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黨建文案 >

“智慧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智慧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智慧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智慧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為了貫徹落實中組部《2016-2020全國組織系統資訊化規劃》,市委組織部積極推動黨建工作與網際網路資訊科技不斷融合,抽調由XX,以及XX和X等縣區委組織部共XX人組成調研組,先後赴XX等地,學習推廣“網際網路+黨建”“智慧黨建”的經驗做法。通過調研,進一步理清黨建資訊化的思路,樹立我市“網際網路+黨建”追趕超越的目標,為快速建設我市“智慧黨建”提供經驗和方法。

一、黨建資訊化的形勢和要求

當今世界,資訊科技正以其廣泛的滲透性和無與倫比的先進性與傳統產業結合,資訊化已成為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助推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資訊化發展對黨的建設的影響,做到網路發展到哪裡,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裡,充分運用資訊科技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提高群眾工作水平”。在我國各行業飛速實現資訊化的形勢下,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資訊科技深度融合,對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更好地發揮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實現黨建傳統優勢從量變到質變的歷史飛躍有著深遠影響。

當前,我國網民數量已突破7億,網際網路正加速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傳導滲透,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往往因網而生、因網而增、因網而變,這對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網際網路時代,以“網際網路+黨建”為主要形式的黨建資訊化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靜態入口網站時期,通過開通黨建入口網站,開闢黨建宣傳和資訊釋出的新渠道。

第二階段動態網際網路時期,在入口網站上增加網上學習、黨建論壇、網路問政、線上辦理等互動功能,實現黨群互動和資訊雙向交流。

第三階段移動網際網路時期,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形成並廣泛運用,開創交流互動、管理服務的新模式,使黨員群眾在“微時間”中受教育,為基層黨組織搭建黨員群眾樂於參與、充滿正能量的網路互動平臺。第四階段智慧黨建時期,利用智慧理念、智慧技術和智慧手段,在黨建資訊化整合綜合基礎上構建的組織、黨員和群眾三者良性互動的智慧化生態系統,實現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工作、幹部和人才工作以及黨員教育、黨員管理服務、黨員活動的網路化、動態化和智慧化。

二、“智慧黨建”的先進做法

(一)X市

近年來,X市資訊化建設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等為抓手,累計投資X億元,重點打造“一張網路、一箇中心、兩個平臺”,深入推進業務、技術和資料三個融合,在服務社會民生、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被譽為中西部地區資訊融合發展的“X模式”,吸引來自中組部等全國多個單位和地方的考察交流。X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成功經驗主要有三個方面。

1.整合一張網路,實現各部門業務融合。X市整合電子政務外網、無線網、商用網等網路,搭建貫通市縣鄉村四級的基礎網路,通過手機等移動通訊裝置聯通黨員群眾,實現全市“一網通”。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將醫療、交通、便民服務、城市管理、政務辦公、扶貧、黨建、團建等業務整合到一個網路執行,實現“網上辦事、隨時提交,網路問政、電子監察,一卡在手、全市通用,網上掛號、實時報銷,公眾場合、免費上網,基層管理等功能一網打盡”,把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延伸到群眾家門口、案頭電腦、掌中手機。

2.建設一個綜合服務中心,實現全市資料融合。由X市資訊辦負責,建成以雲端儲存為核心技術的綜合服務中心,實現全市資料集中儲存,為智慧城市和各級各部門業務系統提供統一的機房、網路資源、儲存裝置、安全保障和運維服務,有效避免了網路和硬體重複建設,最大限度降低各級各部門業務系統使用成本,實現跨部門、跨層級的資料共享、業務協同,初步具備了大資料監測、預警和風險分析能力,推動了行政權力陽光執行。

3.打造兩個基礎公共平臺,實現應用系統技術融合。X市統一建設了社會管理與服務綜合資訊、地理資訊公共服務兩個公共應用平臺,各部門依託兩個平臺開發建設智慧X“六個一”應用系統(一網通、一卡通、一點通、一格通、一站通、一號通),形成技術標準統一、基礎資源共享、應用系統多樣的技術融合模式,整體降低了全市軟體開發成本、提高了應用系統使用效率、充分激發了各級各部門運用資訊化的活力。

“智慧黨建”作為X“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於“一箇中心、兩個平臺”開發建設,依託“一張網路”執行,正在試點開展黨員線上學習和考試、網上轉移組織關係、黨員積分管理、黨建電子地圖、流動黨員管理等黨建重點業務應用。

X市資訊化建設的體制機制及三個融合的模式極具參考借鑑價值,成為我市資訊化及“智慧黨建”追趕超越的目標。同時,X“智慧黨建”也存在系統功能不完善、應用範圍較小、組織部門需求與系統建設兩張皮等突出的問題。

(二)X市

“X黨建e家”是X市委組織部按照“網際網路+黨建”的思路,以全市黨員和黨組織為管理和服務物件,自上而下開發部署的一套黨建應用系統,由黨員服務平臺、黨組織管理平臺和手機微平臺組成。三大服務平臺共同搭建了線上線下、黨員和黨組織緊密聯動的黨建工作資訊化體系架構,實現黨組織管理和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的網路化、動態化和智慧化。該系統得到福建省委組織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援,並吸引中組部組織一局有關領導的考察調研。與傳統黨建模式相比,該系統實現了三個跨越。

1.黨員服務平臺,實現黨員管理服務的跨越。平臺為全市每一位黨員提供一站式服務。一是線上線下參與組織生活。可以接收和查詢黨組織釋出的資訊,在網上參與討論、發表意見或投票表決,有效解決部分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員比較分散、經常性流動、難以線下參與“三會一課”的問題。二是實現足不出戶轉移組織關係。黨員網上提出申請,檢視黨組織稽核全流程、線上列印組織關係介紹信,電子檔案在網上自動流轉。三是隨時隨地參加學習。平臺設定了網上微黨課欄目和專題學習教育測試模組,黨員可以通過平臺參加學習和測試,並自動記錄線上學習情況和測試成績。

2.黨組織管理平臺,實現黨組織監督管理的跨越。平臺為基層黨組織日常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為上級黨委監督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一是動態更新黨員和黨組織資訊。通過黨組織和黨員的雙向操作,不僅實現黨員資訊庫的動態維護更新,還可以適時進行黨內統計。二是嚴格規範發展黨員程式。將黨組織發展黨員的25個環節流程化,入黨申請人按流程操作並提交相關材料,支部書記按流程稽核、反饋和上傳材料,為發展物件提供業務指導和提醒服務,督促履行應盡的義務,實現黨員和黨組織平臺數據雙向互通,發展黨員全程紀實。三是便捷高效完成黨費收繳工作。黨員可選擇銀聯、支付寶、微信三種方式線上交納黨費,黨組織可線上實時統計、分析黨費收繳情況,對未交黨費的黨員進行提醒。此外,平臺還提供多種查詢功能,極大地方便上級黨委和黨組織對黨建工作的監督和管理。

3.手機微平臺,實現黨員參與黨組織活動的跨越。該平臺與黨員服務平臺同步,黨員可以通過手機微平臺,使用黨員服務平臺上的各項功能。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利用“微時間”參加學習和組織生活,有效解決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普遍工作節奏快、時間碎片化明顯、學習和參與組織生活不足的問題。

“X黨建e家”以需求為導向,堅持邊用邊開發的模式,為我們開發部署“智慧黨建”應用系統提供了成熟的參考。同時,該系統也存在應用範圍小、部分功能有待完善等問題,特別是黨費網上交納、資料安全等方面還值得商榷。

(三)XX區

X“智慧黨建”以“雲(黨建雲)、網(X先鋒網)、圖(黨建電子地圖)”為核心技術框架,重點建設黨員聯絡服務群眾資訊化平臺(智慧問政、智慧服務、智慧互動)和黨員教育管理服務資訊化平臺(智慧管理)為內容的“兩平臺四版塊”,構建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黨建工作新體系。特別是黨組織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制度,實現線下活動、線上積分,實時管理、動態考核。平臺按發展物件(入黨申請人、積極分子)、黨員和預備黨員、黨支部(總支)、黨委和區直屬黨(工)委劃分四類角色,根據各角色在系統的活躍程度以及事務的辦理情況分別自動積分排名。

1.有效形成平臺使用的常效機制。四類角色每天登入使用“智慧黨建”平臺、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均進行自動積分,黨組織所屬黨員繫結率達到50%以上開始計分,這就倒逼黨員和黨組織必須經常性地使用平臺。同時,四類角色基本資訊資料的完整性、更新情況也進行相應的積分,促使黨員和黨組織保持資訊真實、準確和動態更新,破解了黨員資訊庫資訊不全、更新不及時的難題。

2.為發展黨員提供了資料參考。入黨申請人、積極分子等發展物件提交入黨申請書、定期上傳思想彙報材料、列席和評論“三會一課”、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等,平臺通過自動計分或線下活動線上計分等方式進行積分,既加強了對發展物件的管理,也為入黨前培養考察提供準確、詳實的記錄。

3.充分激發了黨員隊伍的活力。平臺將黨員和預備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學習教育、日常活動、繳納黨費、參加志願者服務、獲得表彰、培養和介紹發展物件等均進行相應的積分。積分可在黨組織內部、上級黨委乃至全區範圍內進行排名,也可獲得手機流量、圖書等獎勵。更重要的是黨員考核成績平臺積分佔60%,民主評議佔40%,從根本上保證了黨員考核評議的科學性、客觀性和準確性,極大地增強了黨員參與黨內生活的積極性和緊迫感。

4.方便對基層黨組織的監督考核。平臺對黨組織、黨委和區直黨(工)委的積分專案主要有積極分子材料完成率、發展物件材料完整率、預備黨員材料完整率、黨費收繳率、組織關係轉接處理率、開展“三會一課”次數及材料完整率、日常活動記錄等,甚至將班子健全情況、在全區排名靠前的黨員數量也進行計分,促使各級黨組織不僅要管好黨員,做好工作,更要創先爭優。同時,上級黨委可方便、快捷地查詢分析黨員、黨組織的相關情況,為科學決策,加強監督考核提供了參考。

X“智慧黨建”平臺及其制度是一套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模式,有力地推動了基層黨建工作更加紮實,更加符合時代特點,為我們開展“智慧黨建”提供了現成的經驗和成熟的技術。同時,X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地區,在黨員結構、基礎設施、技術資源和人才保障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和良好基礎,需要我們結合X實際作出客觀的分析和對比。

三、當前我市“網際網路+黨建”應用情況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市組織部門和基層黨組織對黨建資訊化的重要性認識不斷增強,積極探索運用“網際網路+黨建”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2016年初市委組織部就作出安排,組織人員對“智慧黨建”進行研究,積極協調工信部門聯合開展黨建資訊化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市委組織部及部分縣區委組織部開通了黨建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黨員遠端教育網路覆蓋到所有基層支部。一些縣區和單位結合實際,開發部署了一批適用軟體,發揮出資訊科技對黨建工作的支撐作用。更多的黨委、基層黨組織建立了大量的微信群、QQ群,有的還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和便民服務工作。當前,全市已具備開展“智慧黨建”的思想基礎和實踐基礎。同時,近年來,X資訊化建設有了較快的發展,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外網已覆蓋市縣兩級黨政部門,新的X市政務雲中心即將落成,全市統一的資訊化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已投入使用,初步具備了建設“智慧黨建”的技術基礎。

(一)“網際網路+黨建”應用典型

1.X區“網際網路+黨建”探索實踐模式

X區將黨建資訊化列為黨建工作追趕超越的重要支撐,積極探索利用“網際網路+黨建”整合各類資源,引領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創新,提升黨建工作和為民服務水平。

一是創新黨務工作新平臺。為發揮網路辦公優勢,推動業務工作資訊化、規範化,X區X路街道辦事處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模式,由社群工作人員自主開發了“居民資訊管理系統”,集成了居民管理、黨員管理、計生管理、民政管理、司法管理、綜治管理等八個模組,實現街道辦及所轄各社群資訊資源共享,業務線上辦理,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X區X路街道辦事處設計開發了一套切合社群實際的“社群網格化管理服務系統”,集社群黨建、綜合管理、便民服務等於一體,建立了詳細的電子資訊檔案,居民辦理業務時社群可以憑藉系統登記資訊直接辦理,減少了逐級簽字證明的環節,簡化了辦事程式。同時,系統具備對黨員進行積分制管理的功能。

二是擴充套件黨員教育新渠道。為適應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黨員學習教育的特點,在完善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網路體系的同時,開通了X黨建微信公眾號,與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平臺在服務物件上形成互補。開設大美X黨旗紅、非公黨建、聽學講話、專題教育、最美村官、第一書記等特色欄目,及時推送黨務知識、黨建動態,宣傳先進典型、成功經驗。

三是構建黨員活動新陣地。為規範黨組織生活,促進黨務、村(居)務公開,加強支部與黨員的互動交流,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鼓樓街道普惠泉社群黨支部利用微信群建立“微支部”,定期釋出學習教育資料,轄區黨員通過“微支部”參與各類學習教育活動,為支部建言獻策。魚河峁鎮為解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的問題,按區域劃分了X個流動黨小組,建立了流動黨員微信群,並指導流動黨員加入。鎮黨委及時在微信群裡釋出學習教育、組織生活的時間、地點等資訊,流動黨員可以提前安排通過線上或線下參與學習,並在群裡“晒”學習心得,報告有關情況,有效拉近了流動黨員與黨組織的距離。

四是開闢服務群眾新路徑。為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及時受理和解決群眾反映問題,提升群眾的參與度,XX推出微信公眾服務平臺“X”,吸引社群X餘名居民關注,實現線上線下宣傳引導和社群服務全覆蓋。居民只需通過手機微信關注,便可足不出戶瞭解社群工作動態和各類服務資訊,把“微服務”融入到社群每個家庭中。X街道結合“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以社群為單位開通了XX等X個微信公眾號,街道三級網格均成建立微信群,及時宣傳解讀各類惠民政策,收集反饋社情民意,使街道、社群與居民的互動上了一個新臺階。上郡路街道夏洲路社群在便民服務大廳增設了“網上超市”視窗,提供網上代購和代賣服務。為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不會網購的居民提供火車票、生活用品、交話費等網上代購服務,由社群小組長定期上門登記居民的代購需求,再由社群集中網購。針對部分居民擅長製作鞋墊、十字繡等手工藝品,社群通過網上微店幫其代賣,獲得不菲的收入,贏得轄區居民的高度讚揚。

鎮智慧民情管理系統

為了全面系統掌握黨情、鎮情和民情資訊,充分運用“大資料”進行綜合管理,X鎮於201X年開發部署了智慧民情管理系統。該系統按照“一圖、一表、一卡、一冊”臺賬內容,結合鄉鎮工作實際,真實、準確地採集了每戶農戶的戶主、家庭成員、就業情況、家庭資產、經濟收支、精準扶貧、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八大類X項資訊,彙總形成組情、村情、鎮情。工作人員可通過電腦或手機APP對庫內資訊進行實時查詢、統計、彙總和維護更新。該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實現了三個目標:一是準確掌握鎮情。系統資料型別多、數量大,徹底摸清了全鎮的“家底”。資料實現了動態更新,支援手機查詢、更新,方便全鎮工作人員和上級部門隨時掌握全鎮準確情況。二是提升決策能力。依託系統豐富的資料資源,通過統計、彙總形成精準的分析結果,為鎮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各類基礎資料一次性入庫後,工作人員日常只需更新少量變化的資料,避免過去資訊摸底工作“年年都普查,天天基層跑”的現象,極大地減輕了基層幹部的工作強度。

公司“黨內政治生活平臺”

X公司利用資訊化手段,實現對黨員和黨組織的精細化管理,歷時兩年研發出“黨內政治生活平臺”。該平臺建立黨員和黨組織積分考核規則,黨員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APP線上參加學習考試、“三會一課”、承諾踐諾等活動,平臺自動進行相應的積分;黨組織可將開展“三會一課”、日常活動、發展黨員等形成的資料上傳平臺,也進行相應的積分,系統按照積分自動生成排名。該平臺的使用,不僅有效督促黨員主動學習,進一步規範黨組織生活,實現全程紀實,而且在評議黨員、評選標杆等過程中完全排除人為干擾因素,有效解決黨員考核評價操作性不強、結果不夠客觀的問題。

(二)存在問題

當前,“網際網路+黨建”已在我市部分縣區和單位“開花結果”,黨員和各級黨組織運用新媒體的熱情不斷高漲,這些都成為我們建設“智慧黨建”的有力條件。同時,我們還應清楚看到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全市統籌有待加強。市級層面還未出臺全市黨建資訊化遠期規劃,建設“智慧黨建”涉及的業務、技術和資料標準缺乏頂層設計,導致市縣鄉三級業務系統建設重疊,系統通用性差,相容互通存在障礙。新媒體的運用缺乏統籌,各級黨組織建成的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未形成統一的管理機制,在黨建宣傳引導方面難以聚合力量。

2.資訊化運用程度低。遠端教育、幹部網路學院等學習教育系統還未整合,基於新媒體的教育資源數量偏少,黨員線上學習教育體系尚未形成規模,黨員管理方式單一,服務手段相對滯後。組織關係轉接依靠傳統手段,轉接人需要在多個部門辦理,還未實現網上自動轉接;部分黨員經常性流動,難以正常參加組織生活,個別基層黨組織的黨內生活不夠規範,資訊化紀實還處於摸索階段;流動黨員去向掌握難、管理服務難,未建立黨員與黨組織網上聯絡的有效渠道。黨建考核評價難、評價不科學。基於資訊化的動態積分考核體系仍處於探索階段,各級黨組織對黨員採用的傳統積分考核方式應用範圍有限,上級黨委特別是市縣兩級層面,難以掌握巨集觀情況,不利於科學決策。

3.保障機制不夠完善。智庫支援體系未形成。全市尚未建立一支以專家、高校、科研院所和技術企業為主體的黨建資訊化諮詢服務團隊;人才隊伍相對薄弱。黨建資訊化人才及知網懂網的骨幹力量篩選、培養和管理工作不到位。資金保障機制不健全,黨建資訊化建設資金普遍投入不夠,已建成的系統運維保障經費不足。

四、思路和建議

通過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結合我市黨建工作的實際情況,建議X建設“智慧黨建”的思路為: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先行,以網際網路和大資料為支撐,打造“一支隊伍(網宣員隊伍)”,構建“一網(虛擬專網)一系統(黨建關鍵業務系統)兩門戶(X黨建網站、X黨建微信公眾號)”為核心技術架構的“智慧黨建”應用體系;基層抓好應用推廣和功能擴充套件,重點突破創示範,整體提升見效果。具體談以下四個方面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人才、技術、資金保障體系。要進一步學習研究先進地區推廣“智慧黨建”的成果經驗,加大市內先行先試典型的總結提煉和宣傳推廣力度,不斷提高對黨建資訊化的認識和理解。組織部門要成立“智慧黨建”領導小組,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組織協調、建設管理和推廣運用等工作。要建立“智慧黨建”決策智庫,吸納上級部門、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等各方面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為科學制定規劃、確立技術標準、方案論證、效果評估提供技術諮詢和決策支援。完善資金保障機制,確保在安全防護、身份認證、關鍵業務系統建設等方面的資金投入。要注重專案規劃設計、方案論證方面的經費投入,確保系統的科學性、先進性和適用性。

(二)樹立超前理念,做好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全市“智慧黨建”。黨建資訊化作為全市資訊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硬體和網路建設方面,必須納入全市的盤子進行規劃和建設。軟體建設要做好頂層設計,明確各級業務定位,規範技術和資料標準。市級層面要做好核心應用系統建設和業務融合。基層要抓好功能擴充套件,鼓勵基於統一標準,開發實用、易用的特色軟體,總結推廣可複製、可操作的經驗做法,創新資訊科技服務黨建工作的新模式。

(三)整合硬體資源,打造業務系統,全面加強推廣使用。一是建設資料中心。依託X市政務雲中心,提供集中儲存、安全保障和運維服務,實現硬體裝置統一託管、統一維護。二是整合網路資源。將政務外網、遠端教育網、商務網等網路整合,搭建一張貫通各級組織部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虛擬專網,為推動黨員廣泛參與使用的“智慧黨建”系統提供網路保障。三是打造業務系統。市級層面自上而下部署面向全市黨員和黨組織的黨建關鍵業務系統,通過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逐步推廣應用黨員學習教育、網上組織關係轉接、黨費收繳、流動黨員管理、發展黨員和組織生活紀實等重點業務模組。四是升級黨建門戶。將X黨建網站、X黨建微信公眾號進行改版升級,使之成為“智慧黨建”全方位展示和應用的入口,凝聚廣大黨員的網上黨建陣地。

(四)加強培養管理,發揮引領作用,不斷壯大網宣力量。推廣“智慧黨建”要做好對黨員的宣傳、組織和指導工作。市級層面要整合網宣員、遠端教育管理員、微信聯絡員、非公和社會組織宣傳員等隊伍,建立一支自上而下、分級管理的網宣員隊伍。基層要大力吸收政治素質好、懂網用網的年輕黨員加入,加強培養管理,讓網宣員在充分發揮宣傳引導作用的同時,帶動黨員和群眾參與網路互動,用好“智慧黨建”系統。

標籤: 黨建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dangjianwenan/3qk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