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实用文 >观后感 >

最新《1921》电影观后感

最新《1921》电影观后感

当观看了《1921》这部献给建党百年的影片,相信大家都有许多的感想吧!那么都来写一写观后感。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1921》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参阅。

最新《1921》电影观后感

最新《1921》电影观后感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100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除了激动,就是感激。在期末考试结束的第二天,也是7月1日建党节下午,我和同学一起去观看了这部献给建党百年的电影——《1921》。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日子中成立,并担当了救亡图存的重任,并带领中国革命渐渐走上焕然一新的故事。

观影室看这部电影时,我脑海中的记忆大门正缓缓向我打开。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悠悠长夜下终于亮起了一颗耀眼的启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不知多少年前,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漫漫长征让中国共产党人摸索找到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建党与长征——中国革命的两件大事穿越历史的时空,启迪着我,昭示着未来。

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居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现代化目标前进。100年光辉历程,走出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人民的脊梁。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最新《1921》电影观后感2

看完《1921》,让我们从不同方面看到了党的成长!值得每一位中国人看。

有这么一种电影,永远不怕被剧透。那就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这种电影虽然有很多缺陷,但同时也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能唤醒人们心底的感动,也能勾出对家国的眼泪,而《1921》便是这样的电影。

该片的故事架构由三条线索平行推进:欧洲反共势力对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的监视;日本警方对来沪的日本共产党员的追踪;国内来自五湖四海、背景迥异的代表汇聚上海参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风云变幻中,各种势力交错激荡。

回望百年之前,一群青年满怀理想和拼劲,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为改变这个国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们都是伟人,都为了共同的理想在拼搏。

整部电影有点类似有散文的感觉,所以有些小伙伴在前期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无聊。

但是整体电影还是值得大家去看的,王仁君所饰演的毛泽东,形象塑造上就很相似,青年毛泽东热血笃定的眼神都要溢出来了。

电影里有感动也有惊喜,多线叙事,类型混搭。建党一百周年在即,电影《1921》是一众创作者对党和国家的拳拳心意,在这里感谢电影的主创和演员让更多年轻人知道100年前的中国是这样子的!

最新《1921》电影观后感3

电影是传承民族文化、共筑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也是高度市场化的文化消费。所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要义,仍然是“好看”和“耐看”。讲好故事,把历史唯物主义、主流价值观、艺术表现力和接受美学相结合,让观众在两小时的影院时间内沉浸于党史中,进而继承党的革命传统、传播党的精神方针,才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使命。也就是说,它既要受得起党史专家和广大党员的品鉴,又要经得起当代观众和后世挑剔的眼光考验。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1921》是一个好看而且耐看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它既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故事,又是关于年轻人成长的故事。主要出场人物是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再加上王会悟、杨开慧等,大多都是稚嫩而心怀远大理想的年轻人。开篇,毛泽东试图到法国留学寻求救亡之路。但在陈独秀推荐的《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的指引下,在志同道合者的鼓励下,他坚定扎根中国大地,走自己的革命道路。片中,毛泽东想随着高唱《马赛曲》的法国人进入上海法租界复兴公园,却与旁边的国人一样被作为二等公民拦在门外。在烟花与霓虹的闪烁中,他愤懑地跑过南京路,跑过外滩,回想起童年的叛逆、父亲的严苛和母亲的守护,回想起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求索,他逐渐迈开了乐观向上、一往无前的奔跑脚步。一段长镜头与蒙太奇的交错,塑造了他成为中国革命领跑者的形象。

女主角王会悟的成长故事也令人印象深刻。她想要以“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学生来沪的名义借博文女校宿舍给代表们暂住,可是年轻而老实的她不会说谎。在李达的多次训练下,王会悟终于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欺骗”女校校长。经过这一次次成长,在会议尾声,她在车站安排代表们分批秘密转移到嘉兴南湖时,已然是一位成熟的革命者。

这是一个关于浪漫的故事。李达与夫人王会悟这一对革命夫妻的伉俪情深,毛泽东和杨开慧这一对革命青年的甜蜜之恋,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两条情感线。李达与王会悟之间的相识相知、相濡以沫,杨开慧和毛泽东的书信往来中互道昵称“润”与“霞”,展现了伟大的革命伴侣之间的浪漫之情。王会悟搬家时手中的花,李达迷茫时碗里的汤圆,杨开慧送别时手中的伞,毛泽东离乡时笔下的字,构成了观众代入时代先锋们情感生活的秘密通道。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李达家的对面,住着一位天真烂漫的小姑娘。片中,李达和她之间曾有过几次眼神和手语的交流。片尾,现代时空里一群国小生参观“一大”会址,镜头里出现了小姑娘的身影。她仿佛存在于李达的梦境之中,这场梦,是以这位小姑娘为意象的中国人民的梦,是关于改变中国命运的梦,是关于改变人民疾苦的梦。

标签: 观后感 电影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wen/guanhougan/3q531j.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