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谈读书演讲稿2篇 "探讨读书演讲稿:从文字到表达的艺术"

谈读书演讲稿2篇 "探讨读书演讲稿:从文字到表达的艺术"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扩展我们的思维,更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是,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在此,本站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的读书演讲稿,希望可以激发大家的灵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谈读书演讲稿2篇

第1篇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我在万里就读的时间只剩一年,很荣幸,我能最后一次站在万里坚实的大地上,作国旗下的演讲。高三,一个曾经让我好生向往的年级,然而现在我分明感觉到了: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期盼,甚至建设国家的重任,都集中于“高三生”一身。面对学习上、心理上的重重压力,我们会含笑面对,苦中求乐。乐?以何为乐?我想书可以帮助我们。

古人曾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想这其中含有“学而优则仕”的成分,未免太功利了;还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其中,物质满足,精神享受同时享有,虽然连我们的祖先都同意“食色,性也”,但我想这未免太自私、太唯心了。我的观点是什么?很遗憾,我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但我懂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道理。我们人类就是顺着这一进步的阶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高度。书是我的知识源泉,它武装了我的灵魂。它告诉我庄子曾经有过化为蝴蝶在大千世界逍遥畅游的愿望,他在无路可走时,面对楚王的邀请,在濮水边“持竿不顾”!我懂得了这叫洒脱;它告诉我苏轼在匈奴牧羊十九载,始终未放弃归汉的努力;它告诉我文天祥在外族的屠刀下高吟“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懂得了这叫气节;它告诉我海伦在失明又失聪的情况下,毅然坚持学习,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我懂得了这叫意志;它告诉我陈毅在百忙之余,抽空回家看望老母亲,寸步不离得守护她,我懂得了这叫孝顺。同样,书也是我的精神支柱。他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一个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做人的价值;当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懂得了创造的重要;当杜甫说“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懂得了关心别人的快乐……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没有书的青春是不开花的青春,如果不与书结缘,就失去了和世界上无数优秀的人交流的机会。

谈读书演讲稿2篇

第2篇

演讲人:安楠,高一三班副班长、团员;在班内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积极配合老师协调班级大小事务,踊跃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在本次周朝会上安楠同学发出读书的号召:"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人文精神,真善美广植人心。——团委

"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可见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今天就谈谈读书。

大凡讲读书,首要的就是谈谈对读书的态度。归结起来,有两个字可以作为统领:"庄重"。庄重是为人之本——对自然要有谦恭之心,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对语言、文字、书本乃至一切文化都要持庄重的态度。不要跪着面对伟人,对待权威和曾经的辉煌历史,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但不能盲从。我们应该秉持事实和真理,坚持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意志,做出恰当的判断。

读书有个前提: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质疑。等到学会了怎样问,就自然会做得好学问。

我们读书需要会比较。比较什么呢?有两层——我们需要比较出版社和相应的作者或者译者。可不要小看这些。就拿文史方面的书为例,出版社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此书的精准程度和译注水准,从而决定了读者在读书时的愉悦程度。不同的出版社有不同的风格,比如选文史专著和古籍,当推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和商务印书馆三家为魁;选中外文学,当推人民文学、三联书店等为魁。但是我们也不能拘泥于版本,就像有人好古籍,非宋版、元本不读,那最后反而是钻了死胡同。

我们除了比较版本,还要比较书中的内容和思想。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一边要综合我们所见的.不同观点,一边要据此以进行自己的判断和提炼。举个例子吧,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唐代"关中本位政策"到武曌时才不复执行,关陇集团至此不复存在。但黄永年先生唱反调——他在《从杨隋中枢政权看关陇集团的开始解体》一文中,从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进行分析,得出了"关陇集团在入唐后便不复存在"的结论。那么究竟是谁说的更有道理?我们就可以据此来深入的分析,甚至可以提出第三种解释——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智慧的结晶。

我们读书也要会穷究。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精神。当初我读《史记》,看到《秦本纪第五》中讲到"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可是《吕不韦列传》中却说:"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同样的问题,《资治通鉴》说:"王即位,三日薨。"那么其中的差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我在日本学者平势隆郎所著的《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一书中找到解释:"子楚作为大王即位后,于逾年改成元年。"原来这里是一个逾年称元法的问题。至此这个问题才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解释。

诸位或许要问:为什么不上网查呢?网络上信息太杂,也不见得准确。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查资料的习惯,而不能过于依赖网络,吃现成饭可就没意思了。

至于读书的具体方法,我常用眉批和卡片。想要做好学问,资料的搜集必须要重视,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积累。当然素读书无定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读书不能够固步自封,应该主动的培养"大视界",以世界的潮流衡量自身,进行取舍。

若说读书非要有个"用处",我就归结一下,在于"改变自己""影响他人""贡献社会"。读书并将书中的灵魂应用到实处,丰富自己,这是其一;在应用的同时,将自己的能量传播给身边的人,这是其二;最终为社会在各行各业做出自己的微薄的贡献,这是其三。

我今天所讲,在于开风气之先,希望能借此机会,在同学中间形成一个追求真理、上进的学风。如果所讲有什么纰漏,欢迎指正。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8rznl1.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