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教師文案 >

自然角教案最新7篇

自然角教案最新7篇

編寫詳細的教案需要根據教學反饋和評估結果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進,教師的教案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便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自然角教案最新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自然角教案最新7篇

自然角教案篇1

本單元的主題是“大自然的啟示”。學習本課,除了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學會理性地思考,進而引導學生受到保護大自然,敬畏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律,探究自然規律的教育。因此在進行語言訓練和語文潛力培養的同時,要加強與科學學科的聯絡,注重學科整合,蒐集有關資料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發現、培養學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教學時推薦以“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為經線,前後聯絡;以“我”和同伴以及嚮導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緯線,橫向貫通。

教學經線:圍繞著“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一中心句,從“愚在哪裡”,“蠢在哪裡”,“痛在哪裡”,“悔在哪裡”,“悟在哪裡”這幾個版塊進行教學。

教學緯線:以綠龜的命運為主線索,緊緊聯絡“我和同伴”及“嚮導”各自思想感情的變化:“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進而發展到震驚與後悔;“嚮導”由心平氣和進而發展到發出十分難過的悲嘆。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與文字對話,在讀中感悟,以讀促思,採用聯絡比較、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重點體會“我和同伴”的行為和“嚮導”的話語,揣摩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同時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情境,感同身受領悟文章內涵,並透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基於以上認識,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①認識本課生字,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躊躇不前,愚不可及、頹喪”等新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資料,體悟作者是怎樣透過語言文字來體會人物的內情緒感的。

③明白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律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為註定要失敗的。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猜測“自然之道”

1、這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請看課題,一齊來讀讀!

2、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呢?請同學們大膽的來猜猜!(道路?道理?道德?學生髮表認識,教師不置可否)

二、初讀課文,感知“自然之道”

1、這個課題的意思很深奧,我們讀了課文會有更深的理解!請同學們先自己來讀讀課文,要把課文讀通,讀順,個性難讀的地方,能夠多讀幾次

2、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釋義

從同學們的表情,老師發現想要讀好這篇課文確實有點難度,此刻,老師請幾個同學來讀讀,誰來?學習的機會是自己把握的。

加拉巴哥島:是個外國地方,比較拗口,我們一齊來讀讀

築巢孵化:這個新詞比較難讀,請你再讀!築巢孵化明白嗎?

躊躇不前:躊躇不前的“躊躇”這個詞很容易讀錯!我們一齊來讀讀!

嘲鶇:這是一種生活在海邊的鳥

頹喪:這個頹字也是要注意的

響徹雲霄:這個“徹”字可不要讀成“切”音

3、此刻請你說說“自然之道”的意思

學生髮言預測:

也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也許是海龜有自己的辦法,我們不用多加干涉

也許是每一種生命都要經歷的,這是海龜無法躲得過的劫難

三、切己體察,揣摩“自然之道”

1、同學們,帶著你的心跟作者一齊上島,看看一路走來,你的情緒有什麼變化?先自讀3-4自然段。

2、當你置身於島上,看到嘲鶇啄食海龜這一幕,此時你的情緒是怎樣?(難受,著急,緊張)

3、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說說你的理解!

4、出示畫面及文字研讀

“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你們看,這就是發生在沙灘上那令人緊張的.一幕,讀讀這段文字,哪些詞、句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5、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突然”

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這個“突然”這麼強調,說說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誰來讀?

“啄”

“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多狠啊!誰來讀?

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齊來讀讀!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個新詞,明白它的意思嗎?

它的出是為了什麼?那麼止呢?

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躊躇不前)

你們說小綠龜的欲出又止,小綠龜的躊躇不前,它這麼擔心有沒有必要啊?(理解嘲鶇的凶狠)

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帶著這樣的感受一齊來讀!

6、感情朗讀人物的不同反應

(1)應對這樣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學嚮導又有什麼樣的反應呢?指導讀出我們的焦急來,讀出嚮導的漠然和若無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他們會怎樣話勸求嚮導的呢?

(3)讀到這,你對嚮導的話,對“自然之道“有什麼理解?

7、推演自然情境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任何干擾,嘲鶇和幼龜之間的故事將如何發展?請你根據課文的有關語句,展開想像的翅膀,描述你想像的情景。

四、談話總結,感慨“自然之道”

是啊,多麼智慧,多麼勇敢的海龜,本來它們能夠順利地實現入海計劃,但是由於我們的出現,我們的干涉,這一巢的幼龜就完全改變了命運。我們下節課再去應對我們不忍應對的慘狀。

第二課時

一、直面慘狀,感同“自然之道”

師:一隻可愛的幼龜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為做了一件好事,但是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由於得到錯誤的資訊,成百上千的幼龜爬了出來,成了食肉鳥的美餐。看到這番情景,我們的情緒怎樣?又是怎樣做的呢?

1、請同學們結合插圖,讀讀7至8自然段,把描述嚮導和我們的動作的詞語劃出來。

⑴生劃詞語。

⑵交流:摘下、放進、抓起、奔跑。

⑶此時嚮導和我們的情緒怎樣?從哪些詞語能夠看出?(焦急,很想救這些幼龜──趕緊、迅速、氣喘吁吁)

⑷朗讀體會:(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體會“歡樂”“悲嘆”等詞語的好處:

⑴出示句子:

“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歡樂”與前文哪個詞照應?“頹喪”。由這兩個詞你想到什麼?(若不是因為我們的錯誤決策,幼龜們就不會白白送死了。)

(2)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比較句子:

⑴嚮導一邊走一邊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⑵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師:你讀出了什麼不同?說一說嚮導為什麼而悲嘆?(體會出“悲嘆”、“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二、換位體驗,深悟“自然之道”

說話練習:用“我們真是愚不可及啊,──”說出感受

1、假如你就是在現場的作者和他的夥伴,回頭想一想,當時你的哪些做法,哪些想法是“愚不可及的”?(找出描述“我”和同伴的語句揣摩,體會“無知之愚”)

2、假如你就是那位生物學家嚮導,回頭想一想,當時你的哪些想法,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找出描述嚮導的語句揣摩,體會“有知之愚”)

三、抒發心聲,內化“自然之道”

1、感情朗讀

如此的愚不可及,造成了慘痛的結局。這3個自然希裡的每個字,每句話,甚至是每個標點,都跳動著複雜的感情。好好讀讀,讀出我們的悔恨、痛苦

2、此時此刻,你深深地懂得了什麼?你此刻對“自然之道”有更深的瞭解了嗎?你想給人類怎樣的忠告?

(學生自由發言,中心意思是我們不應是認識自然之道,更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為註定要失敗的。)

自然角教案篇2

一、直接匯入、理解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將學習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請大家認真看我寫課題。(板書:自然之道)來,讓我們齊讀課題。

全班齊讀課題。

師:大家看這個道字,你們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

師:看來,這個道字的意思還真不少,那它在自然之道里又是什麼意思呢?

生:我認為是道理 和規律的意思。

師:你的理解很正確。那課文到底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和規律呢?請同學們開啟課本,帶著問題,自由地把課文讀一遍。

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 感知課文,領悟道理,發現規律

(一) 整體感知,領悟道理

師:大家把課文都讀了一遍,那課文到底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呢?文中有一段話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了我們,找到了嗎?誰來讀一讀。

生讀: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師:就是這段話,同學們,不動筆墨不讀書。讓我們拿出筆來把這段話做上記號。

生做記號,師巡視。

師:做好記號後,請放下筆,讓我們雙手捧起書,把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一起讀一遍。

全班齊讀。

師:多整齊的朗讀啊!

師:誰來說說自作聰明是什麼意思?

生:自作聰明就是自己以為自己很聰明,其實並不聰明。

師:那文中的我們自作聰明做了一件什麼事呢?請同學們默看課文,待會看誰能用最簡潔的語言告訴我們。

生默看全文。

師:很多同學都想和大家交流了,那讓我們聽一聽。

生1:課文寫了我們自作聰明救了一隻幼龜,卻害了數十隻幼龜的故事。

師:從你的回答中,讓我們知道了故事發生的原因和結果,可是故事的經過卻不太清楚。

生2:課文寫了我們自作聰明救了一隻幼龜後,讓巢穴裡的幼龜得到錯誤資訊,它們爭先恐後地魚貫而出,引來許多食肉鳥,最後害了數十隻幼龜的故事。

師:短短的幾句話,就讓我們明白了整個故事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你真了不起。

師:同學們,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人類,本想保護幼龜,可自作聰明卻讓事情走向了反面。這就是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二)發現規律,昇華道理

師:道還有規律的意思,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的3——8自然段,一邊去默讀一邊去發現自然界中到底存在怎樣的規律?

生默看課文3——8自然段。

師:誰來說說,你發現了怎樣的規律?

生:我發現幼龜在離巢進入大海之前,都要派一名偵察兵出來,先看看外面是否安全,如果安全,它便會爬向大海,其他幼龜也就跟著爬出來;如果偵察兵發現不安全,它就會返回龜巢,把資訊告訴自己的同伴。

師:是呀,這就是幼龜的生存規律。我們人類之所以讓事情走向了反面,是因為

生1:是因為我們在這之前根本不知道幼龜有這樣的生存規律。

生2:是因為我們違背了幼龜的是生存規律。

師:我們因為不瞭解、不遵循幼龜的生存規律,自作聰明,害了數十隻無辜的幼龜。同學們,在我們身邊有沒有聽過、見過這種違反規律,自作聰明的事呢?

生1:我看見一個關於小雞從蛋殼裡出來的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小孩看見一隻小雞就要從蛋殼裡出來了,可蛋殼卻還沒有完全破,小孩出於好奇,用手把蛋殼撥了,小雞出來了,可過了不到5分鐘,小雞便死了。

師:多可憐的小雞呀。

生2: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條小金魚,我特別喜歡。每天只要我有時間,就會去瞧一瞧金魚。可是,一連過了好幾天也不見它長大一點,我很是著急。這時,我突然想起媽媽為了讓我快快長大,總是給我買很多好吃的東西。於是,我就把自己最愛吃的巧克力、薯片拿來放進了魚缸,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我心愛的金魚就死了。

師:多善良的孩子呀,只可惜好心辦了壞事。

師:看來,我們人類自作聰明時,還會害了我們自己。

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和大家剛才說的一個個事例中,我們還悟出了我們的生活之道。(板書:生活之道)

師:同學們,為了讓這樣類似的事情不在我們身上重演,為了讓課文中的道理時刻警醒我們,讓我們再次捧起課本,一起讀這段話。

全班齊讀最後一段話。

自然角教案篇3

活動名稱:

科學工作:月亮的變化

教具構成:

球相位三步卡一套。

教育目的:

1、初步瞭解各種月相,指導月亮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2、培養宇宙觀及科學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家長在晚上帶孩子對月亮連續觀察一個月並做記錄,孩子看到月亮大小有規律地變化。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談話———你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的`。

三、科學工作內容:月亮的變化。

1、將裝有月球相位三步卡的托盤放在右下方。

2、教師拿出所有的控制卡,並沿工作毯水平擺放,提問:“你見過這樣的月亮嗎?

3、教師把圖片和標籤卡分發給孩子們。

4、教師指著新月的錯誤控制卡問:“哪位小朋友有這張圖片的標籤卡?請放在圖片的下面。

5、孩子進行圖片配對,並複述名稱。

6、將所有的標籤卡與圖片配對。

7、進行三段式教學認識月亮相位: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滿月—虧凸月—下弦月—殘月。

8、整理教具,送回教具櫃。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

自然角教案篇4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篩選主要資訊,整體把握文意;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區域性說明順序,學習作者說明的技巧。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了五篇說明文,它們都屬於事物說明文。這個單元我們開始學習說明文的另一種型別,即事理說明文。今天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二)

語言,“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列寧語)。我們人類通過語言輸出資訊,獲取資訊,服務於學習、工作、生活,人類社會才得以生存和發展。同時,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不能沒有一個資訊來源“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也有“語言”嗎?它告訴我們人類什麼?有什麼意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大自然的語言”的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三)

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

春柳的飄逸,夏荷的嫋娜,秋楓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詩如畫,各具風韻,這就是物候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物候學知識的文章——《大自然的語言》。作者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竺可楨先生。(板書文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一年四季從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風景。聲屏顯示課文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

多媒體顯示:

(1)辨別字形,讀準字音。

衰草連天(shuāi) / 蓑衣(suō) 連翹(qiáo) / 阻撓(náo) 緯度(wěi) / 忌諱(huì)

銷聲匿跡(xiāo) / 悄然無聲(qiǎo) 候鳥(hòu) / 諸侯(hóu) 難測(cè) / 側面(cè)

(2)掌握下列詞語,並用詞造句。

銷聲匿跡:原指不公開講話,不公開露面,這裡指昆蟲都無聲無息,無影無蹤了。

衰草連天:遍地是衰草。

風雪載途:風雪滿路。

周而復始:一次又一次地迴圈。

草長鶯飛:綠草茂盛,鶯兒啼飛,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3.學生讀課文兩遍,然後根據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資訊,整體把握文意。

多媒體顯示閱讀要求如下:

(1)什麼叫物候?什麼叫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3)決定物侯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侯學有什麼意義?

學生分頭篩選資訊,然後用課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請最先完成的同學舉手示意,教師為學生計時。歷時最短的十位同學決出之後,教師按照先後次序要求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最後選出歷時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學,授予他“閱讀小標兵”的稱號。

學生明確: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利用物候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物候學。

(2)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

(3)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

(4)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學生閱讀有困難的大概是第(4)題。教師可提示學生注意一些標誌性詞語,如“首先是為了……”“此外還有……”“對於………”“還可以……”“也可以……”“為了……”。這些標誌性詞語對資訊的篩選、概括很有參考價值。

三、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並板示,其餘同學評價。

明確: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如有不同見解,其餘同學可自由質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

明確:文章首先介紹物候學研究的物件,然後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後說明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作總結髮言:通常採用的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也就是事理順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簡單到複雜。文章四部分內容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絡;第一部分引出說明物件,第二部分對此作具體闡釋,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進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說明的基礎。全文采用邏輯順序,條理分明,介紹的物候學知識通俗易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區域性的說明順序

1.學生齊讀6~10段

2.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或互換)?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不能調整。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緯度影響最大,經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次。另外,緯度和經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後一個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又是一種排列順序。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一個設問句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線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於接受。

五、佈置作業

1.收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2.閱讀下文,回答文後的問題。(教師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閱讀)

自然角教案篇5

創意說明:

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觀點較鮮明,通過討論、質疑,挖掘觀點與資料之間的因果關係,又通過品讀、揣測,理解哲理性語句的深刻含義,並學習運用,以期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學習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語言,學習運用

3.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道理,提高認識自然、保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課時佈置:2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展示課件(同學課前做好準備):

綠草如茵,樹木成林,鳥飛長空,魚翔淺底等自然風光的圖畫。

同學看後談感受,教師小結:

大自然是人類之母,人類一直享受著他的恩惠,在她懷中壯大,高天流雲、小橋流水、大漠孤煙、黃河落日無不給我們以美的享受。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人類已破壞了自然,自然母親已傷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塵,汙濁的空氣,脫皮空腹的山巒,日漸枯竭的水源……這就是人類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接受自然回饋的禮物。人與自然到底是什麼關係?人類又該怎樣對待自然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並感悟嚴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許我們就會多一份保護自然的責任。

二、朗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同學朗讀課文,用課件展示下列詞語:同學讀準字音並據上下文語境理解詞義:

混淆咫尺狼藉相形見絀碩大狂妄精巧絕倫深邃

三、整體感知:

1.根據你的理解,你認為作者對待自然的態度是什麼?

明確:“敬畏”。

2.解題:“敬畏自然”的內涵是什麼?

明確:“敬畏”有兩層含義,一層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沛認識自然的偉大,認識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義。二層是“畏懼”,但不是簡單的害怕,而是說破壞大自然、違背自然規律,必定受到自然的懲辦,大自然的懲辦是無情的,是令人畏懼的。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明確:作者以散文的筆觸,深入淺出地為人們展現了大自然的複雜性,以和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缺乏”,流露出對人類現狀的深深擔憂,告誡人類要敬畏自然,保護自然。點明觀點的是最後一段。

四、合作探究:

1.再讀課文,討論交流下列問題:

⑴作者為什麼提出“敬畏自然”?

⑵為什麼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身”?

(分小組討論、交流,然後請小組代表發言)。

要求:論述觀點,有理有據,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不能脫離文字。

教師歸納:

⑴因為人類經常與自然對立,有時違背自然規律,受到了自然的懲辦,只有認識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才幹和諧發展。所以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

⑵人類與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組成區域性,都是平等的生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身。

五、質疑思辨:

教師激趣:充溢思辨的智慧是世間最美的花朵。本文就處處洋溢著智慧的火花,那麼你對本文的觀點有質疑嗎?

同學質疑,暢所欲言。

如:⑴畏懼自然是否意味著不求進步、無所作為?

⑵作者有沒有否定現今人類科學的成績?

⑶人類不可以改造自然?

六、拓展研究:

激趣:讀著本文精闢的論述、理性的分析,你將如何把“敬畏自然、保護自然”變成最實際的行動?

請就“敬畏自然”這一主題擬幾條標語,向人們發出呼籲。(可每一小組擬一條展示交流)

參考:

1.地球不是我們從家長那裡繼承的,是從子孫那裡借來的。

2.地球不屬於人類,而是人類屬於地球。

3.自然界的法則就是合作;我們不應只求改變世界,而應力爭改變自我。

4.但願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不是我們的眼淚。

5.我們保護今天的自然,自然將呵護我們的明天!

齊讀最後一段,感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導語: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更深刻地意識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身”。對於這樣經典的文章,我們只瞭解了內容還遠遠不夠,這節課我們要對文章的寫作手法和語言藝術做一番探究或品味。

二、學習揣測:

1.再讀課文,圍繞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論證方法進行研討、交流:

⑴本文從表達方式看有哪些特點?

⑵文章是怎樣推出議論中心的?

本文以議論為主,富有文學性,講究形象語言、文學語言,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是一篇議論性散文。

作者運用了對比、層層推進的論述方法,最後引出結論。如從否定“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的結論等。

三、語言品味,互動探究:

1.本文語言充溢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品味:

例:

(1)人類為自身取得這些成績而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說明人類開採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和其他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很可能釀成災難,危和人類自身。形象地寫出人類面臨的危機。)

(2)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區域性,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弟兄”體現了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是緊密聯絡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處隱藏著生命,到處都有生命的萌芽,到處都有緘默的聲音。

(4)在物質中,有無數的生命在沉睡著,一旦出場的時間到了,它們就會從睡夢中醒來。(理解:此二句說明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恆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區域性,都是生命的一種形式。)

(5)宇宙發明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身壯麗無比的美。(理解: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說成是宇宙有目的的發明。)

(6)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訕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理解:用了反問句。更有力地強調訕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是毫無理由、毫無資格的。)

2.同學齊讀這些句子,再次品味語言的形象性。

四、課內練習,提升駕馭語言的能力:

1.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語很有特色,將它們連片語段;

2.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試仿寫一個句子;

3.你覺得文中哪些段落很有特色,試仿寫一段話。

五、延伸拓展作業:

課下讀郭牧華的《敬畏頭頂的天空》或張曉風的《敬畏生命》,寫下感想,進行交流。

自然角教案篇6

學情分析

七年級級新生是從國小階段到中學階段的一個過渡期,大多數學生正處於中學階段的適應期的,對於色彩知識在國小階段有初步瞭解還不夠透徹,在教學中還需不斷地深入和加強。對於社團同學來講有較好的基礎,因此作業可以適當的調整,適合絕大多數學生的年齡特點。

教材分析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國中階段美術課程色彩知識起始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意在利用大自然豐富而美麗的色彩現象引導學生對色彩發生興趣,產生了瞭解色彩、研究色彩、學習用色彩去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事物的願望。

依照課改新課標要求,著重啟發學生從身邊的自然界開始對色彩進行初步瞭解和認知,認識光線與色彩的關係、色調的形成,促進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簡單瞭解光和色的關係,感知色調。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美麗色彩的觀察和感悟力。讓學生選擇合適的色彩工具表現簡單色彩關係和色調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師生積極紮實的準備,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通過欣賞、討論、分析、實踐等方法掌握相關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魅力,進而在課堂練習中感受色彩帶來的快樂。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美麗色彩現象主動認識、積極關注和熱愛的態度;加深學生熱愛生活、保護環境的美好情感。幫助學生逐漸樹立隨時發現和欣賞美好事物的高雅審美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知、感受並運用簡單色彩手段表達自然界的色彩關係和色調。

2、教學難點:使學生比較準確地把真實景物或事物概括為簡單的色彩關係。

教法:引導、創設情境、鼓勵發現

學法:合作學習、探究感知、增知實踐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課前蒐集關於大自然的詩詞、塗色工具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生疑

(導課)羅曼?羅蘭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確實如此,美,打開了心靈的窗戶;美,掀開了人生的'日曆;美,展開了追求的藍圖。用我們的智慧去發現美、把握美、創造美。

每天清晨,當我們睜開眼的時候,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最美最養眼的禮物——色彩。這些五彩斑斕的顏色就存在於大自然中,有了色彩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有了色彩我們的生活無限精彩。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大自然,一起感受大自然的色彩(板書)

二、整體感知共同探究

1、課件演示(一組大自然圖片)

剛才我們共同漫步於大自然,感受了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色彩,把你對色彩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活動(學生各抒己見)

教學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

小結:日月輪迴四季交替,大自然的色彩千變萬化、魅力無窮,怎能不讓我們為之動容呢!

2、出示《秋景圖》:

分析圖中集中出現的幾種主要色彩:近中景秋天樹葉的(金黃、桔紅),夾雜著一些(灰紫色)的矮小樹木;遠處清澈的湖水呈現出深淺不同的(藍色),湖邊有(墨綠色)的塔鬆;在遠處依稀可見的(淡灰紫色)的遠景,共同構成一派絢麗多彩的秋色。

教學活動(觀察、欣賞、分析、回答)

教學意圖(整體感知色彩的存在與自然界中)

提問:通過分析和欣賞大家感受到這些豐富和美麗的色彩了嗎?平時你們注意過身邊的景色變化和色彩現象嗎?這些美麗的色彩是怎樣形成的?在黑夜裡沒有光線的情況下,這些色彩還有嗎?

教學活動(討論、回答對色彩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意圖(引導學生理解光和色的關係)

板書:光和色的關係(色彩產生的原理)

3、色彩產生的原理:課件出示示意圖,教師進行簡單講解。

小結:因為有光所以我們才能感受到色彩的存在。因此,光照和色彩有著直接的關係。光是由不同波長的七種色光和成的,就是我們熟知的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光。光線照射到物質上,因為物質有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長的光線的性質,所以會呈現不同的色彩。

(舉生活中的事例說明)

出示圖片:看看這兩幅圖有什麼明顯的不同?

教學活動(觀察、比較、回答)

教學意圖(加深鞏固色彩知識)

提問:通過欣賞這些圖片,讓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及光的神奇。聯絡實際生活,舉一些你身邊的自然界中與色彩有關的例子。

教學活動(合作、探究、回答)

教學意圖(聯絡生活、本地本土資源讓學生髮現、感受色彩美)

三、合作互動交流分享

色調:萬事萬物的存在,雖是千變萬化豐富多樣,但它總有一個起主導作用的角色。同樣色彩也一樣,一幅作品或一個環境中往往存在多種顏色,但是他們之間總會形成一個整體的色彩構成關係,這就是色調。

板書:色調的形成(應用於設計和繪畫)

大自然的色調永遠都是那麼和諧、微妙。

出示圖片:春(播)、夏(長)、秋(收)、冬(藏)四季,大自然孕育了不同的四個季節,在四季中感受色調的特點。

教學活動(探討、回答)

教學意圖(感知、理解色調的存在)

出示圖片:欣賞大師作品

教學活動(分析、欣賞、回答)

教學意圖(在美術作品中的深入理解色調)

小結:我們的衣食住行用各個方面都離不開設計,每一件作品的設計都有各自的藝術風格和色調特點,足以說明色調常見於生活中且用於設計和繪畫中。

教學意圖(整體感受色調的存在)

四、實踐體驗當堂內化

作業:1、自選工具簡單畫出荷花的色彩關係。(練一練)

分析色彩關係:主要有大面積的綠色和粉色,但綠色右上角深一些,蓮蓬稍發黃,下面的花蕊是土黃色的。花瓣尖上粉色稍重,下方淺。

教學意圖(簡單實踐和體驗對色彩的感受與表達)

2、展示、評價(分組、集體展示,互評、自評,或談收穫)

3、課後延伸:用色彩表現記憶中動人的`色彩現象,如彩虹、夕陽、大片的花、樹、草地或春、夏、秋、冬四季。(工具自選)

五、遷移拓展提高素養

今天,藉此機會我們共同漫步於大自然,感受色彩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激情。只要我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大自然會無償地饋贈給我們遠比現在更多的色彩禮物。通過今天的學習,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用我們的畫筆、相機、歌聲、舞蹈以及好的文學作品等你能想到的各種方式捕捉大自然更多的色彩。

六、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色彩

光和色的關係——(色彩產生的原理)

色調的形成——(應用於設計和繪畫)

課堂小練:試著畫畫荷花的色彩歸納。可任意選用水粉、水彩、彩色鉛筆、油畫棒等塗色工具。

自然角教案篇7

學習目標:

1、理清層層推進的論述思路,瞭解對比和反問的作用。

2、揣摩課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語言特點並學習運用。

3、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道理,增進對自然的認識,樹立環保意識;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學習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學習重點難點:

1、理清層層推進的論述思路,瞭解對比和反問的作用。

2、揣摩課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語言特點。

學習過程:

一、導語提示: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更深刻地意識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對於這樣經典的文章,我們只瞭解了內容還遠遠不夠,這節課我們要對文章的寫作手法及語言藝術做一番探究或品味。

二、再讀課文,圍繞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論證方法進行探討、交流:(小組黑板展示)

⑴、本文從表達方式看有哪些特點?(圈點具體的句子,在課本上標註出來。)

⑵、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麼?作者是怎樣推出的?

三、語言品味,互動探究:(各小組討論、交流,口頭展示)

1、本文語言充滿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品味:(可以從句子的表達方法、修辭方法、內容、句式等方面品味。黑板展示)

例:(1)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弟兄”體現了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是緊密聯絡的,不可分割的。)

(2)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理解:用了反問句。更有力地強調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是毫無理由、毫無資格的。)

2、學生自讀這些句子,也可以寫在摘抄本子上,再次品味語言之美。

3、你們也想寫出優美的句子嗎?通過以下練習能提升駕馭語言的能力:

(1)、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語很有特色,將它們抄寫下來並寫成一段話。

(2)、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試仿寫一個例子;

四、延伸拓展作業:

長期以來,人類就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本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部分一樣。”因此,我們應該平等的看待其他生命,去敬畏自然,愛護自然。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什麼更深刻的認識呢? 以“人·自然·生命”為話題,寫一段你的感想。

五、反思:

通過今天的課堂活動,收穫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jiaoshiwenan/pydmn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