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從幼兒園到清華園》讀後感推薦3篇 “人生路上,從幼兒園到清華園”

《從幼兒園到清華園》讀後感推薦3篇 “人生路上,從幼兒園到清華園”

《從幼兒園到清華園》是一本關於教育的經典讀物,作者羅永浩通過自身經歷,深入剖析了中國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方案,並分享了個人成功實踐經驗。本書可供教育工作者、家長以及關心教育的讀者參考借鑑。

《從幼兒園到清華園》讀後感推薦3篇 “人生路上,從幼兒園到清華園”

第1篇

輝哥在某一篇文章裡答讀者問題:實在沒什麼寫、不知道寫什麼怎麼辦?答曰:那就把此時不知道寫什麼的心情寫出來,可以看下季羨林先生的《清華園日記》。大意如此。

因為我也常常有實在沒什麼可寫,實在不知道寫什麼的癥結,所以留意了這個問答,並把這部書加在了微信讀書的書架裡。今天看到,果斷拿出來讀。

下午看了五分之一的內容,覺得生澀又熟悉。生澀是因為裡面寫的內容,很多關於文學,因為先生修的是西洋文學史,會時不時蹦出很多外文來,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希臘文,皆有所涉及。所列之數目,沒有一個是聽說過的,不得不慨嘆當時大學生的博識,是當今大學生所完全不能可比的。

熟悉是因為人的情感是想通的,裡面描述的很多情緒,好像我也曾經歷過,就像是說的我自己一樣,彷彿一下子將我的記憶帶回到我的大學,充滿苦澀、迷茫又富有激情的大學時代。看到某些句子,彷彿就是我腦子當時之所想,就像當初我記日記寫下的句子。

正像我們這些不知道寫什麼的大,季老也偶有這種情況,他是這樣描寫的:

現在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無聊地上班。倘若不記,這一天也實在沒有什麼可記,記起來又覺得很單調,真沒辦法。無已,還是記罷——

可能這就是輝哥要我們找的答案,如果實在不知道寫什麼,那就寫當下不知道寫什麼的感受吧,不管怎麼樣,寫下去就好了。

書中還有一點,是我印象尤為深刻,那是關於書。季老愛書,愛買書,愛看書。曾把一月生活費的三分之二拿來買書,然而就算是這樣,這在他們同學裡也不能算是多的!他們瘋狂尋書、看書,如飢似渴地獲取一切好的文學養分。所謂民國出大家,有這樣一種環境,有這樣一種精神,也就可以解釋一二了。

《從幼兒園到清華園》讀後感推薦3篇 “人生路上,從幼兒園到清華園” 第2張

第2篇

?從清華園到未名湖》是任彥申同志數十年工作經驗和人生感悟的感言集。作者以在北大清華生活工作的經歷為基礎,用凝練的筆法、精妙的話語,對領導哲學、人才理念、大學精神、思潮學潮等都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其中不少段落可作為人生的箴言,讀來令人擊節,掩卷讓人沉思。書中所論的大學管理、人才理念、領導哲學、思潮學潮等諸多問題,都是時下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其觀點切中時弊、令人深思。全書共分為九篇:一、我觀清華北大;二、談談人才理念;三、關於領導哲學;四、一把手的藝術;五、大學管理的誤區;六、思潮的困惑與出路;七、學潮的風險與對策;八、大學何去何從;九、十年的記憶。

有幸拜讀完這本書,頓時如沐春風醍醐灌頂,看似回憶錄的書名,卻能給人帶來多方面的啟迪,我的感受頗豐。清華北大是學生時代莘莘學子夢想的聖地,是中國國內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任先生從自己的角度、清華北大人的角度、以及世人的角度三個方面生動描述了一個真實的清華和北大。正如書中所說,北大是一首詩歌,清華是一篇論文;北大是思想家的沃土,清華是工程師德搖籃;北大重個性發展,清華重團隊精神;北大管理鬆散,清華紀律嚴明;北大人喜歡一鳴驚人,清華人一貫處世平和;北大和清華不僅有“異”,而且也有“同”,這兩所大學都鮮明的體現著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操、追求真理、銳意創新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清華北大代表了兩種型別的人,一種有個性,張揚,注重感性,一種突出共性,謹慎,注重邏輯。當今社會多元化,個人發展需要兩種性格的綜合,這與作者在第二章中提到人品、特長、貢獻是人才必備的三要素觀點一脈相承。不僅如此,科研工作也是這樣,在遵守學術科研道德的基礎上,專案組成員需要突出自己的專長,同時依託團隊的力量,將每個人的優勢和貢獻集中起來才能取得有創新性的成果。另一方面,清華北大也代表了說話和做事的藝術,一個優秀的科研專案,雖然做了很多有力度的工作,如果缺乏良好的表達和書寫最多也只是一堆草稿。所以從事石油行業的科研工作者來說,不僅需要具備紮實的理工科專業知識才能把本職工作做好,同時也需要加強文科方面的學習,才能在一個群體中嶄露頭角。

本書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可以歸為一類問題就是關於如何管理好人才。正如書中講到,一個領導者怎麼樣才能使周圍人取得成功呢?第一,滿腔熱忱的對部下“傳幫帶”,為他們學習提高、充實完善提供各種必要條件。第二,敢於壓擔子,放手加以使用,給他們施展才能的機會。當一個人感到壓力重大,力不從心的時候,恰恰是進取心最強、創造力最大成長進步最快的時候。第三,在公眾場合,主動接受部下的優秀品格,特殊才能和工作業績,表達對部下的賞識和信任;一把手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領導班子的整體水平和本單位的工作狀態……,這就好比一個專案長,不僅是要管理好專案的進度、經費、成員分工,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好專案組人員。儘可能的發揮每一個成員的優勢,做到分工明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是專案成功的關鍵,人才管理能力的高低小到關乎專案的成敗,大到國家的安定興邦,這是一門藝術,懂之不易,為之更難。我沒有做過調研,從我個人簡短的科研經歷來看,可以說很多的科研機構的科研管理工作純在很大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受利益的驅使,專案長不專心科研,而是熱衷於各種疲於各種報獎材料的申報,科研經費的“合理、合法”的使用。所以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科研專案的獲獎,領導的名字總是在前面,而真正幹活的人卻很少掛甚至不掛;再就是專案獎金的分配,領導總是切的蛋糕最大的一塊。誠然,這種現象的背後跟領導者有很大的關係,換句話說跟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有關係。我不是管理者,我也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但我相信一個純潔的科研環境是我們所共同呼籲的,幸運的是我遇到了一個好的研究團隊,有一個開明的領導。

然而本書的第五、六、七、八章作者談的是關於大學管理,學潮的風險對策,實則折射出了另外一個社會問題。當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黃曉明的婚禮,屠呦呦獲諾獎的訊息卻明顯冷淡很多,甚至有人不知道她是誰。這不禁讓我以為難道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不是屠,而是黃嗎?難道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是靠演藝圈的推動嗎?當黃曉明揮金如土,婚禮奢華,費用高達兩億,而諾獎得主屠呦呦嘔心瀝血,一生奉獻,所得獎金卻只能在北京買下半個客廳,這真的不會讓年輕人以為讀書無用嗎?當屠呦呦以身試藥,歷經坎坷,若未獲諾獎,也許沒人知道她,即使獲獎,帶來的反而是爭論,更被某些人吐槽的時候,黃曉明的婚禮帶來的卻是全國圍觀,全民羨慕,更被尊為典範。我不敢想象,多少勤懇努力的`人會受到多大的價值觀上的傷害。深刻理解黃與屠的差別,反照我們當下所處的環境,正如書中講到目前我國的大學,“官本位”色彩太濃,“學術本位”太淡,這並非大學自身的過錯,而是大環境、大體制使然;大學是公眾的“意見領袖”.追求真理的天性和明主自由的空氣使得它用於慷慨陳詞、直抒己見,說出別人不敢說的意見。理論思維的發達又使得他善於整合社情民意,具有系統化、理論化的色彩,因此,大學成為左右社會輿論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說成年人的行為邏輯是三思而後行,那麼青年人的行為則是三行而後思,成年人為了事後不後悔,寧可事先不冒險;青年人則往往事先去冒險,碰了釘子之後又後悔……我想任先生的大學何去何從,學潮思潮的困惑於出路、等等這些思考無疑是對現實的批判,對大學本質的重新定位,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對迷茫彷徨年青人一代的警醒。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從大學走向研究生博士到工作崗位,對任先生的這些感悟也是感同身受。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中吸取營養,不隨波逐流,多聆聽智者的教誨,踏實工作,銳意進取,秉承清華北大的校訓,為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而努力奮鬥。

本書的最後一章作者寫出了作為一個大學領導十年的管理心得,也寫出了一個知識分子幾十年的人生感悟。雖然書中有一些語言過於激進,但總體上來講瑕不掩瑜,是一本誠懇之作,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

第3篇

讀了《從優秀到卓越》,感想似乎很多,但要表達出來,似乎又覺得自己的語言是那樣的缺乏,不過我確確實實感覺到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每次讀它,總是有些地方能引起我心靈的震撼,它默默改變著我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是的,改善思維,改變習慣,確實很難,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我想只要認識到了,就是新的起點。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完善、挑戰自我,那麼他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從優秀到卓越》就是你完善自我的良師益友。本月的學習心得:

?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從各個方面分析、解讀了優秀員工的含義,包括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和工作道德等幾個方面,讓我對自己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對自己以前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深思和反省,為我的成長指明瞭方向,對我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態度決定一切。想要做好一個工作,首先就是要端正態度,包括對自己的,對工作的,對別人的。對自己嚴格要求。在自己的崗位上要踏實肯幹、愛崗敬業、力爭上游,對自己嚴格要求,時時鞭策自己,超越自己。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並在工作中尋找樂趣。“全心全意熱愛工作”“今天比昨天更努力”方能讓自己取得提高,做好工作。對工作負責。工作成果是考察一個員工的主要指標,對工作要積極主動、盡善盡美、善始善終並敢於承擔責任。接受一個工作的同時,就是接受了一項使命,要積極參與到這項工作相關的個個環節,保證個個環節的順暢無誤,將工作圓滿完成是最終的目的。不因為工作中有困難而放棄,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對每一項工作都有圓滿的交代。如果工作中有了錯誤要勇於承擔責任,不找藉口推脫,並在錯誤中學習,不重複同一個錯誤。對工作夥伴親切友愛。繁重的工作對每員工的身心都會造成壓力,而壓力避免不了的同時,對工作環境的氣氛就有很高的期望。每個員工都希望自己能在一個和諧、友愛的環境中工作,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工作環境的製造者,所以,給別人一個微笑就是對別人的一種關懷,而這種關懷是相互的,最後的受益人還是自己,所以,微笑吧,微笑著面對自己,微笑著面對他人,微笑著面對生活。有了對各方面正確的態度,是為了更好的投入工作,而工作能否做好,還取決於工作的方法是否正確。而依靠團隊的力量,具備較強的執行力,並用最好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是達到工作目標最正確的途徑。“沒有完美的員工,只有完美的團隊”員工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個高效的團隊就是大海,任何一個員工都不能脫離團隊,而沒有團隊精神的組織就是一盤散沙。員工作為團隊的一份子,要首先考慮團隊的利益,只有團隊的利益得以保證,員工的權益才有保證。要與團隊裡的其他人員通力合作,互相幫助,優勢互補方能完成團隊共同的工作目標,也使員工的價值得以體現。與團隊成員的協作涉及到與上級和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其中與上級的關係要求員工要具備較強的執行力。對上級的工作佈置,要求員工要有較強的執行力,因為“沒有付諸實施的話,再周密的計劃也一錢不值”正確理解領導的意圖,明確自己工作的目標,貫徹始終的盡職盡責,工作中個個環節的把握控制,最後達到合乎要求甚至比要求標準更高的工作成果,該員工方可稱為具有較強的執行力,並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當然,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具備執行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條件。另外,在執行的過程中,要掌握方法“走捷徑”。勤于思考、積極學習、快速掌握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法寶。工作的方法不是教條的,也不是僵化的,將複雜的工作簡單化的程度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勤于思考就是不安於現狀,不受前人的思路約束,在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有積極尋找有效的“捷徑”提高效率的思想;積極學習就是努力挖掘自己本身的潛力,並向周圍的人學習,彙集所有人的智慧,致力於工作效率的提高;快速掌握就是在“捷徑”找到以後,快速吸收、掌握學習到的新知識,為工作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儲備知識力量。勤于思考、積極學習、快速掌握的有效運用就會使工作效率逐步的提高。無論是員工還是團隊所依託的強大後盾都是所在的企業,員工與企業是相互依託的,企業對員工來說就是最大的團隊,企業給了員工歸屬感,員工是企業價值的創造者,企業與員工是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的。對員工來講,應該將眼光放長遠,看到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的密切關係,不要只想著自己的利益,企業的利益有保證員工的利益才能保證,要熱愛自己的企業,維護本企業的形象,隨時保持高度的企業危機意識,時刻不忘給自己的企業提供有益建議,為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員工的熱情,就是企業的活力。企業需要的員工不僅要具備工作的各項能力,還要擁有忠誠的品格。忠誠是人的寶貴品格,也是一個員工應有的最基本的職業操守,沒有忠誠的品德,即使有再強的工作能力,企業和社會也不會認可。沒有忠誠的品質、沒有良好的職業操守的`員工,在企業中難以得到認可,敗德行為得到的利益也只是暫時的。簡單說,就是要學會工作先要學會做人。

以上是我對《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我想如果我們都能按照書本上的法則“修煉”,我們每個人都向著卓越員工的目標邁進,一定能使我們企業和員工的價值共同實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7p3k1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