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工作經歷 >

駐村疫情期間幫扶事蹟

駐村疫情期間幫扶事蹟

  駐村疫情期間幫扶事蹟

突破了從機關做派向基層作風轉變的“思想關”,衝破了從普通話向地方方言轉變的“語言關”,突圍了蚊蟲叮咬的“跳蚤關”,適應了獨具農家特色的“飲食關”。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駐村疫情期間幫扶事蹟資料,歡迎參閱。

駐村疫情期間幫扶事蹟

材料一

不捨晝夜,日夜兼程,只為那裡早日改變貧困的面貌……

當你來到太白縣靖口鎮散軍塬村時,你會被在這裡駐村幫扶的寶雞市農業農村局工作隊員們深深感動。正是他們的無怨無悔、辛勤付出,換來了散軍塬村今天致富奔小康的新圖景。如今,當你行走在太白山巔這個偏遠山村時,你會看到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現代種養產業蓬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大為改善,經過美化、綠化、淨化的秀麗山村與周邊生態完美融合、相得益彰;你還會感受到村民因為鼓起來的腰包而喜笑顏開,向善向上的追求和熱情悄然迸發。

散軍塬村坐落在秦嶺腹地、太白縣西部邊界的靖口鎮,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村落。以前,它是全縣出了名的貧困村,100多戶的小山村,20xx年在冊貧困戶就有33戶108人。這裡底子薄、基礎差、地處偏遠、資源缺乏扶貧壓力不小,鎮上的幹部們提起這個村,都會皺起眉頭。可是自20xx年市農業農村局派駐工作隊駐村扶貧以來,它成為了市級產業脫貧示範村,村裡的每一個人都親身感覺到了明顯變化,20xx年底,幫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106人,脫貧31戶104人,剩餘貧困戶1戶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63%,整村退出貧困村序列。20xx年,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從20xx年的3588元增長到9200元,增長率達到156.4 %,全部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無返貧。

深入鼓足信心 激發源生動力

散軍塬村總面積12.5平方公里,群眾因地而居,分散居住在兩樑一溝之中,耕地面積715畝,人均僅有耕地1.7畝,其它均為林地和荒山,主導產業以蔬菜、花椒、核桃為主。工作隊進駐以前,由於長期受人才、思想、環境制約,貧困戶我行我素,等、靠、要思想嚴重,長期以來依賴政府救濟,胸無大志,不思發展,發展動力不足,扶貧阻力很大。工作隊進駐後,一改以往走馬觀花式的扶貧方式,常年吃住在村上。他們堅持問題導向,從實際出發,與村組幹部和群眾手拉手、心連心,打成一片,研究剖析存在問題,召開群眾大會宣傳講解國家扶貧政策。深入田間地頭、貧困戶家中拉家常,有針對性地做思想工作,幫助他們確立脫貧產業和目標,激勵他們抓住機遇,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工作隊以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認可,與群眾關係近了、對全村實情清了,從一個“外來戶”逐步變為了散軍塬村的“新村民”,群眾對工作隊的顧慮逐漸打消了,願意聽從工作隊指導發展產業了。正如村書記說的:“以前由於交通不便,與外界聯絡少,村組幹部工作信心不足,工作隊進駐後,我們思想觀念轉變了,帶領群眾產業發展底氣足了,信心有了”,貧困戶郭得權以前是村上扶貧的老大難,妻子、女兒患病,欠外債近十萬元,自我造血發展動力嚴重不足。現在變化很大,在工作隊幫助下,學習母豬養殖技術,當上了遠近聞名的“豬倌”,不僅還清了外債,每年還平均增收近萬元。用他的話說,就是“以前生活沒信心、無目標,遇到事情也不知道找誰商量,現在工作隊來了,有技術難題、有產業發展意願就找工作隊,覺得有靠山了,脫貧信心也足了”。在散軍塬村,象郭得權一樣的貧困戶不少,經過一年又一年的精心幫扶,工作隊變成了帶領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有了領路人,貧困戶發展產業信心更足、目標更實,全村產業發展更有奔頭,致富奔小康的步子更加堅實。

“123”精準幫扶 夯實產業基礎

群眾脫貧致富,產業興旺是根本。在市農業農村局系統大力支援下,工作隊把發展產業增收脫貧作為散軍塬村脫貧攻堅的突破口。首先,幫助村上制定了“立足實際,充分挖掘架豆、花椒、核桃三大傳統特色優勢產業;拓寬路子,新發展土豬、中蜂養殖兩大產業;依託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貧困戶主動脫貧致富”的產業發展思路。工作隊不但會想、會講,更會做,他們把走訪貧困戶作為必修課,邁開雙腿、甩開膀子,逐戶瞭解每個家庭的生產生活狀況,記錄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因村制宜、綜合分析,探索總結了一扶、二引、三帶的“123駐村幫扶方法”。“一扶”:針對貧困戶思想境界扶志,激發產業脫貧的源生動力。組織貧困戶學習產業發展典型,邀請優秀職業農民現身說法,引進來學、走出去看,扶強貧困戶的精氣神。

“二引”:全力“引智”、“引專案”,解決農業科技知識和發展資金不足等問題。一是引智育人才。工作隊牽頭創辦了“雨露”扶貧夜校,邀請有關專家陸續開辦花椒、架豆、核桃栽培種植,中蜂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班,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學習種養技術。二是引專案育產業。藉助行業優勢,駐村工作隊為全村爭取中蜂養殖、架豆加工等產業專案共6個,涉及資金237萬元,引導全村發展以架豆產業為主,花椒、核桃、中蜂、土豬產業為輔的扶貧產業群。“三帶”:“部門幫帶、黨員帶領、集體經濟帶路”。駐村工作隊積極聯絡局機關幫扶力量,為每個貧困戶落實了幫扶聯絡人,實行“一對一”產業精準幫扶;每任期工作隊員一到位,就及時把黨組織關係轉到村上,和村組黨員一道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每名黨員至少包抓一個貧困戶,帶領貧困戶發展產業;針對村集體經濟薄弱,工作隊協助村上成立了散軍塬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採取村黨支部+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形式,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加強“五項保障” 穩定脫貧致富

散軍塬村主導產業有600畝架豆,300畝花椒,300畝核桃,作務傳統良好,產品質優價廉,是村民的“搖錢樹”。但是,由於連年重茬種植,病蟲害頻發;霜凍、陰雨交替發生,一場災害全年減收;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好產品無好價;想擴大規模發展,“兜兜”裡沒本錢;村集體家底薄,帶動群眾發展產業能力弱。20xx年以前,生產技術薄弱、自然災害頻發、產品銷售不暢、發展資金缺乏、集體經濟不強這“五隻攔路虎”成為村民穩定增收脫貧的主要障礙,防返貧、穩脫貧是工作隊的重要任務。面對這“五隻攔路虎”,他們迎難而上,深入調研現狀、逐個破解難題,建立、加強了“技術、風控、營銷、資金和組織”五項“防返貧、穩脫貧”保障機制。

         一是加強技術保障促進生產管理。工作隊積極引進市農科院雄厚技術力量,在村上組建架豆試驗站,引進新優品種,指導防治架豆病蟲害,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攻關和培訓。近幾年,共開展各類技術培訓50多場次,培訓貧困群眾近600人次,群眾反響良好,全村貧困戶種養技能大幅度提升。二是加強風險防控保障促進防災減災。與中國人保財險太白縣分公司及時對接,引導貧困戶與保險公司達成種植保險協議,並協調局機關幫扶幹部積極伸出援手,自費為貧困戶捐贈保費945元。

生產季節結束後,為群眾爭取到自然災害賠付金3.2萬元,彌補了雨澇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三是加強營銷保障促進產品銷售。為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引導村、組與秦西農林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簽訂購銷協議,實行訂單生產,村民自產蜂蜜全部由秦西公司高於市場價格收購。積極拓展架豆銷售渠道,對架豆進行初加工,製成豆乾銷售,通過秦西公司代銷,產品受到南方客商搶購,提升了產品附架值,增加了貧困群眾收入。四是加強資金保障促進產業提升。指導貧困群眾用好金融扶貧政策,加大產業投入,增加群眾收入。運用金融小額信貸、互助資金協會、產業扶持專案等資金,為貧困群眾和村集體發展產業提供資金支援和保障。

        20xx年以來,工作隊共為36戶貧困戶聯絡爭取小額扶貧貼息貸款372萬元,依託這些資金新發展扶貧產業共計1000餘萬元。五是加強組織保障促進集體帶動。針對集體經濟薄弱的實際,積極協助村兩委開展集體產權改革,指導“村兩委”順利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界定、股權量化等重點工作,成立了散軍塬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了,怎麼發展、怎麼壯大成為最棘手的事,工作隊又按照“做好兩端、促進中間”的思路,及時為合作社量身訂製了“做好生產服務、發展架豆加工、組織產品銷售”發展規劃,全力推動散軍塬村集體經濟發展駛入產業發展的快車道。

“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工作隊目標訂得高,工作落得實,不僅要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更要為散軍塬村留下致富奔小康的長久產業。他們為村集體牽線搭橋,引進陝西秦西農林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運營,新建中華蜂養殖產業示範園一個,吸納全村貧困戶入股成為股東。近幾年,還先後爭取扶貧資金近80萬元,指導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建成架豆加工車間和交易大棚,當年建成當年見效,提價幫銷貧困群眾架豆5萬斤,帶動群眾發展架豆主導產業的同時,為村集體經濟創收12萬元,積蓄了持續發展壯大的力量。

“辛勤釀蜜只為百花香”,幾年來,工作隊始終以《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為學習樣板,突破了從機關做派向基層作風轉變的“思想關”,衝破了從普通話向地方方言轉變的“語言關”,突圍了蚊蟲叮咬的“跳蚤關”,適應了獨具農家特色的“飲食關”,習慣了以大集體生活為主的“生活關”,折返於農村與城市,顛簸於平川與太白山巔,穿梭於白天與夜晚,為的是貧困群眾褪去貧困,生活綻放幸福。正是駐村工作隊員一任一任的付出,讓散軍塬村褪去舊的“妝容”,呈現新的面貌,一個架豆產業示範村、中蜂養殖示範村正精神煥發、闊步邁進新時代。

材料二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村提前謀劃新一年的工作目標,籌備發動“春季攻勢”,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影響和挑戰。面對複雜嚴峻的疫情形勢,村駐村扶貧工作隊提前結束假期,第一時間迴歸工作陣地,率先組建了黨員疫情防控先鋒隊、防疫情戰貧困青年突擊隊、新冠肺炎知識宣傳隊,成立了“村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在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工作隊長謝--的帶領下,工作隊會同村兩委迅速統一思想,明確防疫扶貧“兩不誤”的工作思路,按照“減少流動、防止聚集、加強防護、搞好宣傳”打好疫情防控戰,按照“不停不等、鞏固提升、相時而動、再創新高”打好脫貧攻堅戰。通過抓好“四個聚力”,一邊築牢疫情防控陣地,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一邊鞏固提升前期成果,開創脫貧攻堅戰新局面。

聚力主動作為,踐行使命擔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村駐村工作隊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固樹立使命擔當意識,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上精準發力。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工作隊協調村兩委及時進行動員部署、明確職責任務,迅速把黨員、鄉賢、青年學生等組織起來,設立了疫情防控網格員,構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有村民發熱咳嗽,工作隊果斷上前,身先士卒入戶排查,並送上基本生活用品;出現物資緊缺,工作隊多方爭取發動,得到愛心人士的大力響應,迅速募集口罩、酒精、一次性手套、噴霧器等防護用品和方便麵、餅乾、礦泉水等生活物資。

聚力網格服務,明確包保責任。針對個別村民思想認識不高、理解支援不夠,少數村民聽信謠言、過度恐慌等情況。工作隊和村兩委分片包乾,進行網格化包保,包保到戶、責任到人,爭做疫情防控的排查員、服務員、宣傳員、資訊員。採取調查走訪、入戶排查、電話核實等方式一戶不落、一人不差摸清底數,開展分級分類、針對施策。在排查的同時積極宣傳防控知識,引導群眾主動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科學防護,杜絕麻痺大意,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同時建立包保服務物件日報告制度,落實好出入管控,引導村民放棄走親訪友、婚喪宴席等聚集性活動。通過發動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切實做到個人防護和健康守護。引導廣大群眾就近就便就業。

聚力產業發展,提升脫貧質量。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扶貧工作的影響,工作隊針對一般群眾和貧困人口外出就業受困的情況,充分利用扶貧工廠的陣地優勢,瞅準時機大力宣傳動員,創新“企業+農戶”的合營模式,支援扶貧工廠務工,同時鼓勵邊務工邊參與扶貧工廠的經營,獲取合作分紅效益。一方面為工廠的順利開工提供了充足的人員保障,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就業難題,保障貧困人口的務工收益。充分利用村集體收入,謀劃推動在戶外實施無需人員聚集的一些村容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改造提升等專案,引導滯留在鄉的外出務工人員參與家鄉建設。盤活村裡的土地資源,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結合村已建成百畝薄皮山核桃基地,種植不影響山核桃生長的矮杆農作物,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修建產業扶貧基地,發揮溫室大棚作用,種植蔬菜、瓜果;抓住冬春之交的好時節,在房前屋後空餘地上栽植軟籽石榴、五月鮮桃,發展庭院經濟。

聚力補齊短板,嚴防返貧風險。充分利用疫情防控期間返鄉人口多的特殊機遇,利用網格員資訊摸排,結合脫貧攻堅以來的原有基礎,逐戶核查研判分析,發現返貧、致貧的風險點,優化原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調整精準幫扶措施,修訂村2020年脫貧攻堅年度工作方案。針對無法外出務工,想在家創業的群眾,積極對接金融機構,申請小額貸款。針對因疫情無法及時足量買到飼料的養殖戶,積極聯絡幫助他們把飼料運回來。針對產品滯銷的種植戶,通過微信等平臺對接資源,採取送菜上門等方式拓展銷路。同時騰出時間,逐步實現了“扶貧手冊”、邊緣戶資訊登記表的電子化和資料庫化,動態管理貧困人群和有返貧風險人群的即時資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gongzuojingli/y3l3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