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桂花雨》教学设计桂花雨教学设计试讲5篇 "沁人心脾的桂花雨教学设计试讲——让学生感受秋日的芬芳与美好"

《桂花雨》教学设计桂花雨教学设计试讲5篇 "沁人心脾的桂花雨教学设计试讲——让学生感受秋日的芬芳与美好"

本篇文章将分享一位老师基于中国经典诗歌《桂花雨》编写的教学设计和试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同时,本文也将提供一份参考教案,供教师们参考借鉴。

《桂花雨》教学设计桂花雨教学设计试讲5篇

第1篇

1.通过品读桂花“香”, 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体验“摇花乐”,体会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课后练习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引导学生从品读桂花“香”中体会摇花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1、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琦君的童年,一起感受----桂花雨。(齐读课题)读着这篇散文总有一股桂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地再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在自己老家和父母一起摇桂花时的情景,那么,桂花和桂花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这就是品读文字带给我们的滋味,这是一篇散文,散文是需要好好地、反复地去读、去品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文字,去读文字中香的味道,乐的味道,甚至更多的味道。(板书:……)那么小时候作者和她的父母一起摇桂花时的情景,集中写了三个自然段,那阵阵落下的桂花雨真是香气迷人,香飘十里,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带有“香”的语句,体会一下在这些句子当中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过渡:下面我们来谈谈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生朗读出示:“桂花开得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说体会。

①有哪个字说它真的很香?(浸)我们写香一般都用“飘”的,怎么用这个“浸”字啊?我们看这个“浸”字是什么旁?淹在水里就叫“浸”,水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用了一个“浸”字呢——(就好像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感觉到了。所以这个“浸”字用得恰当,用得传神。

②指导朗读。读这句话的时候,注意要把浸字读得轻一些、软一些。谁愿意读一读?

师:真好!我们全都浸在了花香之中,除了这个“浸”字传神,文中还个一个“浸”字。

①生读,画出“沉浸”,桂花在全年中哪个季节开放?在桂花盛开季节整个村庄飘满香气,但作者说“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难道这个桂花整整开了一年吗?要理解这句要联系第四自然段。

③是啊,当桂花盛开的时候走进小琦君家乡的村庄,远远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当桂花落了,母亲把晒干的桂花,用桂花做的桂花卤送给邻居们,有了这桂花,桂花卤邻居们就可以自己泡茶,做糕饼,平时一家做了全庄人都能吃到,享受到这份香甜,所以——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那么你从这个“沉浸”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快乐、幸福、浓浓的乡情。)

过渡:这香气不仅弥漫了整个村庄,还弥漫在人们的心里。找一找第三自然段还有写到“香的吗?”

3、学生读,出示:“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①这个香在哪里,“啊!好香的雨啊!” 读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情?(乐)

②这是一场芳香无比,快乐无比的桂花雨,让我们用心品味。读散文有好多种读法,会读的同学会从文字中看到画面。静静默读这段文字,用心去品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生畅谈画面。师: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你们想不想做这个摇桂花的孩子,想不想体验摇桂花的无比快乐啊!(全体起立,音乐)现在我们就是小琦君,憋着劲使劲地摇。一阵阵桂花从树上落下来像什么呀?孩子边摇边喊着——

摇啊摇啊,头上是桂花,身上是桂花,边小辫上也是桂花啦!孩子高兴地喊着——

师:摇桂花,桂花雨带给我的是无比的香甜、无比的快乐,难怪作者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4、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①从这句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作者什么之情?(急切的盼望着摇桂花)

②“老是缠着”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活中你缠过你的父母吗?

④师:因为桂花香、摇花乐,所以我才急切地盼摇桂花。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几句共同感受桂花的“香”和小琦君的“乐”。

①这里有香吗?同学们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两种“香”中体会到什么情呢?(父亲、母亲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②从父亲的诗中你读出了什么?“细细香风淡淡烟”读出了一个“香”字,“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引齐说)这两行读出了——乐、甜。

③指导朗读,所以这首诗要读出这些感觉出来,谁来试试。我们一起吟吟这首诗。

过渡:父亲用了一首诗把桂花的“香”“乐”“甜”写出来了,父亲写的是一首诗,而母亲说的是一句话,这句话中也含有桂花的香。

①谁来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②这句话你读得懂吗?这里的“外地”指的是哪里?课文因为是节选的,所以有些地方他没写明白,作者的家乡在浙江温州的瞿溪,这里的外地指的是浙江的杭州,11岁那年他们全家迁到了杭州,杭州有一个叫满觉垅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树,花开时节,那是十里飘香,因为从小有着桂花情结,作者每年都去赏花,回来时总要带一大包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却常常说——(引齐说)

③你们能明白母亲的这句话吗?那么满觉垅的桂花真是的“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香吗?

(母亲比的不是桂花浓和淡,而是感情的深和浅。母亲喜爱、思念家乡。)

如果有一天,我从外地回到她身边,对她说:外地的月亮真圆啊!她会说——

后来作者又去了美国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外国的生活真好!”母亲肯定会说——

②作者在写这篇散文的时候已经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自从她32岁离开家乡到了中国台湾,一直不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而且再也看不到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再也看不到那阵阵的桂花雨,再也听不到父亲作的小诗了……你能想象到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吗?

师:思念是什么滋味?你们有离开过家乡吗?有感受吗?

这就是淡淡的花香中弥漫着的淡淡的“乡愁”啊!(板书:乡愁)

④同学们,捧起课本,让我们在这悠扬的《故乡情》音乐中,追寻作者的情感踪迹,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其实,琦君的很多作品都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情,出示作品。

读这些书的名字,感觉到了吗?其实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中。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桂花雨,桂花雨,无论身在何方,只要一闻到桂花香(指板书)作者就想起了故乡桂花迷人的香气,想起那阵阵桂花雨带来的——乐,带来的——甜,带来的淡淡的——乡愁!

2、喜欢写作的同学,回忆童年令自己难忘的人或事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下来。

《桂花雨》教学设计桂花雨教学设计试讲5篇

第2篇

1、导入新课:同学们,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题、读题)读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出来。

2、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纲。)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作者深情地回忆起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4、“桂花雨”是什么意思?(“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引导学生引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找出描写“我”小时侯摇桂花的部分,并开展学习:第2~6自然段:

⑴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2~6自然段,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进行朗读指导:指名学生读一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你听出了什么味道?还有想读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吗?(让学生充分参与)

⑶第二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同时也写了桂花树的特点:样子笨、花形小、味道香。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可引导学生说出一、两种花名来补充。

⑷第三自然段写了桂花开时,正好是台风季节,母亲总是担心台风来破坏桂花。同时,还交代了桂花收回来是为了送给邻居做糕点。

⑸第四自然段写了桂花的香以及应当“摇”的原因:学习时让学生闭眼想象桂花的香。

⑹第五自然段写出作者对“摇桂花”的热爱: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这一点的词句:是件大事、总是问、乐了、使劲。朗读时注意读出下面两句话的语气:

感悟形象: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再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乐。

⑺第六自然段写了桂花的收、藏及作用。(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对桂花的认识)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2~6自然段,让学生读出作者对“摇花乐”的怀念。

⑴“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说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如:这里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

⑵“于是,我也想到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①“摇花乐”指的是在作者眼里,摇桂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听到_____,我总会想起______,还有______。

1、师:课文以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郁的乡情,读来很感人,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美丽的桂花雨。(配乐朗读全文)

2、交流阅读感受,联系古诗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

第3篇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课。

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文字传达的意蕴与情味。

2、理解桂花雨的意思,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桂花香”与“摇花乐”。

3、尝试用朗读来表达体会到的桂花带给人们的快乐。

2、师:古代的人喜欢桂花,现代的人也同样喜欢桂花。著名女作家琦君就深深地爱着这香气迷人的桂花。(琦君的照片)

琦君:1917年生,浙江永嘉人,女作家。1949年赴中国台湾,1977年定居美国。

(桂花图片)你们见过桂花雨吗?出示课题“桂花雨”。

4、今天我们就走进琦君的童年时代,感受桂花雨给她的生活带来的美好回忆。

1、用心去读读课文,把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划一划最喜欢的句子。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中找细花。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花香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雨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故乡的桂花更香

桂花送人、桂花有收获的期待(珍惜)、摇桂花是我童年的快乐、母亲思念故乡和故乡的桂花……

(桂花树图片)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来形容这些桂花树呢?

(读句子: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2、是呀,桂花树的样子长得笨笨的,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见到金黄而又细小,朴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喜欢的就是桂花,这是什么原因呢?生答:香。

3、再读课文,找找描写桂花香的语句,我们也来细细闻一闻,品一品。

⑵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5、这里的四句话,请你默默地读一读,品一品,哪一句里的桂花的最香。

联系生活体验:甜甜的、淡淡的、丝丝缕缕的迷人花香,深深地吸了一口又一口.

(这里的浸字是弥漫的意思,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弥漫在这桂花的香气中。)

①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晚上看书闻着一缕花香;妈妈洗衣服,风一吹,闻着一阵花香;推开窗户,一股花香迎面扑来;上学路上一路花香;坐车远行,衣服上还留有一丝花香……

c、师:浓郁的香气,包拢在我们周围,如缕缕清风,萦绕在每一个角落,似乎渗透到了我们的身体里,每一个细胞中。再齐读。

“全年”──整年、四季、12个月、165天、分分秒秒。

“整年、一年四季、一年12个月、365天、分分秒秒”读句子。

(个别读为主,适当加上评价,指向花香久,无时不在。)

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d、指名读读书上这一自然段:“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不开花时,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轻轻地呷上一口,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给深深地陶醉了;──“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年时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f、交换一下,学生说前半句,教师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齐读这一段:“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找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j、师:真是场好大的桂花雨,我们的头上,衣领里满是桂花,一不小心,调皮的桂花钻到了我们的嘴里,甜丝丝的。我们带着满口袋的桂花,跑到哪儿,满身的香气就飘到哪儿,有趣极了。(齐读)

k、这段话让我们也见识了桂花雨,这里的桂花除了“香”,还有什么?──乐、生活的香甜。

l、静静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当时的情景。如果是你,在满头满身的桂花雨里,会怎样喊?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 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快乐、开心、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笑逐颜开,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

评价:真美,从你们的朗读中看到了那落英缤纷的桂花雨,感受到了那心满意足的快乐。

n、摇桂花的快乐也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作者的父亲曾经用诗句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这份乐,这份喜。请你读读这首诗:

o、桂花“香飘云天外”,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之作赋,画家为之挥毫。请你再读一读这些赞颂桂花的诗句。

1、由古诗写“西湖”谈到“杭州”时,随机介绍杭州的桂花: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农历八月,正是秋风乍起时,夜里,山风穿风而过,带来一室花气,盈盈暗香笼袖,忍不住,闭目凝神,深呼吸──香气透心穿肠而过,刹那间,只疑人入仙境……当金黄色的桂花象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时,在西湖边上的满觉垅,满山遍谷,连绵数里地下着“桂花雨”,胜似天堂美景──“满垅桂雨”,落尽西湖千般秀。(杭州满觉陇赏桂的画面)

2、听到这儿,联系课文中出现的一个小细节,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解决疑问,我爱桂花香、摇花乐,而母亲眼里心里的桂花又是什么?

背诵、摘抄自己特别喜欢的语段;搜集有关桂花的诗词、文章读一读。

第4篇

思想品德要求: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知识要求: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能力要求: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

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爸爸妈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

1、 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1、 自由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事,哪几段是写这件事?(小组讨论再全班发言)

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写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第5篇

?桂花雨》是一篇状物的抒情散文,以桂花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6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第二至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第二自然段写摇桂花时间的选择及其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摇桂花的情景。以白描手法写景叙事,情景交融,物我和谐共生。第四自然段写摇桂花后,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篇末再次点题,使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也让读者在阅读中分享摇花乐。

全文以桂花为线索,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作者以童年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感情。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课题桂花雨引领读者感受那浓郁的桂花香气在鼻翼唇齿间弥漫,纷纷扬扬的桂花香雨在脑海眼前散开。读着课文,我们和作者一起沉浸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喜欢桂花的迷人香气,难忘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也就理解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又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渐渐的,作者的思乡情便也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溢满字里行间,也久久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且引得我们浮想联翩。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首先我引导学生多读,这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其次是情境创设,我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整堂课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想、练的方法学习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从摇花乐入手,循着桂花香,感悟思乡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读懂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和探究,注重以读为本,做到师生、生生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实现自主、合作、高效地阅读。

2、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外乡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扫除生字词障碍,初读感知,读通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桂花姿态的特点及它浓郁的香味。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桂花雨》这篇优美的课文,不仅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回忆一下课文记叙的哪些人和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摇桂花的情景是作者童年时代最快乐的一件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这件事,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他的童年。(板书:摇桂花 乐)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句子,圈圈词语,体会一下。

2、交流:你刚才划的是哪一句?圈了哪些词语?谈谈你的体会。

生自由交流以下内容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2)老是、缠表现了作者急切的心情,可见我对这一乐事的向往程度,表面上是问妈妈,实际上是要求妈妈让我马上去摇桂花。

(3)是啊,我是这样急切地要摇桂花,能在问前加上提示语吗?(急切地、迫不及待地、一遍又一遍地等)

(4)你注意到这句话的标点了吗?作者的这句话是问句,为什么要用感叹号呢?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2)适时提示学生圈动词:铺、抱、摇。从中体会我的那份高兴劲。

小结:这便是儿童快乐,是童真,是童趣,只有儿童才能了解,才能体会。就像父亲诗中写的儿童解得摇花乐。

出示: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交流纷纷、满头满身、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等词。老师适时点拨:满头满身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2)请你们也来大胆地想象一下,满头满身是怎样的情景呢?

(3)于是我会情不自禁地喊。想象一下,我会怎样喊出这句话?可能会有哪些动作和表情呢?(情不自禁、高声地、忍不住、仰起头、张开双臂等,让学生充分想象,体会作者的欢乐。))

小结:你喊出的是一份陶醉,我们听到的是一份惊喜,大家感受到的是情不自禁的赞美。让我们每个人都读出了自己的一份美美的收获。

过渡:这桂花雨多香、多美、多大呀!所以课题叫桂花雨。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桂花的香味?

1、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

(两种香混合在一起飘向空中,到处都是,弥漫着整个空间,正如父亲诗中写的细细香风淡淡烟。它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香了那水晶盘,香了父亲的诗兴,香了我们的宅院,香了整个村庄,香了作者童年的梦。这真是花雨缤纷入梦甜啊!)

(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1、过渡:沐浴着这场纷纷飘扬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阵阵飘逸的桂子芬芳,感受着这份快乐的又何止是我一个呢?还有谁也在这场桂花雨中感受到快乐呢?

*理解绝(字典字义选择)、解(联系上下文)、即时(找近义词)。(渗透理解字词的方法教学)

*请你读读诗句,想象摇花乐的情景,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父亲作诗的心情怎样?(陶醉、高兴)

*小结:父亲用诗句高度概括了摇桂花的情景,让我们如临其境。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创作的灵感就来源于生活。

(2)可是母亲一看天上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因为母亲不希望桂花被台风吹落,否则就不能竞收桂子了。所以提前摇桂

花。母亲在分享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感受了一份快乐。这真是竞收桂子庆丰年的欢乐场面。)

2、小结: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母亲还有父亲,都离开了故乡,到了外地,我知道母亲很喜欢桂花,所以,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出示: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学生读,颜色显示外地、家乡旧宅院子里、比不得。

*母亲说这句话时,会想起什么?(桂花树的样子、摇桂花的情景、桂花的用途)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总结: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在我们的心间。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 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l21nx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