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7篇 反思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7篇 反思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为一名国小语文教师反思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的经验与感受。教师深入分析自身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旨在为教师同行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7篇 反思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1篇

一节课的开始仿佛是一首优美的乐章的序曲。好的开始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能收到一举成功的奇效。这堂课我就在引入部分花了心思。课堂伊始,我出示自己的日记《贝贝天空》集,读了其中两篇日记《趣味童言》《早餐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笑声。这时同学们对我的日记发生了兴趣,翘首观看我的日记。这时我对他们说:“我把日记当成了我自己的朋友,对他倾诉自己的乐与悲,记录生活中和贝贝点点小事,你看有意思吧:”学生心有所动,齐声说:“有意思!”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说的时候犹犹豫豫,没有自信心。接着我出示了《日记》儿歌,学生读后谈谈感受。学生们信心增加了不少,有了写作的欲望,悄悄和同位交流起了自己最近的事情。接下来的指导写法学生们听得异常认真。

这次的导入,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日记的距离,消除了他们写作的胆怯心理,产生了对日记的兴趣。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面批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个大家也都知道。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然三年级学生年龄不大,刚刚开始写作文。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词语运用、语言感知能力,为了培养他们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及知识水平,特提出比较具体的修改习作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平时的日记,课堂小练笔,作文都按此步骤进行。长此以往,何愁能力不提高呢?

在进行“读文品趣”这个环节中,明显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学生听得认真,但无论怎么启发他们不能积极响应“趣”在哪儿?显得死气沉沉的。这可能与我钻研教材不够,启发引导的方法不恰当。课前在导入和修改方面花了心思,方法的引导就显不足,今后在这方面注意。

1、本次习作47人中有将近40人使用了优美词语,有意识使用优美词语人数占80%左右。摘录部分优美词语:一蹦三尺高、香喷喷、撒娇、严肃、又香又脆、无可奈何等。这其中也有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2、能说清楚事情,句子通顺的学生60%左右,写出优美句子的同学之友十几人,只占20%左右。还有20%的学生句子谢不通顺,前后句子意思跨度太大,不连贯,事情写得不清楚。这说明学生积累语言少,驾驭能力不行。

部分优美句子:香气扑鼻,在大门口就能问道香味。我在家哄我那可爱又调皮的妹妹……

习作7的教学要求:首先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见闻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其次帮助学生掌握日记的一般格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我读几篇有趣的日记给同学们听,然后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了,当时作者把它们一件一件地记在本子上,所以,不管过去多久,这些有趣的往事都已被作者永远地保留了下来。把当天发生的事写下来,就是写日记。然后,让学生明白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的区别——有特定的.格式。

结果,这堂课收效不能令人满意,任我三番五次强调,学生还是要犯错。不是学生无内容可写,也不是学生语句不流畅,或者出现错别字多等现象。使我恼火的是日记格式一错再错。教学过程中,为使那些基础不好的,学习不太认真的学生能真正知道日子的写作与其他作文的区别,我把日子格式“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画出个模版给他们看,但是他们当中还是有人弄错。教学以来,一直都害怕国小应用文的教学,不知该怎么讲,学生才能完全记忆那些格式。还请名师指点。

又到习作了,这许多孩子紧张而又充满兴趣的一项语文活动,学生们可以在习作中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想象力,并让他们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

这次的习作对我们的学生简直是小菜一碟——学写一篇日记,而我们的学生算起来已经写了两学期的日记了,每天都会得到老师的批阅和指导,他们许多人的日记我自己认为,远已超过我的水平,不但内容具体,还影射出他们那与众不同的思想和奇异的想象,所以这次习作我们完成的很轻松,很满意!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7篇 反思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2张

第2篇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字里行间包含着对南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在初步感知课文时共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南沙群岛的美丽:地理位置、物产丰富、景色迷人。再逐段理解,体会每个部分所介绍的特点。其中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所用时间较长,不仅要理解“蕴藏、贮存、用之不竭、曾母暗沙”等重点或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还要让学生感知本段总——分式段落结构的特点。以及为什么称南沙群岛为“巨大的蓝色宝库”这个总领问题。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达成了这一段的教学目标,不过我感觉引导讲解的多了一些,学生接受的'比较多,但自主理解、体会还不够,特别是“海洋动力”中的潮汐能,尽管花了时间描述和讲解,但是学生还是没有一个深层的认识,今后在这方面还要抓一抓学生的课外阅读,我准备另外再找时间补充些视频资料,将这一块补上去。

第三自然段与第二段结构相似,因此在写作方法的理解上比较顺利,用时也不多,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找找“景色迷人”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相对而言理解的难度比第二段要简单一些,配合图片进行理解,以学生自己说为主,重点指导理解“翡翠与蓝玉合璧”、“碧波浩渺”、“蔚为壮观”的意思。再指导朗读。从效果来看,理解的目标已达成,学生也比学第二段更加自主、参与性更高。

第3篇

今天镇教委来我校开展“导学案式”课堂评比活动。我讲了《槐乡五月》这一课。

本文文质兼美,如诗如画,富有韵律。因此,我“以读为主,读中感悟”为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欣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感受槐乡人情物趣;并通过主线教学设计,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在读中表达美,再现美和创设美。

(上课前五分钟)我说:“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有这么多的领导和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生:“不紧张。”

我说:“可老师有点紧张,你们谁能说几句鼓励我的话啊?”

我说:“听了你们的鼓励,老师不紧张了,可是我看到有些同学也紧张,那么也请你们大声的对自己说一句:我能行。我最棒。”

生大声说出,然后我又说:“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说:我俩能行,我俩最棒。再对全班同学说:我们能行,我们最棒。”

就这样学生放松了,心情愉快了,有了好的学习状态,我为教学开了好头。

课堂上,当学生积极提问或响亮的回答后,我不仅及时的进行了语言表扬,还奖励了糖果,因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回答既完整又真确。

3、为让学生感受“飘香的季节”,赏槐花之美,品语言之神韵。我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1)自主探究感悟美。对这样一篇诗一般的美文,不同的孩子感受各异。我让学生们通过个体自主感悟,说说槐乡的槐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行体会槐花的多、白、美、香的特点,再使学生有目的地品味文中优美的文字,体会不同的感受。

(2)感情朗读品味美。我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读是基本手段,读是综合,读是表达,把读变成一种理解,一种评价。”我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课文诗一样的`语言直接激发了学生感情朗读的欲望,欣赏着美丽动人的槐花,伴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学生静心朗读体味,通过个体领悟读、集体感受读,让自主体味后的朗读,读出文的意境。

(3)个性想象表达美。本篇课文对槐花的描写,留下了许多艺术的“空白”,比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槐花”,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现槐花开放的远景和近景,让学生展开充满诗意的想象,对槐花之美进行再创造,这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进一步理解和提升。整个环节的交流给了孩子充分大的空间,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快乐,自由地表达心中所感。

今天讲的是《槐乡五月》的第二课时,但我为了展示学生的书写,开始设计了《基础达标》,在这一环节足足用了10多分钟,因而影响了后面的教学,导致这课没有完成预期设计的教学任务,十分的遗憾和惋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备学生。坚持不懈的实施“学案式”教学,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使自己能在教学改革中不断的成长。

第4篇

核心提示:通过第三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什么原因让天真的小女孩娜塔莎成了大作家的老师?将学生的思路归引到主题的教育意义上来,让学生就题眼,自主挖掘文章的主题思想。 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

通过第三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什么原因让天真的小女孩娜塔莎成了大作家的老师?将学生的思路归引到主题的教育意义上来,让学生就题眼,自主挖掘文章的'主题思想。 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出乎预料”一词,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而“惊喜万分”一词,则是通过让学生拓展想想小女孩惊喜万分时会有怎样高兴的表现,通过完成填空题,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正因为理解好了这些重点词语,才能让学生准确地读懂课文,读好课文。

教学本课二课时,我着重进行了三个问题的教学,“大作家是谁?”“大作家的小老师是谁?”“为什么大作家称苏联小姑娘娜塔莎为老师?”第二课时着重解决第三个问题。

通过第三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什么原因让天真的小女孩娜塔莎成了大作家的老师?将学生的思路归引到主题的教育意义上来,让学生就题眼,自主挖掘文章的主题思想。

值得分享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出乎预料”“为之一震”等词,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而“惊喜万分”一词,则是通过让学生拓展想想小女孩惊喜万分时会有怎样高兴的表现,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正因为理解好了这些重点词语,才能让学生准确地读懂课文,读好课文。 大教育家陶行知有首诗叫《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小孩并不小,你若再说小孩小,要比小孩还要小),他创办“小先生制”在中国教育史上非常有影响。其实孩子也是师,因为孩子的天真,本身就是师之最美的地方。孩子其实也是人!孩子其实也是师!这就是《大作家的小老师》的真谛吧!

第5篇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现在看来不少家长都能参与孩子的成长了。

今天的教学我以朗读为媒介,使学生领会文中“我”自豪和骄傲的爱国豪情。开始学生朗读出现拖音现象,为纠正这个问题,我先作示范,然后通过语言和学生收集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长城、运河修建者的敬佩,引发学生自身做为中国人的自豪。这样学生的情绪上来了,他们激情澎湃地开始朗读了,拖音现象荡然无存。

在指导学生看长城和运河图片写话时,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词语供他们选择,而没有做详细的指导,等学生写后,我看了看,基本上空话较多,没有通过观察对长城整体有个映像,然后再分布重点描述长城的`一个特点,最后抒发感叹。本来我想:为了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写作,我不必要给他们搭建框架。可是我现在意识到,班上的孩子需要细致的指导,现在不是放手的时候。这个火只有在今天下午找时间补了。

第6篇

?花瓣飘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情节直白,情真意切。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懂事的孩子。在教学中,我认为在感悟懂事和深化主题的环节,我处理的还算是成功的。

在第一课时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抓住“懂事”这个词,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找出认为小女孩懂事的地方。新课标倡导课堂应该还原给学生,不应该是传统的教师的告知代替学生的思想。此时,我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并配上音乐,为孩子营造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果然,有的孩子认为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是非常关心妈妈的;也有的学生认为她没有摘整朵花,而只是摘了一片花瓣,可以看出小女孩懂得珍惜花草,非常善良,还有的学生认为小女孩的.爸爸交待她要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感觉小女孩非常懂事;可见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真切地感受到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为了让学生将小女孩美好的品质牢牢记在脑海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作者被小姑娘的懂事深深感动了,于是第二天早晨——引读最后一段。我想在这两盆花中会藏有一张贺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张写一写。花瓣有时代表一份心、一片情,如果你手中有这样一片花瓣,你打算送给谁?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通过这一情境,让学生也学一学小姑娘对周围关心过自己的人表一表心意,让我们的爱心也像这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第7篇

由于恐龙距离我们年代久远,谁也没有见过,学生无法调动生活经验来感悟。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调动学生对恐龙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恐龙、走近恐龙,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有人说,教是为了不教。故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精读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集体学习雷龙,用抓重点词句、了解说明方法、感情朗读等方法来感受恐龙的`特点,总结了学习方法和步骤,为后面的自学作了一个示范。剑龙、三角龙、梁龙等几种恐龙由学生自主研究,通过表格填空,让学生明确目的,带着任务去读书。在汇报时相机点拨,达成共识。这样既激发了自主探求的欲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教学灵活机动,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检查反馈来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回答都很精彩,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让课堂呈现很多亮点,显得精彩纷呈,焕发生机与活力。这正是学生在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积极性后产生的良好效果。

国小语文改革的方向是“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要在充分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在学习了几种恐龙的特点后,我给了学生几个画面,让他们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描写。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各种说明方法的认识,也初步学习了运用说明方法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vjlq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