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回望“两弹一星”精神,展望新时代的奋进

【学习心得体会】回望“两弹一星”精神,展望新时代的奋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10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披荆斩棘,历经磨难,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富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强调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因此,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们回顾两弹一星的历程,重温两弹一星的精神就显得尤其重要且必要。要“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学习心得体会】回望“两弹一星”精神,展望新时代的奋进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以及人造地球卫星。研制两弹一星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打破核大国的讹诈与垄断,为了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做出的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在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日以继夜的奋斗之下,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了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的辉煌伟业。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涌现出了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钱学森、孙家栋、于敏、郭永怀等一大批两弹元勋以及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在此过程中,我们逐渐凝聚、提炼出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199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大会上,详细阐述了“两弹一星”的伟大精神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鼓舞,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如此伟大的贡献。
 
 
  为有牺牲多壮志
 
  我们可以回望几个具体的故事,来感受两弹一星精神的力量。
   
 
  钱学森先生,1935年赴美留学,在美国的求学中,他获得博士学位,获得极高的学术声誉,担任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钱学森先生毅然决定回国。因为钱先生的能力及其出众,美国当局极力阻拦,并将他关进监狱。直到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等人的极力周旋,以及美国一些爱好和平的人士的帮助之下,钱学森先生终于得以回国。后来,钱学森受命组建导弹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中国的导弹事业从零开始,终于在1960年11月成功地组织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又在1966年10月,成功实现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钱先生一直十分关心中国的科技事业与人才培养,因此2005年,钱先生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引发了广大科研与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邓稼先,1948年赴美留学,由于能力突出,仅用两年便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在他即将在美国开始自己辉煌的物理学研究的时候,他也毅然冲破重重阻碍,回到了新中国,开始为新中国的科研与教育事业发光发热。1958年,邓稼先开始参与高度保密的原子弹设计研发工作,从此之后,他开始了隐姓埋名的工作。在科研所里,在戈壁沙漠,邓稼先与他的团队一起,克服了资料少,设备差,时间短,环境恶劣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1964年10月,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并于1967年6月,成功爆炸我国的第一颗氢弹。因为长期的核试验,邓稼先的身体受到了不可恢复的损伤,于1986年7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郭永怀。1956年,郭永怀先生放弃了在美国的教职与科研工作,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此后他参与了两弹一星工作。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就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拖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5日凌晨,飞机不幸坠毁。当工作人员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
   
 
  毛泽东同志有一首诗叫做《七律到韶山》,其中有这样的两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回望两弹元勋的故事,更能够体会他们精神的伟大。他们都是那个时代中国乃至世界最为优秀的科学家,按照常规的思维,科学家会特别在意自己对世界科学发展的贡献,在世界学术界的声誉,他们都本可以留在西方发达国家,在未知的科研领域去探索,去认识全世界人类都未知的自然规律。但是他们都放弃了这样的机会与条件,选择回国,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选择了从头开始艰苦创业。从此,世界科学史上少了那么多优秀的开拓者,但是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那么多伟大的名字,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精神。如同钱三强先生所言:“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是这一批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了自己的祖国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中国人民能够堂堂正正挺起胸膛,他们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发展,与祖国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们放弃了自己奋斗而来的优渥的生活,全心全意奉献自己的才华与青春,他们有的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也正是这样的壮志,才能够叫日月换新天,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让我们能够更加有底气地发展,有底气地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精神的力量
 
  两弹一星精神是秉承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体系的精髓。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实际上,这样的内涵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历程,催生出了具体不同的一些精神,譬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最根本的精神内涵,是相似的,是互通的,是紧密相连的。这也是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相一致的。
 
 
  正是因为老一辈两弹一星工作者对祖国爱得深沉,他们才能够祖国一声号令,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奉献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正是这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够让我们的国家从一个农业国,迅速成长为一个工业国,掌握一些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科技,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作为总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他们有着开拓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从零开始,从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戈壁滩开始,建设我们自己的实验基地,进行科学研究,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两弹一星事业。两弹一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国家两弹一星事业又正好遇上了国家困难时期,三年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全国上下,大力协同,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勇气,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两弹一星工程的不只需要科学家们的努力,还有很多解放军战士等工程人员的奋斗。革命战争年代培养出的优秀的指战员,在国家一声令下,开赴西北荒漠,开始了新的事业。再比如说聂荣臻、张爱萍等领导同志,作为军事干部,他们为什么能够领导好国家科研攻关呢?我想这正是因为:两弹一星精神与革命战争年代的伟大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广大指战员坚强的战斗意志,这是源于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针对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此后359旅在蓝泥湾开展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其精神内涵也正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一大会址,从嘉兴南湖红船走来。从大革命时代,到大革命失败的低谷;从南昌起义,到起义军的失败,到井冈山,到点燃星星之火;从江西开始长征,跋山涉水,历经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流水、大渡桥横、岷山风雪,终于在陕北继续生根发芽;从抗日战争的持久作战,到解放战争的百万雄师,共产党人本着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依然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在经历一系列的成就与失败之后,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段不平常的历程,是离开不包括两弹一星精神在内的一系列精神的激励的。也正是因为我们传承并发展了这些精神,我们才能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代的青年
 
  我们是在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精神的鼓舞之下长大的一代人,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在当今社会的一些变化,一些不足。近些年,我们对于一部分青年也这样的一个描述,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的青年都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出现,以及广泛传播。在市场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年,在情怀与物质面前,选择了物质。诚然,这样的变化与社会压力的变化有关,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假如我们的社会,缺少了如“两弹一星精神”这样的爱国主义以及奉献精神等情怀,我们的国家、社会、民族是缺少潜力的。
   
  自中美贸易战以来,我们或许面临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发现,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很多基础的、根本的科学技术领域,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有着巨大的差距。就如同我们在五十年代遇到的问题,在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之下的困境。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即使在中苏交好的时代,苏联可以援助我们造汽车等工业,但是真正最尖端的科技,只能依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去创造,去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描述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放在现代,仍然是如此的,譬如芯片技术,发达国家是不可能分享技术的,真正的核心技术,只能自己去做,自己去掌握。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作为一名博士生,我们需要回顾自己走上科研学习道路的初心。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是有着为全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做贡献的梦想的,是有着为祖国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情怀的。我们希望能够在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征程上,走出一片新的天地。当然,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够实现的事情。在这样的征程中,我们会经历挫折,会经历失败,会有退缩,会有怀疑,但是我们应该要学习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学习两弹一星工作者们的精神与毅力,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与科技攻关,贡献自己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到:“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这也正是在激励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把青春与祖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融合在一起,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肩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责任。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去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荆棘、百年奋进的历程,去回顾参与两弹一星的前辈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伟大精神。这是一场心灵的洗涤,更是一场积极进取的动员。
 
 
  我们可以从前辈的故事中,感受到力量。钱学森等人的奉献与成就让我们敬重与憧憬,郭永怀等人的牺牲让我们心痛与感动。我们要认识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既是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又是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榜样,给予我们以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勇气与力量。
 
 
  今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们记住了这样的一句话,1928年6月6日,陈乔年同志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之前慷慨陈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不管是陈乔年他们那一代的革命先驱,还是邓稼先等两弹元勋,还有许许多多的前辈,奋战在各个领域,奉献自己的青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来了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不朽的贡献。他们都是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们要回望过去的奋斗路,更要眺望前方的奋进路。“雄关漫道真如铁”,10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的成就,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前辈们披荆斩棘带给我们的幸福。“人间正道是沧桑”,时代滚滚向前,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披荆斩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不懈奋斗,不懈努力。
 
  (作者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xinde/6py516.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