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小説讀後感範文參考6篇

小説讀後感範文參考6篇

在寫讀後感的時候,一定要找準個人感受最深的部分,書寫一篇讀後感幫助強化大家對名著內容的認識,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小説讀後感範文參考6篇,供大家參考。

小説讀後感範文參考6篇

小説讀後感範文篇1

本文的主人公是一個活潑的女孩——伊麗莎白,沒錯,她沒有她姐姐漂亮,不過,她勇敢、堅強、機靈,沒有因為苦難退步,所以她身上有一種魅力,達西才會喜歡她。在她的一生中有歡樂與希望,也有憂愁與悲傷;有陽光與鮮花,也有黑夜與風暴,不管好時光壞時光她都一一走了過來。她的勇氣、智慧與堅強使她獲得了心靈的充實與人生的幸福。還有對達西來説,書上有一句話,是一個道理:“虛榮與傲慢儘管被用作同義詞,實際是是二回事。一個人可能傲慢但不虛榮,傲慢是我們對自己的評價,虛榮則是我們希望別人如何評價我們自己。”正是因為達西的高傲與傲慢讓人誤會了他那原本高尚的心。傲慢會讓人誤解,而偏見會誤會好人。

不過幸好,達西后來慢慢明白了自己的錯誤,讓人重新認識了達西。文章不僅告訴了我不要傲慢,不然會被誤解;更告訴了我要堅強,不能面對困難就退縮。

小説讀後感範文篇2

近日以來因為讀書節,我有幸一睹《鏡花緣》的風采。

話説入目第一章的內容裏有句話讓我頗有感觸,那是百花仙子與百草仙子無意交談間出現的。“不知小仙與這玉碑可能有緣?可惜我們雖成正果,究系女身,將來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載,設或具是儒生,無一閨秀,我輩豈不減色?”就這句話,可能是文中最不出彩的一句話,卻讓我影響頗深,我輩豈不減色?真的是女性無用嗎,還是時代沒給她們機會。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貫徹那男尊女卑時代的名言。無數才女若非武則天開放女科,一身才華可能就要被泯滅在歷史的長河裏了。

除此之外,嫦娥這號人物的設定也讓我徹底對她的好影響翻篇,那個傳説中性格淡漠,卻又十分善良,只可遠觀不可褻瀆的女子。在這裏卻是咄咄逼人,蠻不講理。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還是凡事物皆有雙面性?就不從而知了。

而武則天醉酒後逆天而行誓要讓百花在冬日齊放,也算是文章精彩內容的開端了。百花應懼怕責罰,不分天道事理,竟真在冬日齊齊開放,讓我也感到頗為不屑,只因怕得罪權貴,放下自身原則,實在讓人無法尊敬。而後百花仙子甘願墜入凡塵也不願承認自己未乾的事去廣寒殿掃落花三年,着實令我十分敬佩。這是堅守,尊敬自己的表現,值得讓人去敬佩,去學習!

墜入凡塵後也寫了百花仙子(唐小山)的父親唐敖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的種種經歷,體現了人情冷暖,世間善惡……

總而言之,作者李汝珍寫的這本小説真的極好,鏡花水月。其神幻會寫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小説讀後感範文篇3

每個人都會經歷童年,童年時光是最令人留戀的,或是棉花糖般的甜蜜,或是咖啡般的苦澀,我相信每個人對它都是有獨特見解的。今天,我要介紹一下,《城南舊事》的作者,林海音的童年。

她喜歡和好朋友妞兒一起玩耍。雖然對八珍梅愛不釋手,但也不忘與妞兒分享,她很大方;她分不清海與天,也不知道好人與壞人的區別,她甚至知道了那個和她有着約定的神祕人是個小偷後,還怕他被抓,為他擔心,她很純真;她畢業了,他的爸爸也逝世了,就在那一天,她想要撐起這個家,她要照顧好弟弟妹妹,因為她知道,她已經長大了,她很有擔當。看過這本書的人應該都知道,我這裏所説的“她”也就是作者林海音的小時候,或者説是這本書的主人公——英子。

或許,《城南舊事》就是作者為了懷戀兒時的時光而下筆的。這本書裏的文字透露着淡淡的憂傷,英子的朋友一個個離她而去了,命運讓她親眼看到了這些,卻讓她阻止不了,我想,英子的心情也是非常無奈和憂傷的。這本書共有五章,每一章都寫得那麼樸實,那麼生動,使我身臨其境,好似穿越到每個畫面裏了。

在我的印象中,有一幕最讓人感動:英子發現妞兒是秀貞的女兒,秀貞與妞兒相認了,她激動地拉起妞兒,直把她往懷裏摟。失散了這麼多年的母女倆,如今終於在一起了。看到這兒,我不禁熱淚盈眶,心想:“可憐的妞兒,你終於找到你的媽媽了,我無法體會沒有父母的感覺是多麼孤獨難受,但我知道,那種感覺,是令人絕望的。”

童年過去了,也表示着我們已經跨出人生的第一步了,應該對有些事情抱有自己獨特的觀點,面對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們也不能過於悲觀,英子的爸爸去世了,但她卻如此沉着,沒有一直在悲傷中徘徊,因為她不愛自己的爸爸嗎?不,肯定不是的,她的爸爸走了,她應該比其他人更難過,但她卻表現了冷靜。所以説,我們不能過於悲觀。《城南舊事》讓我學會了很多,也讓我懂得了冷靜,感謝這本書,也推薦大家閲讀。

小説讀後感範文篇4

駱駝祥子這部小説一直被奉為文學的經典,這次暑假我認真地讀完了它。讀完之後,感觸頗深。

駱駝祥子描寫的是北平城的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悲慘命運。他本來積極向上,十分的堅強,一直勇敢地堅持自己的夢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買輛屬於自己的洋車拉。可是,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裏,人們的命運總是那麼的坎坷,夢想總不輕易可以實現。第一次,他被亂兵抓走,新買的車子也被搶了。他沒有放棄,而是繼續辛苦攢錢買車,但又被偵探給騙光了錢。第三次,他被騙和虎妞成親,終於又有了自己的車子,但好景不長,虎妞因難產而死,他也就人財兩空了。

失敗,挫折不斷地降臨在他的身上,他本有着駱駝般的意志力,堅強地與苦難鬥爭,與命運鬥爭,但最後他心愛的小福子死去後,他心中最後的一縷希望之光泯滅了。他開始放棄自己,開始自甘墮落。

這就是舊社會的罪行,他可以將那些積極向上的人變的自甘墮落。這實在是令人悲痛。我敬佩祥子,他是那麼的頑強,失敗一次又一次的降臨,可是他並不被失敗打垮,甘於認命,而是繼續與失敗鬥爭,與命運作鬥爭。同時我也同情祥子,我同情他生在了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同情他最後悲慘的結果。

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應該向祥子學習,學習他那種不怕困難與挫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的精神。當我們不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每當遇到困難就會煩悶,嚷着要放棄,而總是不敢放手一搏。我們生活在這麼美好的時代,遇到的困難可以和祥子相提並論嗎?可是我們卻不敢去拼搏,去奮鬥,我們都比不上祥子。現在,我每當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書中的情景。我好像看到祥子正在奮力地向前跑着,這樣我的信心就倍增,就會對自己説:“我也要要像祥子這樣,努力地奮鬥。”

“我們無法改變出身,但我們可以改變將來。”是的,我們的出身被註定,可並不是命運被註定,祥子雖然沒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我們如果能有祥子那樣的精神,我們就一定可以成功地戰勝一切,實現自己的'夢想。讓我們人人都做“駱駝祥子”吧!

小説讀後感範文篇5

?雙城記》被譽為描述法國大革命的最傑出的代表作,我想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的與眾不一樣。和其他的作品,比如卡萊爾的《法國大革命》不一樣,狄更斯更注重的是底層人民的喜怒哀樂.雖然人物和主要情節都是虛構的,但卻深刻地揭露了法國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會矛盾,強烈地抨擊貴族階級的荒淫殘暴,並深切地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讀完後的震撼、憤怒、感動、欣慰,一時間充斥了我的心。我為革命羣眾奮起反抗爆發出的大力量而震撼,也為他們在革命進一步進行時不分黑白的復仇行為而憤怒;為卡頓對露西真摯無私的愛而感動,也為小説尾部卡頓的美麗憧憬,為他生命的延續而欣慰。

然而這部小説最能打動我的部分卻是卡頓對露西珍貴的感情。它雖然閃現於一時,卻持久了一世。感情,是什麼是包容,是索取是單純的佔有,還是博大的寬容這個話題如此陳舊卻依舊沒有答案。在此刻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中,我們總是在想到底有沒有長久,有沒有無私"為了你,為了你所親愛的任何人,我願意作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涯中有值得犧牲的可能和機會,我甘願為你和你所愛的人們而犧牲。"卡頓在《雙城記》中給了我們答案,給了一個人應當有的對於感情的信念。

太多的分離讓我們這一代人喪失了對真愛的追求,喪失了很多信心,很多夢想。然而卡頓犧牲式的死亡卻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也喚回了我的很多期望,很多暢想。卡頓對露西的愛是專一的,更是堅定的,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他用自我無私的愛和生命給予了露西一個完美的未來。當他作為查爾斯的替身,平靜地理解本不屬於他的死亡,安詳地走上斷頭台時,這杯具的故事便擁有了充滿期望的結尾。他崇高的愛,拯救的不只是一個生命,更點亮了自我碌碌無為的一生,在人們心中樹立了他一向渴望擁有的果斷、堅定的形象。

露西是幸福的,她不僅僅擁有了父親的愛、丈夫的愛、僕人的愛,更重要的是她還擁有卡頓那份只屬於她的感情。卡頓愛她,卻並不要回報。在她生活無憂的時候,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她,祝福她;在她的生活出現困境,愛人被囚時,卻挺身而出,代替"情敵"走上了斷頭台。只要愛人幸福的活在這個世界上,自我就能夠了無牽掛,正是懷着這樣簡單而滿足的願望,卡頓能夠沒有難過和憂傷的觀望露西的幸福,能夠離開得那麼從容。相信很多女孩和我一樣羨慕露西,羨慕有那麼多人用心用生命來愛她。

查爾斯是幸運的,從第一次法庭上的轉敗為勝到最終的成功逃脱,卡頓--這個本該同他針鋒相對的情敵,卻一次又一次的幫了他,表面上看是因為卡頓愛露西,而露西又深刻的愛着查爾斯,但事實上查爾斯出色的人品也是卡頓願意幫他的原因之一。因為他明白露西在他身邊必須能夠得到幸福,必須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裏開心歡樂,他認同露西的選擇,同時也作出了自我的選擇。也許會有人覺得卡頓傻,為卡頓不值,但我想,為所愛的人奉獻一切應當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吧。

愛常常比恨更為強有力得多,這話很對。看完《雙城記》,我突然醒悟,發現原先世上本沒有真正的恨與愛,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所有的事都沒有固定的性質,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重要的不是這件事本身怎樣樣,而是一個人應當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就像卡頓對於查爾斯,本該是恨的,因為是他使得卡頓失去了擁有露西的機會,是他使得露西眼中再無他人。但卡頓卻選擇用博大似海的愛來化解這種恨。也許在他眼中查爾斯已經不是查爾斯,而是露西的一部分,是他所愛的人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所愛的一部分。從另一個角度説,如果沒有查爾斯,可能還是會出現查三斯、查四斯、查五斯的,卡頓如果選擇了恨,豈不是要恨很多人,要恨一生、恨一世、恨在每一天了麼卡頓是聰明的,所以他沒有選擇恨,而是將恨昇華成了一種最最偉大的愛。即使他死了,即使他不能再親眼看到露西的幸福,相信他也能在天堂感受到愛人的笑,感受到愛人的歡樂。卡頓會活在每個人的心中,不止是露西、查爾斯,還有更多的讀者,更多的後人。他的精神會永存,他會得到永生!

有人説感情是自私的,愛別人甚於自我的人都是傻子。但在狄更斯的《雙城記》中,我感受到的卻是一種超脱世俗的最純潔、最崇高的愛。這種愛純得像冰、熱得像火,是人性中最完美的、最悲壯的行為,是一種夢想化的美。它能夠默默的悄無聲息,也能夠爆發出無限的力量和勇氣。為了情人的幸福犧牲自我的生命,哪怕這種犧牲是因為拯救自我的情敵。這樣的故事不可思議,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承受本事。但它傳遞給我們的卻是作者對於人性、對於感情的思考。愛一個人,就是要給他幸福,哪怕這種愛會傷害自我,哪怕這種愛會讓自我消失…

卡頓的犧牲是一種重生,他之所以能夠坦然得應對死亡,正是因為他看到了期望,看到了未來。他明白自我的離去能夠帶給所愛的人更多的歡樂,也能夠換來更多人的幸福。他沒有怨恨革命者,也沒有埋怨任何人,他所做的只是儘自我的本事完成自我愛露西的心願,實現自我的誓言。

常聽人説:"愛一個人要愛他的全部。"愛她的好,她的壞,甚至是她的愛。愛上情敵,不可思議,但卡頓卻詮釋得很好。對於一般人來説那麼恐懼的死亡,在感情面前卻是那樣的微不足道。活着也許會完美,但如果看着所愛的人每一天悲痛流淚,相信那便會變成一種巨大的煎熬,所以卡頓選擇了欣慰的去死,那是一種安詳的無畏,一種沉靜的離開。

同卡頓相比,當今的感情似乎被強加了更多的東西。金錢、權力、地位、利益…這些本不該成為感情的影響因素的東西卻佔據了越來越重的份量。人們不是為了愛而愛,而是為了生存而愛。很多情景下,虛偽代替了真誠,物質凌駕於精神。也許我們是一羣理性的動物,也許我們所做的是的選擇。但我們是否應當感到慚愧,是否應當正視自我的每一段感情呢難道人活着只是為了吃好喝好睡好麼媒體上報道出的一個個為情仇殺的事件,應當為當今的人們敲響警鐘了,大家應當仔細想想,他們,究竟是為愛而殺還是為恨而殺呢如果我們不能博大的活着,世界就會了無生趣,失去色彩。

轉而回到《雙城記》,卡頓的偉大賦予了他太多的光芒,但就這個人物本身來講,他還是有杯具的性格。他太小看自我,能夠説是有些自卑,所以放任了自我,又因為放任而感到絕望。最終他沒能盡力的追求露西,而只是把對她的愛隱藏在內心,默默地承受着煎熬,無私地付出,卻不求一丁點兒回報。這種愛悽美而崇高,但卻過於低調。如果卡頓能夠努力,如果卡頓願意爭取,露西未必不會選擇他,而他同樣能給予露西很好的幸福。總之,《雙城記》帶給了我們太多的思考和感悟。關於愛,關於恨,關於復仇,也關於重生。當小説尾部卡頓看到期望的時候,我彷彿也從整部書有些陰鬱的情緒中看到了點點星光。所以,卡頓的存在不僅僅是作者對愛的渲染,更寄予了狄更斯對未來的信心。不錯,當人與人之間沒有了恨,當所有的恨都昇華為愛的時候,沒有復仇,沒有血腥,有的只會是幸福的歡笑,燦爛的陽光。

再次感動於狄老的良苦用心,感動於卡頓至死方休的夢、沁人肺腑的情,更感動於這份人世間最崇高、最永恆、永不退色的愛,那麼難得,那麼完美,也必將永存!

小説讀後感範文篇6

剛開始讀《月亮與六便士》覺得讀不下去,説是故事,情節並不夠跌宕起伏,説是傳記好像也沒有傳奇人物該有的色彩。所以,像我這種讀慣小説,追求故事情節的人很難耐下心去看。但最後會發現這是一部帶給我們更多思考的著作。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是以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創作的小説。它講述了本來家庭和諧、工作穩定的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突然有一天決定拋妻棄子,遠走異國他鄉學習畫畫。

作者沒有寫故事的`主人翁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連他的妻子斯特里克蘭夫人面對丈夫的行為也驚慌失措,沒有察覺任何徵兆,或許真正的原因只有斯特里克蘭自己知道。

斯特里克蘭放棄舒適的生活來到巴黎,住在一個簡陋、髒亂的房間裏。即使他每天沉迷畫畫,盡情的創作,可是他的作品並沒有得到多少認可,除了一個人,德克·斯特洛夫。

斯特洛夫和斯特里克蘭一樣熱衷於畫畫,並且總是能精闢、絕妙的評論一幅畫作,但是自己的畫作水平卻始終得不到認同。他是唯一一個真誠讚賞斯特里克蘭畫作,無條件支持他的人。即使斯特里克蘭無情的搶了他的妻子、無數次嘲笑他、諷刺他、侮辱他的畫作,最後他依然選擇原諒斯特里克蘭,因為他認為斯特里克蘭是最偉大的畫家。他曾經説過:“一百年以後,如果還有人記得你和我,那是因為我們認識查爾斯·斯特里克蘭。”

最後事實證明斯特里克蘭確實一個天才,他開創了藝術的新時代,這在他死後得到了極大的認可。

在斯特里克蘭輾轉來到他最後的棲息地,在這裏他找到他夢寐以求、喚起他創作激情和靈感的地方,塔西提島。

“有時候,一個人偶然來到某個地方,他會神祕的感覺,這正是他始終懷想的棲身之所。這是他一直在尋找的家園,他會在這從未見過的場景中,在他從不認識的人羣中定居下來,就好像他生來就熟悉這一切。在這裏,他終於有了着落。”

在這裏他深居山林,有善良的阿塔陪伴他,照顧他。從此他可以沒有任何顧忌的(雖然他從來也不會顧忌任何事)的進行他的創作。

?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裏去?》

很多人會覺得斯特里克蘭沒有感情、説話做事討人厭、對物質生活沒有任何要求,就像是沒有生命的機器,這個機器活着的唯一理由就是畫畫。

但他是天才是無疑,他畫畫不是為了成名獲利,他只是有一種輸出的慾望,為了表達心裏的想法而創作,是一種極致單純的創作。就像文中他自己説的那樣:“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裏,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沒關係,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斯特里克蘭是被上帝選中的人,上帝通過他的手讓世人看到美。

“有時候,我想去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孤島,在那裏,我可以住在無人知曉的山谷中,四周不知名的樹木環繞,寂靜無聲。在那兒,我想我可以找到我想要的東西。”

標籤: 讀後感 範文 小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drp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