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一号简历网 >

励志 >励志美句 >

冬季到江南看古镇

冬季到江南看古镇


冬季到江南看古镇

初冬季节到浙江的古镇西塘、乌镇住了两夜,并到南浔古镇一游,领略了古镇的韵味,感受了历史的沧桑,享受了岁月的静好。镇上三五日,相当于世上许多年。

要说古镇的韵味,实在是难于言表,就是看哪儿都好看,见什么都有味。我每到一处,清晨即起,夜里却迟迟不想去睡,深怕辜负了古镇,辜负了自己,整天徜徉在街巷古宅,小桥流水中,去感受古镇的韵味。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于世。

这里的廊棚沿河而建,木结构的柱子,鱼鳞黑瓦盖顶。廊棚对面是一长排历经沧桑的古民居,这些古民居的规格比皖南民居要低一些,无富豪之气,多的是生活化格局。

乌镇的西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也绵延1.8公里。

南浔素以园林和藏书楼闻名天下,小莲庄和嘉业堂就是其典型代表。

小莲庄位于溪畔,碧水环绕,园内绿木深深,不染一点俗尘,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位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意境。

冬季的古镇,没有游人如织的拥挤,导游喇叭的喧嚣,整个诗画水乡沉浸在一片静谧、恬淡之中。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深远沧桑的弄堂,古老干净的石板路,河边洗衣服的女子,踩着石板路去上学的孩童,爬在木屋藤上的绿叶、黄叶,红叶。……随便举起镜头,定格的都是醉心的美景。

四通八达的河水中,房屋,游人,小船,天,云,桥,花,草,竹、、、、、、一切事物都在上面倒影交错,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织成一篇美丽,幽雅,古老的云锦,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至于无穷,

初冬江南,烟雨迷蒙。

在古镇感受一场蒙蒙细雨,就像去云南丽江,坐在路边晒晒太阳一样有味。几千年的古镇在细雨中显得朦胧毓秀,散发着江南的特有的韵味。

细雨无声,一直润到人的心里,心会变的宁静、柔软。

闲步在几米宽窄的巷子里,脚下的石板被雨水沁润得油光发亮,古老的门板、雕花的木窗散发出的木头的香味,在细雨微风中弥漫着,身处其中,犹如时光倒流,穿越在春秋、唐宋、明清抑或是民国初年,自己就是那泛黄的画卷中身影模糊的过客,生活在一段古老的岁月里。


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春秋时期伍子胥在此兴水利,通盐运,故西塘亦称胥塘。明代以来,有著作留世的就有一百零三人。

乌镇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其“昭明书院”得名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编辑整理的《文选》是我国第一本诗歌散文集。现代著名作家矛盾先生出生在乌镇,读书启蒙也在乌镇,其小说中的林家铺子至今犹在。

南浔是江南知名度极高的历史文化名镇,明代万历年至清代中叶为南浔经济最繁荣鼎盛时期,到近代,南浔古镇上出现了很多历史人物:被蒋介石称为老师和恩人的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近代著名藏书家、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的故居都保护的很好。

古镇,就是一个有着很老的包浆的大古董,“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三座古镇最恰当不过的形容。古镇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气质,吸引着我。

在南浔:一个三轮车夫向我讲述了“百间楼”的历史由来:原来“百间楼”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眷、家仆修建的一百间楼房,故称“百间楼”。

在乌镇:一位素不相识的中年男子,向我谈了乌镇的历史和对古镇的保护。

在西塘:我随意走进一座古宅,主人钱老师为我展示了双手同时正反书的绝技,还用扬琴为我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记忆深刻。



一位在古镇住过的朋友告诉我:古镇一夜,胜过城里十年。我总觉着他太夸张,这次到西塘、乌镇各小住一夜,只能说服了,服了,朋友说的有道理!

到西塘、乌镇,如没看到古镇的夜景实为憾事!没在临河的小馆子里喝一杯老酒是一件憾事,没住一次古民居也是憾事,没在天蒙蒙亮的清晨走过雨后老街的青石板路亦是憾事。古镇的一夜,为我等待了千年呀!那静好的岁月,柔柔地在心底流淌。

坐上古老的乌蓬船在水乡荡漾、或在临水的茶馆泡壶茶、在古旧的廊棚里发发呆,亦或随便坐在河边,这时,擦身而过的任何人都与你无关;天光水色,风声橹声,也在你的眼前和耳边淡出,脑子里可以一片空白,哪怕只是几分钟,也绝对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这静好的岁月,来过,就不曾离开;古镇,我梦里的老家。






标签: 古镇 冬季 江南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hjlw.com/lizhi/meiju/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