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教師文案 >

九年級氧氣的教案7篇

九年級氧氣的教案7篇

教案的寫作也是為了不斷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教案是檢驗一個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基本標準,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九年級氧氣的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九年級氧氣的教案7篇

九年級氧氣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瞭解氧氣的化學性質,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能力培養: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

科學思想:

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科學品質: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的優良品質。

科學方法:

通過實驗探討氧氣的化學性質。

重點、難點:

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空氣,而空氣中有氧氣。

請你舉例説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氣的地方

氧氣與人類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繫,是人類和動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質。

傾聽

回答:人和動物呼吸,急救病人。

傾聽

激發興趣。

氧氣具有哪些性質呢?

化學上要系統的研究某種物質一般都有一個程序,即先研究它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再通過性質研究它的用途。

思考、猜想

設疑創設情境。

初步瞭解研究物質的程序。

什麼是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包括什麼內容?

回答:

1 不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複習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

一瓶氧氣

1. 説出氧氣的色態

2 .氧氣有氣味嗎?

3.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麼結論?

4.在1升水中僅溶解30毫升的氧氣怎樣表示氧氣的溶解性?

如果我們改變條件,氧氣會由氣態變為液態,所以説氣體時必須要註明在通常狀況下。

觀察、討論,一位學生回答(別的學生補充)

1氧氣是無色的氣體

2氧氣是無味的(聞氣味)

3氧氣比空氣重

4氧氣不易溶解於水

領悟

培養學生的面容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聞氣味的方法。

一、化學性質

1.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

2.比空氣略重

3.不易溶解於水

4.氧氣

液態氧 固態氧

無色 淡藍色 淡藍色

1.在通常狀況下,氧氣是__無__色_無__味的_氣_體__,_不易_溶解於水,比空氣_略_重__。

2.液態氧為_淡_藍__色,由氣態氧變為液態氧屬於_物_理__變化。

什麼是化學性質?

氧氣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氧氣的化學性質。

看課本第14頁、記錄

做課堂練習

回答: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

思考、猜想

加深記憶

及時反饋

複習提問,引出新知識。

增強學生的求知慾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1. 氧氣與帶火星的木條反應

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1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瓶中有什麼現象?

如何檢驗一個集氣瓶中是否是氧氣?

我們可以利用上述實驗來檢驗一個集氣瓶中是否是氧氣

記錄

觀察、記錄。

現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説明:氧氣能支持燃燒

設疑問。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會檢驗氧氣的簡便方法

2.氧氣與硫反應

展示硫粉

1觀察硫粉的色態 2 點燃硫粉後放在空氣中可看到什麼現象 3 把點燃的硫粉伸入純淨氧氣中可看到什麼現象 4 生成物有氣味嗎

這種氣體對空氣有污染嗎?

這種氣體叫做二氧化硫,近年業我國禁止燃放鞭炮,是因為放鞭炮後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污染環境,所以我們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從我做起,為保護環境做出貢獻。

思考、猜想。

觀察並記錄。

硫粉是淡黃色固體,點燃的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為淡藍色,在純淨的氧氣中燃燒,火焰為明亮的藍紫色。生成物有刺激性氣味。

討論並回答:有

傾聽

怎樣寫出硫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硫 + 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

寫出文字表達式、記錄:

加強記憶。

3.氧氣與鋁箔反應

1.觀察鋁箔的顏色、狀態

2.觀察集氣瓶底放的是什麼?

3.將鋁箔點燃後伸入氧氣瓶中有什麼現象發生?

4.觀察生成物的色態。

集氣瓶底部為什麼要加少量的水或細沙

防止高温的生成物落到瓶底而炸裂集氣瓶

怎樣寫出鋁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鋁 + 氧氣 —— 氧化鋁

傾聽。

猜想。

觀察、記錄。

鋁箔是銀白色的固體,一端裹着火柴。集氣瓶底部放了少量的水,鋁箔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粉末狀的固體。

加強記憶。

質疑,激發興趣。

培養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加強記憶

1.氧氣能與木條、硫、鋁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那麼氧氣是不是活潑氣體?

2.物質在空氣中與純氧氣中燃燒哪個劇烈?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同時放出熱量。

討論並回答:

自由回答。

回答:氧氣

思考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培養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 化學反應

提問:什麼是化學變化?

什麼是化學變化?

1 什麼是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變化

2什麼是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區別兩者:前者為過程,後者為結果。

回憶

分析、歸納並回答。

例子:天然氣燃燒、鐵生鏽、煤燃燒等都是化學變化。

石蠟的熔化、水蒸發成水蒸氣、木材變成桌子等都是化學變化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明確各知識點要達到的目標

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徵是有新物質生成,常常表現為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在化學反應中,還發生能量變化,這種變化常常以放熱、發光的形式表現出來。

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叫做氧化反應

課後記:從氧氣的性質和用途起,國中化學開始具體研究物質,物質的性質決定其有何用途。而物質的性質主要從化學性質和化學性質兩方面起,因此,掌握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區別與聯繫;化學化學性質都包括哪些方面是要求學生熟記的。

九年級氧氣的教案篇2

教學重點: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教學難點:

催化劑

教學思路:

創設情景,初識氧氣,引出氣體的製取→瞭解氣體制取的一般步驟,探究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的儀器裝置和反應條件→製取並收集一瓶氧氣→嘗試設計其他的製氧裝置。

教學用具:

試管(3只)、酒精燈、錐形瓶、長徑漏斗、帶導管的橡皮塞、乳膠管、集氣瓶、水槽、蓋玻片;30%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識氧氣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創設情景,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慾望。

[創設情景]在屏幕上循壞播放選取的與氧氣有關的圖片:運動會場上燃燒的火炬、火箭的發射、潛水員帶着氧氣瓶在潛水、搶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爛的葡萄,引導學生回答:氧氣是我們身邊熟悉的物質,它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你對它有哪些瞭解呢?

[學生交流]氧氣可供給呼吸,氧氣可支持燃燒,氧氣能使物品腐爛,氧氣能發射火箭……

[設問,引出下文]那你還想知道與氧氣有關的什麼知識呢?

[生答]

我想知道氧氣是如何發射火箭的。

我想知道氧氣怎麼使食物腐爛的。

我想知道氧氣還有什麼用途。

……[過渡]看來同學們想知道得還很多,這節課我們先來看一看如何在實驗室裏製取一瓶氧氣?然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二、如何製取氧氣(核心部分)

設計意圖:通過試驗,探究如何在試驗室裏製取氧氣,並形成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讓你到實驗室製取一瓶氧氣,你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師生共同分析]

反儀器裝置

驗滿方法

收集方法

[師問]我們就按這四步學習如何製取氧氣。根據已有的知識,請你説出得到氧氣的方法有哪些?

[學生交流]

電解水

從空氣中分離氧氣

光合作用

我想知道氧氣是如何製得的。

[師問]上述方法適合在實驗室中製取氧氣嗎?為什麼?

[學生討論]消耗電能;操作複雜;難於控制……不適合在實驗室裏製取氧氣。

[老師總結,引出下文]在實驗室裏,通常採用30%的過氧化氫溶液來製取氧氣。在什麼條件下可製取氧氣呢?根據老師提供的探究報告,請同學們來探究一下:

反應原理

探究內容

能否產生氣體

取一支試管,加入3—5ml的30%過氧化氫溶液,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口。

取一支試管,加入3—5ml的30%過氧化氫溶液並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粉末,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口

[試驗探究一]:過氧化氫製取氧氣條件的探究

取一支試管,加入3—5ml的30%過氧化氫溶液並加入幾塊沸石(或芹菜),將帶火星的木[老師提問]上述三種方案中,你認為哪一種最適合在實驗室中製取氧氣?説出你的理由。

[學生交流討論]通過探究試驗可知:只有過氧化氫溶液沒有氧氣產生;當加入幾塊沸石(或芹菜)時,有少量氣泡產生,火星更加明亮,説明產生的氧氣少;當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粉末時,有大量氣泡產生,木條很快復燃,説明這時產生的氧氣多,適於在實驗室裏製取氧氣

[小結]二氧化錳在這裏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凡是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改變的物質叫催化劑。

[投影]形形色色的催化劑

在化工生產、科學試驗和生命活動中,催化劑可謂無處不在。汽車尾氣裏含有有害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利用鉑等金屬作催化劑可以迅速將二者轉化為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氣。酶是植物、動物、微生物產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質,生物體的化學反應幾乎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釀造業、製藥業等都要用酶作催化劑。

[師生共同分析]簡單回憶實驗室收集氣體的方法,得出氧氣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嘗試如何收集一瓶自己呼出的氣體。

驗探究二]過氧化氫製取氧氣裝置的探究

老師提供大試管、錐形瓶、燒杯、帶導氣管的單孔塞、帶長徑漏斗的雙孔塞、集氣瓶、水槽、長玻璃導管等儀器,引導學生分析實驗室製氧氣的反應原理,討論

……

並嘗試組裝一套製取氧氣的裝置。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並嘗試組裝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

[作品展示]

[試

學生甲:我們小組用的是大試管、帶導氣管的單孔塞、集氣瓶、水槽等組裝的

學生乙:我們小組用的是錐形瓶、帶導氣管的單孔塞、集氣瓶等組裝的。

學生丙:我們小組用的是錐形瓶、帶長徑漏斗的雙孔塞、集氣瓶、長玻璃導管等組裝的[學生交流分析]有的裝置比較簡單,便於操作;有的適於製取大量的氧氣;有的既適於製取大[梳理歸納]製取氣體的實驗步驟:

組裝儀器;檢驗裝置的氣密性;裝藥品;收集氣體。

?製取氧氣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製取氧氣,體驗探究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實驗]根據自己探究出的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條件以及自己認為組裝的最好的儀器裝置,動手製取並收集一瓶氧氣。

[體驗交流]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有氣泡冒出時,是否能立即收集?

[方法拓展]用高錳酸鉀(kmno4)和氯酸鉀(kclo3)也可以用來製取氧氣。

[多媒體情景]播放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製取氧氣的實驗錄像,讓學生體會可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氣,拓展學生的視野。

[交流應用]你能用簡單的方法區分水和過氧化氫這兩種無色液體嗎?

四、課外活動設計:

1、怎樣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2、“氧立得”是一種輕便、快捷的製氧裝置,請同學們課下找找它的説明書或通過上網查詢,來了解它的原理。你能否從中受到啟發,利用身邊的材料自己動手做一個簡易的製氧裝置

教後反思:

該課很好的實現了教學目標,學生參與活動非常踴躍。通過探究試驗,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效果明顯。分別從儀器裝置的探究、反應條件的探究、學生自己動手製取並收集一瓶氧氣等三個方面學習了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的方法。本節課活動較多,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九年級氧氣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典型的物質製取課,是在上節課學習《課題3製取氧氣》(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對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原理進行復習,對實驗室用kmno4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和實驗操作進行分析歸納總結,使學生了解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為此後系統的學習二氧化碳的製取 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操作也是會考實驗操作考試的內容之一,因此本節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氧氣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物質,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觀察實驗和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的能力。而且在第一課時中,學生也初步瞭解了實驗室製取氧 氣的方法和原理,因此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實驗室用kmno4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操作。

2、瞭解實驗室中製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實驗裝置的探究,培養學生的實驗及合作能力。

2、初步具有對知識進行分析、對比和遷移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氧氣的製法和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

1、對一般氣體制取方法的總結歸 納,使學生學會發現並總結事物的`一般規律。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勤于思考求實創新的科學態度。

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採取以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 中,教師扮演着引導者的角色,而學生則扮演着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角色。 並且充分利用多媒體演示與實驗演示相結合的方式,使教師提出的一個個問題被學生在探究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解決。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能力得到提升。

教學用具:藥品:kmno4

教學過程:

環節1:複習提問 導入新課

[提問]上節課我們學到了幾種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

[複習]帶領學生複習實驗室中製氧氣的三種方法:加熱kmno4、分解h2o2或加熱kclo3。

[引出主體]結合上節課的所學內容,本節課我們重點討論kmno4制o2的過程。並讓學生上黑板書寫第一過程中的實驗原理——kmno4制o2的化學反應的表達式。

環節2:探究高錳酸鉀制o2的實驗裝置。

[複習]實驗室中任何一套實驗裝置都可以分為二個部分,即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氣體的收集裝置。

[思考]kmno4制o2時應 選擇什麼樣的發生裝置?和什麼樣的收集裝置?

1、探究kmno4制o2的發生裝置如何選擇?

①多媒體展示:二套學過的氣體發生裝置。

②多媒體展示出kmno4的狀態,並讓學生説出kmno4制o2的反應條件。

③引導學生思考:kmno4制o2應選擇哪套氣體發生裝置?選擇的依據是什麼?

④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討論後回答問題。

2、kmno4制o2的收集裝置如何選擇?

①多媒體展示:三套化學上常用的收集方法的裝置。

②複習:這三種收集方法分別依據了氣體的哪些性質?

③提出問題:氧氣應該怎樣收集?

④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討論後回 答問題。

環節3:探究高錳酸鉀制o2的實驗操作

引導學生進行實驗 探究。

實驗探究 的過程設計如下所示:

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後獲取信息(如查閲資料、自由討論等方式)→實驗操作 →解決問題→分析歸納,讓學生了解了實驗室製取o2的思路和方法→ 延伸到讓學生了解到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整個實驗操作過程中,我設置了十個問題,依次如下:

(1)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試管口為什麼要塞一團棉花?(對比實驗:一個盛水的小燒杯中加入一點kmno4粉末。通過對比實驗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試管口塞棉花的重要性。)

(3)為什麼試管口要 略向下傾斜 ?

(4)固定加熱前,要先做什麼?目的是什麼?怎麼操作?

(5)導管口剛開始有氣泡放出時, 能立即收集嗎?為什麼?什麼時候才可以收集?用排水法收集o2時,怎麼知道氧氣已滿了?滿的現象是什麼?

(6)收集滿o2的集氣瓶從水槽中取出來怎樣放置在桌面上?

(7)實驗結束後,要撤裝置,先撤什麼?後撤什麼?

(8)如何檢驗一瓶氣體就是氧氣?

(9)給你一瓶o2,如何驗滿o2?

(10)排 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o2,哪種方法收集到的o2更純淨?

環節4:課後小結

現在我們小結一下:

(一)實驗原理: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氣體發生裝置 固體加熱型

氣體收集裝置 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四)收集方法及依據

1.排水法 依據o2不易溶於水的性質

2.向上排空氣法 依據o2的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思考:這兩種方法收集到的氣體哪種方法更純淨?

(五)檢驗及驗滿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觀察木條復燃了,則氣體是氧氣。

驗滿:1、排水法:當大量氣泡從瓶 口冒出時,説明該瓶內的o2已滿;

2、向上排空氣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若木條復燃,説明該瓶內的氧氣已滿。

(六)放置方法:正立放在桌子上,並蓋上毛玻璃片。

依據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環節5:板書設計

(一)實驗原理: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氣體發生裝置 固體加熱型

氣體收集裝置 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三)實驗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

(四)檢驗:

(五)驗滿:

九年級氧氣的教案篇4

—:實驗目的;

1.初步教學生學會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的裝配連接方法和氣密性的檢查;

2.要求學生.學會實驗室製取的氣體的方法,會用排水法集氣法收集氣體;

3.學習研究氧氣性質的方法;

二:教學器材的認識與清點:

1、儀器:大試管、單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導管、集氣瓶、玻璃片、水槽(附集氣架)、鐵架台(附鐵夾)、鑷子、酒精燈、火柴、木塊、棉花

2、藥品; 高錳酸鉀、木炭、細鐵絲、澄清石灰水

三:實驗步驟:如何製取氧氣的七步驟中注意事項中問題有學生回答。

1、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雙手握住試管觀察玻璃管內水柱變化;

2、裝:將藥品高錳酸鉀用紙槽送入試管裏,在試管口放小團棉花,裝好帶導管的橡皮塞;

3、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台,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3處,試管口應(略傾斜);

4、點:點燃酒精燈,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先來回移動酒精燈,使試管受熱均勻後,再將火焰集中在藥品處由前往後加熱。

5、收:當氣泡連續、均勻地冒出時,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裏,收集氣體。(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採用向下排水法收集氣體更純淨”。

6、離:將導管移開水槽。

7、熄:用酒精燈帽熄滅酒精燈。(注意:操作順序不能顛倒否則試管裏吸入水試管破裂)以防止水槽水倒流熱的試管裏面使試管炸裂。

四:學習研究氧氣性質的方法;

收集兩瓶氣體:收集氣體時玻璃片粗糙的接觸瓶口。

①一瓶留有水做鐵絲燃燒實驗----提示學生回答

②觀察木炭復燃

五:要提示藥品回收

六:實驗完畢整理儀器保持清潔,完成實驗記錄單。

嚴老師實驗課條理清晰、目的明確,實驗課的實驗步驟細節提示很到位,突出實驗教學的重難點;學生操作很積極但兩人配合的不是很好,有個別組實驗完成的好效果很高。

九年級氧氣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要點

課標要求

1. 氧氣的化學性質

瞭解氧氣的化學性質;注意氧氣的密度與氧氣的溶解性

2.氧氣的化學性質(重點)

結合實例認識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觀察、描述現象;歸納氧氣的化學性質

3. 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重點)

分析反應的特點,歸納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概念,依據反應特點判斷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謎語]:看不見摸不到,不香不臭無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離開它就活不了。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再請同學們深深吸一口空氣,它的成分中含有什麼氣體?

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氧氣的化學性質

提出問題

(1)氧氣不易溶於水,魚兒為什麼能在水中生存呢?(2)登山運動員在攀登高山為什麼要帶氧氣袋?

討論交流閲讀教材,討論相關原因,瞭解氧氣的化學性質。

歸納總結在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為1.429g/l,比空氣的密度(1.293g/l)略大;不易溶於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約30ml氧氣;在壓強為l0lkpa時,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218℃時凝固成淡藍色雪花狀的固體。

工業生產的氧氣,一般加壓貯存在藍色的鋼瓶中。

知識拓展(1)水生動物能在水中生活,説明氧氣不是不溶於水,只是水中溶有少量氧氣。

(2)登山運動員在攀登高山時需要帶氧氣袋,説明高山地區氧氣稀薄。

探究點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探究實驗

物質(顏色、狀態)

反應現象

反應表達式

注意事項

硫(淡黃色固體)

(1)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2)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3)放出熱量,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硫 + 氧氣

二氧化硫

硫的用量不能過多,防止對空氣造成污染

碳(黑色固體)

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碳+氧氣 二氧化碳

為使木炭充分燃燒,應使木炭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鐵絲(銀白色固體)

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鐵 + 氧氣 ?

四氧化三鐵

(1)光亮的鐵絲盤成螺旋狀,(2)鐵絲的下端系一根火柴,(3)集氣瓶底部預先裝少量水或鋪一薄層細沙。

課堂討論

(1)上述實驗物質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都是與氧氣反應,為什麼現象有很大的差異?

(2)硫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部為什麼都要放少量的水,其作用相同嗎?

(3)鐵絲為什麼要做成螺旋狀?鐵絲的下端為什麼要系一根火柴?

歸納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跟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在化學反應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知識拓展

物質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區別:①純氧中氧氣的濃度大於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有的物質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但在氧氣中變得可燃,如鐵。②燃燒的劇烈程度不同,物質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燃燒劇烈。

探究點三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

提出問題上述幾個反應中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交流討論分析上述幾個實驗討論歸納。

歸納總結

(1)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a + b + …→c “多變一”

(2)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氧氣在化學反應中提供氧,它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3)緩慢氧化:在反應中進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覺的氧化。如食物腐爛、釀酒、釀醋、呼吸、鋼鐵生鏽等。緩慢氧化的過程中一定放熱,但不一定發光。

知識拓展

(1)化合反應屬於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之一,是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上來考慮的;而氧化反應不屬於基本反應類型,它是從物質得氧和失氧的角度來考慮的。

(2)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關係如圖所示。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也不一定是化合反應,但有氧氣參加的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生成物只有一種的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3)氧化反應是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不是專指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只是氧化反應的一種形式。氧化反應中的氧包括氧氣和氧化物中和氧。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本堂課實驗較多,現象出忽學生的想象,學生獲取知識積極主動,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不足之處

有些結論學生可以通過現象分析得出,教師不要代替學生總結回答。

九年級氧氣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創設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做科學”的學習過程中,瞭解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學習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與處理:本節內容分兩部分:氧氣的實驗室製法、氧氣的性質。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為第一部分,相對較為獨立;從整套教材的編寫上來看,氧氣的實驗室製法是唯一安排的氣體制取的實驗,因此要從探究過程中抽取氣體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學重點: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教學難點:催化劑

教學思路:創設情景,初識氧氣,引出氣體的製取→瞭解氣體制取的一般步驟,探究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的儀器裝置和反應條件→製取並收集一瓶氧氣→嘗試設計其他的製氧裝置。

教學用具:試管(3只)、酒精燈、錐形瓶、長徑漏斗、帶導管的橡皮塞、乳膠管、集氣瓶、水槽、蓋玻片;30%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識氧氣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創設情景,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慾望。

[創設情景]在屏幕上循壞播放選取的與氧氣有關的圖片:運動會場上燃燒的火炬、火箭的發射、潛水員帶着氧氣瓶在潛水、搶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爛的葡萄,引導學生回答:氧氣是我們身邊熟悉的物質,它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你對它有哪些瞭解呢?

[學生交流]氧氣可供給呼吸,氧氣可支持燃燒,氧氣能使物品腐爛,氧氣能發射火箭……

[設問,引出下文]那你還想知道與氧氣有關的什麼知識呢?

[生答]

1. 我想知道氧氣是如何發射火箭的。

2. 我想知道氧氣怎麼使食物腐爛的。

3. 我想知道氧氣還有什麼用途。

4. 我想知道氧氣是如何製得的。

……

[過渡]看來同學們想知道得還很多,這節課我們先來看一看如何在實驗室裏製取一瓶氧氣?然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二、如何製取氧氣(核心部分)

設計意圖:通過試驗,探究如何在試驗室裏製取氧氣,並形成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讓你到實驗室製取一瓶氧氣,你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師生共同分析]

l 反應原理

l 儀器裝置

l 驗滿方法

l 收集方法

[師問]我們就按這四步學習如何製取氧氣。根據已有的知識,請你説出得到氧氣的方法有哪些?

[學生交流]

l 電解水

l 從空氣中分離氧氣

l 光合作用

……

[師問]上述方法適合在實驗室中製取氧氣嗎?為什麼?

[學生討論]消耗電能;操作複雜;難於控制……不適合在實驗室裏製取氧氣。

[老師總結,引出下文]在實驗室裏,通常採用30%的過氧化氫溶液來製取氧氣。在什麼條件下可製取氧氣呢?根據老師提供的探究報告,請同學們來探究一下。

九年級氧氣的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氧氣的主要化學性質;

2、觀察和描述木炭、鐵絲、蠟燭等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不同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

(二)能力目標:

逐步體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方法。

(三)情感目標: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

二、教學重點:

氧氣的化學性質;

三、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描述和分析。

四、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很高興能和同學們一塊上一節課,我昨天從集市上買了一個很漂亮的小魚缸,順便買了6條金魚放在裏面,可今天早上發現我的金魚全飄在了水面上,請同學們幫我分析一下可能是什麼原因?

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與人類生活關係非常密切,難怪人們常説“氧氣是養生之氣”。瞭解物質的性質是認識物質的主要環節,氧氣到底有哪些性質呢?是我們今天探究的主要內容。

出示一瓶氧氣,請學生們觀察

?提出問題】①在通常情況下氧氣的色、態、味?並通過你的觀察描述其化學性質。

學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提供資料】課件上提供資料: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麼結論?(密度比空氣略大)

?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水中溶解有氧氣嗎?

學生:有

問:什麼事例能證明

學生可能回答水中有生物存在,生物離不開氧氣

?圖片】河塘中的增氧機

問:水中有氧氣,又為什麼用增氧機,説明水中溶解的氧氣多不多,易溶解在水中嗎?

學生回答--不易

引出水中溶有氧氣,水中溶有氧氣不多(氧氣不易溶解於水),指導學生歸納出氧氣的溶解性。

學生:氧氣的溶解性是不易溶於水。

師: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條件改變固態氧、液態氧是什麼顏色?

實驗證明,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218時,變為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圖片】液態氧氣 固態氧氣

通過上面的學習請同學們總結出氧氣的化學性質有哪些?

學生總結:

?板書】一、化學性質:

1.通常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比空氣略大。

3.不易溶於水。

?ppt】

師:研究氣體化學性質通常從色、態、味、溶解性、密度等這幾方面探究。

師:生活中同學們知道氧氣可以和哪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呢?

學生可能回答----液化氣、---------等

師:氧氣的化學性質活潑嗎?你們能否通過生活先來假定這個結論!

學生:化學性質活潑

作出假設: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 的氣體。

師:今天和同學們共同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是活潑還是穩定。同學們已經知道在生活中很多物質能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那在純氧中的反應有什麼不同呢?我們通過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對比實驗來一起探究。

?板書】二、化學性質:

?探究實驗】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ppt】師:根據實驗提綱,做演示實驗。

注意:實驗中不要將玻璃片拿掉;將燃着的可燃物從上至下緩緩插入集氣瓶中,以便可燃物與氧氣充分反應。切不可直接把可燃物插到集氣瓶的中下部,否則燃燒產生的熱量驅動物質膨脹,會將集氣瓶上部尚未反應的氧氣排出,反應時間縮短,現象不明顯,不利於觀察。

現象總結:

空氣中:持續紅熱,無火焰

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的無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比較:在氧氣中燃燒更加劇烈

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盪。

?分組實驗】

師:下面各組分別做實驗提醒學生注意:

(1)分工合作,有實驗者也有記錄者

2名操作員,1名記錄現象,其它是觀察員。

(2)發現問題要記下來思考、討論。

師:下面實驗開始

教師巡視並指導,發現問題,同時記錄。

?學生合作實驗】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師:實驗要求蠟燭在空氣中和在氧氣分別燃燒,和同學們共同探究現象有什麼不同?

?合作探究】【ppt】師:根據實驗提綱結合學案上的實驗操作,小組合作,完成探究實驗,並填寫相應的學案部分內容。

學生總結實驗現象:

空氣中:明亮的火焰,黃色火焰

氧氣中:火焰十分明亮,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生成。

比較:在氧氣中燃燒更加劇烈

?問題討論】

問題1:鐵在空氣中能燃燒嗎?

學生回答----不能

問題2:鐵在氧氣中能燃燒嗎?

能不能怎麼辦?做實驗來看!下面請同學們一起合作探究。

總結現象:

空氣中:只能加熱至紅熱,不能燃燒

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的黑色固體。

標籤: 教案 九年級 氧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hk/redian/jiaoshiwenan/pvyd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