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黨建文案 >

鄉村脫貧攻堅主題徵文3篇

鄉村脫貧攻堅主題徵文3篇

  鄉村脫貧攻堅主題徵文3篇

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要敢於動真碰硬,要用繡花的精準抓扶貧,用鐵杵磨成針的堅持做好工作,絕不能手榴彈炸跳蚤,要落實責任制,要細琢磨、擦亮眼、邁開腿、講落實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村脫貧攻堅主題徵文資料,提供參考,歡迎閱讀。
 

鄉村脫貧攻堅主題徵文3篇

 

徵文一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和最艱鉅的任務。截至2月底,全國有780個貧困縣宣佈摘帽或正在進行退出檢查,佔全部貧困縣的93.8%;有9348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佔全部貧困人口的94.4%,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的10.2%降至0.6%,標誌著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面臨挑戰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要高質量地完成全部目標任務還面臨著不少具體的困難和挑戰。

一是93.8%的貧困縣摘帽,標誌著我國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基本解決了,但人口貧困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截至2019年底,全國還有551萬貧困人口沒有脫貧。剩餘的這些貧困人口大多是年齡偏高、缺乏勞動能力等特殊貧困群體,基本上需要依靠社會保障兜底來脫貧。

二是94.4%以上的貧困人口脫貧,意味著我國的絕對貧困問題基本解決了,但相對貧困將長期存在。我國現行貧困標準是以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不變價為基準,這隻相當於我國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應該說,剛剛超過貧困線的脫貧人口的收入水平還很低,還有部分收入略高於現行貧困線的非貧困人口,都屬於低收入群體,還處於相對貧困狀態,都需要相應的政策扶持。

三是脫貧攻堅戰使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大幅度提高,但存在收入不穩定的風險。在建檔立卡脫貧人口收入構成中,政策性收入佔比偏高,許多地區甚至一半左右是轉移性收入,包括小額信貸政策支援的扶貧產業分紅收入等。為期三年的小額信貸政策即將結束,而較多的扶貧產業由於前期分紅比例過高、經營不善等原因難以可持續發展,轉移性收入面臨銳減的風險。在有些已脫貧的地區,產業基礎比較薄弱,就業不夠穩定,存在一定程度的脫貧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致貧風險。

四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慢性病人轉為大病病人的概率較高,很多家庭存在勞動能力完全喪失和看病支出進一步提升的風險。有些省份貧困人口最初建檔立卡時因病致貧的比例在50%以上,家中有慢性病病人的比例在70%以上。這些慢性病病人隨著患病時間延長存在較高轉為大病的風險,從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進一步增加治病支出。近年來,各地在實施健康扶貧的過程中,大力建設三級醫療體系、開展家庭簽約服務和慢性病救助等一系列措施,但部分村屯缺醫少藥、重簽約輕服務、慢性病救治不規範不及時的問題沒有完全避免。

五是一些農村危房改造質量不高,部分現有安全住房的脫貧戶存在住房再次變為危房的風險。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房屋改造的比例較高,其中早期改造的房屋大多采取“穿衣戴帽”、簡單維修等方式,有些房屋已有不同程度破損,可能再次成為危房;後期改造的房屋特別是重建的房屋主要是簡易房。

不僅如此,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富裕生活總要求,上述收入偏低人群還有較大差距。從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來看,仍然需要大幅度地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因此,探索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有效路徑,促進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才更有實質意義。這也是今後促農增收的難點。

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

在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的基礎上,特別是在多數省份提前一年實現了貧困縣全部摘帽之後,今年的工作重點是要全面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提升脫貧的質量,增強脫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一要認真總結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就,提煉各地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把行之有效的扶貧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全面推廣並進行延伸,特別是將一些業已成型的做法制度化、規範化。

二要認真做好就業扶貧、產業扶貧的後續幫扶工作,穩定脫貧攻堅政策,特別是鄉、村兩級一定要穩定低保政策,不能脫貧後就撤銷某些低保戶補助。按國家要求認真落實對不穩定脫貧戶、接近貧困戶水平等邊緣戶的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容易返貧和存在致貧風險的人群提前實施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及時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納入幫扶。

三要繼續強化健康和教育扶貧政策。

規範和加強對慢性病人的簽約服務,定期對慢性病人開展身體健康檢查,加強村級衛生室和村醫隊伍建設,繼續實施建檔立卡人口的城鄉基本醫療保險繳費補助措施。幫助建檔立卡農戶及其子女養成健康的飲食、衛生和起居習慣,增加對貧困子女上學的教育補助,保障貧困家庭子女享受教育的基本權益。四要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質量進行動態監測,及時發現新出現的住房安全隱患,通過維修、重建、租賃等方式解決這些農戶的住房安全保障問題。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途徑。在當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時期,要積極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目標任務、體制機制、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有效銜接,使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一要通過脫貧攻堅努力為貧困地區奠定鄉村振興基礎。

四年多的脫貧攻堅戰大幅度提高了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水平,改善了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增強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貧困治理能力,這些變化和成就奠定了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起步條件,今後應結合鄉村振興“二十字”總要求全面完成我國脫貧攻堅任務。

二要通過鄉村振興進一步提升貧困地區的脫貧質量。

三年來的鄉村振興實踐,各級政府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制定出臺一系列推進鄉村振興的規劃、指導意見、行動實施方案等制度和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全面推進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現已取得初步成效,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在解決了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後勁,今後貧困地區實施鄉村振興要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脫貧質量。

三要以產業發展為重點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多元化有機銜接。

脫貧攻堅,產業扶貧是重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因此,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在生態環境、體制機制、鄉村治理、公共服務等全面銜接的基礎上,重點做好產業銜接,努力把幫助貧困人口穩定就業、增加收入的扶貧產業做強做大,促進扶貧產業升級和鄉村產業興旺。隨著90%以上的貧困縣退出摘帽和貧困人口脫貧,我國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和農村人口的絕對貧困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這並不意味著農村貧困問題就完全、徹底消除了。

當前和今後還將長期存在農村貧困問題,但貧困內涵將由絕對貧困向相對貧困轉變,貧困表現將由經濟貧困向多維度貧困轉變,反貧困工作仍然是今後“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

徵文二

通過此次扶貧幹部脫貧攻堅專題培訓班培訓,更充分地瞭解了相關指標解讀、措施運用,更深入地瞭解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決策部署。通過此次學習培訓,我學習了《村集體經濟等政策及指標解讀、措施運用》、《教育扶貧政策及指標解讀、措施運用等》、《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政策解讀等》以及扶貧領域廉潔作風教育,既提高了認識,受到了啟發,又增強了信心,明晰了思路,同時也掌握了實際工作的要領,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

目標就是方向,目標就是任務,目標就是標準,目標就是初心!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成績值得充分肯定,但困難、問題和風險也不少。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要敢於動真碰硬,要用繡花的精準抓扶貧,用鐵杵磨成針的堅持做好工作,絕不能手榴彈炸跳蚤,要落實責任制,要細琢磨、擦亮眼、邁開腿、講落實,在脫貧目標上,必須徹底改變過去只追求完成脫貧任務的單一目標,需要構建完整系統的脫貧目標體系,才能提高扶貧工作實效性、群眾滿意度和社會認同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的重要戰略思想,進一步熟練掌握脫貧攻堅的思路、政策和方法,整體提升全縣脫貧攻堅扶貧幹部的業務素質和能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堅持上級領導,主動融入大局。整合資源和工作力量,聚焦同一目標、協力同一規劃,助推脫貧任務圓滿完成。堅持履職為民,促進共享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弘揚脫貧濟困優良傳統,密切聯絡貧困群眾,積極反映民意民願,切實在保障改善民生、縮小收入差距、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公平正義上獻計出力,促進貧困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堅持實事求是,著力久久為功。深入的解讀扶貧相關政策,按幫扶物件實際情況制定脫貧計劃。積極入戶宣傳扶貧政策,幫助貧困戶們算好受益賬、發展好產業、享受好政策。分析掌握致貧原因,切實摸清各戶的真實貧困原因,準確掌握貧困戶基本情況,針對貧困戶因病、因學、缺資金、缺技術等致貧原因,“分門別類”制訂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嚴格按照上級檔案精神,公眾號逍遙文稿整理,做好脫貧工作,重點進行產業幫扶、小額信貸、危房改造、易地搬遷等專項幫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堅持以發展扶持為主,資金扶持為輔的做法,整合資源,集中力量搞好貧困戶脫貧規劃,從發展專案選擇、技術服務等方面,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讓貧困戶逐步形成脫貧產業,最終脫貧。

通過學習更加充分認識提高扶貧精準度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應想方設法,把現實問題一件件解決,探索可複製的經驗。

新形勢下,我們要深入學習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背景、主題和角度的講話中一以貫之、科學深邃的原則立場和觀點方法,真正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不斷完善扶貧開發戰略和政策體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徵文三

以農業為主的地區,應全面開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及渠系完善和蓄引提工程建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鞏固提升安全飲水工程,提高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質合格率。加強貧困村節水改造、小型農田水利和農戶水利等專案建設,打通農業灌溉“最後一公里”。統籌推進電、氣、訊建設,推動基礎設施向貧困村延伸。堅持扶貧開發與新村建設相結合,抓好建庭院、建入戶路、建沼氣池和改水、改廚、改廁、改圈“三建四改”工程,讓鄉間的水更清、村更美。

立足產業支撐,培育健全造血機能

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特別需要發展產業、實現就業。應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夯實脫貧產業支撐,推動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突出產業特色。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規劃引領、政府搭臺、企業主帶動的重要作用,高質量推進扶貧新村產業發展。提質發展特色種養殖農業產業化基地,以區域優質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品質優良、規模適度、經營組織健全、加工鏈條長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延伸產業鏈條。堅持把農業放到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格局中統籌謀劃,大力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挖掘整合鄉村自然風光、農耕生活文化、三少民族文化旅遊開發等資源,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休閒等產業,走產業扶貧之路。創新經營機制,建設現代農業流通體系,運用資訊科技提升農業,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有機農業、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積極推動電商扶貧,促進農產品與市場高效對接。鼓勵支援專合組織、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四、實施能力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鑑於大部分貧困群眾文化素質低,又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訓,貧困代際傳遞特徵明顯。我們應當持續實施能力扶貧,不斷提高貧困群眾社會就業能力、科技致富能力、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脫貧能力。促進教育優先發展。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讓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學生享受良好教育。發展面向產業和企業需求的職業教育,擴大教育資源供給,落實免費職業教育等政策。實施貧困群眾思想教育引導工程。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培育形成村幫村、戶幫戶的互助友愛風氣。

       大力支援就業創業。加強對貧困大學生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援,促進自主就業。落實高校貧困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帶動青年就業創業。加強就業援助,幫助就業困難者就業,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施“優秀外出務工人員回引工程”,落實“鼓勵教育衛生人才向基層流動”政策,為貧困村注入專業人才。

       全面提升職業技能。實施新生代貧困家庭子女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開展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免費接受職業培訓行動,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抓好職業技能鑑定。強化勞務基地建設,打造知名勞務品牌,不斷增強勞務經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完善職稱評定製度,推廣專業技術職稱、技能等級等同大城市落戶掛鉤做法,提高勞動力素質、勞動參與率、勞動生產率,增強勞動力市場靈活性,促進勞動力自由流動。

強化工作保障,確保幫扶舉措落地見效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強化責任擔當,匯聚各方力量。堅持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以更加嚴實的工作作風、更加多元的幫扶投入、更加高效的體制機制,推動各項舉措落地見效。把扶貧攻堅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建立健全督察考核結果通報制,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嚴肅問責問效。

        要求廣大黨員幹部將抓落實作為履職盡責的本分,一絲不苟心無旁騖幫助困難群眾徹底脫貧,把實事做實、好事做好,以實際行動推動脫貧攻堅美好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多元投入增添後勁,強化地方財政扶貧資金制度性安排,調整支出結構,挖掘財政增量,提高專項扶貧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立足全域性整合專案資金,集中用於薄弱環節的建設和補齊短板。推廣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扶貧領域的開發。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和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試點,支援農村發展資金互助合作。

        完善資產扶貧、扶貧專案資金監管、扶貧攻堅社會動員等制度機制,提高扶貧投入綜合效益。充實基層引領群眾。從某種意義上講,脫貧攻堅最關鍵的也是最具考驗的是能否形成強有力的帶領貧困人口前進的組織構架。根據發展目標、產業定位和產業發展需要,有針對性選拔一批政治素質好、能開啟工作局面、熟悉群眾工作又有一定專業素養的優秀幹部充實到鄉鎮黨政班子。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鼓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好、能力強、真心為群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幹部、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到貧困村工作,紮實做好向貧困村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工作,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指揮部、尖刀連。注重發揮基層組織特別是村級黨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組織動員群眾籌資投勞,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dangjianwenan/2m7ox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