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职场 >工作总结 >

让学生热爱学习总结——从学生兴趣入手

让学生热爱学习总结——从学生兴趣入手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努力提高国小语文教学质量,对站在教育最前线的我们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在我们的教学现状中,挤压学生课余时间,反复做各种习题,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课堂效率不够高,为了弥补,老师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或艺体课时间进行补习。这样一来,不仅是学生,就连老师也厌烦了这种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现就如何提高国小语文课堂效率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让学生热爱学习总结——从学生兴趣入手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语文修养。

我们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就特别吸引孩子们。课堂上,哪怕是心静如水的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热情高涨,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跃跃欲试。教师的投入,教师的会说话的一颦一蹙,都在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教师的语言很亲切,表情富有变化,让在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语文美的所在。反思我们的课堂,为什么不能调动在座的每一位学生呢?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遨游语文的知识海洋呢?原来是我们的语文功底不够深,语文的修养不足或准备不充分等等。所以,在优美的课文面前,我们的讲解变得逊色了,我们的学生听得烦腻了。任何照本宣科的做法,只能一步一步地抹杀孩子的语文兴趣,对提高课堂效率丝毫不起作用。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首先就要提高我们个人的语文修养。(六大方面:1、必要的语文知识。2、丰富的语言积累。3、熟练的言语技能:朗读、说话、听话、写作、写字等。4、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充电,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虚心学习,取长补短。5、高雅的言谈举止。6、深厚的文化素养。)所以我们要博览群书,不断地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二、课前准备要充分。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国小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教材和教参必须认真阅读,钻研,首先要把握好每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其次要把握好每课的重难点,这样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反之,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那么在课堂上,要么教学思路不清楚,要么教学重点不突出,要么教学方法使用不当,要么学生的提问不能正确地解答等等。由此,教师课前要做好三大准备。

(一)、学生课前预习的准备: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明确预习的内容。

(二)、教学设计的准备,写出符合自己本班实际的教学设计。

(三)、教具的准备。(低段比较重要:拼音卡、生字卡,教学挂图等)

三、搞好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组织。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可有的教师,虽然课前认真地备课,课堂上也滔滔不绝,可沉闷混乱的课堂却使学生不爱学或学不下去,所以良好的课堂纪律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怎样搞好课堂中的教学组织,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又井然有序呢?在教师讲授本节课的重难点的时候,课堂应该是安静有序的。在开展课堂讨论,课堂活动时,学生是活跃的,尽量做到“动而有序,活而不乱”。但国小生的注意力易分散,自制力不强,常有违规违纪的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目示法。教师授课时,心里想着教学内容,眼睛应看着学生,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时如果发现有的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目光可以不离开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一般来说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会注意到老师注视的目光。用目光提醒他应该认真听讲。(教师要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2、提问法。在教学中随时找出问题,直接提问不守纪律的同学,让他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

3、提示法。教师边讲课边走到不遵守纪律的同学身边,可在他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让这个同学感觉老师对他的错误行为的暗示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在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对不守纪律的同学的一种暗示教育,但活跃是孩子的天性,可能有时这些暗示对个别学生不起作用,这时教师就应该进行批评,当然批评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4、无声的批评。教师可以停止课堂教学,用目光注视不守纪律的同学们,当然应掌握好时间,一般来说时间不应超过半分钟,见效即止。

5、有声的批评,就事论事,可以先提问后批评。例如在学生回答得不正确后,老师就说“这个问题你回答的不正确,你现在的任务是认真听课,有什么事、什么话下课再说。”如果他回答对了,老师就说:“你的回答虽然对了,可有的同学还不明白,你是否可以安静下来让他们听课呢?……”在课堂上批评学生应点到为止,切忌展开话题,高谈阔论,尽量不要因批评学生而影响课堂教学。

6、表扬法。此方法在低段比较实用。教师可利用表扬听话的学生来提醒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学生易接受,效果较好。

另外,教师在课上多利用鼓励式的方法激励孩子自觉遵守纪律(送掌声、夸夸他等)或一些小小的物质奖励。(小红花、五角星、小卡片等)

四、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一)、动脑。动脑主要包括两方面:质疑和创新。

1、质疑就是善于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质疑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开启思维之门。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要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首先,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质疑的能力。如紧扣题眼质疑:《将相和》-解释课题后,抓住“和”字质疑:将相因为什么事闹矛盾?抓住课题与内容的联系质疑:《葡萄沟》葡萄沟在哪儿?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从文中看似有矛盾之处质疑等等。《十里长街送总理》-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灵车中的一对反义词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要给学生讲解质什么样的疑才有价值,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能提出问题,而且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创新就是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国小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很多文章的学完后的拓展环节就很好)对于学生的出乎意料的回答或别出心裁的思考方法,教师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对于一些正确的独见之处更要及时加以表扬。对于有价值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拓宽思维,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千万不要人云亦云,长期这样的话,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更深。

(二)动口。动口主要指“读和说”。

1、读。读主要指朗读。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安排学生读书,要以多种形式反复进行朗读的训练。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读书更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每读一次有一次的要求。比如,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营造气氛,可以教师范读,引读,指名读,小组读,轮读,分角色读等;(课文学习开始,采取轮读,一人一句地读)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用心去读,一般采取默读。读书要指导学生理解地读,动脑子去读,防止“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2、说。主要指说话训练。国小阶段常见的说话训练有:

A、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听说训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多用于低年级。----低段可以很好地利用丰富多彩的插图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B、创设情景说话。要设法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景,以引起说话的动机。如模拟购物,打电话,借书等。

C、讨论、辩论。讨论、辩论多用于高年级,话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内容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他们有一定启发作用或教育意义的。(事先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D、复述。各种形式的复述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记忆力。复述一般可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三种。

(三)、动手。动手包括写、画。

1、写。写包括低年级识字课上的书写生字。在低年级识字课上,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生字进行书写练习,提高识字效果。写还包括在课堂上的小练笔,这一般在中高年级中进行。主要指让学生就问题的一个侧面,用较为简洁有力的话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另外,写还包括中高年级做笔记,这也是防止学生上课走神的一个好方法。

2、画。画主要是指让学生根据语言训练情景的需要,把课文的有关内容用手中的笔画出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日月潭》一文的教学,在课文学完后,可以指导学生动手画一画日月潭的样子。《画风》一课学完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画画自己心目中风的样子,再交流。同时,画又是指“画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把课文中重点的字、词、句用手中的笔标出来,能理解的在旁边写写体会,不能理解的在文中带上问号。

五、重视课堂的结束语。

一节课快要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教师应当及时变换课堂的活动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再次进入高度活跃状态,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归结式
在完成讲析课文任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师生讨论,共同归纳总结课文重点,主要内容和特点等。这种结束语,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系统理解和记忆,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可采取这种方式结束。
(二)朗读式
在完成了讲课任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表情朗读课文。在学生们理解,掌握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用上这种结束语组织教学,实际上促使学生进一步咀嚼,消化,吸收字词句篇,提高其阅读能力

(三)审题式
在完成讲析课文的任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回过头来审清课文题目含义。这样结束讲课,紧扣全文,画龙点睛,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培养学生的回忆,联想和思维能力大有好处。如《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可采取这种方式结束。
(四)探讨式
在完成讲析课文任务之后,教师有意提出一些有难度或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辩论,最终取得正确的一致和答案。这样的结束语,能激起学生们探求问题答案的积极性,有鼓励性,对提高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们的钻研精神,是很有好处的。《有趣的发现》一课可采取这种方式结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不会再是一句空话。相信老师们一定会迎来课堂教学新的天空

标签: 学生 兴趣 学习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zhi/zongjie/66p2r.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