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心得體會 >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的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之一,這部戲劇不僅僅向我們展示了主人公俄狄浦斯與悲劇命運抗爭的一生,更有價值的是給我們留下了思考人生、思考活法的無限哲學空間。這裏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俄狄浦斯王讀後感,方便大家學習,快來看看吧!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1

所謂"命運悲劇"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運對抗,其結局則是他無法逃脱命運的羅網而歸於毀滅。自由意志與命運的衝突,向來被認為是古希臘悲劇的主旋律,古希臘三大悲劇家都涉及到了自由意志與命運衝突的主題。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正是體現這種命運造成悲劇的經典作品,劇中俄狄浦斯的悲劇就緣於其無法逃脱的命運羅網。

俄狄浦斯王的神話是人類從殺父娶母引向亂倫禁忌這一文明進程的反映與折射,他為了種族而走向毀滅。刺瞎雙眼放逐是他自己的選擇,也非他的選擇,或者説命運由不得他選擇。俄狄浦斯知與不知的悲劇在表現命運不可抗拒性的同時,也表現了對命運不合理性的譴責。俄狄浦斯聰明、誠實、正直、勇敢,他勇於向不合理的命運挑戰,與之抗爭。但是,命運卻註定這樣一個優秀人物成為罪人,他要承擔前人的罪過,受到厄運的懲罰,其實這一切都是命運的捉弄和俄狄浦斯自己的意志所造成的。

我們來看俄狄浦斯的命運:出生後三天,他就被鐵絲穿過腳踵然後棄於荒野,只是由於執行命令的牧人起了憐惜之心,把他送給科任託斯的牧人,才大難不死。他日後成為科任託斯國王玻呂玻斯的養子,成人後因從神諭中得知自己必將殺父娶母的命運,於是離開"父母"所在的科任託斯,向真正的故國忒拜城進發。在三岔路口與一老者發生爭執,誤將其殺死,這老者實為他的生父拉伊俄斯。隨後他來到了忒拜城破、解了獅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之謎,剷除了為害忒拜人的妖魔,被擁戴為王,並依例娶了前王遺孀伊俄卡斯武--他的親生母親。其殺父娶母的厄運全部應驗,而他卻毫不知曉。在這場悲劇中,俄狄浦斯曾努力試圖躲避災難,卻始終逃不出命運的捉弄。

人們都認為俄狄浦斯是無辜的,因為還在他出生之前殺父娶母的悲劇就已經安排好。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誠實勇敢、他的責任感,所有的一切,不僅沒有使他逃脱命運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運的怪圈中。既然俄狄浦斯沒有選擇的機會,就不應該為罪惡承擔責任。所以,嚴格地説俄狄浦斯不是兇手,而是這場殺父娶母悲劇的受害者。那麼,誰該為這出悲劇承擔責任呢?命運!到底什麼是"命運"呢?所謂"命運",就是先定的生命過程朝向某一目的的趨近,這種趨近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改變的。"命運"就是外在於人且支配人的一種超自然的神祕力量,不管個人怎麼抗爭都是無法改變這種力量的。

然而,俄狄浦斯的悲劇僅僅是由他的命運造成的麼?如果説命中註定他會弒父娶母,這是既成的事實,是無法避免的悲劇,但俄狄浦斯對這一切並不知情。在這一切悲劇被揭示於眾前,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國王,他的王國國泰民安,他的王后美麗動人,他有兩兒兩女,有着幸福的生活。那麼又是誰攪亂了這一切寧靜,讓俄狄浦斯面對這種生不如死的痛苦的呢?這個罪魁禍首其實就是俄狄浦斯的自由意志。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2

文本閲讀的越來越走向多元的今天,我們總是會從無數個主題中洋洋灑灑的分散出各種解讀:現代的,後現代的,現實的,超現實的。只要你想,總是會有結果.然而我們的命題總歸會回到幾個最本質的問題上,這些問題早就由古代賢者們提出,在歷史的長河中浮浮沉沉若干年,經歷歲月變遷,大浪淘沙之後,依然的屹立不倒。比如,命運。

我曾試圖回答自己給自己的提出的一個問題:我的未來是註定的嗎?如果是,那麼我現在所做的對我的未來還會有影響嗎?如果沒有,那麼我又何必去做?如此循環往復,漸漸的就陷入無限循環的雞生蛋,蛋生雞的無聊問題中。

如果當時我能早些讀到這本《俄狄浦斯王》也許我就不會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這無限的的無聊之中。至少他能告訴你,是該繳械投降,還是奮起反抗。

作為科任託斯的兒子,俄狄浦斯從小就接受着高人一等的待遇。在一次向阿波羅祈求神諭時,意外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軌跡:弒父娶母時。他毅然離開科任託斯城。在流浪的路上,他們碰到了一夥出言不遜的旅人,併發生了衝突,發生了血案,這血案漸漸的變成了無頭公案。之後俄狄浦斯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謎,解決了特拜城的危機,藉此成為了這座城市的英雄,當上了國王。

若干年後,命運的前奏悄然來臨,特拜城瘟疫橫行,人民苦不堪言。俄狄浦斯便命令自己的小舅子克瑞昂去阿波羅神廟祈求神諭。克瑞昂帶來了神諭同時也帶來了災難。俄狄浦斯先是通過先知特瑞西阿斯瞭解到自己就是特拜城中的污漬,但他寧願相信是克瑞昂聯合特瑞西阿斯,妄圖篡奪王位。

直到前來報信的科任託斯的信使同多年前將他親手救下的牧羊人的口供達成一致時,他才相信自己終究是命運洪流中的一頁扁舟,一旦命運到來,便會成排山倒海之勢。他衝進曾阻撓自己知道真相的即是妻子又是母親的伊奧卡斯特的房中,發現他已經自盡而死,於是他決然的拔出了伊奧克斯特的髮針,刺瞎了自己雙眼。

他不能去死,他無臉面對自己冥界的雙親,他只有苦行行乞,用現實的苦難抵消自己所犯下的罪孽。

俄狄浦斯的一生無疑是抗爭的一生,他抗爭着自己恐懼的的命運。然而他的逃避卻親手將自己送到浪尖。正如英國唯美主義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所説:他急急所向之處,竟是血光之地。

古希臘的悲劇一直被認為是命運的悲劇。俄狄浦斯所作的每一次抗爭,無論是離開科任託斯並擊退了斯芬克斯,亦或者為了忒拜人民的生存而調查瘟疫的原因,他都是在與命運進行着激烈的較量。他與命運玩着躲貓貓,其實是掩耳盜鈴之舉。他篤信命運所以才逃避命運的圍剿:他離開科任託斯,解決斯芬克斯。他以為在遠離其實在接近,直到瘟疫爆發,他已經退無可退的踩在了命運的陷阱上。此時他的逃避成就了神諭,命運似乎躲在樹後面發出猙獰的笑。

俄狄浦斯的悲劇其實是每個人的悲劇。我們無法知曉命運會以怎樣的方式展現他的魔力,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命運會以哪樣的形式出現。也許,事後我們會説,如果當初......但是我們無法重複人生,命運此時便殘酷的將我們與往事隔離。

也許我們無法在客觀上改變命運的結局,但是我們卻可以在主觀上,進行善意的掩耳盜鈴:縮小結果,放大過程,讓抗爭本身變得有意義,這樣,即便我們沒有扼住命運的喉嚨,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很驕傲的度過此生。這也是每個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人應有的覺悟。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3

首先,對於“悲劇”的定義,不是在通常漢語語境中的“苦情戲”,而是指“通過莊嚴肅穆的輪專場展開劇情”的敍事藝術(詳見劉小楓《哲人王俄狄浦斯》),與戲劇戲嚯狂歡的敍事方式相對,因此劉小楓認為定名為“肅劇”更恰當。劉小楓先生這是從悲劇的的表演形式來講,而從悲劇的內容的點而言筆者個人認為叫做“悖劇”更合適。悲劇的展開乃是為揭示命運中的一系列悖論而為。具體到《俄狄浦斯》中,悖論主要有:智慧與真理,先知與哲人,偽與惡,看見與看不見,可説與不可説,神義與人義,罪與欠。

俄狄浦斯確實很有哲人的特質,不甘於常人曖昧投機不清不楚的生活(如在第叁場中王后所言“偶然控制着我們,未來的事又看不清楚,我們為什麼懼怕呢?儘可能隨隨便便地生活。”),而且俄狄浦斯也確實具有哲人的能力——一種從雜多、零亂的表象中提取單一普遍的“真理”的能力(如對斯芬克斯謎語的解答)。然而正是由於他的不斷追問並嚴格根據追問到的結果選擇行動,導致了最終這個曖昧投機不清不楚的世界中的各種悖謬展現在眼前。追求清楚純粹的人生卻導致了悲劇的產生。

難道追求清楚和純粹的真理有錯嗎?這個問題本身問的就不對,“錯”到底是實然的偽,還是應然的惡?或者有時兩者皆是?而就是因為“偽”與“惡”的糾纏難清導致了俄狄浦斯的人生悖論,最後的結論便是俄狄浦斯根本就不應出生或者一出生就死去。

而造成“偽”與“惡”的糾纏不清塬因即在於“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悖論。俄狄浦斯洞察力極強,能於雜多、零亂、不清的表象中提取單一、普遍、清楚的“真理”。他看得見“人”的普遍規律和真理,卻看不見自己命運的具體、特殊的軌跡。盲先知卻知道具體生命的每次詛咒和預言。在哲人俄狄浦斯來説,知道而不説即“偽”,“偽”即“惡”。而在先知看來,真理也存在“可説”與“不可説”的區別,知道而不説卻恰恰為了避免“惡”,這才是“智慧”的做法。

“不去知道”和“知道而不可説”都是為了給人生的悖論遮一個面紗,使人得以安心地活下去,而如果是以“神聖”或“道德”的方式説法來達到不説的結果的,那麼這就是一塊“温情脈脈”的面紗,你也可以叫它“高尚的謊言”。但是造成人生悖論的真正塬因又是什麼呢?因為人的“欠然”,也就是人的有限性。而且慾望和追求有多或越強烈,欠然也就表現的越緊張。俄狄浦斯的越是執着於真理(或説真相),他的欠然也就越深刻地展現在他的面前。而由深刻的欠然導致了俄狄浦斯深刻的罪感。事實層面的“不能”與倫理道德的“不能”交織在一塊,最終導致了俄狄浦斯的悲劇。

最後,筆者將此文落腳於“神義”與“人義”——人到底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個人間天國(secular、heaven)?這類“人義”嘗試在法國大革命、第叁帝國、-都展示了。而“神義”的上帝之城(the、city、of、God)被驕傲無知的現代人斥為“虛偽”。然而“人為”之事哪一件又不是“偽”呢?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4

如果真的註定是悲劇,無論怎樣的意志也不會逆轉結局,這就是生活。如果允許發揮意志,卻註定般地走上了悲劇的結局,這就是宿命。

古希臘悲劇往往被人們稱為“命運悲劇”。所謂“命運悲劇”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運對抗,其結局則是他無法逃脱命運的羅網而歸於毀滅。自由意志與命運的衝突,向來被認為是古希臘悲劇的主旋律,古希臘三大悲劇家都涉及到了自由意志與命運衝突的主題。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正是體現這種命運造成悲劇的經典作品,劇中俄狄浦斯的悲劇就緣於其無法逃脱的命運羅網。

俄狄浦斯王的神話是人類從殺父娶母引向亂倫禁忌這一文明進程的反映與折射,他為了種族而走向毀滅。刺瞎雙眼放逐是他自己的選擇,也非他的選擇,或者説命運由不得他選擇。俄狄浦斯知與不知的悲劇在表現命運不可抗拒性的同時,也表現了對命運不合理性的譴責。俄狄浦斯聰明、誠實、正直、勇敢,他勇於向不合理的命運挑戰,與之抗爭。但是,命運卻註定這樣一個優秀人物成為罪人,他要承擔前人的罪過,受到厄運的懲罰,其實這一切都是命運的捉弄和俄狄浦斯自己的意志所造成的。

我們來看俄狄浦斯的命運:出生後三天,他就被鐵絲穿過腳踵然後棄於荒野,只是由於執行命令的牧人起了憐惜之心,把他送給科任託斯的牧人,才大難不死。他日後成為科任託斯國王玻呂玻斯的養子,成人後因從神諭中得知自己必將殺父娶母的命運,於是離開“父母”所在的科任託斯,向真正的故國忒拜城進發。在三岔路口與一老者發生爭執,誤將其殺死,這老者實為他的生父拉伊俄斯。隨後他來到了忒拜城解了獅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之謎,剷除了為害忒拜人的妖魔,被擁戴為王,並依例娶了前王遺孀伊俄卡斯武——他的親生母親。其殺父娶母的厄運全部應驗,而他卻毫不知曉。在這場悲劇中,俄狄浦斯曾努力試圖躲避災難,卻始終逃不出命運的捉弄。

人們都認為俄狄浦斯是無辜的,因為還在他出生之前殺父娶母的悲劇就已經安排好。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誠實勇敢、他的責任感,所有的一切,不僅沒有使他逃脱命運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運的怪圈中。既然俄狄浦斯沒有選擇的機會,就不應該為罪惡承擔責任。所以,嚴格地説俄狄浦斯不是兇手,而是這場殺父娶母悲劇的受害者。那麼,誰該為這出悲劇承擔責任呢?命運!到底什麼是“命運”呢?所謂“命運”,就是先定的生命過程朝向某一目的的趨近,這種趨近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改變的。“命運”就是外在於人且支配人的一種超自然的神祕力量,不管個人怎麼抗爭都是無法改變這種力量的。

然而,俄狄浦斯的悲劇僅僅是由他的命運造成的麼?如果説命中註定他會弒父娶母,這是既成的事實,是無法避免的悲劇,但俄狄浦斯對這一切並不知情。在這一切悲劇被揭示於眾前,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國王,他的王國國泰民安,他的王后美麗動人,他有兩兒兩女,有着幸福的生活。那麼又是誰攪亂了這一切寧靜,讓俄狄浦斯面對這種生不如死的痛苦的呢?這個罪魁禍首其實就是俄狄浦斯的自由意志。

人們總是説難得糊塗,總是説有時無知也是一種幸福。這其實不無道理的。如果俄狄浦斯沒有堅持追查真相,那麼事情不會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他不顧老牧人的勸告,不顧先知的警告,不顧王后的苦苦哀求,他一意孤行,一定要查明真相,卻發現自己就是那個殺害先王,給國家帶來瘟疫的兇手,更災難性的打擊是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殺死了親生父親,並且自己的王后竟然是自己的親生母親!王后羞憤自殺,而俄狄浦斯無法面對自己的孩子,無法面對臣民,他在極度震驚中為洗刷罪惡而刺瞎了自己的雙眼並自行放逐。這場可怕的毀滅其實是在俄狄浦斯自以為理性的舉止,一步一步向前推進的。除了俄狄浦斯的頑固和堅持,導致他一意孤行的行為的原因還有他的驕傲。作為一國,俄狄浦斯在心理上有一種驕傲和霸氣。因此當先知警告他不要再追查兇手的時候,他完全聽不進勸告,執意要去做。如果他當時冷靜地想一想先知的話,他應該能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或許就會避免這場災難了。因此,俄狄浦斯的悲劇也是由他自己的意志引發的。現實中我們常常後悔,就是因為我們總是喜歡盲目行動,總是在遇見挫折的時候,驚皇失措,做出錯誤的決定。甚至是明明知道是錯誤的思想,卻因為可憐的自尊而不願意改正,一錯再錯,直至萬劫不復。

這場悲劇以俄狄浦斯的一無所有告終。他失去了父母和子女,失去了王國和臣民,失去了尊嚴和自信,還失去了雙眼。他的餘生都將生活在無法面對自己,無法走出陰影的痛苦煎熬中。索福克勒斯將俄狄浦斯的悲劇刻畫得淋漓盡致,讓讀者不禁為俄狄浦斯無法逃脱的命運而感到無助,同時也為俄狄浦斯頑固地引發這場悲劇而痛心。俄狄浦斯王的知與不知都是悲劇,人有限的知永遠達不到神的先知,這就是命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xinde/drz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