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个人教学反思11篇 发现点滴进步,精进个人教学

个人教学反思11篇 发现点滴进步,精进个人教学

本文主题为“个人教学反思”,旨在分享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心得和经验。通过深入思考和总结,我将探讨个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取得的成就以及不断提高的方向。希望通过这些反思,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个人教学反思11篇 发现点滴进步,精进个人教学

第1篇

?冰川与晚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对色彩的渐变现象有初步的感知。重点放在“感知”。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相对比较灵活,由学生自选学习顺序步骤,因为在设计时,我把色彩渐变这一内容的知识点分割成几部分,而学生不管从哪一部分开始都可以达到要求,学生在任何一个部分都可能说出“色彩渐渐变化”这一要点,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相机出示课题:色彩渐变。

在此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基本达到我预期的教学要求,可以按照老师的引导正确的排列色卡,并理解到色彩渐渐变化的要点。

在这节课中,学生对色彩渐变的两种情况可以明确了解接受,并可以结合以前所学的旧知识理解出“加黑和白可以使色彩变深或浅”这一新知识,而两个色相的渐变稍微复杂一些,需要运用色彩的原色与间色的知识,这一点通过教师引导也达到了目的。

总的感觉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学得比较直观轻松,特别在“色彩填空”一项中,学生比较直观的通过色卡这一媒介,由浅入深的掌握知识点。

但仍有不足之处在于,教师还应加强随机应变的能力,特别在灵活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此项能力尤为重要。另外,我还应锻炼加强自己的教学语言的精练程度和准确程度,有利于更准确的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个人教学反思11篇 发现点滴进步,精进个人教学 第2张

第2篇

这课是在学习了因数、倍数以及奇数、偶数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本人设计主要的知识内容有自然数按因数个数多少分类;判断一个自然数是质数或合数的方法;自然数、质数、合数、偶数、奇数的关系。这个设计的特点是:

1、《数学课程标准》多次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这个教学内容知识性较强,传统教学此内容时以讲授和练习为主,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本教学设计把单调的练习内容设计为学生可操作的游戏或活动形式,本设计还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设计一些有关质数合数的课外内容,丰富学生的见识,开拓学生的'思维。

2、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一开始,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今天把自然数按因数个数多少来分类,也没有先让学生把20个连续自然数的因数写出来后,按有一个因数、两个因数和两个以上因数分类,而是在学生知道了奇数、偶数是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自己大胆猜测自然数还可以按什么方法分类。当学生自己确定可以以一个自然数因数个数多少分类后让学生实验、观察,并剖析自然数因数特点,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把自然数按约因数个数少来分类。这样设计教学,较之以前不同之处是让学生主动地猜测、实验、观察、发现,参与知识发生的全过程,学生兴趣学习了,积极思维了。

3、在教学生找100以内各数的因数时,我应该注重探索,体现自主。

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以最短的时间找出各数因数,并在我的引导下按因数的个数给各数分类,最终得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应当多多提倡自主探索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急于看到结果。让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在学习新知识时根据已积累的知识经验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总之,在设计质数与合数这一节课时,我用“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这一主线贯穿全课。并在每个新知的后面都设计了一个小练习。以便及时巩固和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最后的思维训练,是给本节课学得很好的学生一个思维的提升。小结又针对全班学生做了新知的概括。

第3篇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呢?这就不得不涉及一个问题——学习说话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每天要跟各种各样的学生打交道,那么,当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当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之下,要怎样的言语才能恰当的演绎好自己教师的角色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这些天的一些实际教训,让我感悟颇深。比如今天就特别的失败。在我所教的一个班上(他们将来都是要考大学的),我讲起了有关于大学的一些情况。当时并没有多想,头脑里也没有打任何草稿,于是就信口拈来。讲了很多大学里的消极状况,讲初到大学的迷茫与空虚,讲每天三点一线的单调与枯燥,我甚至总结性的告诉他们大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那时,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教师的角色。把自己个人的一些偏见当成至理告诉给我的学生。直到后来我突然发现学生们的表情都不对,唉声叹气的,一脸的失望。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完了,怎么能给学生这样讲呢?她们以后都是要进大学的,假如我今天这样的打击他们,打破他们对梦想的期待,那么,我不就是在耽误他们的前程吗?我不就成了一个罪人了吗?虽然很多话都是我的真实体会,但是,又为什么非要告诉给他们呢?作为一个教师,我真的'太幼稚了。我以为只要说真话就可以,我以为跟学生在一起就不用考虑太多。可是,事后我才发现,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你是人民教师啊,在学生面前,你说的哪一句话不是要认真负责呢?要知道,老师的一句话,对学生有着多大的影响啊!

我庆幸我及时的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当然,我更要积极地去努力改正。学着做一名会说话的老师。知道在学生面前,什么话该说,该怎么说。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始终记着: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的学生!

第4篇

曾子有句话,“吾日三省其身”。“三省”而后知道所得所失,如果有得,心中不胜欣慰,如有所失,必当明日加倍努力以弥补所失。每日“三省”而每日都有所裨益,有所进步。在这里,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求明日的进步。

我们常对学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一套套的理论强加于孩子,自己真的懂了,做了吗?对于教材的把握又是如何呢?自认为有点儿知识,有点儿能耐,教这帮小孩没啥问题。常常夹着书本就进课堂,随心所欲地发挥还为自己暗鸣得意,以为自己能力无限。然而从自己偶尔对教材的研读,对教学策略的思考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明显增强,才真正意识到“开卷有益”啊!

时代在进步,人的观念在变化。我们的知识体系、思维理念有没有与时俱进呢?过去,我们对乖巧、听话的孩子赞不绝口,现在大家更欣赏特别张扬的孩子;过去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现在教学则强调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体。过去我们依赖师范学校学的东西将远不能满足现在教育教学的需要了。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行,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门,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我们教师既要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要进行了有力的摸索。广泛搜集信息,学习大量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新技能,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在远程培训的课堂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叫一位学生回答黑板上的问题,这位学生说:我近视,看不见。老师说:喔,你看不见,就请坐下吧!培训老师分析:这位老师对学生客客气气的,看上去是对学生的尊重,其实,你是他的老师,对他应该非常了解,你把他喊起来又请他坐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对学习权利的剥夺,是一种伤害。老师可以请他往前走一走,看看问题,也可以把问题读给学生听,使他拥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听了这个例子,回想自己对学生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对于学生好的表现教师则满面春风,似乎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而对于孩子的一些与自己的标准答案有冲突的、或认为不合情理的、幼稚的看法总是粗暴的打断或严厉地训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自己学会倾听了吗?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自己又是怎样的尊重他人的呢?

总认为学生的智力各有差异,成绩参差不齐是理所当然的。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采用了各种方法促其进步,成绩好的学生虽然可以长期保持对他学习上的支持,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可以绞尽脑汁促其不断发展,可是对于少数的潜能生我却不能持之以恒地给予帮助,面对他们,许多的时候,我的一切信念瞬时被他们摧垮,我感到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或许,是想以此逃避自己的责任吧?看看自己的表现,问问自己:真的对他们负责了吗?

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地方都需要我们及时的反思,反思是教师在平时对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亮点与遗憾以及瞬间的灵感进行总结分析、学习完善的活动。希望自己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第5篇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五年级语文教师的我,也不断在反思:就应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如何让孩子在我的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对语文的热爱?我觉得一节好的语文课能够体此刻以下两个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例如《母亲的呼唤》一课,以"母亲的呼唤"为线索,写了作者儿时的'三件小事,平凡真实,感人至深。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有一个人,你永远占据在她心最柔软的地方,她愿意用一生来爱你,这个人叫母亲。让我们深情地呼唤她的名字――母亲。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穷的关怀和疼爱,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再一次深情地呼唤――母亲。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一天天变老,然而,永远不变的是母亲那一声声悠长而温暖的呼唤――母亲的呼唤。母亲的呼唤,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这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再次感受一下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的爱和暖。”简短的一段话,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正是基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资料。”一年多的语文教学,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验。的确,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课堂上,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资料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同学们都期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学生们都表现得十分用心,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就应是超多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潜力才能不断练习、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资料,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一样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让同学们捐赠出自己喜爱的图书,作为公共资源分享给更多的同学,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

于漪老师提出:“语文应和生活相联系,把语文学习挤到狭小的课堂里,挤到无穷无尽的练习中,学生几乎不读书不看报,与自然接触少,与社会接触少,学语文的源头活水被堵塞,积淀储存少得可怜,又怎能学好语文呢?”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引进生活的活水,运用多种课型,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能够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自己短短的语文教学经历,特别是在整体批阅了学生的作文之后,我真正地意识到:国小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只有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品味、描述中,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因此,我不断鼓励我的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要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我想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演变成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丰富资源。

总之,我期盼着:我的语文课堂会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理想舞台。

第6篇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梦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经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在我教国小音乐这短短的半年时间,便有着这样的深刻的体会: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当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乐教师不能剥夺学生聆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日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资料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必须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教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又不让学生厌倦音乐课。首先就是投学生所好,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所以音乐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学习观,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一样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入手。上音乐课时,我就从学生喜爱的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或影视着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感受参与鉴赏。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从而教师学能从中,引导学生兴趣的去学习了解音乐的不一样领域。如自己很喜欢这首歌曲就,把你对这首歌的喜欢之情,容入歌曲中让聆听者明白你喜欢这首歌曲。以这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明白音乐不单单只是开口就唱,还要表达人内心的情感。音乐教学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唱。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就要让音乐课堂丰富、多元。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这种相融通关系,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不一样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及情节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明暗、相同与不一样等等。所以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与审情趣,先让学生喜欢你的音乐课堂。

学生随着年龄特点及乡镇环境的等因素,造就当地大多的学生行为都十分被动,连提问都是极少数学生举手这样的情景,越到高年级就越严重。教师上课就像是一个人在自演独角戏,别说是音乐课里律动和创编这些环节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看到这样的情景我首先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着手,让学生兴趣主动的参与进教学当中来。从这些音乐教学上让学生明白音乐文化价值的所在。一起探讨流行音乐的发展路程,让学生也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世界多元文化。从而把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延伸到音乐教学资料当中来。再让学生用自己所理解的情感来演唱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从而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音乐教学一向在不断改革都是为了学生、学校、社会等充分肯定音乐的美育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作为音乐教师应不断反思,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第7篇

教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 ,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仅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仅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仅有8小时,并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潜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

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就应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持续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就应首先思考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 》,我想对自己及教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第8篇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可见,在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思考。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要努力成为思想型的老师。因为,思想决定我们的行动,行动又改变着一切。

很多成功教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的有效反思是教学的助推剂。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那么做为基层的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我们的专业反思呢?

时代在发展,人类也在不断进步。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我们广大教师更应该重视对新课程标准和理念的学习,不断地提醒自己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如果我们仍然采用以往传统的旧教学理念,就可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终成为新教育的落伍者。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当代教育界如今已经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期,大批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朱永新、李镇西、孙云晓、程红兵等。我们广大基层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多学习、吸收这些教育名家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反思自己并尽可能缩短与名师的差距,努力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来改造自己。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仅凭自己单纯的教育教学思想还远远不够。实践证明,先进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实践中教学方法有很多,但教无定法,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特别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努力改进自己教学方法的不足,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再次,我们还应当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机智和习惯。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处理突发和意外事件的应急手段,而良好的教育习惯能够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如文明办公、勤于钻研业务、教育学生能以身作则等。

法国著名学者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存。”相信在教育教学中的反思,一定会为我们的教育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们的教育事业不断跨入佳境。

第9篇

这学期,我们大班组经过几次提议,终于实现了轮番教学。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探索,是挑战。原因是我们大班里面,五位男老师除了我之外,其他四位老师都不是幼教专业毕业的,但每位老师都各怀特色,而且也都在幼儿园有两年以上的带班经验。唯一不足的是,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但身兼多个课程,每位老师的特长都没有展现出来了,要么就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好。像吴昊老师,美术专业的,他们班总有好玩有趣的美术作品出来,这是我们其他班所没有的,孩子们都很羡慕。

但吴昊老师音乐教学薄弱,这刚好与音乐专业出身而美术教师薄弱的冯老师形成了互补。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大班组经过几次的的讨论和课程的安排,终于决定就以这种形式开展大班组的教学活动。

由于我不同其他老师都是专业教师,我是地地道道幼师毕业的,每样都能上手,但却也没有突显出自己作为男幼师的优势。在实施轮番教师这种教育模式后,吴昊老师教美术,吴炜老师教乐器,冯伟伟老师带音乐,最初分配全茂老师带体育,而我是幼师出身,便把科学课留给了我。但几经思量,我觉得带科学也不错,毕竟这样我也能突显出男教师在科学方面的独特的方式。但我个人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喜欢体育活动的,之前也一直都想在体育方面有所研究,但种种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实现,选择有了这样好的机会平台,我应该争取一下。于是最后和级组长和全老师商讨之后,终于确定了我和全老师平分科学和体育课程,一人担任十周科学课程,十周体育课程。

很开心我先担任前十周的体育课程,现在我已经上了四周的体育课,感觉真的越来越好,说明轮番教学的方式还是值得开展的。下面是我对这四周开展体育课以来的.个人反思。

对于体育课来说,先天条件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全老师体型壮硕,给人感觉是比较像一位体育老师。虽然我没有全老师这方面的优势,但我善于融入孩子中,以活泼的形式提起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就拿这四周来说,我习惯课前先带孩子们分成两队绕操场跑圈进行热身。但第一周还行,第二周孩子们就不太愿意那么规矩的跟着你跑了。

也是,每次都这么跑,我自己都觉得有些枯燥无味,何况孩子。于是我第二周开始带他们跑的时候就告诉他们,我们今天还是站成两队跑步,但前提是你们必须遵守规则,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老师一定能让你们跑出看的的形状出来。于是我第一圈还是先绕圈跑,看孩子们还是替守规则的,于是我就开始带他们绕城s型跑,有孩子说:“老师,好像在舞龙啊。”我一看还真有点像,我就加大难度,跑得形状越来越弯曲,越来越像舞龙,孩子都很喜欢,几乎都能站在两条队伍上,但每个班也还是有几个小朋友一兴奋就乱跑,我一般先和他沟通,实在不行,我就让他站在最后,我抓住了孩子们不愿意站最后的一个的心理,我认真的实行一两次,效果还是不错。

态度要强硬,该遵守的规则要遵守,但课程内容还是要有趣味性一些。后来,我在跑步热身的时候,再加上一些器械,如纸箱、哑铃和背着书包负重跑等。枚隔一段时间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孩子们就很有兴趣。

其实课程内容和以前的差不多,只不过现在一周内都上一样内容的一节课,而且上的是不同的班级,这样就等于有了很好的磨课的机会,每次上完发现有不足的地方,第二天就可以改正,在方法或内容上做一些调整。虽然现在只上了短短的四周,但自己感觉在体育教学方面还是要比以前有经验了一些,相信再过半年我应该可以体育活动上有突破,甚至创新。

第10篇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汉语拼音字母表》,让学生读读、抄抄、背背、唱唱,且在写生字词时用用,目的是加深记忆。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大写字母,就是音序,是为学习查字典打基础的,即音序查字法。音序掌握好了,在知道一个字的读音(音节)的情况下,就能运用音序查字法向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词典》请教了,就能独自借助工具书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同时还可以给这个字组词。

自从我们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就有许多同学买了新版的《新华字典》,也有同时买《现代汉语词典》,他们宝贝似的每天把字典和词典都背在书包里,只要一有空,就随手翻翻。

课堂上教给学生音序查字法以后,又让学生进行了多次的练习,且通过比赛使学生提高查字典的速度与正确率,这样,学生进一步喜欢查字典或词典了特别是当我们学习新课时,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或组词时,学生能把课前预习的词语一股脑地说出许多个;还有的学生能现学现卖,随手查出这个字或词来,与同学们进行分享。

教会学生音序查字法以后,又顺势教学生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这样,犹如给学生的识字学词填上了两只翅膀,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渐渐增强了。另外,学生从字典、词典中学到了一些词语,说话聊天时还能用上。如,学生知道了“蜻蜓点水”是蜻蜓妈妈把孩子生在水里,不是玩呢!

学期期末考试,我们一年级就考了查字典,且是部首和音序两种方法。我想:这是教研员敦促我们要重视学生习得查字典的方法,提醒学生要多运用工具书。

其实,无论我的办公桌活在家里的电脑旁,《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是必备的两本工具书。愿我们的学生都养成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愿工具书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11篇

课后反思本节内容较少但比较抽象,涉及的时空尺度大,学生对具体的地理分布知识掌握不多,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应用能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洲大洋的知识,对他们的分布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为板块的分布起到良好的知识铺垫,因此,我减少教师讲述,增加学生活动,通过分析案例,结合课件,提供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令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一刺激有助记忆,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记忆的帮助更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读图、拼图、分析、想象等多种活动形式和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头、手、口、眼、耳动员起来,让学生多想、多做、多说、多看。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实现有效学习。

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拼图等操作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但这恰巧会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力求让自己去组织、引导、启发和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体地位,并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学习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案例分析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如何对活动时间的适时控制,如何保证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拼图时其他学生的活动怎样安排更合理,小组内部的合作互助学习如何才能更充分有效,如何针对不同班级学情进行适度调节等都是令我疑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完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eonmq4.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