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实习 >自我鉴定 >

教育实习自我鉴定

教育实习自我鉴定

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行将结束,在满怀教师身份感的两个月中,我从语文教学到班主任工作全面而零距离地体验了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不易,在满握的收获中,对那个真正属于我的讲台充满期待。

教育实习自我鉴定

在实习前看待实习的自我目标预设中,我希望在实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与指导老师的交流和自我的反思来逐步解决发现的问题,进而获得进步和提高,这可以算得是我所理解的实习的重要意义所在。短短的两个月,我无法让上课水平达到如何的高度,但能在一堂堂的进步中收获成长的认知和信心,这也正是于我而言衡量实习成绩最为重要的标准。

(一)语文教学是整个实习中最为核心的内容,第一次体验了真正面对一班学生的45分钟教学。从选定课文到备讲,高中的课文在文本的分析、解读,以及教学的拓展上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遵循着原生态地阅读和把握课文为基点,进而查阅知识性的相关资料制定初步的教案,之后向指导老师请教,互相探讨教案的可行性、知识点的涵盖、拓展的方向性等问题,并与一些优秀的教案进行比对作进一步完善,最后还在文章串联的细节上精益求精。在自己短暂而宝贵的实习教师生涯中,我对于自己热爱的讲台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也在这种用心的提高中感受着收获和成长的快乐。

诗词类的课文是我一直偏爱且长于把握的课文,以《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的经典诗篇作为开始着实幸运而荣幸,之后再到《前方》、《江南的冬景》的国内名家散文,《神的一滴》、《像山那样思考》的国外名家散文,以及《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言文教学,我有幸尝试了各种文体门类的课文教学,在备课的方法、知识的关联和上课方式的比对中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由于在自己的母校实习,从全语文组教师到其他学科的昔日吾师都给了我许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我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在近似公开课的环境中进行,这对我是一种极大的锻炼。而每一位教师也从他们或语文教学或单纯的公开课教学的角度给予了我许多的意见,这让我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进步的预设目标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和推进。

(1)诗歌教学是我的教学初体验,我出于高中教学的考虑,在教学中注重了诸如词的相关知识、朦胧诗的介绍以及时代背景的强调,并在语言的分析、意象的解读上十分细致。在开始的教学中过于追求面面俱到、都为重点的偏颇,之前的备课累积的大量素材都想要的课堂上说完,不免有灌输之感。同时由于颇有大学学习的遗留,在选择材料上和拓展的素材上出于一个大学中文系学生的角度,而令材料对学生有新鲜感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陌生感,影响了学生的理解效果。虽然在教学中出于对诗歌的喜爱和独特感受十分投入而富于感染力使课堂效果颇为活跃,本人却在实践中和教师的建议中对自己颇为不满。


由于指导教师的支持,我在许多课文中获得了4个班级甚至以上的教学机会,这让我能在同一篇课文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趋于成熟。指导教师针对我长于诗歌朗诵的优势,鼓励我大胆地展示自我,在课堂上现场配乐诗朗诵,让尚不熟悉我的学生在一开始便留下不错的印象,使整堂课的展开更为顺利;同时,指导教师以“罗丹断臂”之例鼓励我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大胆地砍,在此基础上,我充分利用自己对国中教材的熟悉重新设计知识的拓展,从国中课文中寻找知识的关联性,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学生从回顾的国中知识中经我拓展学习到新知识,从他们的表情和目光中感受到他们好像对某一知识又上了一个台阶的满足感。在课文细节的串联上,我也从国中的课本中寻找到了关联点让学生饶有兴味。这对身处高一,在初高中过渡阶段的学生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尝试。这让我从自身的努力和投入中感受到了进步和提高的满足。

(2)散文的教学对我而言是全新的命题,在大学曾经试讲过的课文由于个人的偏好为剧本《雷电颂》、诗歌《相信未来》,均为富有表现性的文体,相对于较为淡雅的散文,个人在风格上更适于前者,因此算得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教学中我力求将“行散而神不散”的散文既把握住语言之美,并更强调精神主旨的阐发,同时沿用了自己上诗歌等文体时的风格状态。虽然整体依旧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上课投入而富于感染力,也不乏趣味盎然的拓展。但在全文解读的条理性上有所欠缺,一度有在派流水帐伴随前后跳跃之感,这固然有散文自身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对课文把握的不足,而在主旨的阐发上,往往会借助一些课外段落来配合解读,并没有正面挖掘课文,对学生的启发做得不够到位。对于这一点,指导老师提出问题出在我在串联和讲解课文的问题设置上不够明确,往往是比较模糊地就文本问学生“看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之类,过于模糊的提问往往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我针对这一点,对之后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做了细致的问题设置,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有教师在之后的听课中直言条理清晰,进步显著,令我兴奋不已,这个算得是立竿见影的进步吧。对于主旨挖掘的问题,之前问题的设置上有意识与之关联,层层递进,也能起到意象不到的效果,在比较难以想到的或太过深刻的道理,指导老师建议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真正理解,想来这里也有一定的探索空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散文的教学,指导老师提出了一个于我而言十分重要的建议。

前文已经述及,我沿用了诗歌教学中极富表现力的方式进行散文教学,声音、体态语言、说话的节奏等各方面都有板有眼,非常放得开。从宏观上看,是一个激情四射的教师以豪放之风唱着婉约之曲,但问题也正在于此。指导老师对我较为了解,知道我大学中长于话剧表演,诗歌朗诵等在舞台上的表演,而在讲台上,我潜意识中将其舞台化,这让我的教学十分投入而富有感染力。但如此一来,就仿佛我在讲台前演话剧、表演朗诵一般,有板有眼到一定程度便有了生硬、造作之感。这个问题由于之前诗歌教学的特殊性被淡化,但在散文的教学中鲜明地暴露了出来。指导老师语重心长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这种富于表现力的上课方式是我现在最大的优点也是我最大的隐患。对于一个初上讲台的实习教师,他肯定了我极高的个人基本素质,同时也认为这个高的起点绝不是重点,而是一个我要突破的瓶颈。我不可能所有课文都这么上,更不可能一直这么上课。这样的课听多了后在学生中由于新鲜感的失去,其魅力会直线下滑。同时,这样的上课方式,学生可能更多的被教师的表现所吸引,这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同时也可能让学生忽视真正应该记下的东西。此外,讲台的舞台化也容易与学生产生距离感。舞台上的表演与观众隔了舞台,无论舞台上的灯光、舞美、表演等如何精彩都只是一种观摩,很难让这种距离感消失。同样,这样的距离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甚至可能对课后的交流造成负面效果。从教师自身来说,我现在吸引学生的资本很大程度上仰仗了这种表演式的上课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智慧魅力何在很难得到很好的考验,这不利于教师的成熟和成长。再进一步而言,平淡自然方为最高境界,与学生谈话式的教学将内容娓娓道来,而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这才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一种极致吧。虽然这是非常高的目标,但我现在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而不是因为自己这样的表演而迷失,一条道走到黑。指导老师这一点的提醒让我醍醐灌顶,这对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长远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在不同班级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起初彼此间的不熟悉,我较多地凭借着表演式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关注和肯定,随着熟悉的加深,我有意识地尝试相对平淡的方式进行教学,一度产生了风格上的摇摆不定,颇为苦恼,想来这非一日之功,尚需努力。值得安慰的是,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高一三班,也是在语文教学临近尾声阶段,我的尝试得到了较大的回报。由于平时接触的频繁,彼此的熟悉和感情的加深让我比较顺利地进入了一种平淡自然的状态,而学生也显然更享受于这种方式,在课后给了我更大的肯定。作为实习教师,学生的回馈对我而言是弥足珍贵的。而积极、肯定的回馈更让我体会着这种提高的快乐,虽然这只是小范围特殊情况下的一小步,却也让我备受鼓舞。同时,一个命题也让我产生了思考的兴趣,就是教学陌生化程度的不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换言之也可认为是教师教学方式在不同陌生化程度班级中的把握吧,这个貌似是一个心理学和教育学水乳交融的命题,我的认知十分有限,想来可做一番有益的探索,而这些需要教学实践的积累,希望以后能有这样的机会吧。

(3)文言文的教学是我个人比较有挫败感的教学,由于教材中仅有《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两篇古文,《赤壁赋》为众师所爱,《始得西山宴游记》成为我的唯一选择。文言文的字词疏通、翻译、语法讲解都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所在,而如何上这些内容既教得到位又不枯燥,是我在大学上中学语文教学时就一直在琢磨的问题,在试讲中也曾准备过《醉翁亭记》,由于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和突破性的上法而改选了《雷电颂》。在这次教学中,我几经思量,还是选择了最传统的教学方法,逐字逐句地讲解,但在一些重要的字词从字形学或者有关典故上进行拓展。但由于对高一学生文言文水平缺乏客观认识,我在第一课时,真正地逐字解来,过于琐碎拖沓使得进度比预计的滞后了将近一半,而在与学生及听课老师的交流中也明显感到这堂课与我上的其他课有一定的差距。我经过认真反思,并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一起聊国中的文言课文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文言水平,第二课时我经过一夜调整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并更强调知识点牵引。学生比较喜欢听典故是我的一大发现,柳宗元“治理染溪”的故事让学生听来津津有味。但为了赶回上节课的进度,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让教师的作用过于主体化,给了学生较小的自主讨论和思考空间。总体而言,虽然同样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文言文的教学没有能够像散文教学一样虽无经验却成功突破,依旧给了我很多的反思问题遗留。在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中,他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和鼓励,并强调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言文自我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解读一篇课文而解读一篇课文,需要的是建立文言文的知识体系,这需要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来实现。对于这点的建议,我平心而论并不完全了解,或许的确在认知水平和教学经验上有着太大的欠缺。通过听课和自我的思考,在我现在看来,我的上课内容的确涵盖了该篇课文的重点,并针对自己的文言认知水平做了一些或趣味性或历史文化知识类的拓展,但缺少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观照中的拓展和讲解,短暂的实习让我在面对唯一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有了照本宣科之感。对此,我想来非一朝一夕之功,以后无论在高中还是国中的教学我都要更有广度和深度地挖掘文言文教学的内在知识体系,想来这对于一个中文教育专业大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

(4)关于一课时教学,这里还有值得总结的东西。想来无论是以后的应聘试讲,或者是更长远的教学评比,都是通过一课时的时间向评定者展示自己的基本素质、教学理念和文本的具体教学内容。对于一课时课文的实践是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尤其是营造公开课的氛围下进行上课的锻炼更是弥足珍贵。我在母校的实习获得了许多这样的机会,并且尝试了不同的班级,不同班级的陌生化在教师把握自己的教学用语和态势上是十分有讲究的,想来短短的两个月我还无法有什么发言权,但这种感受还是十分明显的。换句话说,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班级的整体个性,诚如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与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相处之道。在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上课量较大,我并不可能对每堂课的准备中进行整堂课的模拟试讲,在个别课的准备中,得到了宁大06、07级学弟学妹的大力支持,深表感激。而在试讲过未试讲过的一课时教学对比中,第一堂课的质量显然是试讲的把握度更高。这很直接地说明了我对教学把握度成熟度的缺乏。我个人比较喜欢在教学中有许多即兴的发挥,这也是与精益求精的公开课中的许多要求相出入的情况之一。当然,这种即兴发挥要基于对文本的成熟把握,和一般的耍宝有天壤之别。对于这点认知我也是逐步成熟,让自己的课文不断精致的,《神的一滴》、《像山那样思考》我都获得了5个班的教学机会,且都是一课时课文,《神的一滴》是自读课文,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教师仅作提点算不得太正式。《像山那样思考》的五堂课中,从第一堂到最后一堂,我从内容、设问到主题的挖掘都一步一个台阶地提升着,之后颇有炉火纯青之感。而我对课文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前面课上比较不错的即兴发挥也在之后的课中成为了设计的内容之一,这让自己的即兴能力和教学设计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想来这样的机会以后怕是再难遇到了,此次着实意义非凡。

(5)从总体而言,从指导老师到语文组老师以及其他学科出于关心支持前来听课给出中肯意见的老师,他们比较统一地肯定了我在讲台上的从容和投入,颇有已经教学了四五年的教师之感,并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提出并部分解决了不少过渡阶段存在的问题,如细节上的身板不够直挺、粉笔字有待提高,个别板书有欠条理,提问学生后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有时在引导以及学生回答后的回馈和肯定不够重视等;并且在教学的设计和内容上给我在认知能力上有了一个大跨度的提高,可以说是比较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预设目标,虽然在上课风格、文言文以及还无法在两个月中实践到的教学内容中,我依旧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努力来弥补自己现在的问题,但同时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师这一职业的发展上充满信心和期待。

(二)班主任的工作是润雨细无声且细水长流的,高一的学生处在初高中的过渡阶段,陡然增加的课业压力和不同的学习模式常常会让他们无所适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初到班主任工作班级的实习教师所要重视的问题。我所跟的高一三班班主任是我在母校时高一的班主任,六年轮回着实颇有感触。在学习上,我将自己高一有益的学习经验与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对高一的学习状况和自身所要做的种种有个具有参考意义的了解,并于午间帮助他们监背新概念英语以及力所能及的学科答疑。在教学上,由于指导老师的课着实精彩,对我帮助极大,我要求了在别的班级上课,而其所上班级即三班以听课为主。想来这对于他们进一步了解我还是有所阻碍的,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针对这一点,我平日里更多地与他们接触,加深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并组织了迎国庆的主题班会,大学生活的专题介绍虽然准备了但由于多次班会课为任课老师占用而未能为学生送上,颇为遗憾。而颇感自豪的是,我用一堂课很好地证明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学生反响热烈,都十分肯定,让彼此的距离一下又拉近了许多,在与我学业交流的积极性上也更甚从前。想来这个经验也很有参照意义,初入三班,班主任虽然就我作了隆重的介绍和推荐,听来颇大的来头反让学生有了距离感。班主任工作需要真正地走入学生心里,这不仅需要对他们的真诚、关心,也要展现一个全面真实、能令学生折服的自我,这些都是学生接纳和信任甚至依赖教师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此外,作为新成立的高一班级,班级凝聚力也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学前的军训可以说是很好的预热,我无缘得见了,而运动会则成为了他们进一步走近了解彼此的平台,由于担任计时工作,我利用休息时间向班级学生传达运动会方面的经验和建议,并为他们加油打气,三班取得了精神文明和团体总分的双丰收,这确实是十分大的惊喜,能在两个月中与三班为代表的,以及许多上课班级的学生们相伴,也是这两个月十分宝贵的情谊和回忆吧。

(三)关于调研论文的写作,我几经思量,决定“就地取材”,从身边说起,选择了我的指导老师作为话题的核心,同时结合个人爱好和教学体验从自身角度浅谈了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我的指导老师年近70,已有45年教龄,是宁波德高望重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深入浅出,张弛有度,着实为上课的典范,却又平淡自然、侃侃而谈,几十年的人生积淀造就了一种洒脱之风,欲效仿而无章可循,尤其是古文、诗词的教学更是精湛。我结合了两个月来的听课记录,并找个别学生交流了听课感受,对吾师教学的许多启发之处作了整理和分析,这不仅是见识的增长,更是一种上课理念的革新和提升。在平日的聊天中,指导老师向我介绍了他的为师经历,以及语文学习经验、读书体会、练字经历等往事,令我更为细致地感受了这一个积淀历程,着实感佩。而这一体验也令我原本已经满握收获的实习体验更显珍贵。在诗歌教学的探索上,我从艺术鉴赏、感受情怀拓展到写作的尝试,对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颇有帮助,而且在大学联考中有专门的诗词鉴赏题,这样有意识的能力培养大有意义,我还自行总结整理了学诗之匙等一些基本的方法,并推荐了一些值得品味的诗篇,虽然这个探索说来较为粗糙笼统,但随着进一步的完善,还是很有探索的空间的。在本次期会考试中,作为六校联考的试卷甚至出现了一首词和一首流行歌曲歌词的比较阅读鉴赏,想来这又是一个新的视角,希望日后能更全面就课文的诗歌教学和进一步的诗词鉴赏作更多有益的探索。

诚然,两个月太短,争得了朝夕也无力在短暂的时间内达到何等的高度,在认真、用心体验作为一名教师的两个月中,师生的接受和肯定是我继续追求教学道路的最大动力,而自己的收获和依旧存在的不足也同样让我不敢懈怠。扬长避短是一种方式,但让优点更优,缺点逐渐弥补甚至成为优点才是一个真正对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教师应该努力和追求的目标,于我而言可谓任重而道远,希望这一切能有实现和升华的那一片天地,谨以此鉴定自勉。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shixi/ziwo/0qx0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