,你们听的同学要听仔细,如果她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需要帮助,大家可以随时起来帮助。

(学生讲故事时,声音比较响亮,大概有些紧张,稍微有点停顿,讲完后,同学们鼓掌!)这里的讲故事,我创设了学生交际表达的情境,使学生说得主动,听得有趣,在这样生动活泼的形式下,学生的语言得到有效内化,特别是诸如“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等词语,学生在讲故事时,都作了运用。

师:大尖哥和水社姐与两条恶龙搏斗,最后化作了青山。你们对这个结尾有没有遗憾?

师:大家想得多好啊,老师从中看到了你们善良的心灵,可怎么办呢?

师:老师给大家提个醒。结尾的最后应该还是要回到“人们重视到光明。大尖哥和水社姐,把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可以先讨论一下,怎样使大尖哥不牺牲,又要有二座山,然后再写,看谁写得结尾既合情合理,又不像原来的那么凄凉。

(附学生写的结尾)……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大尖哥和水社姐拖着两条砍死的恶龙回到了村子。人们见了欣喜若狂,敲起锣,打起鼓,载歌载舞,给两位英雄举行了庆功宴,大尖哥和水社姐胸前戴着大红花幸福地笑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大尖哥和水社姐去世了。说也奇怪,就在他们去世的哪天晚上,潭边突然耸起了两座青山。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姐,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

师:我也喜欢。因为这里有你们对善良和美好的追求!

这个“写”的设计,是在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诞生的。就像作文训练只有在学生“情动辞发”的基础上进行一样,阅读教学中“写”的介入,也应该是在学生有“写”的愿望下展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的勇气。

第3篇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初读了课文,了解课文大概的内容,它的情节是围绕这几个词语展开,你们能把它们填出来吗?

他读得很正确,如果我们能读出词语的意思,想象故事的情节就更棒了,再请一位学生读读这些词语——学生齐读这些词语

4.小结:同学们读得真棒,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

1.当两条恶龙吞食了日月,此时如果你是当时人群中的一员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害怕、着急、无奈……)

2.但是面对恶龙和各种困难,人们有办法吗?你们从哪个词语看出来人们是没有办法的?

什么叫“一筹莫展”?请你把这个词语好好读读(一筹莫展的近义词: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2)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人们是一筹莫展的?

(4)从两个问题感受。为什么这样说?请你来读读这两句话。(指导朗读)

(5)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人们一筹莫展?为什么?

人们会怎样地说这两句话呢?你们觉得这里可以加上一个什么词语?

3.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

(3)既然这样,他们此时挺身而出让你感受到什么?

4.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气概,请同学们带着这样英雄的气概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说说自己还感受到什么?你们可以在书上做一些圈划,也可以把自己感受到的文字写下来。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这两句仅仅是字数上的不同吗?聪明的你们一定能够感悟到些什么?

感受到得到金斧头、金剪刀是那么不容易,也感受到人物的不畏艰险,希望为民除害的信念。

出示:他们又冒着生命危险,……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指导朗读:生命危险、纵身、恶龙、激战、三天三夜……

同学们的体会非常有内涵,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把大尖哥和水社姐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为民除害的精神读出来。指导朗读(配乐)

(4)老师想问的是在这之前,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预测到会有这么多的困难和危险吗?

想到了竟然还“挺身而出”,你们认为这个“挺”字还需要些什么?

(1)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传说的意思,故事的结局往往是对英雄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3)曾经有一位老师组织学生对文章的结局进行了改写,一个同学这样写到……(出示屏幕)

你们觉得这样写,和原文比起来,哪个更符合传说的特点?为什么?

点评:传说就是需要一些“神话”的色彩在里面,让人们对英雄人物有崇敬的感觉。

(4)让我们带着这份崇敬之情,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6.如果将来你有机会到中国台湾旅游,站在日月潭的岸边,你能对大尖山和水社山充满情感地喊上一嗓子,你会对大尖哥和水社姐喊些什么呢?

(2)这时,也许会有一些外地的游客看见你这样,会问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谁?日月潭和他们之间有什么动人的传说吗?你或许会把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告诉他们,但如果今天咱们不练练可能说不好,下面我们就来练说这个故事好吗?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两个说好故事的诀窍。

(4)请同学们对照幻灯的提示,选择一个片断自己练习练习。

7.由于时间关系,老师邀请几个同学来说说几个片断。(这里交待得要比较清楚,让学生明确目标,多给学生练习讲的时间)

(1)你想说哪一段?(老师不时地作为游客问几个问题)

8.同学们,古今中外流传着很多传说故事,像类似于《日月潭的传说》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大禹治水——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

1.同学们,传说是美好的,人物往往也是伟大的,希望大家在这美好的传说中感受中国古代传说的魅力,学习这些伟大的人物。(见幻灯)

第4篇

语文课的语文味首先体现在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我们首先要需要思考的是读哪些。读哪些?是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进行全文性的朗读训练?是不是每篇课文的每个段落都值得花大力气进行朗读训练。我以为不是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在于准备把握和挖掘值得进行朗读训练的段落,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朗读,培养其语感。譬如《日月潭的传说》,真正值得去品读的段落是课文的三四小节,这样,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删繁就简,训练就得到了有效保证和落实。

师:刚才大家读了第三节,第三小节中有两个问号,谁能把这两个问号读好?

师:现在,谁来读这一小节,相信一定能读得更好了。

(学生朗读。读得很不错,特别是两个问句。学生读到“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师请学生停下来。)

生:这里指的就是找不到水性特别好的人,也想不出办法得到金斧头和金剪刀。

生:他们挺身而出会说:“我们愿意到阿里山拿回金斧头和金剪刀,去降伏恶龙,为大家除害。”

生:他们挺身而出说:“乡亲们,我们水性好,我们去找金斧头和金剪刀,去降伏恶龙,让乡亲们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这是第三小节的朗读训练。再看第四小节的朗读训练:

师:第四小节是传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最难读的地方,请大家自己一练,看谁不用老师辅导就能读得不错。

(学生自由读后,再指名读,教师作了充分的肯定后——)

师:其实,这一小节如果你能读好这两句话,就能更上一层楼。

(出示这两句话: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学生反复练读,指名交流读后——)

师:要读好这二句话,关键要读好四个词语“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三天三夜”。师进行范读。学生再自读自悟,读得很有味道。

发表评论:这节课的朗读教学好在不同的朗读内容用了不同的方法、手段,使学生读得兴趣盎然,而不是小和尚念经。由此我又想到,朗读训练在选定朗读内容之后,我们还要依据不同的内容,预设不同的点拨、辅导,譬如,第三小节我是利进行朗读用标点符号和词语理解指导的,而第四小节我是用“从段到句、从句到词”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的。

第5篇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传说内容,体会传说之“动人”。

3.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2.日月潭是个美丽的地方,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词句。(2~3人)

3.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板书:动人的传说)

4.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同用心去读这个动人的传说。(齐读课题)

5.这是怎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呢?小声读一读课文2~5小节,试着用一两句话说一说。(指名答)

1.故事又是因何而起呢?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指名读)

2.师:太阳和月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日月,世界会怎样?(2~3人)

3.但恐惧与焦急都无济于事,唯一的出路是——。(板书:拯救日月)

1.默读课文第3~5小节,用心感受故事的动人,画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吧。

(1)出示第三小节内容。这一小节中你画了哪些句子?

(2)出示: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恶龙。

①突显“一筹莫展”,你知道“一筹莫展”是什么意思吗?

注意到这两个句子后的标点了吗?这问号里包含着疑问,更包含着什么?指导语气朗读。

有办法却无从实施,真是“一筹莫展”。(再次突显词语)

②危难当头,大尖哥和水社姐勇敢地站出来了,这就是“挺身而出”(板书)。

明知山有虎,偏向——,大尖哥和水社姐选择挺身而出就是选择了——,选择挺身而出就是选择了——。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这句话吧。

(3)大尖哥和水社姐的不畏艰难、挺身而出深深打动了我们,相信他们降服恶龙的过程更加激动人心。在第四小节中,你又画了哪些句子?

①出示: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一段文字,我们可以把它读成一段电影。认真读读这句话,在脑海中过一回电影吧。(生自读)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饿了, ,渴了, ,累了, 。

一路走来,历尽千难万险,真是吃尽了——,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引读句子)再读这句话,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

出示: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

这句话中哪些内容打动了你?在能打动你的词语下画上着重号。

这是一场血肉之躯与妖魔鬼怪的激战,更是正义与邪恶的决战,让我们用响亮的读书声来为大尖哥和水社姐加油。(齐读至本小节结束)

(4)激动人心的战斗紧紧抓住了我们的心,他们终于降服恶龙,人们得以重见光明。

此时此刻,你能体会到人们的心情吗?欣喜若狂的人们敲锣打鼓来到潭边,迎接英雄凯旋,可他们接到英雄了吗?引读“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守卫在潭边。”英雄还会再回来吗?引读——。他们已经化做了青山,(板书:青山)老师听出了你们的不舍,可孩子们,他们化作青山是为了永远守卫日月潭呀!(板书:守卫)让我们带着敬佩与感激,再读。

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动人的传说流传至今,为人们所传颂的不仅是是那动人的故事内容,更是大尖哥和水社姐的高贵品质。你会用哪些词语来赞美他们?(板书:为民造福)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轻轻捧起书,齐读第六小节。

2.当我们来到日月潭边,面对着大尖山和水社山,你想说些什么?把它写在纸上。(投影呈现大尖山与水社山)

这动人的传说深深打动了我们,你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吗?相信它一定会打动更多的人。

第6篇

本文中有几个地方只用轻轻的几笔就带过了许多情节,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索的余地。这有利于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看过的动画片)充分进行联想、想象、思索。

例如,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呀走,历尽了千辛万苦”。这里,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哪些千辛万苦的走,课文中并没有具体写出来。学生根据从电视上看过的《西游记》情节来联想。“遇到了树妖了,用藤缠住他们。他们学习孙悟空给树挠痒痒才挣脱的。”“他们掉进了陷阱里,爬不上来。幸亏猎人来得及时。”“遇到大江大河,坐上船后又翻了。忍者神龟驮他们上岸的。”(居然还把《西游记》和《忍者神龟》结合一起来想)……

又如,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们是怎样找到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又是什么样的,课文中也没有具体写出来。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名称能想像出样子,但多大多重,在哪,怎样用,如何拿出来的呢?学生又想到了《葫芦娃》这一部动画片的情节。“这两样东西可能像葫芦籽那样在洞里,一取出来后就会地动山摇的。不快走的话就会被压死了。”“有可能百兽中的哪只也像穿山甲那样牺牲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虽然有些词语用得不够恰当)……

再如,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剪刀制服的,课文也没有具体写出来。这种战斗场面学生更是结合了多部的动画片的情节来联想。“把那两样东西扔下来,正好剪断了龙的头和身子,恶龙就死了。”“有可能先要念什么咒语,就像蛇精的‘如意宝贝’,然后那两样宝贝就会自己去和恶龙作战了。”“也许这两样宝贝会像孙悟空的金箍棒那样变出好多好多小的金斧头和金剪刀,这样恶龙就双拳难敌四手了。”(尝试运用成语哦!)……

从学生的联想中,我们更体会出大尖和水社的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这样不但理解了课文,更升华了主题。

第7篇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伏了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第四自然段写大尖哥和水社姐历经艰险,终于战胜了恶龙。但是文中有几个地方只用轻轻的几笔就带过了许多情节,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索的余地。例如,第三自然段“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他们会挺身而出地说什么?第四自然段“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们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课文也没有具体写出来。

生本身就喜欢读神话传说,因为它情节生动有趣,所以学生读了第一遍就激发起进一步朗读的积极性,大概10分钟后,绝大多数学生能将课文读得较为正确、流利。除了“披荆斩棘”这个成语字面上的意思不大明白之外,其他的生词字面意思基本都了解。学生不懂什么叫“荆棘”,我就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认识荆棘,感受被荆棘划过以后怎样,为后面感悟人物形象作铺垫。解决了字词障碍以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了质疑,比如:恶龙那么厉害,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挺身而出呢?他们在找金斧头和金剪刀的过程中,会吃尽怎样的千辛万苦啊?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化作两座青山呢?……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是围绕课文主旨提出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一定能学有所获。有一个学生叹了一口气,面露难过的神色:“唉,怎么就化作山了呢,太可惜了。”可见他们对这样的课文结尾是有遗憾的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读准多音字“降、重”在文中的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注意把“漆、越、冒、雄”四字写规范端正。

3、用联系上下文和展开想像的方法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为民造福”的意思。

4、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马杰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性目标陈述技术。他认为陈述得好的目标有三个要素:一是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能说什么;二是规定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本课教学目标就是遵循这一原则陈述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1、“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情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学生的自我探究贯穿课堂的始终。

2、利用文中空白处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感受人物内心,丰富人物形象。

1、通过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感悟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形象。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学生准备:向家长请教一些概括大尖哥和水社姐形象的四字语。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中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促使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日月潭的传说》。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一课。好故事,得读出味来。想读好它,你有什么好办法?谁来出出主意?生交流: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让大尖哥和水社姐在脑中活起来。这样,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交流读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易于进入故事情节之中,提高读书的效率。

在学生津津有味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倾听。紧接着,教师以“读故事时,你随着情节的发展难受吗?紧张过吗?快乐过吗?愤怒过吗?来,一吐为快,有一说一。”请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与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置身于情境之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同时,这也是再次整体把握课文的过程,为下面人物形象的交流作了铺垫。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对话,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结合本篇课文,关键是把握段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入语言情境,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受到情感熏陶。

如果“领”的设计合理、优化,可以从根本上克服阅读教学支离破碎、鸡零狗碎的现象,同时也能较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精神。

学生了解了课文懂得主要内容,对大尖哥和水社姐降伏恶龙,救出日月的过程已基本掌握,所以没必要再逐段(第3、4、5自然段)读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我认为,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是这篇课文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向学生提出要求:“你认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样的人?请默读第3、4、5自然段,找出重点的词句来说说你的看法。”以此为“领”引导学生继续挖掘文本资源。

在整体默读、圈画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交流。那这篇课文的每个段落是不是都值得花大力气进行朗读训练。我以为不是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在于把握和挖掘值得进行朗读训练的段落,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朗读,培养其语感。我认为真正值得去品读的段落是课文的三四两个自然段,这样,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删繁就简,训练就得到了有效保证和落实。

交流第一处:“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从“挺身而出”看出他们的奋不顾身,见义勇为。

学生能够找到这一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句子,但就此句讲此句,对人物形象的突显显然分量是不够的,而是要把这个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体会。“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的呢?”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进而读好两个问句“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的进斧头和金剪刀呢?”联系上文理解“一筹莫展”的意思,展开想像:“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会说些什么呢?”通过整体把握,上贯下联,使学生通过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感知大尖哥和水社姐救民于危难之中的高大形象,加深对中心的体会。

交流第二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从这看出他们不畏艰难,勇敢顽强。十二个字“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写得太简略了,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太大了:他们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交流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文本的描述创设四种情境,想像大尖哥和水社姐面对重重磨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1、他俩手握砍刀,行进在布满荆棘的山林中,---------------------------------------------------------。

2、山中天气变化无常,刚刚还是赤日炎炎,---------------------------------,一会儿就大雨滂沱,-------------------------,可又过了一会儿,气温骤降,大雪纷飞,-------------------------------------。

3、为了早点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俩夜以继日地赶路,白天---------------------------,晚上--------------------。

4、崇山峻岭山高路险,有一次,------------------------------------------------------------。

一组学生一个情境直接在练习纸上写。这一过程就是活化文本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产生深度体验的过程。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还原语境、还原生活,循文明象,读出画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在说、写的体验中“度过一段时间”,获得新的体会和经验,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阐发来自于心灵深处的价值构想。

交流第三处:“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从“冒着生命危险、激战了三天三夜”看出他们奋不顾身、除邪惩恶。

交流第四处:“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看出他们舍生忘死、为民造福。

我引导学生依次有感情地朗读第3、4、5自然段。因为在交流中,学生已“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所以稍加点拨,读出感情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我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有讲讲这个故事这一项,为了降低难度,也为了帮助学生把故事讲得生动精彩,能够活化课文语言,加进自己独特的感悟,我设计了看图说话这个教学环节。

“ 在跟大尖哥和水社姐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生动又感人的画面(出示四幅图),这些画面虽然没有声音,但这背后又有多少精彩呀!请同学们来给这些画面配上画外音,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展开想像。”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形式,多媒体画面的出示,把学生引入了远古时代,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自然有话可说。

应该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尖哥和水社姐历经千辛万苦后还没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化作两座大山这样的结尾是挺让人遗憾的,孩子的心理也是这样。于是我号召学生改一改故事的结尾,最后应该还是要回到“人们重视到光明。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怎样使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牺牲,又要有二座山,看谁说的结尾既合情合理,又不像原来的那么凄凉。

这个说的设计是在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诞生的。就像作文训练只有在学生“情动辞发”的基础上进行一样,阅读教学中说一段话的介入,也应该是在学生有说的愿望下展开。

每个教师都懂得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本课的板书,就是传统板书的样式,以重要词句为点,以文章脉络为线来安排,突显了人物形象,而且帮助学生在讲故事时运用这样一些体现课文主旨的词语。

2、再找一个传说故事,认真读一读,讲给同学们听。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读准多音字“降、重”在文中的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注意把“漆、越、冒、雄”四字写规范端正。

3、用联系上下文和展开想像的方法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为民造福”的意思。

4、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日月潭的传说》。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

2、好故事,得读出味来。想读好它,你有什么好办法?谁来出出主意?

生交流: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让大尖哥和水社姐在脑中活起来。

3、你真会读书。把文字转换成画面,自己的心与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大家也不妨试一试。同学们,请捧起书来,挺直你们的小腰板,走进故事,走进人物。

1、刚才,我发现你们个个读得津津有味。老师不禁想问:读故事时,你随着情节的发展难受过吗?紧张过吗?生气过吗?快乐过吗?愤怒过吗?来,一吐为快,有一说一。

2、生交流 当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时,(板书:漆黑一团,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漆”是个生字,有些同学写得比较散,得写紧凑些。),这是大尖哥和水社姐降伏恶龙,拯救日月的原因,也就是故事的起因(板书:起因)。

1、大家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与文中人物同悲同喜,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故事情节生动精彩,主人公大尖哥和水社姐(板书:大尖哥和水社姐)也一定在同学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认为他俩是怎样的人?请默读第3、4、5自然段,圈画出重点的词句来说说你的看法。

1、同学们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来进行交流,这样自己说得有条理,大家也听得很明白。

出示:我画的句子是:------------------------------------------------,圈出了--------------这个(这些)词语,从这儿我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的人。

谁来第一个说说自己的看法?能不能按照故事叙述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来交流?

2、交流第一处:“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从“挺身而出”看出他们是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人。

评:你真厉害,一下子就能按老师的要求来汇报自己的学习感受了。

⑴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的呢?请同学们再去轻声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⑵刚才大家读了第三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中有两个问号,谁能把这两个问号读好?

出示: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

学生自由练习。之后请学生读 评:老师看到眉头紧锁,你的脑海中一定出现了百姓们焦急却又无可奈何的画面。还有谁像他这样读?

⑶现在,谁来读这一自然段,相信一定能读得更好了。

学生朗读。学生读到“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师请学生停下来。)

⑷联系刚才的问号,谁知道“一筹莫展”的意思?(板书:一筹莫展 这也是个新成语,一起写一写)

课文中就是——找不到水性特别好的人,也想不出办法得到金斧头和金剪刀。

⑸请这位同学继续往下读。学生读完后,教师板书“挺身而出”。

⑹展开想像:“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会说些什么呢?”

他们挺身而出会说:“我们愿意到阿里山拿回金斧头和金剪刀,去降伏恶龙,为大家除害。”

他们挺身而出说:“乡亲们,我们水性好,我们去找金斧头和金剪刀,去降伏恶龙,让乡亲们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⑺大尖哥和水社姐救百姓于危难之中,现在,大家再读最后一句,一定能读得更好!出示: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⑻故事发展到这,(板书:发展)我们看到了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大尖哥和水社姐。

出示:我画的句子是:------------------------------------------------,圈出了--------------这个(这些)词语,从这儿我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的人。

⑴交流第二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从这看出他们不畏艰难,勇敢顽强。(板书:翻山越岭,披荆斩棘 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

“ 翻山越岭”什么意思?(翻过一座座高山,跨过一道道山岭)可谓走过了——千山万水。

“披荆斩棘”呢?(分开,斩断长满尖刺的植物)可谓——一路坎坷

⑵可十二个字(板书:千辛万苦)写得太简略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太大了:他们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一组学生选择一个画面直接在补充习题上写。(播放音乐)

①他俩手握砍刀,行进在布满荆棘的山林中,---------------------------------------------。

②山中天气变化无常,刚刚还是赤日炎炎,---------------------------------,一会儿就大雨滂沱,-------------------------,可又过了一会儿,气温骤降,大雪纷飞,-------------------------------------。

③为了早点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俩夜以继日地赶路,白天---------------------------,晚上--------------------。

④崇山峻岭山高路险,有一次,------------------------------------------------------------。

写好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大尖哥和水社姐的不畏艰难,勇敢顽强,读出我们对他们的深深敬佩之情。

评:你真会学以致用,二年级学到的词句都用上啦!

他俩忍受了日晒雨淋的痛苦,忍受了饥寒交迫,又得防御野兽的袭击,困难重重!

可是在整个路途中,他们遇到的险境太多太多了。可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顽强!

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边读边在脑海里出现你刚才描绘的画面。指名读。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读这一句

交流第三处:“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从“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激战了三天三夜、砍死了、剪开了”看出他们舍己为人、除邪惩恶。

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正清晰地向我们走来。

还有谁想读?他们高大的形象就屹立在我们面前了。

5、把握人物的个性,踏着情节的节拍,读起来才入情入境。现在让我们共同领略故事精彩的高潮部分。(板书:高潮)齐读第四自然段。

交流第四处:“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看出他们舍生忘死、为民造福。(板书:为民造福)

7、故事接近尾声,(板书:结尾)此时此刻,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他们(出示:齐读 奋不顾身、见义勇为、不畏艰难、勇敢顽强、舍己为人、除邪惩恶、舍生忘死、为民造福)

1、在跟大尖哥和水社姐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生动又感人的画面(出示四幅图),这些画面虽然没有声音,但这背后又有多少精彩呀!请同学们来给这些画面配上画外音,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展开想像。

1、老师把这篇故事又读了一遍,读到最后,老师的心情是沉重的。我想大家对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青山这样的结尾也感到很遗憾。想不想来试着改一改故事的结尾?

2、老师给大家提个醒。最后应该还是要回到“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年轻英雄,就把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做日月潭。”怎样使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牺牲,又要有二座山,看谁说的结尾既合情合理,又不像原来的那么凄凉。

2、再找一个传说故事,认真读一读,讲给同学们听。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6q4rld.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