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心得体会 >

传习所心得体会5篇

传习所心得体会5篇

当自己有了新的思索之后都是需要将心得体会写好的,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逻辑能力得到提升,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传习所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传习所心得体会5篇

传习所心得体会篇1

在《后会有期》这部电影中有一句话说道: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道理出了问题吗?显然不是。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再多的道理也需要去“实践”,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近日研习王阳明的《传习录》,对于其中王阳明所阐述思想,有所感悟,其中心思想就是:心之本体者,性也,性即理也。所以,心即理。这是理解王阳明心学思想最关键的问题。

一、理得即心安?

?传习录》的精髓在于将心和理合二为一了,他说心即理也,心和理是一体的,不可分开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不必向外去探求,即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但是,这个理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且非常大,不太好概括。我以为这个理不是别的,而是合理。理只是一个合理,合理就是理。中国人最倡导的就是合理,我们似乎总是很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很没有原则。但其实我们是讲究的合理,做合理的事,说合理的话,而这个理则需要自己去把握和体会,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尺度。中国人一直讲的是心安理得,我的理解就是,只有合理才能理得,理得才能心安。

自己在心里觉得合理,在逻辑上讲的通,自然就能心安,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静和安慰。试想,如果有件事你一直想不通,你心里能安宁吗?肯定是心里不踏实以至于辗转反侧,痛苦不堪。一旦你恍然大悟了,把这件事的前后捋顺了,想通了,能够说服自己了,自然如释重负,仿佛获得解脱,从心理上获得一种安慰。这就叫,理得才能心安,只有合理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心安,不合理的东西你不会心安。忽的想到多年来部队内部关系中发生的问题,心不安,不就是因为不得理吗?带兵人,要想心气顺,简单的说,就是要合理合法而已。

二、“实践”才是王道。

践行之路,从无坦途。但是如果说只要在心里觉得合理了,就会得到心安了,人生从此再也没有烦恼了,那也未免有点自欺欺人了,与王阳明的本意相悖了,王阳明说一定不要欺天罔人,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王阳明的弟子也发出这样的疑问,说诚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闻教告,遂能至于知致而德明乎?为了解决这个疑问,王阳明又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个命题以救其弊。

他认为,知行本是一体,不可截然分开,知即是行,行即是知。有是知即有是行,知是行之体,行是知之用。王阳明认为光有知是不够的,知而不行非真知。如果你自己在内心觉得合理,逻辑上说得通,这不代表就一定真的合理,很可能到实际中又变得不合理了。所以才要知行合一,把自己内心觉得合理的东西用外界事物来验证,用行动和实践来证明你的理论是合理的,这也就是实际合理。所以,光有逻辑合理是不够的,还要实际合理,或者事实合理,经过事实验证的合理才叫真的合理。

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所以,王阳明回答他弟子这个疑问的时候,说昏暗之士,果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所以,王阳明的心学经常给人一个误解,就是教人要去静坐冥想,参禅打坐,包括他的弟子在内都这样认为。他们会想,假如一个人成天什么也不做,整天在那里静坐悬想,是不是就能体悟真理,超凡入圣了?当然不是这样,王阳明说的很明确,要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就是说要在事上磨练。在心静的时候方便反思,通过省察克治的功夫来悟道,但这是不够的,更要在事上磨练,要使没事和有事的时候心境是一样的,要在具体事情上来体会平时所思所想是否合理,不能知道做不到,知道就去做,做了才真知道,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王阳明年轻时很迷恋仙释二教,也就是道教和佛教,但他后来很反对仙释之说。因为他觉得佛道都是只在静上下功夫,却没有去事上磨练,最后都是虚空顽静,不切实际,与圣人之道不合,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真正好的一生,总是需要我们去行动。去做无数件别人不屑尝试的小事,拒绝那些试图迷惑你不需匍匐的虚假繁荣。

三、信念成就梦想。

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些人,无论遇到挫折还是迷茫,都会微笑着面对生活,看到他们,我们犹如看到了星星和月亮,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灿烂的笑容,因为他们永远不缺乏信念,必将实现梦想。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否还在沉醉于困惑,借口迷茫而拒绝展开青春的翅膀?要知道,生命的天空不可能向母亲一样永远慈爱和安详,尤其在部队中,不可能天天洒满明媚的阳光,偶尔也会弥漫迷茫的风霜。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醉于迷茫,别人都在顽强的活着,我们有何理由忘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印度的圣雄甘地,南非的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全身不比矿泉水瓶子大多少的澳大利亚人约翰库提斯,我们崇拜他们,就是面对挫折,他们能够做到心安理得的迷茫,正是他们用默默无闻的耕耘完成了别人认为无法完成的工作,让他们成为了人们心目当中的偶像。

所以,通过研讨《传习录》,最重要的是要面对迷茫,不要慌,它不会因为你的慌忙,就放弃对你纯洁思想的侵蚀。更不要以伤感的眼光来看待迷茫,因为迷茫是一杯茶,聪明的做法就是勇敢的面对,并且乐观的去品尝。总之,迷茫过后,要么读书,要么奋起?总之要保持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凡事不必苛求,但求心安理得就好,因为真正的辉煌并不是没有平平淡淡的时候;真正的英雄也并不是没有曾经的悲伤;面对迷茫,不仅要心安理得、更要知理心动。那是生命庄严的考验;更是胜利无尚的荣光。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凭着它,我们不一定取得胜利,但毕竟是在一步步走向辉煌!

传习所心得体会篇2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传习录》

看完之后发现原来古人也和我们现在的人犯同样的错误。我理解的上达功夫,就是知识里说的本体论。现在的人对于自己越是不了解的、感觉神秘的东西,就越是感兴趣。

以前我也这样,总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识,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说出去让别人听不懂,自己感觉到很有面子,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目的。

这里面王阳明讲的很清楚,上达和下学是一个功夫,不追求下学的上达全是空中楼阁。下学就是上达,《中庸》里讲“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不从基础的理论开始,想直接到达哲学的顶峰,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们是入世的学说。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识都要以现实为出发点,学的东西要在现实当中可以应用的上。只谈理论,不落实到实践上,就达不到知行合一。王阳明举的树生长的例子特别的实际。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设定出树长什么样子,你只有不断的去浇水、培育、养护,它才会向上生长。至于树能长什么样我们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说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那样。想要追求上达要从自己内在做起,向内求。心擦亮了,明德显现,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上达也就实现了。

传习所心得体会篇3

最近心血来潮,拜读了阳明先生的《传习录》,虽然对其中有些古文不甚理解,但能大体会意,读完之后深刻为古人的智慧、勇毅等品质所折服,这些传统经典值得现代人学习,也应该被不断传承下去。

阳明先生继承了宋代的心学“理论,并以自己的体悟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血体系“,其中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思想核心,影响古今内外无数人,甚至间接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成为经济腾飞时期韩国的精神范本……曾国藩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而我认为,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传习录》对于国家政治建设现代化、推动文化强国战略以及优化社会建设布局都有着重要意义。

?传习录》中有一句话叫做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正于天下“,王阳明在这里表明了他自己的观点:名分正当,言辞才合于道理。名分合宜,国家就平治。

名分不正,国家就混乱。我认为这里的名分“二字,在今天可以改为法治“,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合情合理、有据可依、覆盖全面,这样才能让社会运行更加顺畅,国家更有权威,百业兴盛,政通人和。而我想我们修改宪法的目的,也正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契合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传习录》中的致良知“对于保障政治清明、生态良好也有很大作用:如果每位官员都本着良知而言行,按照良知要求自身、开展政务,那么必然能做到拒腐防变,更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就如古语所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只要每个公务人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治理何愁得不到进步。

?传习录》还告诉了我们一些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一些智慧。每个时代的背景都不一样,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社会的治理核心方向是解决当前最重要的矛盾,例如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所产生的矛盾,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社会才能不断前进。在解决矛盾过程中,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不断地摸索中获得经验,进而深化为理论,指引我们前进。

?传习录》在文化塑造方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上每一个个体其实都是国家、民族的一个文化因子,如果每个人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有勇气,那么民族就有希望。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国家倡导正能量,社会和谐是大家都愿意看……

传习所心得体会篇4

“侃多悔,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因药发病。’”

这段话是说:一个人有悔过之心是对的,无论你觉得做错什么,以后别再重蹈覆辙就行了,但没必要感到有罪,更没必要念念不忘

这段话之所以拿来分享,因为发现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做不到那么“潇洒”,往往越是“懂事”的人,越会对自己曾经犯下的某个错误耿耿于怀。我有一位女同学,曾经是标准的贤妻良母,但有一次同学聚会,被大家拉着打了一个通宵的麻将,结果糊里糊涂第二天送儿子参加演出比赛的事给耽误了,孩子因为迟到,比赛结果有失水准。事后她后悔不已,总觉得在孩子最需要她的时刻亏欠了孩子,于是就对儿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尽量满足,直到后来她发现孩子因此养成了偷钱的毛病才后悔不迭。真的是一个错误套着另一个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了就是错了,吸取教训就好,学会放下,否则错上加错就更加得不偿失。生活是朝前看,跟每个当下的自我和解,这又何尝不是“致良知”的一种表现?

传习所心得体会篇5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xinde/5jd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