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脫貧實施方案共3篇 聚焦脫貧攻堅,深入實施脫貧方案

脫貧實施方案共3篇 聚焦脫貧攻堅,深入實施脫貧方案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戰略的重要指示,國家及各地正積極推出一系列脫貧實施方案,著力在“三區三州”等貧困地區實現脫貧攻堅目標。這些實施方案共同構建起一張覆蓋全國的脫貧路線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基礎。

脫貧實施方案共3篇 聚焦脫貧攻堅,深入實施脫貧方案

第1篇

為進一步貫徹中央、省、市關於紮實推進農村精準扶貧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好《中共石城縣委辦公室 石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石城縣開展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石黨發[20xx]11號)精神,建立完善結對幫扶工作機制,確保精準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幫助貧困物件儘快脫貧致富,本人根據實際調研情況,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xx村位於石城縣西南部。地勢北高南低,中部石山聳立,四周山崗連綿。村部駐寨腳下,距縣城12公里,距屏山圩4公里。燕屏公路從東至西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共有10個村民小組,396戶,1575人。耕地總面積1379畝,其中水地1174畝,旱地205畝,屬紅壤,砂質土,肥力中等。林地面積7600畝。貧困人口378人,貧困戶戶數119戶。 被評為國定扶貧村和省扶貧村。

近幾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xx村立足於本村發展大棚蔬菜、柑蔗等農業特色,以“三送”為總抓手,著力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扶貧連片開發、特色農業的工作思路,並率先探索推行秀美鄉村、致富技術、宜居建設、社會保障、社群服務“五進農家”系列主題活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xx。經過不懈努力,整個xx村呈現出移風易俗與素質提升同步推進、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同步發展、人居環境與生態環境同步改善、特惠於困與普惠於民同步落實、組織引領與自主管理同步提升“五個同步”的良好發展格局。。

全村貧困數比重大,貧困戶數佔全村戶數的%,貧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24%;絕大部分貧困戶是因病、因殘、缺資金、缺勞力等造成的。貧困戶經濟來源單一,發展後勁不足,主要經濟來源為務工、務農,而務工缺乏技術,務農缺乏資金和技術,種田主要靠天吃飯,發展後勁嚴重不足。

全村共有耕地1379畝,由於近年來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導致土地撂荒,xx村人均耕地不足畝。農作物主要為大棚蔬菜、柑蔗、白蓮、菸葉、水稻等傳統經濟作物,物產不豐,經濟效益低,加劇了青壯年勞力出外務工現象。

一方面,受地勢等自然因數影響,該村水資源嚴重缺乏,基礎設施落後,全村還沒有統一自來水,大部分村民靠自挖井水生活。全村山塘、水渠等水利設施嚴重老化,農業灌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嚴重製約了農業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缺乏保障的水利設施,該村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差,易受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侵襲,農戶經常性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

4.公共服務弱,教育衛生相對落後 目前本村無村小,本村學齡兒童需到附近村長江村國小上學,新xx村幼兒園主體建成後,附屬設施建設仍未完成,導致教學資源薄弱,教育設施十分落後。該村目前村級衛生室僅1個,群眾看病就醫存在較大困難,缺醫少藥現象嚴重。

xx人勤勞儉樸,勇於創新。經過村民多年經驗和探索,本村的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柑蔗種植技術、西瓜種植技術等農業特色已聞名全縣。

結合縣、鎮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實施五年規劃,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全民參與,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使xx村成為一個民富村強的脫貧示範村。

1.抓住三個環節,開展結對幫扶。 一是建好一戶一檔,精準識別貧困戶,為每戶貧困戶建立一份貧困檔案,詳細記錄貧困戶致貧原因、發展願望、家庭收入情況等。

二是做好一戶一策,做到因類因人施策,縣、鎮、村三級幹部對每戶貧困戶進行走訪瞭解,對貧困戶的自身發展意願進行調查。開展結對幫扶,根據貧困戶發展願望,為每戶制定脫貧規劃及計劃。

三是評估好一戶一動態,做到對每戶貧困戶幫扶前、幫扶中、幫扶後各階段的扶貧效果進行動態評估,做到及時幫扶。

一是開源增收。想方設法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改善村財務狀況、發展集體保障性產業。依照貧困戶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幫扶政策,幫助貧困戶提升自身發展能力,增加貧困戶收入。組建合作社,讓貧困戶共同參與。

二是扶貧解困。對有脫貧能力的物件實施社會幫扶、政策幫扶;對無脫貧能力的物件實行社會救助,保障其生產生活;擴大社會保險面,保障農民權益;擴大社會福利覆蓋面,改善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完善親情保障,對農村因親情流失,導致老人無人贍養生活貧困的,強化宣傳教育,增強親情聯絡,保障老人基本生活。

通過五年努力,使全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特色產業基本形成,村民自身素質和發展能力普遍提高,貧困戶致富手段多樣化。2015年全村脫貧22戶,2016年脫貧24戶,2017年脫貧24戶,2018年脫貧24戶,2019年脫貧25戶,到2019年確保全村人民脫貧致富,實現整體脫貧目標,全村人均純收入均在貧困線以上,使大畲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秀美新村,與全鎮、全縣、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一)以產業發展為動力,促進群眾脫貧致富。 通過五年扶貧幫扶和扶貧開發,結合本村土地、林地特性和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柑蔗種植、西瓜種植等特色農業產業,採取“貧困戶+非貧困戶”的模式,即由非貧困戶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或發展相關產業,貧困戶以土地、貧困幫扶資金及政策入股,獲得收益後,按股份佔比進行實物(或折成現金)分紅,使xx村能形成帶動面廣、效益明顯、增收穩定、持續增收的特色產業,確保xx村在五年內實現全村貧困戶全部脫貧致富。

一是做大做強大棚蔬菜、菸葉、柑蔗等種植業。加大對村民技能培訓和資金扶持,規範村民種植流程,成立經濟合作社以對抗市場風險,幫助村民做好土地流轉。結合鄉村旅遊打造秀美鄉村。

二是做好果樹連片開發。幫助有意願有技術有能力的村民做好山地流轉,聯絡果業局進行技術和政策扶持。

三是開展免費農技培訓。開展農技培訓、工匠培訓等農民免費技能培訓2場。

四是釋出企業招工資訊。及時收集釋出企業招工、專案建設用工及公益崗位等就業資訊,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

五是聯絡幫助創業貸款。幫助創業者聯絡辦理信用貸款。

(二)以夯實基礎為牽引力,提升服務能力 1.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保障農戶基本生產生活用水。

一是提升素質,強化履職能力。提升村“兩委”班子在創先爭優、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展黨員、社會穩定、黨風廉政建設、民政、人口計生等方面的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組織開展好黨員教育培訓、“三培兩帶兩服務”活動;幫助建設或修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

二是制度化管理,規範班子執行。進一步健全完善以目標考核管理、村務公開、激勵獎勵為主要內容的村幹部目標管理責任制,和村級重大事務“四議兩公開” 和“四定兩監督”,確保村“兩委”班子決策的民主、科學、公開。

三是強作風建設,樹立服務理念。不斷強化村幹部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加強對村級事務的監督管理,加大村黨務、財務公開力度,主動接受黨員群眾監督。

一是著重在引導富餘勞動力就業轉移、務工增收上下功夫,通過資訊釋出、用工協調等方式,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協調縣工業園部分勞保用品廠將部分手工活送到貧困戶家中加工,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特別是貧困戶在家即能增加工資性收益。

二是配合村“兩委”深入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力爭“參合率”達到100%,貧困物件基本實現就醫保障。

三是推進村級衛生室建設,解決貧困人口看病就醫難,缺醫少藥現象。

四是通過扶貧政策和措施進一步改變教育落後面貌,進一步完善新大畲國小附屬設施建設,爭取早日讓大畲國小師生搬遷到新校舍教學。進一步加強適學兒童教育,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擴大群眾受益面,實現智(志)力脫貧。

五是鼓勵支援未進行土坯房改造的貧困戶進行土坯房改造,積極幫助申請資金及政策扶持。

六是切實關心貧困戶生產生活,適時對貧困物件進行走訪慰問,並給予一定的資金物資救濟和幫助。 七、保障措施

結對幫扶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重、工作繁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敏感度很高的系統民生工程,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務。為紮實有效推進xx村結對幫扶工作,成立xx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隊,環保局局長xx第一責任人,對幫扶工作負總責,將結對幫扶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季度局長辦公會研究結對幫扶工作1次以上。局主任科員xx為分管領導,xx為隊長。局幹部xxxx鎮幹部黃xx、村官徐x,xx村支部書記李xx,村委會主任李xx,村幹部xxxx為隊員。結對幫扶一包到底,不脫貧不脫鉤,幫扶幹部變動後,新進幹部自然接替。駐村工作隊和隊員日常應做到有工作計劃、有工作制度、有幫扶記錄、有幫扶臺賬(表冊)等“四有”,切實為幫扶物件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幫扶物件脫貧。

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動員社會力量,籌集幫扶資金用於幫扶大畲村的產業專案和基礎設施建設,並按照渠道不變、專款專用、各記其功的方式組織專案實施;加強幫扶資金使用管理,做到公開透明,程式規範、手續完備、發揮效益。

建立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考核機制,制定嚴格的考核辦法和考核標準,將結對幫扶工作納入本單位的年度考核重要內容。結對幫扶工作的考核結果,納入本單位年度考核和評先的重要內容;沒有按時完成幫扶目標任務的幹部不得提拔重用、不得調整工作崗位。鎮要加強對村“兩委”班子的培訓、考核和獎懲力度,必要時給予適當補貼,以提高工作積極性;將扶貧工作開展情況作為村級班子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

為切實做好“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工作,進一步增強扶貧攻堅合力,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加快我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開展“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廣發〔20xx〕4號)的檔案通知精神,結合我村工作實際,緊緊圍繞“六個到村到戶”, 本著“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規劃,突出重點,貧困優先、整體規劃、分段實施”的原則,特制定本幫扶計劃。

省級扶貧村xx山村位於吳村鎮東北部,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處,國土面積平方公里,轄14個村民小組,農戶425戶,總人口2310人,全村共有勞動力980人,外出務工560餘人。人均純收入3500元,其中貧困人口純收入不足2500元。貧困戶145戶,貧困人口556人。其中扶貧開發物件88戶,人口341人;扶貧低保物件戶24戶,人口113人;純低保物件29戶,人口96人;農村“五保戶”物件4戶,人口6人。

我村四面環山,高山林立,溝壑縱橫,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設施落後,村民只能以種植農作物為生,但由於地貌和氣候原因,廣種薄收,又加上距離縣城較遠,村民的收入渠道狹窄,無穩定的經濟來源。

(一)缺乏勞動力,家庭成員年老或殘疾 缺勞力的貧困人口是扶貧工作的難點。對農戶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殘疾人、體弱或年老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員,不僅對家庭沒有收入的貢獻,反而還增大支出,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難以脫貧。我村現有貧困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比重為25%,此類貧困戶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脫貧,就是脫了貧也容易返貧,需要政府和社會對他們進行救助。

貧困戶中若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而醫療費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債臺高築。對貧困農戶來說,生病以後,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對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療費用就成了這些農戶的沉重負擔,這類貧困戶因為長期積累的醫療費用和長期生病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自身無精力和信心擺脫貧困。

我村佔三分之一的農戶地處山區,其中有40%的貧困人口生活在山區,農戶居住分散且遠離場鎮,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貧困戶經濟的發展,對生活在很差的自然環境中的貧困戶採取常規扶貧措施,往往會因為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然環境而效果較差。

由於種種原因,許多貧困人口因貧困而失學,又因失學而成為新一代貧困人口,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既是貧困的結果,又是造成貧困的原因。我村貧困人口中文盲率為%。由於勞動力文化素質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與非貧困戶有很大差距,缺乏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有的農戶本來家庭經濟狀況就差,超過貧困線就不遠,若遇天災人禍,如種植業減產減收,養殖業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員突然傷殘、死亡或其它自然災害等,就可能造成貧困或返貧。

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扶貧辦的大力支援下,路亭山村認真貫徹執行扶貧開發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主動適應新常態,結合精準扶貧精神,因地制宜制定扶貧政策,創新精準扶貧模式,以“十三五”產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實現“十三五”期間具體工作目標。

五,即在五年內在本村發展果業種植面積達五千畝以上、年銷售額達五千萬元以上,主要以合作社形式鼓勵貧困戶參與。

三,即依靠果業的發展,為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三百個以上。

十,即合理使用扶貧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切實解決貧困戶在農業產業化方面存在的資訊、資金和技術等瓶頸問題,確保帶動貧困戶每戶種植果業十畝以上。

xx山村爭取在五年內使全村貧困戶的生活發生質的變化,使其勞有其業,居有定所、老有所依,最終脫掉貧困的帽子,走向致富的路子。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第一組長,鎮長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日常工作,監督各項政策的貫徹執行,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各村(居)也要成立工作協調小組,組建專門工作班子,加強領導、指導和督促,全力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二)加強宣傳。鎮、村、組層層召開動員會,把上級有關政策宣傳到村、到組、到戶,充分利用橫幅、板報、微信等各種載體,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做到政策公開、規則公平、結果公正、群眾公認。

(三)全面推行扶貧工作專職“代辦員”工作制度。各村(居)要確保從“兩委”幹部或志願者隊伍中,選取一名政治合格、工作積極、熱心公益的人員擔任以幫民意收集、幫思想政治、幫生產生活、幫糾紛化解為工作職能的專職“代辦員。

(四)加強督查。一是鎮黨委、政府將此項工作納入目標對村進行考核,村(居)要明確精準扶貧工作的紀律要求,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公開、公平、公正。二是建立義務監督員制度,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每個行政村配備義務監督員。三是強化督促檢查。按照月分析、季通報、年考核的機制,定期進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四是嚴格獎懲。通過獎勵先進、鞭策後進,調動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xx村位於xx縣城東北方向,是x鎮政府所在地,習水河從xx村穿境而過。xx村東連習源村,南抵桂園村,西連靈仙河村,北接鳳凰村。距江津區四面山景區10公里,綦江縣丁山湖景區20公里,三岔河丹霞谷景區46公里。海拔最高處1500米,最低處只有680米,平均海拔960米。現有人口2585人,609戶。居住民族有五種:漢族、苗族、壯族,土家族、穿青族。全村總面積為畝,其中森林面積畝,耕地面積2782畝,田1424畝。退耕還林畝,森林覆蓋率為75%,人口分佈各組相對集中,共10個村民小組,每個村民都組通路、通電、通電話,交通較為方便、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災害頻發,返貧現象時有發生。旱災水災的發生,至少部分農戶返貧,無脫貧能力,脫貧形式嚴峻。部分殘疾人、智障人、重特大病人等,基本上依靠家人和政府低保生存。他們的思想落後,致富能力較差。只看重眼前小利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致使脫貧致富工作的開展進度緩慢。村委會無集體經濟,嚴重製約全村經濟的發展和扶貧工作的開展。

根據《xx鎮精準扶貧幫扶計劃》總體要求,我村“兩委”、駐村工作組緊緊圍繞“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和“六個到村到戶”、“六項行動計劃”總要求,通過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致貧原因分析,結合召開黨支部會議與村民大會、逐戶走訪村民瞭解的情況,為儘快解決貧困村、貧困戶致富需求,結合xx村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幫扶計劃。

在寨壩集鎮爭取規劃專案補助,修建公共健身娛樂場1個、硬化街道公里、硬化農貿市場院壩500平方米;爭取“美麗鄉村·四在農家”建設規劃專案,村內硬化通組公路公里、硬化人行路16公里;打地下水井36口,危房改造50戶,架設電信通訊線路23千米,農戶庭院硬化420平方米,改廁168戶,改圈70戶,改灶70戶。協調協助支援金龍湖、濱江新城旅遊度假區專案建設。爭取水星湖、紫金坡、習源山莊等專案能夠早日開工。

一是計劃發展核桃種植面積350餘畝,規範化綠色蔬菜種植500畝。

二是發展養殖蜜蜂250箱,生豬養殖5戶。養殖大戶爭取貼息貸款20萬元,一般戶扶貧貸款3萬元。

三是開展技能培訓。計劃舉辦種養植等培訓4期,概算共需資金5萬元,培訓400餘人次,讓閒置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

四是一戶一策。圍繞各戶實際情況,制定結合實際的幫扶方案和措施,幫扶專案要有針對性,切合實際,能夠提高群眾收入,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一是做好農村危房改造,爭取國家的危改補助資金,切實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收入。

二是做好五保戶、低保戶及困難群眾家庭的收入調查,爭取各種救濟政策和補貼,切實保障困難家庭的正常生活工。

三是積極爭取各類扶貧專案,並認真組織實施,讓群眾得到實惠,提高經濟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脫貧實施方案共3篇 聚焦脫貧攻堅,深入實施脫貧方案 第2張

第2篇

為進一步貫徹中央、省、市關於紮實推進農村精準扶貧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好《中共石城縣委辦公室 石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石城縣開展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石黨發[20xx]11號)精神,建立完善結對幫扶工作機制,確保精準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幫助貧困物件儘快脫貧致富,本人根據實際調研情況,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xx村位於石城縣西南部。地勢北高南低,中部石山聳立,四周山崗連綿。村部駐寨腳下,距縣城12公里,距屏山圩4公里。燕屏公路從東至西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共有10個村民小組,396戶,

1575人。耕地總面積1379畝,其中水地1174畝,旱地205畝,屬紅壤,砂質土,肥力中等。林地面積7600畝。貧困人口378人,貧困戶戶數119戶。 被評為國定扶貧村和省扶貧村。

近幾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xx村立足於本村發展大棚蔬菜、柑蔗等農業特色,以“三送”為總抓手,著力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扶貧連片開發、特色農業的工作思路,並率先探索推行秀美鄉村、致富技術、宜居建設、社會保障、社群服務“五進農家”系列主題活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新xx。經過不懈努力,整個xx村呈現出移風易俗與素質提升同步推進、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同步發展、人居環境與生態環境同步改進、特惠於困與普惠於民同步落實、組織引領與自主管理同步提升“五個同步”的良好發展格局。。

全村貧困數比重大,貧困戶數佔全村戶數的%,貧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24%;絕大部分貧困戶是因病、因殘、缺資金、缺勞力等造成的。貧困戶經濟來源單一,發展後勁不足,主要經濟來源為務工、務農,而務工缺乏技術,務農缺乏資金和技術,種田主要靠天吃飯,發展後勁嚴重不足。

全村共有耕地1379畝,由於近年來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導致土地撂荒,xx村人均耕地不足畝。農作物主要為大棚蔬菜、柑蔗、白蓮、菸葉、水稻等傳統經濟作物,物產不豐,經濟效益低,加劇了青壯年勞力出外務工現象。

一方面,受地勢等自然因數影響,該村水資源嚴重缺乏,基礎設施落後,全村還沒有統一自來水,大部分村民靠自挖井水生活。全村山塘、水渠等水利設施嚴重老化,農業灌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嚴重製約了農業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缺乏

保障的水利設施,該村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差,易受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侵襲,農戶經常性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

當前本村無村小,本村學齡兒童需到附近村長江村國小上學,新xx村幼兒園主體建成後,附屬設施建設仍未完成,導致教學資源薄弱,教育設施十分落後。該村當前村級衛生室僅1個,群眾看病就醫存在較大困難,缺醫少藥現象嚴重。

xx人勤勞儉樸,勇於創新。經過村民多年經驗和探索,本村的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柑蔗種植技術、西瓜種植技術等農業特色已聞名全縣。

結合縣、鎮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實施五年規劃,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全民參與,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使xx村成為一個民富村強的脫貧示範村。

一是建好一戶一檔,精準識別貧困戶,為每戶貧困戶建立一份貧困檔案,詳細記錄貧困戶致貧原因、發展願望、家庭收入情況等。

二是做好一戶一策,做到因類因人施策,縣、鎮、村三級幹部對每戶貧困戶進行走訪瞭解,對貧困戶的自身發展意願進行調查。開展結對幫扶,根據貧困戶發展願望,為每戶制定脫貧規劃及計劃。

三是評估好一戶一動態,做到對每戶貧困戶幫扶前、幫扶中、幫扶後各階段的扶貧效果進行動態評估,做到及時幫扶。

一是開源增收。想方設法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改進村財務狀況、發展集體保障性產業。依照貧困戶自身實際情況

制定個性化幫扶政策,幫助貧困戶提升自身發展能力,增加貧困戶收入。組建合作社,讓貧困戶共同參與。

二是扶貧解困。對有脫貧能力的物件實施社會幫扶、政策幫扶;對無脫貧能力的物件實行社會救助,保障其生產生活;擴大社會保險面,保障農民權益;擴大社會福利覆蓋面,改進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完善親情保障,對農村因親情流失,導致老人無人贍養生活貧困的,強化宣傳教育,增強親情聯絡,保障老人基本生活。

經過五年努力,使全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特色產業基本形成,村民自身素質和發展能力普遍提高,貧困戶致富手段多樣化。 全村脫貧22戶, 脫貧24戶, 脫貧24戶, 脫貧24戶, 脫貧25戶,到 確保全村人民脫貧致富,實現整體脫貧目標,全村人均純收入均在貧困線以上,使大畲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秀美新村,與全鎮、全縣、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經過五年扶貧幫扶和扶貧開發,結合本村土地、林地特性和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柑蔗種植、西瓜種植等特色農業產業,採取“貧困戶+非貧困戶”的模式,即由非貧困戶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或發展相關產業,貧困戶以土地、貧困幫扶資金及政策入股,獲得收益後,按股份佔比進行實物(或折成現金)分紅,使xx村能形成帶動面廣、效益明顯、增收穩定、持續增收的特色產業,確保xx村在五年內實現全村貧困戶全部脫貧致富。

一是做大做強大棚蔬菜、菸葉、柑蔗等種植業。加大對村民技能培訓和資金扶持,規範村民種植流程,成立經濟合作社以對抗市場風險,幫助村民做好土地流轉。結合鄉村旅遊打造秀美鄉村。

二是做好果樹連片開發。幫助有意願有技術有能力的村民做好山地流轉,聯絡果業局進行技術和政策扶持。

三是開展免費農技培訓。開展農技培訓、工匠培訓等農民免費技能培訓2場。

四是釋出企業招工資訊。及時收集釋出企業招工、專案建設用工及公益崗位等就業資訊,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

五是聯絡幫助創業貸款。幫助創業者聯絡辦理信用貸款。

(二)以夯實基礎為牽引力,提升服務能力 1.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保障農戶基本生產生活用水。

一是提升素質,強化履職能力。提升村“兩委”班子在創先爭優、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展黨員、社會穩定、黨風廉政建設、民政、人口計生等方面的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組織開展好黨員教育培訓、“三培兩帶兩服務”活動;幫助建設或修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

二是制度化管理,規範班子執行。進一步健全完善以目標考核管理、村務公開、激勵獎勵為主要內容的村幹部目標管理責任制,和村級重大事務“四議兩公開” 和“四定兩監督”,確保村“兩委”班子決策的民主、科學、公開。

三是強作風建設,樹立服務理念。不斷強化村幹部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加強對村級事務的監督管理,加大村黨務、財務公開力度,主動接受黨員群眾監督。

一是著重在引導富餘勞動力就業轉移、務工增收上下功夫,經過資訊釋出、用工協調等方式,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協調縣工業園部分勞保用品廠將部分手工活送到貧困戶家中加工,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特別是貧困戶在家即能增加工資性收益。

二是配合村“兩委”深入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力爭“參合率”達到100%,貧困物件基本實現就醫保障。

三是推進村級衛生室建設,解決貧困人口看病就醫難,缺醫少藥現象。

四是經過扶貧政策和措施進一步改變教育落後面貌,進一步完善新大畲國小附屬設施建設,爭取早日讓大畲國小師生搬遷到新校舍教學。進一步加強適學兒童教育,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擴大群眾受益面,實現智(志)力脫貧。

五是鼓勵支援未進行土坯房改造的貧困戶進行土坯房改造,積極幫助申請資金及政策扶持。

六是切實關心貧困戶生產生活,適時對貧困物件進行走訪慰問,並給予一定的資金物資救濟和幫助。

結對幫扶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重、工作繁雜,是一項政策性很強、敏感度很高的系統民生工程,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務。為紮實有效推

進xx村結對幫扶工作,成立xx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隊,環保局局長xx第一責任人,對幫扶工作負總責,將結對幫扶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季度局長辦公會研究結對幫扶工作1次以上。局主任科員xx為分管領導,xx為隊長。局幹部xxxx鎮幹部黃xx、村官徐x,xx村支部書記李xx,村委會主任李xx,村幹部xxxx為隊員。結對幫扶一包到底,不脫貧不脫鉤,幫扶幹部變動後,新進幹部自然接替。駐村工作隊和隊員日常應做到有工作計劃、有工作制度、有幫扶記錄、有幫扶臺賬(表冊)等“四有”,切實為幫扶物件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幫扶物件脫貧。

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動員社會力量,籌集幫扶資金用於幫扶大畲村的產業專案和基礎設施建設,並按照渠道不變、專款專用、各記其功的方式組織專案實施;加強幫扶資金使用管理,做到公開透明,程式規範、手續完備、發揮效益。

建立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考核機制,制定嚴格的考核辦法和考核標準,將結對幫扶工作納入本單位的年度考核重要內容。結對幫扶工作的考核結果,納入本單位年度考核和評先的重要內容;沒有按時完成幫扶目標任務的幹部不得提拔重用、不得調整工作崗位。鎮要加強對村“兩委”班子的培訓、考核和獎懲力度,必要時給予適當補貼,以提高工作積極性;將扶貧工作開展情況作為村級班子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

為切實做好“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工作,進一步增強扶貧攻堅合力,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加快我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按照縣委、縣政府《關於開展“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廣發〔20xx〕4號)的檔案通知精神,結合我村工作實際,緊緊圍繞“六個到村到戶”, 本著“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規劃,突出重點,貧困優先、整體規劃、分段實施”的原則,特制定本幫扶計劃。

省級扶貧村xx山村位於吳村鎮東北部,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處,國土面積平方公里,轄14個村民小組,農戶425戶,總人口2310人,全村共有勞動力980人,外出務工560餘人。人均純收入3500元,其中貧困人口純收入不足2500元。貧困戶145戶,貧困人口556人。其中扶貧開發物件88戶,人口341人;扶貧低保物件戶24戶,人口113人;純低保物件29戶,人口96人;農村“五保戶”物件4戶,人口6人。

我村四面環山,高山林立,溝壑縱橫,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設施落後,村民只能以種植農作物為生,但由於地貌和氣候原因,廣種薄收,又加上距離縣城較遠,村民的收入渠道狹窄,無穩定的經濟來源。

缺勞力的貧困人口是扶貧工作的難點。對農戶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殘疾人、體弱或年老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員,不但對家庭沒有收入的貢獻,反而還增大支出,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難以脫貧。

我村現有貧困戶中,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比重為25%,此類貧困戶很難經過自己的努力脫貧,就是脫了貧也容易返貧,需要政府和社會對她們進行救助。

貧困戶中若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但不能經過勞動獲得收入,而醫療費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債臺高築。對貧困農戶來說,生病以後,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對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療費用就成了這些農戶的沉重負擔,這類貧困戶因為長期積累的醫療費用和長期生病壓得她們喘不過氣來,自身無精力和信心擺脫貧困。

我村佔三分之一的農戶地處山區,其中有40%的貧困人口生活在山區,農戶居住分散且遠離場鎮,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貧困戶經濟的發展,對生活在很差的自然環境中的貧困戶採取常規扶貧措施,往往會因為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然環境而效果較差。

由於種種原因,許多貧困人口因貧困而失學,又因失學而成為新一代貧困人口,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既是貧困的結果,又是造成貧困的原因。我村貧困人口中文盲率為%。由於勞動力文化素質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與非貧困戶有很大差距,缺乏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有的農戶原來家庭經濟狀況就差,超過貧困線就不遠,若遇天災人禍,如種植業減產減收,養殖業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員突然傷殘、死亡或其它自然災害等,就可能造成貧困或返貧。

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扶貧辦的大力支援下,路亭山村認真貫徹執行扶貧開發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主動適應新常態,結合精準扶貧精神,因地制宜制定扶貧政策,創新精準扶貧模式,

以“十三五”產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實現“十三五”期間具體工作目標。

五,即在五年內在本村發展果業種植面積達五千畝以上、年銷售額達五千萬元以上,主要以合作社形式鼓勵貧困戶參與。

三,即依靠果業的發展,為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三百個以上。

十,即合理使用扶貧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切實解決貧困戶在農業產業化方面存在的資訊、資金和技術等瓶頸問題,確保帶動貧困戶每戶種植果業十畝以上。

xx山村爭取在五年內使全村貧困戶的生活發生質的變化,使其勞有其業,居有定所、老有所依,最終脫掉貧困的帽子,走向致富的路子。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第一組長,鎮長任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日常工作,監督各項政策的貫徹執

行,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各村(居)也要成立工作協調小組,組建專門工作班子,加強領導、指導和督促,全力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二)加強宣傳。鎮、村、組層層召開動員會,把上級有關政策宣傳到村、到組、到戶,充分利用橫幅、板報、微信等各種載體,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做到政策公開、規則公平、結果公正、群眾公認。

(三)全面推行扶貧工作專職“代辦員”工作制度。各村(居)要確保從“兩委”幹部或志願者隊伍中,選取一名政治合格、工作積極、熱心公益的人員擔任以幫民意收集、幫思想政治、幫生產生活、幫糾紛化解為工作職能的專職“代辦員。

(四)加強督查。一是鎮黨委、政府將此項工作納入目標對村進行考核,村(居)要明確精準扶貧工作的紀律要求,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公開、公平、公正。二是建立義務監督員制度,經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每個行政村配備義務監督員。三是強化督促檢查。按照月分析、季通報、年考核的機制,定期進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

要及時整改。四是嚴格獎懲。經過獎勵先進、鞭策後進,調動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xx村位於xx縣城東北方向,是x鎮政府所在地,習水河從xx村穿境而過。xx村東連習源村,南抵桂園村,西連靈仙河村,北接鳳凰村。距江津區四面山景區10公里,綦江縣丁山湖景區20公里,三岔河丹霞谷景區46公里。海拔最高處1500米,最低處只有680米,平均海拔960米。現有人口2585人,609戶。居住民族有五種:漢族、苗族、壯族,土家族、穿青族。全村總面積為畝,其中森林面積畝,耕地面積2782畝,田1424畝。退耕還林畝,森林覆蓋率為75%,人口分佈各組相對集中,共10個村民小組,每個村民都組通路、通電、通電話,交通較為方便、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災害頻發,返貧現象時有發生。旱災水災的發生,至少部分農戶返貧,無脫貧能力,脫貧形式嚴峻。部分殘疾人、智障人、重特大病人等,基本上依靠家人和政府低保生存。她們的思想落後,致富能力較差。只看重眼前小利益,缺乏開拓創新精神,致使脫貧致富工作的開展進度緩慢。村委會無集體經濟,嚴重製約全村經濟的發展和扶貧工作的開展。

根據《xx鎮精準扶貧幫扶計劃》總體要求,我村“兩委”、駐村工作組緊緊圍繞“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和“六個到村到戶”、“六項行動計劃”總要求,經過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致貧原因分析,結合召開黨支部會議與村民大會、逐戶走訪村民瞭解的情況,為儘快解決貧困村、貧困戶致富需求,結合xx村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幫扶計劃。

在寨壩集鎮爭取規劃專案補助,修建公共健身娛樂場1個、硬化街道公里、硬化農貿市場院壩500平方米;爭取“美麗鄉村·四在農家”建設規劃專案,村內硬化通組公路公里、硬化人行路16公里;打地下水井36口,危房改造50戶,架設電信通訊線路23千米,農戶庭院硬化420平方米,改廁168戶,改圈70戶,改灶70戶。協調協助支援金龍湖、濱江新城旅遊度假區專案建設。爭取水星湖、紫金坡、習源山莊等專案能夠早日開工。

一是計劃發展核桃種植面積350餘畝,規範化綠色蔬菜種植500畝。

二是發展養殖蜜蜂250箱,生豬養殖5戶。養殖大戶爭取貼息貸款20萬元,一般戶扶貧貸款3萬元。

三是開展技能培訓。計劃舉辦種養植等培訓4期,概算共需資金5萬元,培訓400餘人次,讓閒置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

四是一戶一策。圍繞各戶實際情況,制定結合實際的幫扶方案和措施,幫扶專案要有針對性,切合實際,能夠提高群眾收入,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一是做好農村危房改造,爭取國家的危改補助資金,切實改進人居環境,提高農民收入。

二是做好五保戶、低保戶及困難群眾家庭的收入調查,爭取各種救濟政策和補貼,切實保障困難家庭的正常生活工。

三是積極爭取各類扶貧專案,並認真組織實施,讓群眾得到實惠,提高經濟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第3篇

為了深入宣傳惠農政策,確保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圓滿完成我鄉2014年度脫貧攻堅任務,經研究,制訂《城頭鄉2014年度脫貧攻堅實施方案》。

以“惠農政策進村入戶,黨的關懷溫暖人心”為主題,通過廣泛宣傳和深入落實,讓廣大群眾全面瞭解和充分享受各項惠農政策,切身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通過脫貧攻堅實施計劃,實現惠農政策的入戶知曉率達到100%,惠農政策落實率達到100%,群眾滿意率達到95%以上,全鄉低收入人口脫貧率達到50%以上,貧困村脫貧率達到100%。

鄉編制惠農政策,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向農民宣傳惠農政策,利用培訓班向農民培訓致富知識、脫貧方案,向全鄉1032戶低收入農戶贈送《城頭鄉惠農政策選編》,並安排有關人員進村入戶宣講,鄉村廣播定時播放惠農政策,使惠農政策家喻戶曉,增強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

我鄉姚臺、戚臺、徐莫三個村被列入特困村和貧困村。姚臺村作為特困村由縣農商行實施幫扶。戚臺、徐莫兩村為貧困村,由鄉政府進行幫扶。我鄉將對戚臺、徐莫兩村給予每村五萬元的幫扶資金,並將對幫扶專案進行審定,以建設標準化廠房出租來增加集體收入,年終力爭村集體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

2014年度全鄉低收入戶為1032戶,貧困人口3129人,按照市縣要求,2014年底,50%的低收入戶要能夠脫貧。圍繞此項工作,縣鄉抽調400餘人進行一對一幫扶,每位幫扶人員結對幫扶四戶,為貧困戶制訂脫貧計劃,提供致富資訊,宣講惠農政策,解決他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為了使脫貧攻堅工作得到很好地落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鄉成立了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黨委書記陳曉婷同志任組長,黨委副書記、鄉長裴玉龍任副組長,鄉分管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對脫貧攻堅工作實行認真的組織領導和管理,對脫貧攻堅方案的制訂以及落實將嚴格的把關,有序推進。

對本鄉幫扶人員,鄉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對不能勝任本項工作的,中途給予調整,並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對年終評優評選予以一票否決。對脫貧幫扶工作不力的單位和部門責任人,黨委政府將採取組織措施,確保方案的順利實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882ln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