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实用文 >观后感 >

精选《我和我的祖国》最新范文多篇

精选《我和我的祖国》最新范文多篇

在看完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之后,大家内心一定有了许多自己的见解。不如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观后感哦!以下是本站小编和大家分享精选《我和我的祖国》最新范文多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精选《我和我的祖国》最新范文多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

《我和我的祖国》之《回归》篇由薛晓路执导,杜江领衔主演,讲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故事。其中“2秒之争”让人印象深刻。

1997年7月1日0点0分0秒,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全场静默望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徐徐升起,这一刻宣告着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标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在这之前,为了抢夺2秒,让国旗在0点准时升起,中国同英方进行了10余回正式谈判。“154年了,我们不能再多等一秒!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这是对香港回归的迫切之情,而支撑这份分秒必争底气的是中国多年的负重前行,是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2019年,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回到祖国的怀抱已22年。这22年,香港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巩固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继续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被列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与纽约、伦敦并称“纽伦港”,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支点与标杆,香港外来直接投资流入金额提升至全球第二,展现出十足的经济活力……也是十足发展的二十年。

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拼出来的。而紫荆花在五星红旗辉映下才会更加美丽绽放,香港背靠祖国才有底气有实力有希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22年前,跨世纪之际,香港隆重回归,22年后的今天,香港的发展如火如荼,发展不仅仅依靠香港各个阶层集众智汇众力,发展也必须依靠广大青少年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别样青春孵化器助推下砥砺前行。

从香港1840年到1997年再到2017年的种种变迁,香港回归22年来,在“一国两制”制度安排下,香港与祖国同进步共繁荣。今日之香港,经济稳步增长、市场繁荣、贸易活跃、就业稳定,紫荆花的绽放更加璀璨。

忽忘国耻 热爱祖国 !!珍惜现在 建设未来!!

22年的奋斗,22年的追梦,今天繁荣的东方之珠是香港人勤劳的见证,是伟大祖国复兴的缩影,愿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2

20xx年7月13日,这是不寻常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我和我的新同事们正式步入了大桥局第九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新员工入职培训班,也意味着我们正式成为了正当的名副其实的大桥人。

当天下午两点三十分,我们集体参加了集团公司的开班典礼(以视频连接方式开展)。经过2个多小时的精彩介绍,让在座的各位新同事对大桥局这个大家庭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归属感,同时也令我们有了一个凝实的奋斗目标——讲公司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会后,我们集体观看了一部文艺记录片《我和我的祖国》,在观看过程中,让我有了很多想法。而这些想法,对于正在事业起步的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性:

伟大出自平凡。每每听到有人谈起我的国,或者是世界各大闻名的建筑奇迹,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这个工程太了不起,太伟大了。但仔细想想,这些伟大的建筑,不都是由诸多平凡之人凭借着自己的只会与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吗?“平凡最容易使人感动”,平凡诞生出伟大。或许今天我们依然是个平凡的人,而明天,我们却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世人眼中的伟大。

成功的秘诀——学习与实践相互转换。熟能生巧,万事均离不开一个“勤”字,而勤劳加上吃苦,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总结,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说的正式这个道理

懂得感恩。父母给予了我生命,抚养我长大成人,今后,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去赡养他们,这是一种感恩。观如今,大桥局给予了我一片翱翔的天空,我将付出我的青春汗水,去建设她,回馈她,让她在世界注明企业榜上留下她美丽的名字,这也将是我的感恩。当然,还要感谢我的祖国,是您给予了我生存的空间,感谢中国共产党,是您带领我们走向富强与民主的生活,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同学,是你们造就了如今自立自强的我。

不忘初心,继续向前。作为青年一代,也作为一名大桥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我将用自己的青春,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某复兴。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3

国庆节之际,她被大街小巷的五星红旗装点得分外好看,也被十四亿儿女们红色的爱国心渲染得阳光灿烂。上午,我在一次次落泪致敬的感动中,欣赏完宏大的阅兵式,等待我的还有下午的献礼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电影由七个动人的故事组成,它们由七位不同的导演执导。七位导演抓住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历史性经典瞬间。描绘了普通人和国家的不平凡的故事。它们像七个重要的点,基本上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排列在新中国的历史长卷上。虽然历史的推动者可能是少数精英,但历史永远是由人民创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下,有无数个平凡的故事交相辉映,“祖国”这两个字显得鲜活而亲切,她就在每个人的喜乐与忧愁中,就在每一个小家的悲欢与离合中。这也就是影片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原因——虽然观众的年龄不同、经历各异,但是他们在看到这七个故事时,都能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样子,或者联想到彼时的长辈正在经历的事情。这些故事或清晰或模糊、或丰富或单调,可其中的爱国情怀,却是一样地深刻、一样地饱满。当熟悉的情景在电影中重现时,他们能够真正融入进去,与其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平日里根植于心的个人与国家的感情,在持续的感动中被唤起到极致。

七个故事都让我心潮澎湃,但我最钟情于由徐峥执导的《夺冠》。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石库门街坊。改革开放之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缓解,世俗生命力也在复苏。在充满人情味的弄堂里,上演了一幕让人揪心又倍感温暖的小插曲。冬冬,一个正过着甜美暑假的小男孩。爸爸是电工,他也上得了屋顶,修得了天线。那天,他喜欢的小女孩小美要即将乘飞机出国,再见不知何年何月,他准备的临别礼物还未送达;那天,他把家里的电视搬到街上,街坊邻居都想看女排决赛的实况转播,但是电视信号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要让屏幕清晰,他只能一直换着角度待在阳台上。进退两难的他——一边是自己心仪已久的邻家女孩,一边是备受瞩目的国家大事;一边是不舍的告别与精致的礼物,一边是紧张的等待与胜利的期盼——只能“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几次艰难地爬上屋顶,几次纠结地按捺焦急,几次委屈地咽下泪滴。终于,女排夺冠,大伙儿激动地欢呼雀跃,爸爸也下班了,可是他却没能把礼物亲自送给心爱的小美。他再也难以抑制自己,泪水夺眶而出,可是他本能地告诉爸爸他哭是因为女排获得了三连冠,他太激动了。或许在当时的那个场合,他的个人感情会被群体的心情小化得不值一提,会被祝福祖国的欢呼声大化为强烈的爱国之情,但是在之后的若干年,在他与小美送给他的乒乓球拍朝夕相处的岁月里,那天女排夺冠的欣喜会作为童年记忆的一个背景而渐渐淡去,对小美的无限怀恋与美好想象却会成为芬芳的童年往事而历久弥香。最令人难忘的是片段的末尾,时间来到了2016年夏天,冬冬已经成为国家乒乓球教练,当他在电视节目中讲述完这段他与祖国的故事时,让他惊喜的是,节目组特意联系并把他“童年的小美”——她也已经成为优雅而知性的物理学家——请到了现场,他们对视而笑,千言万语汇成了无言的拥抱。巧的是,他们在三十二年后久别重逢的这一天恰好也是女排夺冠的日子。个人的离别与相逢就这样完美地嵌入了国家经久不息的荣誉当中,那种感慨、那种骄傲在观众油然而生的泪光里顿时熠熠生辉。

剩余的六个故事,也让我或多或少地体会到个人与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联系——《前夜》让我感受到了新中国国旗在每个人心中的重量: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建国之初,人民对共产党政府的拥戴是发自内心、毫无保留的;在争分夺秒的开国大典筹备前夜,技术人员林治远冒死爬上旗杆,他对新中国的热爱让他克服了恐高症,也完成了“固定国旗的钢球”一样的崇高使命;《北京你好》中的张北京正是成千上万淳朴善良的北京劳动者中的一份子,2008年奥运期间的北京人、尤其是以出租车司机为代表的服务工作者,更是用不求回报的行动把“北京欢迎你”这五个字诠释得无可挑剔;《相遇》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故事背景。为国家核事业而隐姓埋名、身患绝症的科研人员高远,在与女友重逢却无法相认的沉默中,被突然涌入拥挤而兴奋的人潮,他在迷离恍惚的心境下见证了他最想得知的一幕,个人的沉浮瞬间淹没在了国家的崛起中。我想当时的他一定百感交集,他终于可以在为之奉献的国家成就面前放下个人得失,安然地走向生命的尽头了;《白昼流星》以略带宗教色彩的神话开头,讲述了贫瘠土地上两个顽劣不堪的少年的回归之路。不管是扶贫干部的细心教诲与有心指引,还是看到白昼流星的敬畏以及目睹宇航员着陆的惊奇,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精神上重生、一种出走后的回归、一种重新做人的决心。这是由贵人的善心、神话的感召、科技的魔力这三重因素巧妙促成的,也让我们明白了扶贫不仅仅是物质的救助,更是心灵的救赎;《回归》是围绕着时间展开的,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中国代表说:“我们已经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中国对升旗时间的要求之所以如此“苛刻”,是因为国家的实力给了我们提出“必须准时”的权力,给了我们坚决规定回归时间的尊严。无论是仪仗队看重的“国家的时间”,还是香港的钟表铺老板在意的“情感的时间”,都象征着时间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准确的时间是爱国的仪式,香港的回归是人心的归依;《护航》聚焦2015年阅兵式上的“后备飞行员”的故事。主人公吕潇然是一位优秀的女飞行员,她作为替补的理由是她更有能力处理突发情况。飞行时不断偶发的主体回忆,将这位女飞行员的心路历程铺展开来:从孩童的飞翔梦想到叛逆的少年时代,再到职业训练中所经受的身体极限挑战。她一直深爱着祖国的蓝天,在一次次认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她将个人的理想真正地融入了伟大而辽阔的中国梦,也将个人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结合地恰到好处,她是英勇的爱国军人的典范,也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

电影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就是用书写的方式作为短片的衔接。根据故事的不同视角,开国大典这样庄重的大事用传统而厚重的毛笔来书写,“白昼流星”则是用铅笔写出了孩子般的稚嫩和虔诚。这让我想起了高中时学过的一首诗歌《相信未来》,无论是用美丽的雪花,还是用凝露的枯藤,亦或是曙光那只温暖漂亮的笔杆,都坚定地写下了“相信未来”这四个不屈的大字,那么在今天,我们应该用怎样的笔迹,写下怎样的诗篇呢?我们是否问过自己:祖国是什么:祖国给了我什么;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从小到大,“祖国”这两个亲切的字眼就与我紧紧相依。身为95后,我见证了一些祖国在新世纪初的大事——还记得非典时期的白衣天使和只上半天课的暗自庆幸;还记得青藏铁路通车的时间是2006年7月1日;还记得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将特别奖授予了全体中国人;还记得2009年国庆阅兵上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还有在得知莫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时我感受到的沉甸甸的希望……祖国离我很近,她的大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由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具体可感的小事汇聚而成的,她不仅是电视上的秀美山河、不仅是一面被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还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国家记忆,更是每一份个体记忆中那颗赤诚的中国心。

祖国给了我什么?我一时说不出来。答案可能是小时候写下那篇《蓝天的梦想》的灵感;可能是国小加入少先队员时那种莫名的荣幸、母亲每天清晨为我带上红领巾时的喜悦;可能是国中参加升旗仪式时盈眶的热泪、老师布置背诵爱国诗歌时的激动;可能是高中时想去延安大学的那种赤诚、大学时想考数学专业研究生的那种坚定:也可能只是,我现在为祖国所写的这篇观后感……总之,祖国给了我太多,多到超出了我的想象,多到我一时不知怎样表达我对她的感情。

我是祖国的大海中一朵平凡的浪花,我能为她做的事情简直渺小得像一粒尘埃,但是我知道,做一个好人,就是她的对我的期望;做好的每一件小事,就是最好的爱国。或许有一天,我可以用自己的小事见证祖国的大事,可以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为祖国添上一抹光辉的色彩。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wen/guanhougan/mqpln.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