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其他文案 >

怎样培养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3篇 为孩子打造完美的礼仪教育:从小培养有礼貌的品质

怎样培养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3篇 为孩子打造完美的礼仪教育:从小培养有礼貌的品质

社会文明的进步与人们对礼仪习惯的重视密不可分,作为家长,如何培养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也成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礼仪素养,让TA在日常生活中令人心仪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培养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3篇 为孩子打造完美的礼仪教育:从小培养有礼貌的品质

第1篇

问:我的女儿并不腼腆,但是当把她介绍给刚见面的陌生人时,她很少与他们打招呼。事实上,当我们在街上遇到我的朋友时,这样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我是否应当坚持要她尊重长辈,并向他们打招呼?

答:尊重长辈,与他们打招呼,这当然是我们都希望孩子要学会的东西。虽然你不想强迫你的孩子向长辈问好,但你还会有机会用有效的策略继续教他学会那些得体的礼仪。比如,你可以向他示范得体的举止,或通过角色扮演教他怎样向别人有礼貌地打招呼,有时还可以替害羞的孩子或不合群的孩子说话。所有这些做法的确都可以向你的孩子表明什么样的礼仪是为人们所接受的。

要认识到,小孩学会应用得体的礼仪是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而且要花些时间。每次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要重点教孩子练习一种或两种行为礼仪。可以从所有不同的礼仪中进行选择,这包括教会孩子如何与长辈和其他孩子打招呼,如何说再见,如何说谢谢你,如何使用纸巾,学会得体的饭店、餐厅礼仪,还有如何接受和赠送礼物的礼仪。甚至对最小的孩子也要尊重。当孩子说话时,保持目光的接触,要注意倾听。要重视并小心照料好孩子的东西。

给孩子讲解什么是恰当得体的行为时不要用批评的口气,通过正面教育使孩子学会得体的礼仪。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小孩什么礼节都懂,这样想是错误的。教育孩子避免鲁莽行为。要给孩子们讲清楚,在一定情形下他们能做什么。例如,当你临时有事忙碌,告诉他们可以画画、看书等。

与孩子商定几种一致同意可以接受的联系方法,以便当他们的确需要你时,就可以得到你的关注。教育你的孩子学会使用礼貌词语,诸如“请”“谢谢你”“请原谅”等。家长要意识到,如果经常能听到这些词语,这些词语即能成为孩子的“第二天性”。

表扬你的孩子。当你的孩子表现得很有礼貌时,你要表扬他们。经常给你的孩子示范好的礼仪,以身作则就是你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孩子往往是你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而不是听你说什么。)如果你和你爱人偶尔考虑不周,教育孩子要考虑周到就更加困难了。通过使用排练、角色扮演、利用玩偶和讲故事这些娱乐形式,能够加强对你家学龄前儿童的礼仪训练。例如,如果你容许孩子用电话与别人交谈,一定要教给他们以有礼貌的方式去做。

怎样培养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3篇 为孩子打造完美的礼仪教育:从小培养有礼貌的品质 第2张

第2篇

古有“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人类从“野性”走向“理性”的.标志。礼者,即为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仪者,即为规范的表现形式。礼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规范的表现形式。“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一夜可以产生一个暴发户,三代也培养不出一个贵族。来自外界的财富甚至包括知识,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突击上来,可个人修养体现于生活细节举手投足之间,却绝非三五年就可以大功告成的。有家长抱怨,我讲了多少次,那兔崽子就是不听,有什么办法?有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上一秒钟才答应着,下一秒就抛诸脑后?有家长尴尬,这孩子长这么大,一点规矩都没有,老给我丢脸……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长们在责怪孩子的时候,请先问问自己是否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谦让、真诚、宽容、诚信?是否把尊老敬贤视为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否记得对所有长辈都尊称“您”?是否任何情况下都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是否在公众场合说话时轻声细语?是否能够向为自己服务的人真诚地说声“谢谢”?是否对擦肩而过的邻居点头微笑。

孩子的礼仪教育离不开家庭。如果缺乏良好的家庭礼仪教育,仅仅只是依靠学校教育,孩子长大以后,无论知识积累有多丰富,无论专业水平达到多高的地步,个人素养始终在一个让人遗憾的水平。要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请先让自己成为孩子眼中有礼貌的父母。

赛场上,中国学生因为没有给外国小朋友准备礼物,尴尬之下只能以人民币回赠;饭桌旁,中国孩子热闹讨论,谈笑风生,外国孩子却在安静就餐,这是发生在英国坎特伯雷举行的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真实场景。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但如何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却是很多家长的难题。

新快报记者最近在“新新家长群”做了一个随机调查,约七成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懂礼仪,只有不到两成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礼仪很好。其中,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餐桌礼仪、社交礼仪方面最需要提高。

李女士应邀带着女儿去赴宴,行前怕女儿不知礼节而使场面尴尬,便特意叮嘱了一番。没想到,女儿一到现场就把之前的约法三章抛诸脑后了,菜刚上桌,女儿就急不可耐地伸出了筷子挑出自己愿吃的菜,放在跟前,旁若无人地吃起来。大家饭没吃完,已经饱腹的她便大声喊道:“我吃饱了,想回家。”这让李女士“无地自容”。

调查显示,“礼貌有加、举止文明”已成为不少年轻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期望,甚至已超过以前父母最看重的“恒心和毅力”、“勤俭持家”等品质。

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家长表示,自己特别注意孩子的礼仪教育,但也有11%的家长觉得,顺其自然即可,没必要教育。其中,有接近七成的家长会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35%的家长则表示,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孩子身上反映出来无论好的坏的,都是家长的投射。”“兔子”表示,如果家长本身做不到,再怎么教育也不可能出来一个表里如一的孩子。“兔子”儿子比较害羞,见到陌生人只会躲到妈妈后面,“兔子”认为是自己影响了儿子。“虽然我不至于像孩子那样躲到后面去,但我和别人接触时出现的躲避表情或者不自然的表现,孩子是一一看在眼里的。”

调查中,大部分家长都表示,自己会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只有不到两成的家长表示,自己会在特定的场合才会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为。

“其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礼仪教育的道理和方法都渗透进去了。”果果妈对此表示同意,她认为礼仪教育身教重于言教,要有意识地做出表率,孩子是怎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身边的家人是第一责任人。“小孩都是有样学样,有问题的都是大人。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常常要扪心自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我是不是也这样?’”

教育学博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小脚印中心曹云昌主任认为,日常交往是培养孩子礼仪的绝好机会。生活中的你来我往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期。

德国柏林弗莱蒙国小校长凯梅尔博士指出,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关键。比如让孩子帮助做什么事时总是对孩子说:“请你帮我……好吗”,“请你……好吗”,而不会说一些生硬的句子,或者强硬地命令孩子去做事。孩子做完了某件事,母亲总会说声“谢谢”。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父母总会和孩子商量一下。例如,父子一块看电视时,如果父亲想换一个电视节目,总是先对孩子说:“杰克,我们换个频道看好吗?”

1.学说“请”和“谢谢”以及问候大家: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学说话了,每当他要点心或玩具时,父母就可以提示他说这些礼貌用语。

2.学会分享:引导孩子领会“分享”的涵义。可以给他两件相似的玩具,然后从他手中拿去一件,交给别的小朋友。如果只有一件玩具,难以摆平,应该对他说:“现在轮到别的小朋友玩了,等他玩好了你再玩。我们先做另一个游戏。”

1.教会孩子如何拒绝不喜欢的食物。较好的做法是:故意给他一种他不爱吃的东西,引导他正确说出:“不,谢谢。”让他明白吵闹和做鬼脸是不礼貌的行为。提醒孩子享受美食后要感谢做饭的人。许多孩子不喜欢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妨让他们在得到家长同意后中途离开。

2.学会感谢。如果你的孩子当着送礼人的面拆开礼盒,提醒他说谢谢。如果礼物不是当面给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挑一张美丽的卡片——学龄前儿童还不会写字,可以引导他在卡片上画画并签上名字。

1.教孩子做一个好主人。先让他说出在别人家做客时感到快乐的事:比如说小朋友让他一起玩玩具、给他喝饮料等;然后让他用同样的方式招待客人。当孩子出门做客时,应该提醒他穿戴整洁,做个好客人,遵守别人家的规矩。

2.电话礼仪。教孩子打电话很容易,多数孩子喜欢玩这个“成人玩具”。当他接电话时,可以先教他说“你好”。如果电话不是找他的,提示他问一句:“请问找谁?”当孩子要拨号打电话时,替他念号码,并提醒他先作自我介绍:“我是某某”。

第3篇

当看到孩子有不礼貌行为时,大部分家长的反应是:训斥、批评,而没想过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礼貌是什么,什么行为是有礼貌的什么行为又是没礼貌的。

父母有意识地在不同场合、根据不同对象教给他具体的做法。如对长辈说话时要使用"您",早上主动向认识的人问好;分别时要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用"请";得到帮助后要说"谢谢";对长者不能称呼姓名或叫老头,而要称呼"老爷爷"、"老奶奶"、"叔叔"、"阿姨"等;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到别人家里不随意动东西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说出来的,而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形成。比如,每天都要搭乘电梯好几次上下楼,可以教孩子一走进电梯先向开电梯的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问好。别人帮着按了楼层,

要说谢谢。离开电梯时,要向电梯里的人说再见。每天练习,他自己就会主动地问候了。

让孩子明白,用不礼貌的方式表达要求,得不到好效果。 比如孩子打你或叫你"大笨蛋"时,怎么办?这时候,家长最重要的是保持平静,然后坚决地告诉他这样做是错的。然后,还要告诉他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

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打扰来访的客人,会把孩子打发到一边,让他们自己去玩。可这样做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会想: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客人在一起,是不是我总是做错事情?久而久之,家里一来客人,孩子就会自动躲到旁边去。所以,当有客人来访时,父母应该把孩子叫来,向孩子介绍客人,再向客人介绍你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帮客人拿拖鞋、拿杯子,和客人一起说说话或做做游戏,而不是把孩子打发到一边去。

最后,家长要注意,父母的以身作则永远是最重要的。潜移默化中,教孩子要懂得礼貌,即便他一时不理解"尊敬"、"谦让"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谦让的态度对待别人,孩子就会注意进行模仿,这些都是孩子今后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础。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qitawenan/y2rdpk.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