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教師文案 >

世氣候教案8篇

世氣候教案8篇

書寫一份全面的教案,我們的教學情況才會有很好的提升,為了寫好一份教案,我們都要明確自己的主題方向,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世氣候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世氣候教案8篇

世氣候教案篇1

第五節 寒潮 颱風和水旱災害

一、水旱災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二.寒潮

1.寒潮及其執行路徑

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三、颱風

1.颱風的形成及其運動路徑

2.颱風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探究活動

活動??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方式:

安排學生查詢相關資料,結合課文分組討論三種氣象災害形成的原因及基本規律;接著三組再作為北京、廣州及烏魯木齊的政府部門,結合剛才總結的規律提出相應的預防方案,最終以建議書的形式呈交給教師。

活動二

活動目的:加強學生對前後知識緊密聯絡,樹立學生辯證、全面看待問題的意識。

活動方式:

在整個學習完成之後,安排學生再次客觀的評價季風和颱風,並寫成小論文。參考題目:“我眼中的季風”、“颱風真的很可怕嗎”

提示:前一節主要側重季風給我國帶來的好處。而通過這一節的學習,學生進一步瞭解了季風給我國帶來的不利方面,所以應該能夠更全面地評價季風的影響。颱風是作為災害性天氣來介紹的,但它也確實給安徽、湖南、江西等距離海洋較遠的地區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世氣候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

2、學會從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中分析一個地區的氣候特點。

3、能夠在世界氣候分佈圖上說出主要氣候型別的分佈地區。

【教學重點】

世界氣候型別分佈。

【教學難點】

利用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歸納氣候特點。

情景匯入生成問題

多媒體匯入:多媒體展示幾幅不同氣候條件的自然景觀圖片,提問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自然景觀的差異。由此引出本節要學習的內容——世界氣候。

自學互研生成能力

學習活動認識氣候的地區差異世界氣候型別的分佈

【自主探究】

掌握分析氣候的地區差異,歸納一個地方氣候特點的方法

1、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所認識的氣溫的變化與分佈、降水的變化與分佈規律。

2、教師點評說明:世界各地的氣溫和降水差異很大。

3、學生讀p62頁第一段文字內容,讀後,歸納以下認識:

(1)世界各地氣溫和降水的差異導致世界各地氣候的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氣候型別。

(2)由此可見,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基本要素

4、教師點撥:解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是分析氣候特徵的重要方法。

5、學生獨立完成書本p63頁活動,掌握利用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氣候特徵的技巧。

學生活動1:(引導學生讀圖3.25)掌握分析氣候特徵的方法。

師問:根據圖3、25中的氣溫曲線,可知該地最冷月均溫在多少度以上?

生答:10℃以上。

師問:最冷月均溫在10℃以上,那麼冬季是溫和還是寒冷呢?

生答:溫和。

師問:該地最熱月均溫在多少度以上?

生答:23℃以上。

師問:月均溫在23℃以上,是溫和還是炎熱呢?

生答:炎熱。

師小結:根據該地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月均溫,綜合得出該地氣溫特點:冬季溫和,夏季炎熱。

師問:根據圖3、25中的降水量柱狀圖,可以看出該地哪幾個月降水量多,哪幾個月降水量少?

生答:該地降水量12.1。2月多,6、7、8月少。

師小結:由此得出該地的降水特點: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師問:根據前面分析該地的氣溫特點和降水特點,可以綜合得出該地的氣候特點是怎樣的呢?

生答: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師小結:通過對圖3、25的分析,我們應該明白分析氣候特徵的一般方法:分別觀察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

世氣候教案篇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成因。

2、使學生理解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3、使學生能聯絡實際,說明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4、通過讓學生了解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成因。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

【教學難點】

分析、歸納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教具準備】

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乾溼地區劃分圖。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為1課時。四年制可安排2課時,適當增加學生討論、練習時間,所餘的課時可講授選學課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

【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

1、我國冬、夏季氣溫的分佈有什麼特點?

2、我國年降水量在地區分佈和季節分配上有何特點?

(新課引入)

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我國氣溫、溫度帶、降水和乾溼地區的知識。這一節課,我們要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分析、概括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以及這種氣候特徵為農業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

?板書〕第四節 氣候特徵

(講授新課)

?讀圖提問〕掛示亞洲地圖或世界地圖,讓學生閱讀地圖,回憶第一冊課本中的有關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我國位於亞洲的什麼地區?

2、從世界海陸分佈看,這個地區的位置有什麼特點?

3、在海陸位置的影響下,這個地區形成了什麼樣的氣候?

4、這種氣候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學生讀圖、回憶、思考後回答,教師應注意提示、補充、糾正。)

[歸納]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屬東亞國家。從世界海陸分佈看,東亞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在這種海陸差異的影響下,使東亞成為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顯著、典型的地區之一。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徵。東亞季風氣候的特點是:風向隨冬夏季節變化而有規律轉換;冬季盛行偏北風(從內陸吹向海洋),寒冷乾燥;夏季盛行偏南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暖熱多雨。

?板書〕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

?讀表回答〕閱讀“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的比較”表,回答下列問題:

1、一月份,我國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法國的巴黎、美國的紐約低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低22。7℃和3。7℃)

2、七月份,齊齊哈爾、北京的平均氣溫分別比巴黎、紐約高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高出3。6℃)

3、齊齊哈爾、北京的氣溫年較差,分別比巴黎、紐約大多少攝氏度?

(答案:分別大26。3℃和7。3℃)

?歸納〕冬季,我國是世界同緯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國又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地區之外最暖熱的地方。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世界同緯度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偏大。這說明我國的季風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點。

?講述〕我國大陸性氣候特徵,表現在氣溫方面,那就是氣溫變化大,不僅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也較大;表現在降水方面,則是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板書]

?提問〕我國夏季氣溫、降水的特點是什麼?

(學生回答:夏季我國南北普遍高溫,降水集中。)

?板書〕二、雨熱同期

?講述〕夏季,我國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數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溫,而且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外最熱的地區。因此,我國的熱量條件優越,即使是在廣大的北方地區,也能夠種植喜溫的水稻、玉米、棉花等高產作物。我國水稻、棉花的種植界線之北,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可見,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板書〕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講述〕在高溫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這時正是我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因此,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

?板書〕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提問〕西亞、北非在北緯15°—30°的地區,氣候和景觀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我國處於同一緯度地帶的長江以南地區,卻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已學的有關知識,思考問答。)

?講述〕在世界上北緯15°—30°的緯度帶上,由於受副熱帶高壓帶的影響,氣候乾燥,大多是沙漠或荒漠。我國處於同一緯度地區的長江以南地區,由於受到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雨熱同期,十分利於水稻生長,是我國主要的稻米產區,從而成為富饒的“魚米之鄉”。

?掛圖〕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我國乾溼地區劃分圖。

?複習提問〕我國可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哪幾個乾溼地區?

(學生回憶第二、三節知識,指圖回答。)

?講述〕我國既有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又有多種多樣的乾溼地區,這說明我國的氣候複雜多樣。這也是我國氣候的一個顯著特徵。

?板書〕三、氣候複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乾溼地區,是我國氣候複雜多樣的一個標誌

?讀圖提問〕閱讀課文“秦嶺南北”插圖,問學生:圖中反映了地形對氣候、植被的什麼影響?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插圖“秦嶺南北”,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觀上的差異。山北生長的是溫帶植物(蘋果樹),山南生長的是亞熱帶植物(柑桔樹)。這是因為秦嶺在氣候上起著屏障作用,可阻擋冬季風南下。所以南坡氣溫高,為亞熱帶景觀;北坡氣溫低,為暖溫帶景觀。)

?講述〕地形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我國地形複雜多樣,地勢高低懸殊,使得我國的氣候更加複雜多樣。

?板書〕1、地勢高低懸殊,地形複雜多樣,使我國氣候更加複雜多樣。

?提問〕2、舉例說明不同的溫度帶、乾溼地區、植物和農作物品種有什麼不同?

(教師提示,學生回憶、思考並回答。)

2、複雜多樣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有什麼好處?

(教師提示,學生回答。)

?講述〕我國氣候複雜多樣,因此,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從而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板書〕

3、氣候複雜多樣,使得我國的農作物和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複習鞏固)

1、我國氣候有哪些主要特徵?

2、我國氣候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板書設計】

第四節 氣候特徵

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氣候顯著: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

2、大陸性氣候強烈。

(1)冬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低,夏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高,氣溫年較差大。

(2)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

二、雨熱同期

1、夏熱是我國氣候資源的一大優勢。

2、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三、氣候複雜多樣

1、多種多樣的溫度帶和乾溼地區,是我國氣候複雜多樣的標誌。

2、地勢高低懸殊,地形複雜多樣,使得我國氣候更加複雜多樣。

世氣候教案篇4

[教學目的]

1.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及其區別。

2.瞭解天氣預報圖與人們生活、生產的密切關係。

3.學會閱讀簡單的衛星雲圖。

4.學會識別天氣預報常用的天氣符號,看懂天氣預報圖。

[教學重點]

1.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2.學會閱讀衛星雲圖和簡單的天氣預報圖。

[教學難點]

1.天氣和氣候的概念。

2.常用天氣符號的識別。

3.天氣和氣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

[教具準備]

1.近期的衛星雲圖錄影及自制的天氣預報軟體。

2.自制天氣符號的幻燈片。

3.反映各地氣候差異的幻燈片。

4.掃描課文中8幅圖例製成的幻燈片。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放一組運動著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轉和公轉)及打出4張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幻燈片,讓學生自己來講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師配合朗讀課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大氣,在這裡孕育了一個氣象萬千的世界。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嚴寒酷暑,乾旱洪澇,……我們既沐浴著大自然的恩澤,又遭受著災害性天氣的侵擾。

瞭解和掌握氣候變化規律,一直是人類認識自然的重要內容,讓我們在這風雲變幻之中去探索並揭示氣候現象的真實面目吧。

(板書)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教師講述:

提問:

1.廈門這二天的天氣特點?

世氣候教案篇5

(二)旅遊活動

1.旅遊活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l)旅遊活動的三要素

概念:是以娛樂、享受為主要目的,離開常住地的一種綜合性的物質文化生活

(3)旅遊活動的作用

滿足人類需求:休息生息、彌補消耗、恢復體力、腦力;積累文化知識;豐富文化生活,鍛鍊身體

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外匯收入;回籠貨幣、穩定市場;擴大就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擴大交流

2.旅遊資源

(1)旅遊資源的分類(根據本質屬性分)

自然景觀:地質地貌、氣象氣候、水文地理、生物;地貌景觀處於相對重要位置,對探險獵奇、遊樂、療養等性質旅遊具有重要意義

人文景觀:建築、文化藝術、風土民情;建築景觀是人文風景區構成的重要標誌,教育性意義大

(2)旅遊資源的特性

非凡性:與同類地理事物與現象比較

可創造性:主要針對人文景觀

長存性:本身存在的歷史,旅遊資源使用的無消耗性

自然景觀具有季節性和地域性;人文景觀具有可變異性、可移動性

(3)旅遊資源的價值

美學價值:吸引旅遊者的根本原因。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動態美、聽覺美,形象美是核心

科學價值:夏威夷火山、東非大裂谷、喀斯特地貌、泰山、廬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長江三峽歷史文化價值

經濟價值

3.旅遊景觀的欣賞

(1)選擇觀賞位置

千峰萬壑——遠眺俯視(武陵源群峰)

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位置

一線天——置身其中近觀

瀑布景觀——適當距離仰視

江河湖海——較高的亭臺樓閣上遠望俯視

湖沼池塘——低臨水面欣賞

山水組合景觀——乘船現兩岸風景

(2)把握觀賞時機

把握季節:北方地區的山水風景最宜夏季觀賞,越往南觀賞季節變長,但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也最宜夏季觀賞,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雲霧,景色豐富並具有變化;併兼有避暑之效

把握天氣:較高的風景名山雨過天晴,能觀賞到雲海,又能觀賞到日出日落

把握時間:特定時間出現的景觀要確切把握觀賞時機,如農曆八月十八的錢塘潮和青海湖5月份觀候鳥等。

(3)抓住景觀特點——瞭解園林景觀的特點

主配:園林都需立主景和配景。主景的鮮明突出是園林整體效果成敗的關鍵,配景為主景起烘雲托月的作用

層次:以有限空間,造無限風景。用障景法避免整個園景一覽無餘;用隔景法,豐富景觀層次

框景:用門框、窗框、洞框等作為取景的畫框,有意識、有目的地優化組合審美物件

借景:借園外的風景來襯托本國的景色,以擴大園景

(4)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是中國自然風景區的特色之??

自然風景區的人文景觀與自然相協調,並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寺廟多建在山麓、山谷、山間小盆地的茂林之中、低山丘陵地區在山脊線或山麓湖邊修建寶塔等

在人文景觀的建設中,要再現自然,與自然相協調。北方園林、規模巨集大、建築色彩濃重,以紅黃為主色調,與寬闊整齊多藍天白雲的氣候相輝映;江南園林規模較小,色彩素淡以黑白為主色調,與水鄉風光、溼潤的氣候特點融為一體

一方山水一方情,風俗民情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果,並因此成為旅遊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5)以情觀景

綜合感受: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綜合感受

發揮想象:通過想象感悟自然景觀的形象美

移情於景,情景交融

登山涉水,求質求真

(6)景觀欣賞的其他要求

瞭解主要景點及其分佈,確定旅遊路線,瞭解景觀形成的原理以及景觀的美學或者歷史文化價值欣賞過程中注意節律安排,保持飽滿情緒。風景區一般分為序幕、發展、、結束等景區

4.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1)旅遊活動中的環境問題

環境汙染:不僅危害當地居民,也危害旅遊者自身

對動植物資源的破壞:捕殺珍禽異獸、濫伐林木、亂挖草皮等

對背景環境的破壞:修建旅遊設施;旅遊者的參觀遊覽、生活娛樂

對文物古蹟的破壞:旅遊者的踐踏、觸控、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會使文化古蹟受到損壞

對正常社會秩序的衝擊

(2)旅遊資源開發條件的評價

遊覽價值:首先是資源的質量(是否具備較高的審美或歷史文化價值),其次是旅遊資源的叢集狀況;第三要考慮景觀的地域組合狀況

市場距離:旅遊經濟價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與旅遊消費市場——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

經濟距離越長,旅遊者的旅遊目的的需求越低;靠近發達地區的旅遊資源,其開發價值要優於遠離發達區的旅遊資源

交通位置及通達性:直接影響其開發價值

地區接待能力:除旅遊資源本身的開發外,還要建設旅遊活動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質量

旅遊的環境承載量:是指一定時間條件下、一定空間範圍內的旅遊活動容納能力。超過環境承載量會對旅遊資源和背景環境產生破壞,使旅遊環境惡化,如果達不到承載量,會造成資源浪費

(三)中國的旅遊業

1.中國的旅遊業

(1)旅遊業

旅遊的好處:增長實際知識,欣賞自然風光美景,觀光名勝古蹟,瞭解各地的風土民情,並能增強體質,有益身心健康

旅遊業的特點:投資少、收效快、利潤高,被稱為“無煙工業”

旅遊業的作用:不僅能增加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收入和創匯,而且能帶動工業、農業、建築、商業、郵電、運輸等專案的發展

(2)我國旅遊資源豐富

自然風光:長江三峽、桂林山水、黃山、日月潭、西湖、白頭山天地、“天涯海角”

古代文化藝術寶藏:萬里長城、秦陵兵馬俑、明孝陵、避暑山莊、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布達拉宮

革命紀念地:廣州、武漢、南京、上海、南昌、井岡山、遵義、延安、北京

民族風情:漢族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舞龍燈、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苗族和侗族的蘆笙節、彝族的火把節

十大風景名勝:北京故宮、八達嶺長城、承德避暑山莊、秦陵兵馬俑、長江三峽、桂林山水、蘇州園林、杭州西湖、臺灣日月潭

(3)旅遊區的建設與保護一為什麼要保護、怎樣保護

氣象氣候旅遊資源教案

世氣候教案篇6

[提問]長江上、中、下游各具特點,瞭解了這些特點,你認為長江對人類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學生討論]略

[小結] 長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運、發電。

[板書]三、長江的利用和保護

[轉折]我們一起來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圖表]長江流域各方面佔全國的比重

面積 1/5

人口 1/3

稻穀 70%

棉花 1/3

淡水魚 60%

輕工業產品 1/2

工農業生產總值 2/3

[解釋]長江流域面積只佔全國的1/5,但其他各項都超過1/5,尤其工農業總產值佔全國的2/3,其中稻穀、淡水魚的比重超過了一半,所以說長江中下游地區是的“魚米之鄉”。 這些都是長江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補充]長江的通航里程達7萬多千米,佔全國內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運方面的運量可以相當於14條京廣鐵路的運量,在世界上也是極為罕見的,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東西航運的大動脈,被譽為“黃金水道”。

[板書]1、“黃金水道”

[補充]但是目前的航運量還只相當於一條京廣鐵路的運輸量,只開發了其通航能力的1/14。長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運力只是它的1/5;長江的流量是萊茵河的10倍,運力卻只是它的1/10。由此看來,長江還大有潛力可挖。

[轉折]既然上游地區水能資源豐富,我們如何來利用它?(發電)

[板書]2、“水能寶庫”

[講解]長江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全流域蘊藏量2.6億千瓦,佔全國水能總量(6.67億千瓦)的40%。新中國已經建成許多水利樞紐和大中型水電站。

[學生活動]在“長江流域水系圖”上找到葛洲壩和三峽等水利樞紐。

[講解]葛洲壩號稱長江第一壩,是目前我國的水利樞紐,發電能力270萬千瓦,相當於1949年全國發電量的3倍。但是,現在的開發利用率還不足5%。規模更大的長江三峽工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的水電站(發電量將為葛洲壩發電量的6倍,約1820萬千瓦,遠大於伊泰普水電站的1260萬千瓦)。

[補充]建好三峽工程以後,長江三峽水位提高,萬噸船隊可以到達重慶,運力可以提高5倍。運輸成本可以降低35%,同時,水庫調節,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 秒),使之成為真正的“黃金水道”。

[播放錄影]三峽工程簡介

[討論]三峽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發電、航運、養殖、供水、環保等)

[轉折]長江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錄影]1998年長江洪水

[板書]4、防洪是目前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

[提問]為什麼長江發生洪災的頻率越來越快?

[學生髮言、老師補充]

1)近年來長江流域由於上、中游山區亂砍濫伐森林的現象比較嚴重,植被遭到破壞,含沙量不斷增多,水位上升,這是導致洪澇等自然災害不斷加劇的根本原因。據分析,今年洪水的特點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災害”,高水位執行時間長達兩個多月。據調查,在今年抗洪其間,岷江的江面上還漂著剛砍伐下來的樹木。

2)人與水爭地,使長江流域受水面積不斷減少是又一個重要的原因。(可以找一些關於圩垸的資料)盲目圍湖圍江造田、建廠建鎮建民垸等,使河道變窄,湖泊萎縮是災害頻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據統計,僅長江通江湖泊的面積已減少了567億立方米,相當於三個三峽水庫的實際庫容量。

3)長江中下游地勢過於低平。(結合前面的“長江干流剖面圖”)

4)天氣的異常。

[追問] 可見,長江的洪水有它的自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為原因。面對這種局面,我們應該怎樣來防洪、治洪呢?

[學生髮言、老師歸納補充]

改善長江上游的生態環境,最近又全面無條件停止在上游山區砍伐森林,關閉現有木材市場,在原森林採伐區大力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荊江,疏浚與固堤並重,分洪蓄水結合。1954年以來,我國政府多次戰勝洪災,保證了荊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庫,調節水量。三峽地區建庫後,可以控制川江向荊江河段下洩洪水來量的95%。

下游地區退耕還湖。

總之,對於長江的水患,我們治理方針是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於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恢復生態平衡。

[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江的開發利用和保護。長江的水文特徵要受到(地形、氣候、植被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同時,特徵又直接影響我們的開發利用和治理保護:正因為長江是祖國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經平原地區,因而成為“黃金水道”;又因為上游流經三級階梯,使之成為巨大的“水能寶庫”;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壞,使防洪成為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

板書設計

三、利用和保護

1、“黃金水道”

2、“水能寶庫”

3、防洪是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

探究活動

“長江洪水治理”模擬研討會

活動目標:使學生通過分析討論,認識到長江洪水的形成原因,並找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同時培養學生人地協調的觀念;樹立“解決一個具體問題,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識。

活動措施:將班裡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扮演長江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農村的)、政府官員、長江沿岸的企業代表等,一起討論長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決措施。分為不同河段的,便於對更細緻的問題進行研究。

“長江三峽的利弊分析”辯證會

活動目標:使學生對三峽工程的建設有更深入的瞭解,同時對三峽工程形成辨證的認識。

活動措施:先安排學生查詢關於三峽工程的資料,然後按照學生的意見分成兩派(“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雙方進行辯論交流。注意:要說出理由。

世氣候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地圖及景觀圖,知道世界主要氣候型別及主要自然景觀的分佈。

2、能夠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並能分析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特徵。

二、教學重點:

瞭解世界主要氣候型別的分佈、氣候特徵及景觀特徵

三、教學難點:

依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判斷其所屬的氣候型別

四、教學過程:

(一)由“探索”活動匯入教學

1、簡單介紹自然景觀

2、自然環境是由地形、氣候、水紋、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的

3、由於地形、氣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二)學生讀世界氣候型別圖,回答汽車拉力賽沿途經過哪些氣候型別

(三)藉助教材上回幅景觀圖來講解什麼是自然景觀

(四)讀教材“熱帶氣候型別”圖,說出四種氣候型別

依據四個地點氣溫曲線和降水柱形圖(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森林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1、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徵就應該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描述

2、不同氣候型別其氣溫和降水的特點不同,形成不同氣候的特點

3、歸納四種氣候型別的異同點並明確四種氣候型別的主要分佈

(五)亞熱帶氣候型別

1、讓學生觀景雅典和上海兩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比較這兩個同屬亞熱帶的氣候型別的異同點

2、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地中海氣候,這兩種氣候的分佈特徵,這兩種氣候景觀差異和對比

3、閱讀地中海氣候區的植物經一部加深對地中海氣候型別的理解

(六)溫帶氣候型別

1、三種:倫敦、烏蘭巴托和北京的氣溫分別代表溫帶海洋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型別。通過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異同。

2、齊齊哈爾和巴黎分別位於亞歐大陸東西岸且唯獨相當但溫差很大,歸納溫帶海洋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差異。

(七)寒帶氣候型別

1、讀圖讀出寒苔原氣候和寒帶冰原氣候分佈地區。

2、讀卡扎奇耶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描述其代表的寒帶苔原氣候和特點。

3、東方主要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所代表的寒帶冰原氣候。

(八)高原、水地氣候,教師通過板書示意圖讓學生了解關於氣候從山麓到山頂的垂直變化成因。

(九)教師對全文總結。

(十)作業:

1、從統計圖上判斷某地的氣候型別的依據是( )

2、歐洲、亞洲、南北美洲都具有的氣候類( )

3、歐洲西部溫和多雨的氣候受大西洋影響很大,據此可看出其影響因素是( )

4、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的主要因素( )

5、一年到頭都很熱,幾乎天天下雨,這種氣候是( )

附答案:

1、氣溫和降水

2、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水地氣候。

3、洋流

4、地形

5、熱帶雨林氣候

世氣候教案篇8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例項分析,讓學生體會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2.通過“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教學,使學生體會、感悟“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係”,培養學生的地域觀念、災害意識。

[知識和能力]

1.在世界氣候分佈圖上說出主要氣候型別的分佈。

2.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例項,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4.初步學會閱讀世界氣候的分佈圖,建立世界主要氣候型別分佈的空間概念。

5.培養學生初步學會通過讀圖,分析某一地區氣候特徵的能力。

教學重點1.世界主要氣候型別的分佈。

教學難點1.緯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2.世界主要氣候型別的空間分佈。

教學設計

[匯入新課]

複習提問:1.在熱帶、溫帶、寒帶分別有哪些氣候型別?

2.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是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是影響氣溫和降水出現地區差異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氣溫和降水的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氣候的差異,因此,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也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板書

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對於本段教學內容,要圍繞課本p59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活動中讀圖、討論、運用舊知,分析歸納,體會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1.投影展示課本p60圖3.24“兩地氣溫、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教師先指圖說明其是“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的組合,圖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個月,圖的左側是氣溫刻度,右側是年降水量刻度。閱讀時以“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的方法和要領進行分析判讀。然後把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討論分析一地的氣溫是什麼特點?降水是什麼特點?組合成什麼樣的氣候特徵?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屬於何種氣候型別?並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組的代表發言交流、大家評判補充、教師評價點撥,並畫黑板簡圖或投影展示甲圖。使學生認識和體會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a地的氣溫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過20xx毫米。因而該地的氣候特徵是全年高溫多雨。該地位於赤道地區,緯度位置低,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

甲圖

3.把教室比成是亞歐大陸的溫帶地區。學生分成三部分,兩邊的學生分別位於大陸的東岸和西岸,中間的學生位於大陸內部。各組由於所處的海陸位置不同,分別討論本組形成了哪些氣候型別?並結合世界氣溫和降水分佈的特點,說說各氣候型別的特徵。

4.各組代表發言、大家評判補充、教師評價點撥,並畫黑板簡圖或投影展示乙圖。使學生認識和體會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由於地處同緯度的溫帶地區,氣溫夏季陸高海低,冬季海高陸低。但是所處的海陸位置不同,東西兩岸地區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溼潤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而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氣候。

位於亞歐大陸溫帶地區沿海的大陸東岸,形成的是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以及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氣溫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溫帶季風多。

乙圖

位於亞歐大陸溫帶地區沿海的大陸西岸,形成的是溼潤的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前者的氣候特徵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後者的氣候特徵是全年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位於溫帶的亞歐大陸內陸地區形成的是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5.讓學生觀察課本p60圖3.25,指出a坡屬於(迎風坡),b坡屬於(背風坡),降水多的是哪個坡?(a坡)。教師畫黑板簡圖或投影展示丙圖,加深學生認識和體會地形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丙圖

6.組織學生先獨立完成課本p10活動4,然後讓3名學生說說自己的答案和做題思路,大家評判補充。

(1)青藏高原緯度較高,但是氣候寒冷。(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2)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

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緯度位置:海南島緯度低,氣溫高;而黑龍江省北部,緯度較高,氣溫低)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較溼潤。(海陸位置:二者雖同處亞歐大陸的溫帶地區,但新疆塔里木盆地位於大陸內部,距海較遠,降水少;而北京位於大陸東岸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板書

三、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氣候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關係密切。這裡的教學,通過從學生的自身體驗出發,例項討論分析,讓學生認識體會不同地域,由於氣候條件不同,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也不一樣。

1.學生從自身體驗出發,結合當地的實際,列舉一年內的不同季節,人們在衣、食、住、行以及農業生產方面有什麼不同。學生相互交流、補充,教師引導評價。

2.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61活動1,分成學習小組,談談這是氣候對人類活動哪方面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正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等,互相交流感想。並推選一個代表概括大家的發言,在全班進行交流,如果能選用當地的例項或讓學生結合自己家裡的變化等,學生的感受會更深。通過討論交流,教師的引導點撥,使學生認識氣候對人類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隨著經濟、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生活受氣候的限制越來越小。

3.讓學生閱讀課本p61“水稻種植與氣候”。結合自己對當地氣候條件的瞭解,結合水稻的生長習性,看看當地適合不適合種植水稻,使學生認識氣候對人類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4.用兩個學生扮演小強和小明進行對話,讓學生進行討論,看看他倆的願望能不能實現,為什麼?通過討論交流,教師評價點撥,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不同,不能簡單地把甲地區的樹、農作物移到乙地區,不能憑主觀願望做事,人類的活動必須要符合自然規律。

5.組織學生閱讀活動3,然後把學生分成兩組,並結合當地發生過什麼樣的自然災害,造成哪些損失或危害,組織學生進行辯論。

根據雙方辯論的情況,教師要適時啟發引導,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災害是對人類危害而言的。否則只是自然現象,成不了災害。沙漠地區,荒無人煙,長時間不下雨,對人類來說造不成危害,所以這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我國南方一些地區就不同了,這裡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經濟發達,又是我國的主要農業區,一個月不下雨,人們的生活和農業生產就要受到影響,造成損失。同理,就是同樣等級的災害,在人口密集或經濟發達區造成的損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經濟落後的地區大得多。

通過對例項的辯論、分析,使學生自己去體會氣候異常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培養學生的災害意識。

6.投影展示漫畫欣賞:“地球出汗了”。地球為什麼出汗了?

讓學生閱讀課本p62“氣候變暖”。然後組織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討論:地球為什麼出汗了?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人類應該怎麼做,我們應該怎麼做。

讓學生自由發揮,不要作過多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所以,人類應該理性地控制對氣候有負面影響的活動。

[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和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通過這些例項的分析,一方面要認識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以及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一方面要體會、感悟“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係”。特別是氣候變暖已成為人類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要保護好大氣環境,這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作為新世紀未來的青年,同學們也要積極投入行動行列。

板書設計

作業佈置閱讀下列材料,結合課堂的討論,以及通過調查、查詢資料,自擬題目,寫一篇地理小論文。一星期後,組織一次論文交談評比活動。

標籤: 教案 氣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jiaoshiwenan/zn7l6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