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实用文 >评语 >

观《国家监察》心得体会6篇

观《国家监察》心得体会6篇

【篇一】

观《国家监察》心得体会6篇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联合中央电视台摄制,反映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效的五集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将于1月12日至1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8点档播出。

专题片共五集,分别为擘画蓝图全面监督聚焦脱贫护航民生打造铁军,片中选取20余个近两年发生的真实事例、案例,通过一个个落马贪官的现身说法,生动讲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故事。

第一集就“猛料”十足。秦光荣北京和老家各有上千平米“大院”、王晓光家里堆满4000多瓶茅台酒、艾文礼带3个箱子交代问题、袁仁国收5公斤黄金“仁国鼎”片中许多案件的细节都是首次曝光,令人十分触动。

通过此片,大家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腐败就是一把手的腐败,同级纪委监督不了同级一把手,而上一级纪委又监管不了下一级一把手,一把手廉洁、腐败,部属自然效仿。因此,反腐败的关键是如何管理好“一把手”。

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我们要从看到的所有案件中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二】

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二集全面监督里被查处的赖小民案件中,有一句下属评价上级的话“有些时候为了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把一些从市场角度考察的很多因素和要点,要么是忽略了,要么是给美化了。”现实中,经常可以听到“本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却又不得不服从”的声音,个别领导干部甚至将自身意识作为推动工作的根本遵循。

领导是上级,工作经验多,阅历丰富,按领导要求来落实工作,本是无可厚非,但也值得注意,并非所有领导交办的工作都是合理合法的,如不加以甄别,落实了有悖于党和国家的宗旨而造成的“违纪违规”,将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和后果。

当然,也有呼声认为,“遇到违纪违法的交办任务,不干不就行了”话虽如此,可同在一家单位,低头不见抬头见,要谨防领导交办成“违纪违规”,谈何容易。

首先,服从组织领导,听从领导安排本就是下属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可以说,上级领导干部对下属的工资绩效、岗位调整、职位升迁起到关键性、决定性作用,多数人讨好都来不及,哪敢“拒不服从”;
其次,一次两次或许能够拒绝,多了又作何处理若是一直拒绝,以后的工作怕是也“凉凉”了;
再者说,单位那么多人,“你不干,总有人干”。面对不符合纪律和规矩的工作安排,不少下属高呼“我太南了”

其实,要谨防领导交办成“违规违规”,也并非速手无策。

一方面,要监督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领覆盖决策部署的绝大多数。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规范、完善,越来越多的制度漏洞得以弥补,领导干部的“公权”也被迫走出“绿荫”,接收阳光洗礼、民众监督。在此基础上,要将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集中起来,深刻学习近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破获的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专题片,警示和吸取犯案官员的惨痛教训,迫使其不敢、不想、不愿意违纪违法,从根源上拧紧领导干部的“总开关”,确保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

另一方面,作为下属,要熟读政策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领导交办工作面前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要破除无论公与私、是与非、对与错、义与利、情与法都坚决服从的错误思想;
在接到各项交办的任务时,严守政治标准、政治定力、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时刻以党章党规为“标尺线”,以党纪国法为“度量衡”,对有疑问的交办任务,多一分请示和汇报,多有错误的指示,多一分建议和提醒,必要时敢于对“违纪违法”的交办任务说“不”。

【篇三】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是陈毅元帅的一句警世名言。时值年底,无论是在央视的反腐大片国家监察,还是各地方警示教育大会上放映的警示教育片,一个个落马干部现身说法,可谓猛料十足这也再次说明,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时,党员干部们要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在生活、工作中,党员干部心中都应该有把尺,丈量好自己的人生方寸。

把好尺度,量好界限。每一位党员干部心中都应该有把“廉洁”尺,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以为,时刻丈量好自己手中权力的界限在最近播出的一些警示教育片中,不少落马的党员干部都是从苦难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深知岁月艰辛、创业艰难。但在金钱等诱惑,他们“心”乱如麻,忘记了初心、忘记了尺度,忘记了界限,在“雷区”里逐渐迷失自我,最终将人生的坐标定位在牢狱之中。悔矣,但为时已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了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等六个方面的纪律,所以党员干部必须将“廉洁”尺常驻于心,时刻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心中有尺,做事有规矩,量好界限,不越红线。

用好力度,敲疼痛处。古代私塾的教书先生都有把戒尺,看到读书不认真的学生,总会在手掌上敲打几下以示惩戒,教育学生静心向学。心中有“戒尺”,做事才有度。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心中也需要有这样一把“戒尺”。古语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时常用戒尺敲打自己,做到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戒尺”虽然打起来疼,但不能不舍得鞭笞自己,要敢于让自己红红脸、出出汗,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去祛除弊病、自我净化,在心中建起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长城”筑得越牢,党员干部就能管得住手脚,稳得住心神,所有的糖衣炮弹都将不攻自破、灰飞烟灭。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只要做了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都要付出代价。惩戒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心中有尺,警钟长鸣,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行止有度。

【篇四】

近期,由央视频道播出的国家监察系列纪录片,对反腐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案件细节进行了详细披露。在纪录片中,多名曾经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或国企高管暴露其自甘腐蚀的心路历程,在刚刚播完的几集中“茅台倒入下水道”、“地下车库装满豪车”等案件细节更是令人感叹不已,原先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出现的情节真的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

通过纪录专题片使我们得以知晓党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党的十大八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政治生活的主旋律。在“老虎苍蝇一起打”之下,2019年的反腐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专题片生动展现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在已播出内容中披露的秦光荣、王晓光、白向群等落马中管干部典型案例,震撼心灵,发人深省,同时也充分印证了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通过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建立起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牢牢掌握了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权,走出来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监督之路。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坚决查处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加强国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查处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问题。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将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纪检监察职能向基层进一步延伸,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做实做细了末梢监督,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篇五】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中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四个全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党探索走出的一条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

“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主基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回望全面从严治党的来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通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的举措不断健全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最近,由中央纪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制作的五集专题片国家监察正在央视热播,分别从金融领域、扶贫攻坚、医药领域、纪检系统本身为主体,详细的反映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显著成效,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毅力。

今年2020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第八个年头,八年的时间里,我们党不断地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和认知,以思想为源头不断地自我改革创新。清醒的对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加以认识,同时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通过“打老虎、拍苍蝇”正风肃纪,把严的标准立了起来、把严的措施抓了起来,贯穿于管党治党始终,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扎紧了防腐拒变的笼子,构建推动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

在今年1月13日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再一次强调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在日益严峻复杂的“四大考验”面前,在更加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下,在新的历史关头,我们党始终以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坚持正风肃纪,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稳妥、稳中求进,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篇六】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持做到廉洁自律,不断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

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一些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不住考验,抵不住利益的诱惑。少数人就是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弱点,抱着不同的目的,或为升迁,或为工程项目,或为就业等等,积极送红包礼金。而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我为你办事”“你给我送礼”是“礼所应当”“受之无愧”,把彼此之间相互送礼受礼,视为一种“正常”的交际,逐渐丧失党性原则,把党章党规党纪抛于脑后,最终害人害己,付出沉痛代价。

在央视播出的反腐专题片国家监察镜头中,一个个曾经工作能力出众,前途光明的中管干部、领导由于自身思想意识不牢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忘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背弃了共产党人的使命,被眼前一时之利所迷惑而心存侥幸心理,贪污腐化,成为阶下囚,如今却面对铁窗,留下悔恨的泪水。鲜活的案例深刻地警醒着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常漠公仆本色,时刻拉紧“自律”弦、守住“廉洁”线。

如何守住“廉洁”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只有坚守底线,才能不越边界、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守底线是党员干部修身正德、干事创业的必修课。底线愈牢,其行愈正,其志愈坚。坚持清正廉洁,是我们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明底线也是做一名合格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怎么拉紧“自律”弦。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足够的警惕,让自己不但“眼里识得破”,还要“肚里忍得过”,给自己“洗心换眼”,堵住腐败的“方便之门”,时刻谨记廉洁自律,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要时时慎始,事事慎微,惟有如此,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善于从点滴的积累来实现党性修养的提升,要心怀自律之心,从小规矩守起,从小细节着手,将自律的思想真正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微末节之中,实现以小节成大义,以小廉促大廉。

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能够有效的防止职务犯罪、职务违纪违法行为,持续巩固“不敢腐”的成果,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想腐”的笼子,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不想腐”的自觉。更好的监督管理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心中重要的位置,将手中的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手中公权力切实服务于十四亿人民,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永葆共产党员不朽政治本色。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wen/pingyu/2m6q71.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