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热点 >心得体会 >

西藏读后感7篇

西藏读后感7篇

读后感是我们对作品的赞赏和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加敏锐地捕捉作品的细节和内涵,写读后感是我对书中人物命运的感悟和思考,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西藏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西藏读后感7篇

西藏读后感篇1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我读得非常快,甚至让我自己都有些难以喘息——因为它是如此的一气呵成。陈坤在书中以“行走的力量”活动为线索,讲述自己的成长,出名,反思,行走和那些他悟出的道理。

作为读者,我看书时一方面惊叹陈坤本身性格的强势与对自我认识和把握的到位,另一方面却更加向往行走,尤其是像去西藏这种改变一生的行走。陈坤本身信佛,童年孤僻的他很享受独自打坐,静心修行。所以在行走一开始,队里关于“禁语”的规定就在第一天出现了问题。由于在高原容易产生高原反应,而且行走本身就是一次个人的修行,对于在行走中讲话是非常分散精力的事,所以“禁语”是很必要的规定。

可当10名大学生和陈坤同时上路时,陈坤和工作人员有交谈,其他同学也以为禁语可以就此打破。纷纷开始张嘴讲话,到行走快结束时,陈坤问大学生有哪些人破了禁语,所有人都举了手。陈坤顿时大怒,一言不发转身朝山下走去,走到同学们看不到的地方,把手里的登山杖用力朝石头上砸,登山杖几下就断了。

到了晚上,紧张的气氛更是火上浇油,有同学质疑陈坤自己首先打破的禁语,可陈坤却想告诉同学的事,不要关注他干什么,而是应该做好自己。双方展开了激励的辩论,最后却谁也没有投降。最终还是陈坤自己反思后,走到同学宿舍,先向同学道歉然后以自己从小的经历来告诉同学们他做行走的初衷和原则。终于,同学们也理解了这位大哥哥的想法。整理心情,他们继续出发了。

如今中国的驴友越来越多,而此次“行走的力量”只在北京的大学中招募自愿者。从一万八千人中多番选择培训,最终选出十名很适合“行走”的大学生。可在最后的队伍里,多了两位海南的大学生。他们自身也非常喜欢旅行,但由于报名的限制。他们没有能报上名。最终,他们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陈坤。在打了一个月的工筹够路费后,他们一路“搭车”从北京一路前行,穿过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最后是到达西藏。

两个年轻的大学生,用招手搭车的方式走完了京藏线之旅。他们每一次到达新的地方,接受人新的帮助,就会拍下照发微博@陈坤和@行走的力量。虽然他们历经了许许多多困难,在西藏也如愿找到了行走的力量的队伍。但出于对其他十位大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团队规定的严守,陈坤代表团队狠心拒绝了他们的加入。可是,行走本就是一件坚定的事。当陈坤从拉萨坐车去羊湖的路上。看到两个身影在前面走。两个大学生看到他之后说“坤哥,我们只是想跟在你的后面走。”陈坤的眼泪就掉下来了。他拍拍他们肩膀说,上车!这也让我相信,陈坤这一次的决定,也是更完美了他的行走。

后来的后来,他们还越过了海拔超过5230米的垭口,去了盲人学校。在盲人学校里,陈坤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叫扎西赤美的小男孩。他从那个男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儿子的影子。可他却没有个对那个男孩有特别的不同,或者说更多的关爱。他说,害怕小男孩因此会抱着一种渺茫的希望——希望陈坤会回来,这样一来,其实是对他的另一种残忍。“残忍”,陈坤的观点又一次震撼了我,对于平凡的我和许多人来说,如果喜欢,那一定会更多或刻意地关爱他,我就是这样,喜欢就让他知道,喜欢就让他过得比别人好。可是我却忽略了环境的不变性甚至说是社会的残忍。所以,读别人的行走也是一次修行。

当我们真的忙到一种不知道在做什么的状态,请一定要停下来,不要慌,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做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在行走的过程中慢慢变坚强。

西藏读后感篇2

每个人的心里,一定会有这么一个人,在情窦初开的青涩年纪与他相遇,从此遥远地喜欢,默默地祝福,关于他的一切却在不知不觉地关注中,支撑起青春岁月里,那些最灿烂最明媚的日子,虽然两个人的人生轨迹从未有过交集,他却成为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怀着不够单纯的初衷,早早预定下这本书!想要了解他的故事,为了更好了解自己。而越了解自己,似乎才能越明白别人!然而认真读完这本书后,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过阅读之前,期望从中得到的满足!

书捧在手上,很大很真诚是给我的第一印象,黑白海报作封面,整本书散发著沉静内敛的气质,心也静了!陈坤的文字,正如他自己,踏实干净,直来直往,不过分不张扬,没有玲珑剔透的词藻,更多的是心灵感悟,却如手术刀般冷静精准剖析自身内在,最为令人叹服!

书中有回顾过去遭遇的种种,也有自省名利双收后的迷失,亲情友情师生情父子情,时常让人动情落泪!陈坤就像水晶,在阳光下折射出不一样的颜色,每一种颜色,明灭自有它的光彩!

但最为触动我心的部分,还是关于“行走”,贯穿整本书的主题和线索!从为梦想坚持不懈地“大强和小梅”,到最后部分十位大学生的“行走日记”,每个文字浸润着眼泪与心血,也洗涤了我的心灵!他们一路上有争吵,有沮丧,有悲伤,有误会,互相争辩,挑战自我,与自己较劲,最后又团结在一起,特别真实动人!这些精神上的游民,在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在心灵的边缘,坚持着最朴素最高贵的梦想!

有时候最简单的道理,需要相同频率的人才能接收的到,而往往最简单的道理,也最难落实在行动上;简单如“行走”,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如何在行走中,去寻找早已丢失的赤子之心,如何在行走中,将内心磨炼的强大,如何在行走中,去贴近灵魂的本真!

很多人对西藏的神往,是虚荣心作祟,谁不想为人生履历添上值得炫耀的一笔;就像我看书前信誓旦旦对朋友说,今年一定要想办法加入他们的团队,跟着一起行走,阖上书页,我明白不用追随任何人的脚步,我可以走到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

在“行走”中,我们难得与孤独相拥,获得与自己安然相处的片刻宁静,心绪平稳而空寂,关照并审视自己走过的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要用最难忘的记忆,铺就印在我们心底的足迹!以至于让以后的我们,想起来,没有遗憾和后悔,只有暖暖的回忆!

真心感谢陈坤书中的那句:没有人能替你承受,也没有人拿得走你的坚强!对现在的我来说,很受用。

西藏读后感篇3

我多么期待“行走的力量”是一场“开始宁静”的革命,一场可以重新导入内心世界的修行,一次开始抚摸自己灵魂的发现之旅。

by——陈坤

不得不说,买这本书也是一个巧合。再推荐书单了看到这本书,不过吸引我的不是书名,而是写书的这个人——陈坤。明星写书,为的不过是炒作。但是,为什么他的这本书会在高中生品味书香推荐里?同时我也质疑,他不是专业作家,可以写好吗?抱着种种疑惑,我把它带回了家。

是的,我读完了。

我读了两遍。第一遍,翻开书,便一发不可收拾囫囵吞枣的看完了。然后,我发现我需要读第二遍。

这本书了的陈坤不是那个在聚光灯下在电视机里的那个陈坤,整本书,他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贫苦的重庆小孩,到巧合的考上电影学院,接片,偶然出名,有所成就,迷失,找到自我。之中的章节穿插了“行走的力量-西藏行”的种种感悟。这本书了我看到的是脱离名人身份,真真实实的一个人。“行走的力量“不如说是寻找心的旅程。

陈坤一起行走的十个大学生志愿者行走11天,32座大山,115公里,最高海拔5231米,这之间因为各种问题有过争吵,有过激烈的辩论,有过坦诚相见后的和解,陈坤说,他也曾质疑是否选择错了,后来发现,人生是一场有一场巧合的相遇,遇见了就是缘分,没有对与错,好与坏,缘来了好好珍惜,缘尽了自会分离。有些时候陈坤就把他们当做了自己的弟弟妹妹,用最真实的一面去面对他们,所以有时他会暴躁的大发脾气,他想告诉同学们,有一天你会感激那个残酷对你的人。而同时他也发现,有些时候吵架发脾气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他在一路上自我反省,作为读者的我也同样在反省,有句话说:爱你的人有时得到的是你最尖锐的字眼。因为他们爱你,所以你肆无忌惮,这真的好吗。有时爸妈会用严酷冷漠的语气骂你打你,这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不愉快,你可能会记恨他们,但这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伤害你,有时你的动力,会让你铆着更大的一股劲。

最让我感动的一段是关于梦想的追逐。有两名大学生因为规则限制无法加入“行走的力量”这个活动,但他们为了自己的这个梦想跟在队伍后面走了一路。他们一路搭车到西藏,旅途虽然艰苦,缺氧,没钱一系列问题挡不住他们的步伐,在搭车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能很简单的感觉到人性的闪光面,感觉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单纯交流的,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想太多了,利益冲突,各种冲突。或许在成长过程中人的心会变的坚硬,真实的自己会被一层一层的包裹起来,有时想想,世界也没那么糟吧,感觉一下世间美好的一面,拨开坚硬的外壳,露出柔软的内心,相信那些善意与包容,与世同乐。后来,对梦想的执着足以感动任何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成为梦的推动者呢,让他们进入队伍了也许能改变他一生呢,也许他就是未来那个有光芒的人。他们一起完成了梦想。有时候,我们对梦想不会那么执着,不仅仅是因为各种挑战与困难,还有时间的磨练,有时,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当初追梦的激情。但谁没有梦想?你为此努力了吗,尽力了吗,在种种重压下你坚持过来了吗,或许结果并不满意,但在这过程中你收获的更多。

我也很感动陈坤愿意与我们分享在他作为一个儿子,亲人,父亲,友人时与我们的异同,没错,他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他也有过彷徨,迷惑,被名誉充斥丧失自我再找到自我,他通过严格的反思来约束自己,调整自己,这是对繁荣保持警惕心,是对“恶魔”的反抗心,对清贫的敬畏心。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好的一个榜样,严格约束自己,不断调整前行。

只要你行走,就能与生命中的真相相遇。在行走中找到自己。

西藏读后感篇4

刚开始看这本书也是被书名所吸引。

“行走”和“西藏”似乎一开始就是两个神圣而又宁静的词语,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这两个词背后蕴含的深沉的宁静与神圣,你就可以为此而落泪。

我不喜欢追星,也基本上不会去关注娱乐圈的事情,几乎不刷抖音、不看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以为这就能够让自己静下心来,让自己找到内心的声音,成为最真实的自己。然而并不是这样,我仍旧被自己对未来的焦虑,被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恐惧与逃避,被自己对自我的否定弄得心潮涌动,难以平静下来。

不去浏览网上大量的信息,不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不过是外在的形式,真正要静下心来的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心是如何对待外界的一切的。陶渊明可以身居闹市,却依旧“心远地自偏”,而真正隐世之人却可能早已失去了改变和追求的热情。

我一直很渴望有这么一个机会去行走,去感受行走的力量,之前曾经有两次看到“徒步沙漠”的活动,却在各种原因或者说借口之下放弃了,看了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迷惑,“行走”是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实践的,感悟不深,却非常向往。希望有一天我的双脚真的走了无数的路,走到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柔软,走到我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坚定,走到我的思想变得越来越深邃。

如同陈坤所写:

走起来,你才发现外面的风景如此美好。

走起来,你才知道你自己的内心是多么浮躁。

走起来,你才了解一切都是庸人自扰。

走起来,你才体会困难都是过眼云烟。

走起来,你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内心比脚走得快。

走起来,再不走,就被别人赶上了。

西藏读后感篇5

一本洗礼心灵的书。在陈坤实行“行走的力量”这项活动时,我不再好奇他生为一个演员的特质,而是在接触到他的内心世界后,让我有种清新和畅然的深刻之感。他是一位非常注重自己内心世界的人,由于早期因成名过早而陷入膨胀和低谷,后来他又通过打坐和读书的方式,找到了生活的重心,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书中一直在强调的“行走的力量”,其实就是在不断的行走中,去除内心的杂念,找寻心中原始的力量,并相信它。这不只是一场身体的游行,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前行和探索。

我们为什么要行走?书中也给出了答案:只有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去经历,才会去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变化,才会在戒除一些浮躁后,找寻到本真的内心,感受到它最原始而强大的力量,并且相信它。有时候,我们总是被外部世界的种种所困,其实就是忘记了去聆听自己的内心,刚跟着心走。

行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行者不息,只有不停的行走,不论你的步伐是快还是慢,你的内心总会变得强大,而这一切的过程,也会逐渐使你变得坚强和强大。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陈坤是一个很有灵性和慧根的人,书中的内容也是旨在探索人的内心最深处,那个万物为一位的灵魂之魂。在不断关注它的过程中,相信我们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像自己,并且探索到一个更丰富和幸福的世界。

西藏读后感篇6

在假期中,我读了演员陈坤的一本书——《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这本书中,陈坤自述了从大学至成名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行走的力量”这一公益活动的记录。在这本书里,他不是演员,只是一个和你我一样的行路人。你可以看到平实的人们,看到一种坚持,一种意志。看到他们在海拔几千米上寻找,感悟。同时,你也可以学会一些东西,得到一种心灵的平静。

拥有梦想

书中有这么一段,我特别喜欢。写的是陈坤在未成名时,在北京胡同瞎逛。一次,他走在长安街上,书中如此描述:“我一个人在长安街上走,看到高楼大厦里的万家灯火,心里忽然涌上一个强烈的念头:一定有一天,这些亮着温暖灯光的窗子里,有一扇窗是属于我的。从那一刻起,我就想留在北京,用我的努力为自己打拼一个立足之地”,脑子不禁浮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华灯初上,光影迷幻的北京街上,北漂人倔强的身影无声伫立。这时的他,在心底默默地种下了念想——留在北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念想,正如刘墉在《方向》中所说“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陈坤在书中不止一次地强调自己是个幸运儿,在我看来,幸运不过是催化剂,更为本质的,还是一个人对梦想的追求与执着。拥有梦想,就有了信念,就有了向前的动力。毕竟“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梦想是能与你相视一笑的朋友,影子般伴你左右,助你成长。你若不放开握着梦想的手,它定不会弃你而去。

寻找自己

书中在接近尾声,写道:“正如我,走着走着,就找到了自己,走着走着,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走着走着,就走进了阳光照射下的内心世界里。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行走,面向前方,不要停下。当你学会往前走的时候,你生命所有的遗失,不能弥补的缺憾,都变得那么强大”。

繁华快速的现代都市,行走变成了步履匆匆,阅读变成了走马观花,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各种事务缠身的现代人,更应该去学着行走,学着寻找本我。行走让人平静,让人心安。在大自然的环绕下,你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渺小,找寻自己的价值。面对迷惘,我们更应该停下来审视自己,拨开面前的迷雾。阅读是行走,登山是行走,思考同样也可以是行走。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行走在你我眼中,同样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形式。放下愁闷,用你的方式去行走吧。调动你的身体和心灵,去触摸世界和灵魂,去感受日出与日落,去倾听花香和鸟语,去寻找你自己。

心如磐石

坚定,这是陈坤一行人走过崎岖之路的法宝。倘若不是一心向着远方,向着天似水般清透的西藏,又如何能忍耐下烈日、高原反应以及险峻的山路呢?深藏在雪山高原之中的西藏,静谧且神圣。每年,有千万人走上这条朝圣之路,他们便是其中平凡却又特别的一队人。陈坤在队中,不是璀璨荧光灯下的演员,而是一个领路人。他有自己的小脾气和怪癖,却有一颗无比坚定的心,让我想起一句话——“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也正是这样的他,带给了整个队伍力量,他的背影,给了队伍中每一个人坚定和依靠。队伍中,不乏体力支撑不住,选择放弃的人,这也是他们的选择,我们同样尊敬他们一路走来的努力。再坚持一天,在坚持一天,就到了。他们心中这么想着,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这正是心灵力量之所在。我相信,梦想和自我一直在你心中,所以,去寻找吧!“走起来,你才发现外面的风景如此美好。”最后,以书中的句子作为总结,你我共勉。

西藏读后感篇7

之前对陈坤并没过多的了解,只是之前看过他的一两部电影。读之前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大概这又是一本明星的畅销书罢了。读到一半发现并不是现象中的样子……………本书没有华丽丰富的语句,却用简单朴素的文字给大家呈现了一个真实的陈坤!也给我留下了个人生中要思考的几个点:

一、信念

本书全文围绕着西藏行走的故事、穿插讲述着陈坤成长的一些经历。都脱离不了一个主题:信念。不论爬山还是人生、都需要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无论任何困难坚信自己并付诸行动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到达顶峰。

若你一直相信“巧合”和“幸运”常伴着你,而你又恰巧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恭喜你,因为你一定有一个可以期待的人生。

自卑——自信

我和坤的童年经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从农村来到大城市上学,虽然外表坚强却遮掩不住内心的自卑。上国小时感觉大城市的孩子总是要比自己聪明很多、学习理解能力快、能歌善舞、活泼开朗。自己总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默默的看着他们羡慕着他们。长大后慢慢才明白自己一直都很优秀、只是长久以来的自我心理暗示使优秀的自己变得压抑、自卑。

自信不是简单地渴望别人认可你,你要在自己内心深处觉得,我可以。不用理会别人的怀疑或轻视,我真的可以,我能够做得很好!

三、禅修

一直以来我也有坚持禅修打坐习惯,所以文中有很多地方都能切身体会坤他内心的感受!能体会到他内心的平静、对每个人无分别心。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人人平等!

对于禁语这点很重要!(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我能理解坤的本意。其实禅修的意义并不在于打坐本身、这些只是形式。重点在于控心!只要能控心、静心、空。无论你是行、立、坐、卧都可以。所以行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我们一心专注于行走内心就会安静下来,会发现内心的另一个我并和他产生对话。如果在行走过程中一旦与他人交流。大脑就会产生思考,内心就会混乱。很难达到心神身合一。信念系统就会紊乱。所以禁语是很重要的。

来西藏之前我并没有登过山,但我相信万事万物皆相通的道理。我把多年来练瑜伽和打坐掌控气息的经验用在了爬山上。

匀速呼吸,放松,配合步伐的节奏。

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近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细细感受经历过的一切,嘲笑、鼓励、轻视、打击、关爱、病魔、这些都是促进自我成长的美丽风景。大概是心境变了,所有事都变成了最美好的!

所以,有时候,微笑和鼓励不一定是好事,冷漠或打压也未必是坏事,只看对面的人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和承受这一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redian/xinde/n8x15p.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