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黑板”跑了》教學反思8篇 思維障礙:從“黑板”跑了的教學實踐中認識教育模式的轉型

《“黑板”跑了》教學反思8篇 思維障礙:從“黑板”跑了的教學實踐中認識教育模式的轉型

本文主要圍繞一名國小教師的教學案例展開,講述了他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反思。他通過創新教學手段,成功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借鑑和啟發。

《“黑板”跑了》教學反思8篇 思維障礙:從“黑板”跑了的教學實踐中認識教育模式的轉型

第1篇

今天上午剛剛上完了一堂校內公開課,課題是《“黑板”跑了》,是蘇教版第四冊語文書中的一課。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一次在街上竟把馬車車廂的後壁當作黑板來演算起來的故事。

因為是第一課時,又是二年級教材,所以,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學習生字新詞,重點指導書寫“衣、考、而”三個字,認識考的偏旁,讀通讀順課文。教學中,我始終把生字教學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因為畢竟是二年級的'學生,識字、寫字教學仍然是這個學段的教學重點,又是第一課時,所以我花了大量時間。分別採用了“帶拼音讀詞語、去拼音讀詞語、去拼音讀生字、指導學生讀生字字帖、描紅仿寫重點生字”等方法結合“個別讀、抽讀、開火車讀、分部讀、齊讀、帶讀”等形式,儘量讓學生個個都會認會讀會寫,且儘量寫端正。從學生的書寫反饋來看,絕大部分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之後,我又從課文中提煉出幾組詞語(走過去、一會兒、手指頭、演算起來、找個地方等)指導學生讀好輕聲,意在通過這一環節把含輕聲的詞讀好後,就能為後面讀好還有這些詞語的句子作準備。從課堂效果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地讀出這些詞語。最後出示較長的句子,指導學生把句子讀通讀順,為把課文讀通讀順作準備。並且有意識結合第一個句子,設計了一個換句型的練習:“法國有個著名的物理學家叫安培。”可以換成“安培是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然後又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換詞的方法體會“著名、專心”的意思。旨在培養學生結合上下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

應該說,所有的初衷都是良好的,但是,實際教學後,卻存在著很多問題。

首先,課堂上出現了明顯的教學失誤:“考”的部首可以叫“老字頭、考字頭”或者叫“老省”,然而,我卻說成了“考省”,實在是不應該。

其次,教學時間的調控與分配不合理,前面教學生字部分教學節奏有點拖沓,雖然想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但是這個目標並不是非要靠冗長的教學時間來完成的,如何節奏明快而又學生高效是我接下來要思考和探尋的。不過也千萬不能為了節奏快而讓學生走過場。

再次,整節課課堂語言與學生間有距離,沒有和學生完全的融合在一起,語言不僅僅在親和力上有所欠缺,更重要的是語言內容的指導性、引領性、啟發性不夠,我想改變前者較易,改變後者需做到“熟和足”才行,即教材熟、教案熟、學生熟、儲備足。

一節公開課過去了,雖有美麗的設想,卻留下了諸多的不足,然而這本身就是一種收穫。有些不足可以很快予以改正,有些則需要我長期不斷鍛鍊自己才可能解決。

《“黑板”跑了》教學反思8篇 思維障礙:從“黑板”跑了的教學實踐中認識教育模式的轉型 第2張

第2篇

?“黑板”跑了》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安培在一邊散步一邊思考數學題,錯把馬車車廂的後背當成“黑板”的事,反映了他專心研究科學的可貴精神。本課內容生動易懂,敘事層次清楚,有利於學生學習默讀、複述故事。根據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練習複述。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從課題設疑:黑板沒有腳,怎麼會跑了呢?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教學時抓住“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這一中心句來理解全文。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多提出疑問,再聯絡課文,在小組中交流,互相學習。

我在課堂上一直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拋一個“繡球”給學生,讓他們盡情地說,盡情地討論,盡情地爭辯……哪怕花上再多的時間也在所不惜。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主要抓住:“安培知道黑板在動嗎?“你覺得安培傻不傻?”這兩個小問號就像一個小魚鉤一樣勾住了學生的好奇心,有了強烈的好奇心,在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維也就最活躍。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創造民主平等、寬鬆自由的氣氛,對學生應該多一點微笑、多一點信任、多一點寬容,要把儘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正是這樣,我的學生已經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學會了交流,學會了思考,學會了“爭辯”,我的學生慢慢地綻放著自我的風采:活躍、大方、睿智、善辯。

回想這篇課文的教學,讓我想起還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我設計了四個問題讓學生回答,目的是為了引出生字的教學。這一方式雖然好,但是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似乎多了點。總以問題引出生字的方法似乎單調乏味。我在生字的教學方面做得還不夠好,我是不是可以採取更有趣、更靈活的方法,如猜字謎、編生字兒歌等,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上的反思對於提高我的教學水平一定大有幫助。

第3篇

匆忙之中,我上完了《“黑板”跑了》這節教研課。同事們有的說上這節課需要勇氣,有的說這是一節語文味很濃的課。聽完大家的意見,自己又仔細琢磨了一番,感觸很多:

第一,“語文味”是課件的靈魂,,更是語文教學所應追求的一種境界。

歌德說:經驗豐富的人讀書時用兩隻眼睛去看,一隻眼睛看書面上的文字,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面。通過字面讀出文字裡包含的東西,這是高層次的讀書。我們經常說把發現留給學生,要讓學生髮現,老師必須善於發現,發現文字中潛藏文字裡包含的東西。第三、語言文字的表達要準確。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語言的.規範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不僅僅會影響到學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會對學生的持續性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在對拓展詞語的教學設計沒有經過深思熟慮,還欠周全。在今後的教學中,這方面要慎重。

第4篇

上完《“黑板”跑了》這一課,我覺得有這麼幾點值得我再好好斟酌斟酌:

首先,我設計了四個問題讓學生回答,目的是為了引出生字的教學。這一方式雖然好,可細細想來,四個問題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似乎多了點。我以後可以考慮簡單的問題由老師口頭提問,特別重要的複雜的問題再列在黑板上,這樣,既能讓學生集中精力思考,又可以使學生領會文章的重點及中心。

其次,總以問題引出生字的方法似乎單調乏味了點。我是不是還可以採取多樣化的匯出方式呢?如設計些字謎、編些兒歌等引出字的教學。

再者,“移”這個字解釋得不夠到位。我讓學生上講臺把這疊書從講臺上移到a同學的課桌上,雖然這個方法簡單學生也樂意接受,“移”這個字的意思也正確,可我忽視了一點,沒有在課文提供的語境中解釋。在這裡,“移”是轉移,而在文中,“黑板”向前移的'“移”是移動的意思。顯然,我當時提問就出現了偏差。

第5篇

?“黑板”跑了》這篇課文描寫了安培在熱鬧非凡的大街上一邊散步,一邊思考數學題。由於太專心了,以至於把馬車車廂的後壁當成了黑板。教學時,我出示課題時故意漏了雙引號,細心的孩子馬上就發現了,這時我就告訴孩子們如果不加雙引號就表示黑板真的跑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加上雙引號以後,這就不是真的'黑板了,那這到底是什麼呢?孩子們通過預習,已經知道這“黑板”是馬車車廂的後壁了。安培怎麼會把馬車車廂的後壁當成黑板的呢?接著我請學生讀課文,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孩子們通過閱讀,找到了“他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這句話。然後我抓就住這句中心句展開教學,從哪些語句感受安培的專心。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有時孩子們覺得很好笑,但我告訴孩子們正是這種忘我的精神,這樣專心致志,才使安培成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笑過之後,孩子們也陷入了深思之中。

第6篇

本課講述了物理學家安培的一則趣事,小中見大,讓我們瞭解真正的科學家所具備的素質和精神。安培被稱為電動力學的創始人和奠基者。甚至電流的單位名稱也用其名字命名。

匯入時,我決定從介紹安培入手,別出心裁地讓學生做了這樣幾道數學題:

學生好奇極了!語文老師怎麼讓我們做起了數學題來?不過這些題目顯然對孩子們來說太簡單了,孩子們答對後很好奇:老師究竟要給我們上什麼呢?

我追問:我們剛才填的這些單位名稱有的表示重量,有的表示長度,那你們知道電流的單位名稱是什麼?

孩子們大聲地讀著,陸慶一不解地問:“這是人的.名字,人的名字怎麼會是單位名稱呢?”

“是呀,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為什麼要把他的名字作為電流的單位名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安培的故事。

第7篇

?“黑板”跑了》這篇課文思路清晰,圍繞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寫了他在散步時專心思考數學題,把馬車車廂後壁當成了黑板的事。教學時,請學生圍繞“專心”,找找句子,品讀體會,說說自己的想法。在講到“那塊‘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自己快追不上了。”的時候,周銘輝站起來說出了他的疑惑:“安培真傻,為什麼不回家去實驗室算呢,追著黑板在大街上跑多累啊!”我一邊示意他坐下,一邊把目光移向了所有的孩子,皺起眉頭表示同意:“是啊,安培為什麼不回實驗室在演算他的數學題呢?”有了前面學習作為鋪墊,聽到老師這樣發問,他們一個個都舉起了小手。“他在覺得需要演算的時候正好看到一塊‘黑板’就開始演算了。”“他想得都入迷了,都忘了自己在街上呢。”“他想快點知道答案,所以來不及回到實驗室就開始演算了。”“他全神貫注地思考數學題,一心想快點找到答案,不想浪費時間回到實驗室。”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應當煥發生命的活力。我想在我們的課堂上不應該讓“死”的教案,限制了“活”的.學生。我們的學生由於個人經驗、認識方式的不同,會對文字在理解上有所差異,而這種差異恰恰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資源。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及時捕捉,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感受心靈的自由,大膽猜測,放飛想象,自主學習。

第8篇

今天上了《‘黑板’跑了》一課。由於在備課前做了充分的查閱,對主人公安培的生平事例進行了有關閱讀,當我在課堂上娓娓道來時,學生們聽得很認真。為他的聰明才智而歎服,為他的不幸遭遇而悲慼,為他的偉大科學貢獻而肅然起敬。有了這些感情基調作鋪墊,學生們的參與熱情更高了,為走入文字,探索文字,走入科學家的.世界奠定良好的感情基調。

接下來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側重指導學生先讀懂課文的內容,知道課文主要想告訴讀者的意思,並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比如在教學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時,簡單介紹了安培,告訴我們安培生活在兩百多年前,是發法國人,還是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還告訴我們他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聯絡課文後面講到的故事,第一自然段重點要告訴我們的就是安培是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那我們在朗讀的時候就要把這個意思突出出來。於是,便引導學生找出讀重音的詞語:“著名、非常專心”等詞,讀出對安培的崇拜之情。運用同樣的方法,在其他自然段的朗讀時,找出重點詞語突破朗讀難關,讀出感情,讀出韻味。教學效果不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4v1n8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