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教師文案 >

書香徵文精選六篇

書香徵文精選六篇

【篇一】

書香徵文精選六篇

有些書,年少的時候讀不懂,讀懂的時候已非少年,對我而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這本書從1988年出版之後便風靡全球,暢銷160多個國家,榮獲33項國際大獎,已經被翻譯成68種語言,可以説是能與《小王子》媲美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冒險的故事,一個關於追尋夢想的故事,一個關於選擇的故事。一個關於相信力量的故事。這個故事充滿了隱喻。西班牙少年聖地亞哥本來應該去當一名神父,可是他為了看世界,當了一名牧羊人。有一次,他連續兩個晚上做同一個夢,夢中引領他去埃及金字塔尋找一筆寶藏。於是,他賣掉羊羣去追尋夢想。他遇到了一位自稱是撒冷之王的老人,撒冷之王説:“在這個星球上存在一個偉大的真理,不知道你是誰,不論你做什麼,當你渴望得到某種東西時,整個宇宙會合力助你實現願望,最終一定能夠得到。”

在撒冷之王的指引下,他踏上了尋找寶藏之路。他被小偷偷走了他的全部錢財,為此他不得不為一個水晶店老闆打工。攢夠了錢之後,他加入了橫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隊,遇到了一位一心求教煉金術士的英國人。在沙漠中,他遇到了少女法蒂瑪,與她一見鍾情。但是煉金術士告訴少年,他一定要穿過沙漠,尋找寶藏,要不然他以後一定會後悔。於是聖地亞哥再次踏上旅途,在沙漠中與被軍隊所俘虜,他在與風、與太陽的對話中,觸動了天地之心,也成功脱身。可是就在金字塔的附近,當他挖掘寶藏時,又一次被難民奪去他的金子。他卻在難民的嘲笑中發現了埋葬寶藏的真正地方就是他曾經熟悉的牧羊之地。他終於明白了煉金術士的話:“你的心在哪裏,財寶就在哪裏。”

關於夢想,水晶店老闆跟聖地亞哥有過討論:“你的夢想是羊羣和金字塔,我的夢想是麥加。你希望實現你的夢想,而我只是想保有去麥加的夢想。我害怕實現我的夢想,實現之後,我就沒有活下去的動力了。”所有的意義就在於你的選擇本身,而不是你選擇了什麼。

聖地亞哥也曾懷疑過、動搖過,然而就像吉卜賽女人所説:“大多數人都找不到財寶,因為他們開始就認為財寶的故事是個笑話。”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懷揣夢想,相信才能看見。

有人把這本書列為兒童文學,鼓勵少年人去勇敢追夢;
有人把這本書列為哲學書,因此此中確實藴含深奧的哲理;
有人説這是一碗雞湯,適合在迷茫困惑時服用。不管是哪一種類型,我相信都會對你有所啟發。

【篇二】

我們在營造書香家庭時,該在家庭書屋裏收藏什麼書呢?又讓孩子讀什麼書呢?

著名作家阿來説:“我從一個很邊遠的小地方走出來,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是我讀了很多書。我覺得讀一本優秀的書,相當於自己多活了一輩子。”這使我想起了七年級時自己囫圇吞棗讀《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這三本古典名著,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當屬《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豪情奔放灑脱。這也影響我了之後的閲讀習慣。人物傳記,是我後來一直喜歡的圖書類型。

著名作家馬原説得好,“一輩子讀過一本經典和沒讀過一本經典的人生整個都不一樣,我不敢勸你們讀一輩子的經典,但是希望你們至少認認真真讀一本經典。”通過經典名著的價值閲讀,培育青少年愛國、自信、勇敢等一生受用的品質,使名著閲讀迴歸其本意,這既是閲讀的本質,又是解決“讀什麼”的答案。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閲讀史。從《城南舊事》的閲讀中,體味人性的善良美好;
從《駱駝祥子》的閲讀中,懂得追求理想的可貴。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閲讀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蓬勃與豐盈。

【篇三】

當你置身於異國,儘管你費盡心思地向外人表達,但是對方卻還是聽不懂你説的話,甚至有時還會產生笑話和誤會,這時你心裏是不是無助、抓狂?

其實,在愛的領域裏,情況也是相似的。夫妻之間之所以會產生誤解、隔閡、爭吵,很多時候是因為不瞭解或者忽略對方的主要愛語。比如,你在用英文跟你的伴侶溝通,但是他卻只能聽懂中文,那麼你們將很難真正瞭解對方的感受。想要積極處理婚姻中的衝突,發展親密關係,我們就必須以對方愛的語言來表達。

那麼,情感的需求是如何影響兩性關係的?愛的基本語言有哪些呢?我們又應該如何發現自己和伴侶的主要愛語?《愛的五種語言》給了我們答案。

本書的作者蓋瑞·查普曼博士是享譽全球的婚戀輔導專家,他所提出的“愛的五種語言”,温和而有力,被廣泛運用於兩性關係中,幫助了無數的家庭解決婚姻問題,扭轉不幸局面。在書中,作者向我們詳細講述了愛的五種語言,以及如何發現自己和伴侶的主要愛語,並提出了一系列愛語的運用方法,幫助我們創造完美的兩性溝通,改善婚姻關係。

作者首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情感愛箱”。作者認為,我們每一個人天生就渴望與人親近,被人所愛,在我們心裏,都有一個“情緒的箱子”等待着被填滿愛。它就像是汽車裏的油箱一樣,只有保持適量的汽油,汽車才能正常向前行駛,如果油箱空了,汽車就會出現拋錨,無法前行的情況。

那麼,我們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填滿“情感愛箱”呢?這就需要我們學習愛的語言,用對方想要的愛語進行表達。由於生活環境和境遇的不同,每個人在情感上愛的語言也大有不同,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五種:它們分別是“肯定的言詞”“精心的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以及“身體的接觸”。

“肯定的言詞”,顧名思義,就是用肯定的字句稱讚對方或是表達你對對方的欣賞。比如“這個髮型很適合你”“你今天看起來很帥”等等。不要小看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語,它不僅能讓人感覺愉悦,同時也能激勵對方,讓對方更願意進行情感回報。“精心的時刻”,簡單來説,就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情,並給予對方全部的注意力。它可以是一次精心的對話,也可以是一場精心的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精心的時刻”的核心思想是“同在一起”,它不僅僅指的是兩個人共處,長久呆在一起,它更強調的是彼此注意力的焦點在一起。

第三種愛的語言:“接受禮物”。禮物是愛的視覺象徵,同時它也是我們最容易學到的愛的語言之一。對於一個主要愛語是“接受禮物”的人來説,禮物是否昂貴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禮物背後的所傳達的愛意。

與“接受禮物”相比,還有一種很常見的愛語,那就是“服務的行動”。所謂“服務的行動”,指的是當伴侶想要你做事時,你設法為他服務,藉着這個行動表達你對他的愛意。

最後一種愛語,“身體的接觸”。身體的接觸是溝通情感的有利方式。對於主要愛語是“身體的接觸”的人來説,擁抱、接吻等這些身體的表達遠勝於千言萬語。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表達能力不同,受用的主要愛語也會不同。這就需要我們找到自己和伴侶的愛語,對症下藥。你不妨和伴侶一起嘗試探索以下幾個問題:你和伴侶經常抱怨的是什麼?什麼事情時會深深地傷害你們?你和伴侶經常提出的請求是什麼?你們通過會用什麼方式向伴侶表達愛?回顧你的婚姻,認真思考,也許你就能從中找到重要的線索。

【篇四】

俗話説,無巧不成書。作文、寫書即便最好的題材,都需要巧與趣的參與。如此,才能成就一部好作品。反過來説,好作品,都是富於趣味之作。喜讀吳世林長篇報告文學《永遠的白海豚》一書感覺他體現出來的文趣有三。

一是選題之趣。

三娘灣遁跡多年的白海豚重返故鄉家園,這本身就是一樁奇趣;
欽州現代港口建設如火如荼,白海豚在三娘灣海域自由嬉戲,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故事,它無疑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
有故事的著名生物學家研究有故事的白海豚,是有故事的人與有故事的保護動物結合,更能吸引人們的眼球。白海豚的身前身後事,海洋生物中的稀有動物白海豚的生活方式、特點、習性之謎,它們與人類又有什麼必然的關係?也是為人們關注的有趣知識……可以説,多趣多味的糅合,便成為這部趣味盎然的著作創作的基礎和看點。作者選擇在眾趣所歸之點上落筆,體現了他選題的明智和創作匠心的深沉。選題好,題材棒,作品自然成功了一半。

二是結構之趣。

《永遠的白海豚》共有八章和引子、尾篇組成。從初識白海豚,到尋找白海豚;
從研究白海豚,到保衞白海豚;
從保豚大合唱,到白海豚的神奇發展。故事不斷步入縱深,引人入勝。其間,巧妙插入許多與此相關的對應知識、故事、材料、圖片,無不使作品增加了豐滿與厚度。裏面有書籍的、報紙的、發言的、影視的、網絡的、國內國外的,讓人目不暇接。説這本書成了介紹、保護稀有物種白海豚知識的百科全書也不為過。

入題起始之趣。從找潘教授採訪不遇,到隨林二哥親睹白海豚。從二哥講述親歷的白海豚諸多故事中,目睹那一次白海豚生產過程眾海豚保護母子,到作者看到一則新聞,男子搭孕婦妻子半路生產獲得眾人保護,預示着白海豚有着與人類相似的生存互助、愛護幼小的憐憫之心,進而引出本書我們如何保護白海豚的正題故事,一步一步抓住了讀者的心,讓故事在峯迴路轉中實現趣味橫生的閲讀快感。

結尾收筆之趣。尾篇“永遠的白海豚”篇幅雖不長,但趣味濃烈,意味深長。在白海豚故鄉成長起來的小男孩楊海濤,品學兼優,人小志大,更是熱愛白海豚、保護白海豚的守護神。他心中裝滿的經常給小夥伴們講述的許多白海豚的故事,既是他保護白海豚的志向理想,也代表了後一代人保護白海豚的理想志向。如果説,潘教授是白海豚之父,楊海濤就是白海豚之子。認識白海豚、保護白海豚已經後繼有人,這是三娘灣之幸,也是欽州大工業之幸;
是白海豚之幸,也是人與自然共存共榮之幸。其意味可是深長至遠。

三説語言之趣。

書中語言樸實裏富有趣味,敍述之後更有哲理昇華。偶爾的議論畫龍點睛,哲理昇華水到渠成又恰到好處。“丹尼爾的故事告訴我們,夢想引導命運,激勵行動。有夢的人最快樂,守夢的人最堅強,追夢的人最努力,圓夢的人最幸福。”

意味理趣的表述,無不讓人讀了遐想連篇,滋味無窮,獲得快樂的精神享受。如此的話語還有,作者回應潘教授的談話,“你的故事我聽明白了,保護白海豚也好,保護熊貓也好,保護白頭葉猴也好,實質上您要保護的是人,保護一方老百姓,保護人類自己。”

報告文學,不能沒有敍述,更不能沒有議論,不能沒有讓人深思的哲言。敍述是厚實的土壤,議論是這土壤開出的思想的奇花豔朵。這奇花豔朵,體現的更是一種精神境界。正如潘教授所説:“《老人與海》《魯濱遜漂流記》等文學作品為什麼能受到那個時代的歡迎?關鍵是精神,寫了一種精神。”《永遠的白海豚》正寫出了保護白海豚,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那一種精神。《永遠的白海豚》寫的是一個生態環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嚴肅題材,但它是以趣味橫生的藝術表達去實現的。而趣味又以故事為濃烈。再回過來看吧,從南方大港的開發建設,到白海豚的重新發現充滿故事;
從白海豚的重新發現,到種羣數量的不斷擴大,充滿艱辛與挫折的故事;
從有故事的教授到有故事的白海豚,充滿人與自然故事的趣味。

故事的美,提升了三娘灣神奇的美;
沒有白海豚的美去裝點,三娘灣的美也會大為遜色。白海豚是三娘灣的精靈,它們是三娘灣最美麗的風景元素之一。作家在一系列的故事敍述中涉筆成趣,以趣味橫生的筆觸演繹了這部經典作品,實為可喜可賀!

【篇五】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常和小夥伴躲在柴堆下,一字排開躺着,每個人輪着説自己的夢想。那個單純的年紀,夢想都是天馬行空、向着美好現實出發的。他們有説希望某天做出一個煙花能放上幾個鐘頭;
有説希望能開飛機,搭大家上天看看;
有説希望能去北京,看看天安門……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連道路都是泥沙路,看見汽車都追着聞汽油味的年代,小夥伴們的夢超出了現實,在緊接着的遊戲裏,夢想被拋出了九霄雲外。

我當時的夢想卻非常簡單,只是開學能交足學費。那樣,我就不用每次都等到別的同學領完書才輪到我。這麼簡單的要求,一等就等了十幾年。雖然每次領書我都排到後面,但我卻從來不讓成績和我一樣排隊,我始終相信,讀書能夠改變我的位置。當時要是問我那麼拼命讀書為了什麼,我也不知道,也答不上來。你要真要一個答案,那就是喜歡。

在那時候,每次放學回家都要幫忙做家務。每天下午放學,先去打一捆柴回家;
回到家後,燒火煮飯,再熱一些豬草之類的去餵豬;
做完這些就等母親回來,幫忙燒火炒菜;
吃完飯後,就幫忙編織手工藝品,一直忙到晚上九點多鐘。

或許是太忙碌的緣故,以至於我根本沒有時間寫作業。那個年代,我家沒有電視,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讀書就成了我唯一的知識來源。那時的書,我視如珍寶,千方百計找書讀。為了買一本一塊幾角錢的書,撿了一個月的廢銅爛鐵,上山找草藥賣。在千辛萬苦湊夠了書錢後,我就隻身一人走到街上買書,來回十幾公里的路硬是讓我沒到一個鐘走完了。去的路上我是跑着的,什麼都沒帶,不時停下來翻開口袋看看錢還在不在。回來的時候,我就像出了籠子的鳥兒,一路狂奔,停下來就掏出書來聞一下那油墨味。

那時的生活很苦,但書卻照亮了我的路,讓我知恩,懂恩,感恩。

讀國小那會,是我人生最苦的時刻。有一次,班主任把我叫到辦公室,問了我一個簡單的問題:她問我為什麼不剪頭髮。從她拿出的鏡子裏看到,我的頭髮都已經披肩了。我沒有回答,就靜靜地站在那裏。她看着我緊緊抓着衣角的手,莫名其妙的火氣上來了,説了一句:“今天你剪也得剪,不剪也得剪。”之後就拉着我到那唯一的、簡陋的理髮店裏,叫師傅幫我剪了頭髮。

看着清爽的髮型,我內心卻愁了。説出來沒人相信,那時候我家連剪頭髮的一塊錢都沒有。班主任看到我的眼睛,拋出了一句話:“這下我還治不了你,我讓你長髮,不要錢我也要讓你的頭髮變短,讓你壞我們班的班風!”後來我才知道,那天班主位是故意發的火,因為她從我眼裏讀懂了這披肩的長髮。

讀懂了班主任的關心,我學習更加用功。我經常去她家裏借書看,無論是什麼書,我都喜歡通讀,連教師參考書我都不放過。得益於我的嗜書如命,我的成績越來越好。在六年級那年,我被學校選中,代表學校去參加語文、數學競賽。能夠代表學校參賽是一件很光榮的事,可對於我來説,並沒有那麼值得高興,因為那五塊錢的閲卷費可算是天文數字。

我本想放棄,回家裏也沒跟母親説起。到了最後一天,在去學校的路上,我一直找不到任何藉口跟班主任説不參賽。這忐忑的心卻隨着我打開書包時得以釋放。也不知道母親怎麼知道這回事,那天早上她偷偷地把錢塞進了我的書包。當我看到一沓零錢整齊擺放在書包裏時,內心一酸,眼淚狂奔而出。我拿着錢到班主任的辦公室給她,看到那厚厚的一沓零錢時,她先是一愣,然後笑了笑,接過我手中的錢,輕輕説了一句:“明天早點來學校,準時出發。”我點了點頭,不好意思地跑了出去。

那天下午回到家,那一沓厚厚的零錢又重新出現在我的書包裏,還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了兩個大字——“加油”。那刻,我的眼淚又肆無忌憚地狂奔而下,滴在紙上,穿過紙背,又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就這樣,在那往後的歲月裏,生活常常露出那白白的長長的重重的獠牙,阻礙我前進的腳步。但我絕不妥協,我也常常以裸露那童年的夢反擊,讓其光環圍繞,鞭策我負重前行。

【篇六】

你對你的前半生滿意嗎?

如果你還年輕,你最想做點什麼?

你覺得你跟馬雲、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的差距在哪裏?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普通如我們,每天想的是:上班時如何能夠按時完成工作,下班後可做點什麼消遣一下;
週末去哪放鬆呢,最近有什麼好電影……工作、買房、結婚、生子、養老,最後到人生終點。

可是有些人不一樣。比如《人生效率手冊》的作者張萌,人稱萌姐。張萌非常年輕,是全球青年領導力(gyl)的創始人,被博鰲亞洲論壇授予“全球青年領袖”“首都十大教育新聞人物”的稱號。行走近40個國家,四次出席apec峯會,並三次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一個出身普通的女孩子,是如何通過努力成為如此優秀的人?張萌在書裏給大家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為了當上奧運會志願者,張萌從浙江大學退學,再次考入北京師大英文系,但是,入學後的英文摸底考試是全年級墊底。於是,她啟動“1000天小樹林計劃”,每天早上5點起牀到小樹林裏讀英語。這般死磕,讓她包攬了大學期間的一等獎學金,並且參加了apec全國英文比賽,並獲得了第一名,因此可以隨同領導人蔘加apec的ceo峯會,從此開始了她燦爛的人生。

張萌在《人生效率手冊》中説,人生就是一本效率手冊,你怎樣對待你的時間,生活就會給你同比例的回饋。如何高效地利用這一生?書中從五個版塊提出了建議:目標建立、時間管理、高效學習、修煉硬本領、自我輸入和輸出。這五個版塊中,我認為最重要的當屬第一個:目標建立。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方向的努力都是浪費時間。

一生的目標要如何建立?張萌提供了7個人物法。想一想,你夢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偶像又是誰?寫下7個這樣的人,把他們身上的硬本領提煉出來,每個人物寫3個,總共21個。從這21個硬本領中把相同的選項圈出來,並按照從多到少的順序排列,取最前面的三項,這三項本領就是你要樹立的人生目標和奮鬥方向。確定了大方向之後,再對自我進行分析,選出一個你當前最需要修煉的本領,集中精力去攻克它。如此,我們就能相應地制定出年度目標、月度目標了。只要有明確的目標,再付諸有效的行動,日積月累,你就能像其他成功人士一樣,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有人説,有目標、有規劃的人生就像旅行,沒有目標、沒有規劃的人生就像流浪。如果你找到了目標,如果你想努力,你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而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jiaoshiwenan/d27nr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