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6篇 "教育者的幸福境界"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6篇 "教育者的幸福境界"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篇深情而真挚的散文,作者用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感悟到了教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这篇文章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也为所有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有热情的人带来了正能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6篇

第1篇

读完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真的像品尝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那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汩汩的在我心田流淌着,滋润着我心灵的深处。

书中第一讲: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须,让我知道为什么教师要读书:完善人格;授业解惑;生也有涯。是啊,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当好这个工程师,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读书当是最佳、最捷之径,更何况人的生命有限,正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怎样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假如通过阅读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格,就会有了文化的价值。对此,我对阅读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有了一个迫切的愿望:我要加强阅读。

陶继新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陶老师的那句读书箴言——“疏离浮躁,淡泊名利”,造就了他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气定神闲,这使我仰慕。要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就必须亲近经典,去寻求一种从身到心到灵的升华。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像陶老师那样读有层次的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心里,外显出来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是让我们教师产生幸福感的源泉。只有我们每一位教师把阅读当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才能拥有一颗纤尘不染的心,才能在知识层面与精神层面都给我们的学生以心灵的灌溉,从而让我们与我们的学生都达到一种生命的飞跃。

我想每一位教师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书香味的,最起码从教前的阅读积累是少不了的,可惜的是走上教师岗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不断的感到时间是越来越少,精力、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了,因而阅读的时间少了,阅读量大大减少了。我们有些教师,也看书看报、上网,但大多是看些新闻、娱乐报道等零碎的内容。读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书后,对读什么书有一个全新的思考。陶老师在书中反复提到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下下”。这句话为我们指明了读书的走向,读书要读好书,尤以经典、名著、精品为首选。这些书中有智者先贤的指点,有高尚人格的感染,有经典词句的熏陶,在书香之中能汲取养分,滋养内涵,塑造人格,使生命质量得以提升。当然在读这些经典名著时,我们不一定能理解其全部精髓,但能得其一二,亦能受益匪浅。假如你选取的是中等层次的书籍,你也不能把其精髓囊括怀中,所能获得的只是下等的知识。如果你读的是一些平庸甚至糟粕的书,你不但不会有所收获,反而会深受其害,甚至贻误终生。这告诉我们应当舍弃那些低层次的文化,选择那些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来阅读。通过阅读,向大师们汲取智慧与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大师的作品里都蕴涵着真善美,久而久之,便会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会越来越高,那种真善美的东西就会走进你的心灵。同时,在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进而生成属于自己的思想与智慧。有了高质量的思想文化品位,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才能被学生认可,你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因此,读书不仅仅是教育教学问题,更是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的有效途径

读一天书容易,读一本经典名著也不难,每天坚持读就艰难了。或许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感受。也许有时我们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说:我备课批改作业要花很多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看书,下班回去要做家务辅导孩子等,这不是你不读书的理由。课备不好,课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结果,将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读书少,备课所需的时间越多,而且课也就越教不好。因为没有文化积淀!相反,你看的有益书越多,你积累的知识也就越多,备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会如汩汩的泉水,上课时你会妙语如珠,旁征博引,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继新老师所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此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回首想想自己的教学生涯,也已接近二十载,至今为了准备一节优质课,还要遍查资料,提前准备好要说的每一句话,就怕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自己难以招架。如果饱读诗书,胸有丘壑,对知识能够信手拈来,何惧之有?每天睡前半小时的阅读时间虽然不多,但起码保证你有阅读,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有收获的。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挤出其它的时间呢!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别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行动起来,读书吧!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6篇

第2篇

最近拜读了陶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刚拿到这本书时,不禁被其“幸福”二字吸引了,于是一串串的问号在头脑中产生:怎么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幸福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幸福应该怎么理解?正是这些疑问激起了我急于去读书的欲望。读完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真的像品尝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那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汩汩的在我心田流淌着,滋润着我心灵的深处。读完之后,我感慨万千。陶老师那朴实的话语,深刻的道理,使我的心里头热乎乎的,更让我对“幸福”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为了孩子们,也为了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并且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我们要在教育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诵读,在经典中寻找自己的幸福人生。陶老师在书中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和我们一样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平凡却不平庸的同行们。不论是中国小教师,还是大学博导,他们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与平和博大的心境,均由读书写作为基础。陶老将他们由于诵读经典所以快乐所以成功的幸福历程展现出来,充分证明了“经典”的妙用,并且让我们能从中悟出:在经典阅读中使自己充实、丰厚,在写作实践中使自己升华、提高。若没有大海般浩瀚的知识容量,他们怎能将课文讲解得如此简练、精到?只有坚持诵读,并形成习惯,性格才能变得平和,心灵才能渐渐澄澈,才能在幸福与快乐中徜徉。

一个好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用宽容的心和无限量的爱心去启发、引导他们,不能恨铁不成钢,要把铁锻成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宽容并不是纵容,宽容也不是对学生的过错无原则地袒护,而是以我们博大的胸怀去激励学生自己改正错误,发奋成才。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本人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每当课堂上感到语言苍白时,与人聊天感到腹中空空时,动笔感到搜肠刮肚的艰难时,我会为自己知识的匮乏而羞愧不已,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时我们要反问自己:我有读书的习惯吗?自古大学问者皆好读书。所以,作为当代的教师——我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而这活水从何而来?从书中来。我们教师怎么能离开读书?想一想我们熟知的那些特级教师,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又有哪一个是死抠教科书而终有所成?所以从教师这份职业的需要来说,教师离不开读书。 “你的生命深层有了经典滋养,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钱,就会永远快乐。”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要把读书当作终身学习的任务,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读专业书、读文学书、读经典书,使自己的知识面广博起来,才能开阔自己的专业领域,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为自己积蓄能量。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守住心灵的那份宁静。要正确的看待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荣辱得失要看得淡一些。要对自己保持一种期待花开的心态,等待着自己自然成熟、自然绽放,不要浮躁,不要催熟。对安排的一些工作任务要抱着一种肯定的态度,不牢骚、不埋怨、不怨天尤人,那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修养的一种磨砺。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把这习惯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必有收获。要养成买书读书的习惯,养成写反思写体会的习惯,养成写博客和交流的习惯。要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名师专家学习、向社会这个大百科全书学习。只有耐得住、守得住、挺得住,在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上,才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个性蓝天。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陶继新老师字里行间流露着从容淡定,平易亲切;包含着慷慨大气、恢宏深刻的思想。陶老师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操,这种情系教育心怀天下的情怀,应该成为我们一生不竭的动力。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那一句句警言箴语,那一段段经典释义,给了我很多人生启示。那么,就让我们幸福的阅读吧,去宽容他人、宽容学生吧。努力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第3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看到这本书,我就被它的主题深深吸引,“幸福”使我们一直都追求的,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希望市民的幸福指数增强,可见幸福感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

通过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感觉到,教师的幸福感应该是享受自己的工作状态,具体是:要懂得享受课堂,懂得研究教学,懂得享受学生,懂得享受生活。说到底,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引航者,我们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学生。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有了一份好的心态,就会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狭隘多一些豁达,就会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与创造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的付出被家长和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地“包裹”着。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以人生价值的实现为旨归,教育是培养人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教育的本真意义就是使人幸福。教育为了什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人生变得更美好、更幸福,是唤醒探索真理和追求幸福的生命力量。反思我们的教育,被功利迷惑了视线,忘却了人的生命及其价值的实现,迷失了自我,遮蔽了灵魂,失去了真谛。使得本该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和课堂,却处处散发出忽视生命、扭曲生命、窒息生命的气息。因此,教育要回归自我,就必须从过去异化的状态中走出来,关注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提升生命作为其基本追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的潜能、显示生命的真谛并澄明生命的意义。

教师职业使命的`真谛乃是精神成长,即引导未成年个体精神世界的生长生成,启迪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怀,给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然而,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学生的幸福人生只能在幸福的教育场景中展开。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注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求广大教师启动职业幸福的按钮,建构属于自己的幸福。

无意义的工作只会孵化出无意义的人。同样,今天教师生活的无意义,很大程度上源自教育教学工作的无意义。教师幸福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对职业和生命的热爱,离不开校内外生活的充实和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教师的专业生活是教师感受和创造职业幸福的基础和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无法回避教师这一职业简单重复的特点,作为教师不要只像“春蚕”“蜡炬”一样来毁灭自己,获取畸形的心理满足;也不能只靠升学率等教育的gdp来显耀自己的职业成就,而应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功自我。

追求幸福是一个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人的心性境域不断拓展的过程。一个幸福的人,必然是能够用心去感受幸福与快乐、心性素养比较高的人。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于是,“扮演”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惯常方式。在“扮演”中,教师的角色不断自我膨胀,而个性则日渐萎缩,教师生活的内在价值基础日渐动摇和脆弱。在“扮演”中,一定社会的角色规范影响着教师幸福标准的定位,教师依据一种被教化和灌输的幸福标准来体验自己的幸福。实质上。这是没有自我内核和内心根基的幸福。“教育不是教师的一种角色表演,而是他的一种个性存在。”因此,教师幸福的实现更要摆脱有心无力的“神往”心态,力戒对外部力量驱使的听任。深入到个体心灵层面,形成属“我”的幸福尺度和自主的创造、感受、享用幸福的心理图式。

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师职业是充满职业魅力的,是能充分体现和提升从业者生命价值的职业。教师应当理直气壮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教师从事其职业活动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对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对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虽然现实中部分教师生活拮据、清苦,甚至仍有捉襟见肘的寒酸,但这并不排斥某些教师超越纯粹物质欲望的追求,从职业中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实现自我,充实人生,感受到幸福和美的存在,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行为的终极依据,它从终极关怀上指导人类精神世界,它在终极价值目标上给人提供一种内在的动力,它是对人生最高价值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评价和把握。因此。具有信仰的人一定是个内心自由、心灵幸福、生命丰富的人。

然而,当前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严重的“信仰危机”,由此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是一种精神的痛苦、意义的失落、价值的迷茫。它使人生活在一种无根感、疏离感、漂泊感之中。教育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教育信仰把教育理念转化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并贯彻始终,它能使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与这一职业相关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信仰能为教师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引导教师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集中在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并能从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的幸福。

第4篇

假期读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教师》一书,原本只是为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觉得远没有读自己喜欢的书有兴趣。然而不读不知道,一读收获真不小。内容和我想像的那种条框式的专业教育理论书迥然不同,确乎是别有一滋味在其中。对我而言,就如同走进了孙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的福宝之地,从头到尾进行了一番精神的沐浴。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既有酣畅淋漓之感,又有豁然开朗之坦荡。许多积压已久的困惑、忧愁、思虑顷刻如烟散去,荡漾在心是一种久未体会的或淡亦浓的幸福之感。

首先憾动我的是陶老师一以贯之的读书习惯。他说:“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而且他主张“取法乎上”的读书,“上”就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是那些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灵层面的,他所挥之不去的,能不断引领人的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对于古今中外的经典不仅要读,还要背诵。陶老师49岁的时候,就从《论语》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背诵之后,对以前很多不理解的内容方才有所感悟。更重要的事,背诵几乎改变了陶老师的人生,不单单改变了他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而且还提了他的思想境界,使他进入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

读到这里,我实在感觉憾颜。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所读之书不在少数,但感觉自己精进甚微,没有多大的改变。通过对比才发觉自己所读的书还多在情趣方面打转,没有“取法乎上”,自然只能得法于下了。我一直不喜欢看四诗五经,觉得太累,太费功夫,自己又不搞什么研究,搞那么累干嘛。对于《论语》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理解水水平上,更没有背诵的习惯。很多句子,做为十几年的语文教师,我也弄不明白它的真正意思。如:“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群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等等。

陶老师似《论语》为珍宝,不但自己背诵,还让自己的大女儿,二女儿背诵,背会了还有几千元的重奖。煞费苦心。受陶先生影响,假期,我把《论语》一书拿出来认真研读了一番,并规定自己每天背诵三句经典语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原来那些不明白的句子意思,现在都迎刃而解,尤其神奇的是自己的心灵也逐渐进入一种安适快乐的境界之中。《论语》真如一剂良药可以抚慰人的心灵。

陶先生说得真对:“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有着一种内在的维系。”

其次憾动我的是陶老师能够在繁忙之中打点幸福人生。

陶老师认为健康是打点幸福人生的基石。而健康的身体不仅要靠外在的坚持锻炼,内在的心理和谐更是至关重要。孔子长寿的原因之一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心灵状态的和谐。

陶老师说要想做到心灵的和谐还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宽容大度:谅解冲撞自己的人;感恩批评自己的人;宽恕伤害自己的人。

优化情绪:排解生气之“毒”;进行“良性暗示”;养生之首即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

有舍方有得:生命不能太负重,只有学会放下,才能轻装上阵。我们往往只看见一些有形的东西,其实,那些无形的东西的`负担更重。放下心理层面的负担,才能走进无我的境界,也才能渐入幸福的佳境。

我是一个多愁善感、内心脆弱敏感之人。由于工作、生活方面的原因,身上一直背着很重的轭,很少面带笑容。有时感觉活着也挺受罪。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还比较阳光,但是一旦回到生活中,就常常无端的忧郁、压抑。

读完《做一个幸福教师》这本书后,我被陶老师豁达乐观情绪感染,特别是他两次放弃到手的评教授职称一事,让我深有感悟。鲁迅先生有诗云:“相逢一笑泯恩仇”。我想在这些大师们的指引下,无论面对多么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我也会保持一颗淡泊的心,有一份心平气和的心情和远离浮躁的心境。

久久凝视着封面上陶先生的笑容,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平和、淡定、超然、幸福。不是修炼到一定的境界,无论怎么摆姿做态,怕是远不会有如此自然的音容笑貌。

陶先生确实是一位可敬之人。然而我的拙笔又怎样抒写出我感受的万千之一……

好在,我一个假期都处在一种陶陶然的快乐之中,这种少有的幸福之感,怕多半是受了陶先生的影响。不记得是哪位高人说过一句,能打动你心灵的书一定是好书。无疑的,陶先生的这本书值得每位教师去读。我敢保证,读了也决不会后悔。

现今社会,人们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了,但幸福指数越来越少了。

特别是教师,受诸多方面的有形无形的压力,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哪有幸福可言?但是如果能按陶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书中所写的方法去持之以恒地实践:坚持诵记经典,让经典浸润我们的灵魂,努力提升我们做人的境界。生活中讲究内在和谐,优化情绪,事业上充满自信,发展自我,那么我们每位教师也完全可以成为幸福的教师。

感谢博学、方正、励志做学问的陶继新老师,感谢《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及时给我心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我读书指名了方向,也让我有勇气做我想做的事情。更让我懂得如何在教书育人的时候做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

更感谢让我们能看到此书的学校领导,是他们的先见之明,才让我们有机会再饱吃一顿文化大餐,这样的大餐无疑是滋养我们灵魂的精神大餐。这样的大餐多多亦善!

第5篇

暑假来临,闲在家里没事把以前买的旧书拿出来仔细阅读,才发现任何一本书都有它特定的价值。以前买书总是心血来潮的买来看两天就不想再看,买了那么多却没有真正看完一本。年龄的增长让自己能够静得下心来认真的去品味一本书,也让我有更好的毅力去坚持自己定下的目标。任何事只要静心坚持仿佛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

还是回到书,这本《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从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出发,引起你的思考,在给你提出幸福指导,让你与作者一起感同身受。看完这本书也让我不得不去反思我的生活和工作。

一、家庭。在家庭中告诉我我们要多赞美和包容我们的另一半,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思维去改变任何一个人,同时也要做到爱屋及乌!在家庭里不要只去关注自己的收获而更应该关注我们付出了多少,只有不断的付出才能体会到给予的快乐,在自己的婚姻生活里我也常经常问自己如何才能做到大家都满意,昨晚的谈话给我的感触很大, 几年的感情换来的就是“就你一个人受委屈”,瞬间我就觉得这些年的坚持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们之间的确是存在很多问题,从他的欺骗以及和他家人的争吵开始我们之间就有了很多不可跨越的鸿沟,在这些日子的日积月累变得越来越难以逾越。为了挽回这早已面目疮痍的.爱情我要努力的让自己振作起来! 脾气不好我改,曾经的过往我也既往不咎。如果一切依然不能挽回那么就只能用“抓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吧”来的痛快!

二、亲人。以前总认为父母和我的想法老是不一致。而自己也总是那样为所欲为的永远叛逆。现在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拾得了哪些因叛逆所滋长的苦果,才明白原来前辈的话是那样的中肯。就如书中所说“家是幸福的港湾,亲人是你永久的依靠”。曾经多少次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任由的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曾经多少次跟妈妈述说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痛苦,妈妈总是那样细心的聆听,生怕错过你人生的片刻;曾经我是那样的莽莽撞撞的和她说话,可她却从没有放在心上,依然尽心尽力为我们减轻负担而辛苦的工作着!现在和她们分开住了,家里也就剩下了父母两个人,我时常在想她们吃的什么,饭桌上会有交谈吗?穿的什么?晚饭过后会怎样来消遣那冰冷的长夜?的确“孝在行动”在多的语言也不及一句问候来的温暖,再多的语言也不及一次回家来的贴心。只愿我们都能关心呵护哪些曾为我们献出青春与无私呵护的亲人。

三、朋友。 “友谊之灯,照亮你前行的路”。这是书中的一句话,以前读书时朋友总是很多,后来疏于联系就渐渐的淡了。工作后老公总是说我身边没有几个朋友,要帮忙的时候总找不到人,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知道在我的身边不乏有很善于帮助我的同事,他们就是我的朋友;我还知道不管我做什么身边也一直有个她在默默的关心我,支持着我,有时还不等我开口她就主动的提出;我还知道一旦我觉得委屈你总在我身边静静的听我述说,并给我相应的建议,替我感到委屈并为我打抱不平。对于你们我只想说“朋友,有你真好”。正是你们的大公无私才让我在教学上有所进步,正是你的扶持才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正是你的关注才让我觉得我的世界并不孤单。谢谢你们的一路同行。

一、心态。 书里曾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然这句话我们很早就能背诵,可要真正的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却是要漫长的一个过程。 “教育不是一簇而就的事”,作为老师我总是急于的让孩子有所成就而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真谛。因为我的急于求成那些“后进生”自然不能让我满意,因此对于他们我总免不了发火以至于对他们做出过激的举动。其实有时回头想想读书未必是唯一的出路,何苦这样既为难孩子又为难自己。

工作中我曾时不时的抱怨事情多,工资少。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连自身的工作都做不好又怎能有所提高呢?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提到“教师要守得住清贫”。的确在我们进入教师行业的时候教师的工资就并不好,但当时的义无反顾却成了今日的借口,这样是否是对当时的自己的讽刺呢?所以心态决定行动,心态决定命运。“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二、学习。刚工作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教国小肯定是搓搓有余了,可第一年下来才知道自己要学习的真的还有很多,那时的天真还没能深刻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性,渐渐的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五年,才深刻的意识到不断的学习对于一个老师的重要性。不仅是文化,专业知识。教师的涉猎的范围面广对学生来说也无疑是一个“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渊博之学问,海纳百川方成大器”。正如歌里所唱“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海”。如果自己都没有“两滴墨”又怎能让孩子勾勒美丽的图案呢?

三、因材施教。现在的备课很关注备学生,也提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可在教学中我却总想让我的孩子都能达到我给他们的要求,随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但有时也不免太过武断。对于“优等生”我太过放任,对于“中等生”我又缺少关注,对于“后进生”我又太过严厉苛刻。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的闪光点,只要我们能抓住他们闪光的地方加以合理的利用,那么“整个宇宙的潜能都藏在孩子心中”。

最后以书中一段话来作为结束语。“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与物质无关,与地位无关,与别人无关,把浮躁和虚荣逐出内心,把阳光和雨露迎进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职责,幸福就在你身边。”

第6篇

读完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真的像品尝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幸福在哪里?

以前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我想现在这句话恐怕就很不恰当了。一则现在的孩子知识面之广甚至已经超过我们老师了,也就是说人家的碗比你的桶还大呢,你说这怎么行?二则社会的发展要求孩子越来越全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孩子不是需要一碗水,而是需要两碗水,甚至更多的水,你说光有一桶水够吗?三则世界越来越小,都成为一个地球村了,知识的需求日新月异,你桶里的水都臭了,还怎么给学生?所以,当代的教师你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而这活水从何而来?从书中来。你说我们教师怎么能离开读书?这正所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想一想我们熟知的那些特级教师,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又有哪一个是死抠教科书而终有所成?所以从教师这份职业的需要来说,教师离不开读书。

我们常常发现,我们周围那些退休的老教师一旦离开学校,便形容枯槁,精神憔悴,甚至郁郁而终。我们只当是他们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学生之故,岂不知是他们精神生命的终结使然。退休前,他们教的是教科书,看的是教参书,改的是教辅题,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好像很充实。可退休后,没有了题可改,没有了书可教,生命中好像一下子没有了阳光,失去了意义。运气好的抱抱孙子外甥,运气不好的连孩子都没得抱,终日无所事事,你说怎能不生病?陶老师建议大家“在精神世界中为自己搭建一座辉煌的宫殿”,要“提前为60岁作准备”,与书为友,同书结伴,不断地丰盈自己的精神,滋润自己的心灵,这样,“'退休不再是精神生命走到了尽头,而会欢欣鼓舞地迎接另一个精神生命的诞生”。这是从教师自身的幸福需要来说的,教师离不开读书。

对于教师对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我们就会少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但要让学生感恩我们,我们就必须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

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幸福的老师具有宽容大度的品格。有幸福感的老师会从容应对生活和工作,即使遭受到伤害,也会以一种“不争为赢”的处世哲学,不去空耗自己的精神,费劲心机的去算计别人,表现了极高的涵养。陶继新老师在遭受别人的嫉妒而被别人诬告时,不生气,不惊慌,当事实被澄清之后,陶老师被提拔为副总编辑,这时候,陶老师是以德报怨,竟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曾经诬告他的人给予诬告他的人以帮助,这是一种何等宽广的胸?

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深深地启发和激励着我,坚定了我与书终生为伴的信念。我将在“流淌着智慧的光华,摇曳着思想的要义”的经典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拓宽生命的维度,寻找生活的幸福。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kmr8pe.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