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教師文案 >

籃球遊戲教案5篇

籃球遊戲教案5篇

教案在書寫的時候,老師務必要強調聯絡實際,寫教案可以鍛鍊每位老師的邏輯思維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籃球遊戲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籃球遊戲教案5篇

籃球遊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運動水平,提高幼兒的肌體協調能力。

2.激發幼兒積極參與競爭的意識,並能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一些小型的籃球架和小籃球(幼兒分成幾組,數量就為幾)。

活動過程:

一、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

二、每一小組都排成一列,站在統一的起跑線後。

三、排頭小朋友跑到籃球架處(距離幼兒隊伍10~15米),然後跳起來投籃。

四、要求撿起投進籃筐的球,抱著球跑回出發地,把球交給後面的幼兒。

五、第二名幼兒接到球后,重複第一名幼兒的動作。

六、以此類推,直至排尾幼兒抱著球回到隊伍中,才算結束任務。

七、比較哪組幼兒投進的最多則贏得比賽。

注意事項:

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幼兒的安全,特別是隊伍中幼兒會出現推搡的動作,尤其要當心。應多做提醒!

籃球遊戲教案篇2

使用材料:

籃球、塑料圈、紙棍等。

活動目的:

鍛鍊學生的上肢力量和身體的協調能力。

活動過程:

1.單手拍球:可以單手立定拍球,也可以沿直線或障礙物行進拍球。要求手掌保持握球狀,手腕自然用力,身體降低重心稍微前傾,球的高度控制在胸部以下。

2.雙手拍球:按照單手拍球的要求,左右手交替進行。先立定姿勢雙手拍球,熟練後走直線、走圓圈或繞障礙物行進拍球。學生可以邊拍球邊數數,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拍球次數最多。

3.拋接球:兩手向上拋球,然後再用手接住;兩名學生合作面對面拋接球,接不住球者為輸。

4.乖乖球:兩名學生面對面蹲下或坐下,向對方滾球,球不能離地,沿直線向前滾,比一比誰的球最乖。

5.轉圈圈:學生各拿一個籃球放在平地上,單手放在球的上部,用力向前轉、向後轉,比一比誰的籃球轉的時間最長。

6.頂球:把球放在頭部,兩手輕輕扶球,可以走、跑、跳,球先掉下者為輸。

7.夾球跳:把球放在兩腳之間,夾住球輕輕向前跳,看誰或看哪隊先到達目的地為勝。

8.運球:把球放在籃子裡,提著走、跑、跳;兩人提著合作運球,可增加障礙物,使活動更加有趣。

9.螃蟹運球:兩學生面對面站好,兩手輕輕抓住對方,把球放在兩學生胸部中間,學螃蟹橫著走。兩人動作必須協調一致,才能走得好,運得穩。也可以增加難度,背對背運球走。

10.趕球走:學生手拿硬紙棒,按一定的路線向前趕球,看誰的球先到達目的地。

11.拖拉球:用塑料圈套住球向前走或向後走,不要讓球寶寶出圈。

12.胯下傳球:先單手拍球,然後抱起球從胯下穿過繼續拍球。這種玩法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耐心練習。

13.蝸牛旅行:把球放進輪胎內,兩手輕輕地扶住輪胎向前滾。活動中誰的球掉下來為輸。

14.轉身拍球:學生先立定拍球,然後迅速轉個圓圈後繼續拍球。在一定的時間內,比一比誰轉身的次數最多。

15.投球:學生持球站成一隊,與球籃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手指和掌根握球,在頭前方上舉,用力往籃內投球,進球為勝。

16.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創編球操,請學生隨音樂表演。

籃球遊戲教案篇3

活動目的:

1,幼兒通過活動,初步掌握運球、傳球的動作要領。

2,幼兒通過運球、傳球的練習,提高上肢的協調性和增強上肢肌力。

3,幼兒通過趣味的籃球活動,體驗運動的快樂,激發對籃球運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s形跑運球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熟練掌握單手拍打籃球

2,物質準備:大可樂塑料瓶16個、10箇中水桶、10個大水桶、籃

球14一個、擴音器一個、口哨一個、音樂u盤。小呼啦圈12個、大呼啦圈6個、空中的呼啦圈3個。

課的任務:

1、複習傳接球技術。

2、學習“帶球走”規則及運球。初步掌握動作方法。

4、通過訓練培養學生團結協作。

籃球遊戲教案篇4

教材內容:

1、籃球活動課課堂常規教育,學習內容簡介,課堂要求。

2、移動技術練習:起動、變向跑、側身跑、後退跑、急停(跳停、跨停)側滑步。

課的任務:

1、使學生明確籃球活動課的學習目的、任務、要求,樹立良好的學習、鍛鍊習慣。

2、提高學生移動能力,初步掌握所學動作基本技術。

3、發展協調能力和耐力素質,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準備部分:

(1)繞籃球場慢跑。

(2)行進間徒手體操、擴胸、震臂、體轉、體側、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組織:成一路縱隊隊形,前後間隔1.5m左右。

要求:精力集中、練習認真、動作整齊、有力度有幅度,使各關節和肌肉韌帶充分活動開。

基本部分:

移動技術練習:移動是籃球比賽中隊員位置、方向、速度變化時所採取的各種腳步動作方法的通稱。移動是籃球技術的基礎,一般可分為起動、跑、急停、跳、跨步轉身及各種滑步和防守步伐等種類。

(1)起動:兩膝微屈踵離地,前掌蹬地要有力、身體前傾移重心,前兩三步短而急。

(2)變向跑:右腳內側來蹬地,屈膝內扣移重心,體轉前傾左腳邁,右腳緊跟加速移。

(3)側身跑:放鬆前跑勿橫移,注意球蹤看場情,回頭側身腰放鬆,隨時要把球來迎。

(4)後退跑:前掌蹬地,提膝後移,體稍後仰,踵勿著地。

(5)跳步急停:微向上跳,雙腳著地,體稍後坐,雙膝彎屈。

(6)跨步急停:一步跨大腳抵地,屈膝體仰重心降,二步著地腳蹬地,內轉屈膝制動停。

(7)側滑步:一腳蹬地一腳跨,蹬跨結合不交叉,低姿張臂來滑動,坐姿滑動要狠抓。

組織、教法、要求:教師逐一講解各個練習動作要點,重點與難點,並正、側面示範,提出要求,糾正易犯錯誤。

(1)起動:

組織:成二列橫隊、前後相距4米,左右間隔3米,做好防守準備姿勢。

教法:看或聽教師訊號後集體起動向前做短距離快跑。

要求:起動突然,反應要快,起動時步短而急,起動後加速跑。

(2)變向跑:

組織:遇障礙變向跑,如圖。

教法:快跑至障礙物前面變向快跑。

要求:要跑到障礙物前變向,變向要突然,起動加速要明顯,前一人跑到中線時,後一人可出發。

(3)側身跑:

組織:利用球場三個圓圈做側身跑練習如圖。

教法:教師站在邊線附近,用手指做出不同數字的訊號,學生在側身跑時,隨時報出所示數字。

要求:繞圓圈跑時,重心內傾、外側腳前腳掌內側蹬地,應有明顯的加速度,同時做出隨時準備接球的動作。

(4)後退跑:

組織:成一路縱隊,間隔2米,沿籃球場邊線進行練習。

教法:從端線外起後退跑,到中線後轉身接側身跑切入籃下。

要求:踵勿著地,體稍後傾。可放在準備活動時練習,也可放入移動練習時做。

(5)急停練習:

組織:成二(三)列橫排,間隔2米站於邊線處。

教法:發出訊號後第一排向前走3—4步做一次跨步急停或跳步急停。第一排做第二次急停後,第二排開始做,到邊線止,然後過渡到慢跑中,快跑中看(聽)訊號做急停動作,也可結合運球做急停動作。

要求:急停時重心下降、停穩。

(6)滑步練習:

組織:成體操隊形聽口令集體練習。

教法:做好斜步站立防守姿勢,先向左滑步,按照“蹬(右腳),落地(左腳),跟(右腳)”的節奏做滑步慢動作,然後向右、向前、向後做滑步。口令逐漸加快。

要求:滑動時重心平穩且落在前腳掌上,目視前方。

結束部分:

1、放鬆活動。

2、課堂小結

3、佈置作業。

4、師生再見。

籃球遊戲教案篇5

適用班級:

中班。

使用材料:

籃球、塑料圈、紙棍等。

目的:

鍛鍊幼兒的上肢力量和身體的協調能力。

活動設計:

1.單手拍球:可以單手立定拍球,也可以沿直線或障礙物行進拍球。要求手掌保持握球狀,手腕自然用力,身體降低重心稍微前傾,球的高度控制在胸部以下。

2.雙手拍球:按照單手拍球的要求,左右手交替進行。先立定姿勢雙手拍球,熟練後走直線、走圓圈或繞障礙物行進拍球。幼兒可以邊拍球邊數數,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拍球次數最多。

3.拋接球:兩手向上拋球,然後再用手接住;兩名幼兒合作面對面拋接球,接不住球者為輸。

4.乖乖球:兩名幼兒面對面蹲下或坐下,向對方滾球,球不能離地,沿直線向前滾,比一比誰的球最乖。

5.轉圈圈:幼兒各拿一個籃球放在平地上,單手放在球的上部,用力向前轉、向後轉,比一比誰的籃球轉的時間最長。

6.頂球:把球放在頭部,兩手輕輕扶球,可以走、跑、跳,球先掉下者為輸。

7.夾球跳:把球放在兩腳之間,夾住球輕輕向前跳,看誰或看哪隊先到達目的地為勝。

8.運球:把球放在籃子裡,提著走、跑、跳;兩人提著合作運球,可增加障礙物,使活動更加有趣。

9.螃蟹運球:兩幼兒面對面站好,兩手輕輕抓住對方,把球放在兩幼兒胸部中間,學螃蟹橫著走。兩人動作必須協調一致,才能走得好,運得穩。也可以增加難度,背對背運球走。

10.趕球走:幼兒手拿硬紙棒,按一定的路線向前趕球,看誰的球先到達目的地。

11.拖拉球:用塑料圈套住球向前走或向後走,不要讓球寶寶出圈。

12.胯下傳球:先單手拍球,然後抱起球從胯下穿過繼續拍球。這種玩法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耐心練習。

13.蝸牛旅行:把球放進輪胎內,兩手輕輕地扶住輪胎向前滾。活動中誰的球掉下來為輸。

14.轉身拍球:幼兒先立定拍球,然後迅速轉個圓圈後繼續拍球。在一定的時間內,比一比誰轉身的次數最多。

15.投球:幼兒持球站成一隊,與球籃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手指和掌根握球,在頭前方上舉,用力往籃內投球,進球為勝。

16.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創編球操,請幼兒隨音樂表演。

標籤: 教案 籃球 遊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jiaoshiwenan/8k8j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