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疫情防控個人典型事蹟材料3篇 戰“疫”英雄,詮釋力量

疫情防控個人典型事蹟材料3篇 戰“疫”英雄,詮釋力量

在當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個人典型事蹟的力量顯得尤為彌足珍貴。本文將圍繞疫情防控個人典型事蹟展開報道,旨在弘揚敬業奉獻、團結協作、勇敢堅守等優秀品質,為廣大讀者樹立榜樣,激勵更多人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戰勝疫情。

疫情防控個人典型事蹟材料3篇 戰“疫”英雄,詮釋力量

第1篇

李__,女,__年5月出生,群眾,大專學歷。現任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銅興街道梵淨山社群居委委員。20__年1月參加工作,一直擔任該職務。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20__年1月24日晚(除夕),李__接到社群工作群訊息“因疫情情況緊急,請社群兩委所有成員立即回到社群上班”後,李__義無反顧地衝上了疫情防控第一線。然而此時的李__,已是一位懷孕四個月的孕婦。

從那天開始一直到在她分娩之日的前幾天,她一直奮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並沒有因自己孕婦的身份而要求區別對待。在疫情防控剛開始時,她和同事們挨家挨戶地入戶進行外地回銅人員排查登記並宣傳疫情防控方法,面對很多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她都耐心地解釋政策和為居民們做思想工作。設定卡點執勤後,考慮到她孕婦的身份不能久坐,社群並沒有為她安排工作,然而李__自己主動請纓去做抗疫後勤保障工作,為在卡點上日夜執勤的抗疫戰士們送飯送水。有些卡點缺乏物資,她積極與辦事處對接,並主動開車到辦事處領取後又送到卡點上。卡點上登記表沒有了,她又開車到辦公室列印好,送到需要的卡點。社群共設定有19個卡點,給每個卡點輪流送餐一次下來起碼兩個小時,李__就這樣每天從早上8點30分開始開著車在轄區內來回穿梭,直到下午6—7點每個卡點的戰士們都吃上熱氣騰騰的盒飯後才回家。都說懷孕的孕婦是大熊貓,但是她一直和前線抗疫戰士並肩作戰,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孕婦的身份而懈怠,反而打起更多精神投入抗疫工作中。有人曾問李__為什麼在懷孕的時候不好好休養身體反而這麼努力的工作,李__回答說“看到同事們都這麼辛苦的工作,如果我就這麼休息著我心裡會感到不安”。

有段時間李__孕吐反應嚴重,但卡點上人員緊張,很多同事都是連軸轉,甚至剛值完夜班後第二天又要值白班,為了讓值班的同事休息得更好,她沒有請假,而是強忍著不適把東西送到需要的同事手中。李__還主動幫同事承擔在電腦上錄入資料的工作,孕婦不能久坐,而她卻為了疫情防控的任務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讓被她幫助過的同事們十分感動。

李__就是這樣一個熱愛社群工作、敢於擔當的社群工作人員,她平時工作中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疫情防控這種特殊時期更是如此,不因自己特殊情況而講特殊,從1月開始到6月份生產的這5個多月的時間裡克服懷孕帶來的各種不適,堅持投入工作,團結同事。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如今疫情防控的工作暫時緩和下來了,但她在疫情防控期間所表現出的捨己為人、敬業愛崗的精神,讓群眾們看到了一個社群居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李__為疫情防控所付出的努力,也讓身邊同事們對這個帶著身孕堅持工作的女同志感到由衷地敬佩,李__身上的堅韌品質與不畏苦不怕難的光輝形象,也一直鼓舞著身邊的人們。

疫情防控個人典型事蹟材料3篇 戰“疫”英雄,詮釋力量 第2張

第2篇

“媽媽是紅衛戰士,要去守護大家的安全,寶寶乖乖在家!”這是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童遊街道黨群工作者王小珍跟年幼女兒說得最多的話。自3月25日建陽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以來,作為黨員的她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用自己心中那面“黨旗紅”,凝聚戰“疫”“紅色力量”,默默地守護人民群眾期望的那片“健康綠”。

“我是黨員,我先上!”3月24日晚,接到國際新城核酸檢測點需要支援的訊息時,她毅然決然挺身而出,逆行而上衝在一線當起了資訊錄入員。從那一刻起,一張桌子、一部手機成為她的作戰“武器”,一身防護服、一面防護面罩“化身”為她的戰鬥“盔甲”。雨水打溼了鞋子和衣服,霧氣矇住了雙眼,她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但她一刻也不能停,因為她是共產黨員,更是戰疫一線“作戰員”,她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現場人員核酸檢測資訊登記,讓人民群眾早日見到那片“健康綠”。

那天夜裡,一直忙到凌晨2點,精疲力盡的她匆匆洗漱後,定好5點10分的鬧鐘,等待下一場更為激烈的戰鬥——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一夜無眠,伴隨著點點星光,她又跟村幹部一同奔赴水尾村檢測點,開始了新的戰鬥,佈置檢測現場、安排臺位、貼上一米線、拉警戒線、核酸檢測資訊錄入、現場秩序維護,一直忙到下午4點才顧得上吃中午飯。高密度的工作時間和高強度的工作任務讓她“嗓子啞了,腰也直不起來了”。但她無悔,因為她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守護了人民群眾期望的那片“健康綠”。

“老奶奶,我們來給您做核酸了!”她是水尾村黨群工作者,也是該村全員核酸檢測資訊錄入員,更是人民群眾的“服務員”。在已完成的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中,她為確保轄區內常住人口全員核酸檢測“一個都不少”,總是竭盡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現場近1100人核酸檢測工作。隨後,顧不上休息、馬不停蹄地帶上醫務人員深入12個自然村,為30個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老人進行上門核酸檢測服務。為減少老人找身份證的麻煩,她通過人口資訊登記表查詢到老人的身份證號碼等資訊後進行手工錄入,讓老人足不出戶就能輕鬆完成核酸檢測。“太感謝你們了,還親自上門為我們服務,真是辛苦了。”雖然,一天的奔波與勞累使得她身心疲憊,但是老人們的一句句問候和一聲聲感謝讓她溫暖萬分。

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三天兩檢,物資調配是關鍵。童遊街道轄區內設有67個全員核酸檢測點共149個檢測臺,調配時間緊、任務重且人員不足,物資調配工作困難重重。作為黨員的她,堅決服從組織安排與排程,在完成駐點村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後,積極投身物資調配工作,為下一輪核酸檢測工作做好物資保障。“你是女孩子怎麼也來搬東西了?”在物資調配現場,工作人員開玩笑地說。每輪全員核酸檢測前一天,她都會出現在物資儲備大樓前。“我負責清點運下樓的物資”“總共有149包物資,我也來一起搬吧”,她總是自告奮勇的“索要”工作任務,生怕“閒”在那裡!遇到村(居)來領取物資的,還會主動去幫忙。正是在她和物質組其他幾位同事的團結協作和不懈努力之下,全員核酸檢測物資調配工作得以順利完成,有效助力了疫情防控工作,守護了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你怎麼又被調來支援這邊了?”這是同事們每次看見她都要說的話。連日來,她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連軸作戰,來回穿梭,奔波支援。“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初心和使命,彰顯了責任與擔當,更用自己的付出凝聚了戰勝疫情的“紅色力量”,守護了人民群眾期望的那片“健康綠”。

第3篇

張__,女,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現為__市__縣__鎮__村村醫。

村醫是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者,是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守護人”。張__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已經25年,疫情防控以來,今年52歲的她一直蹲守在疫情防控的後方戰場,以護佑生命的大愛和舍已為人的奉獻,築起了守護全村百姓安全的“防護牆”。樺南縣樺南鎮雙合村有常駐人口518戶、1346口人,這次共排查出12名武漢返鄉人員。__年春節,這12人成了張__最牽掛的人,從武漢返鄉回來的12個務工人員,儘管隔離在家,但剛開始還是在村裡造成了恐慌,為了不讓村民擔心,保障大家的安全,張__每天穿著防護服,拿著聽診器、溫度計和“返鄉人員情況摸排表”,穿梭於村中,為返鄉人員測體溫、錄資料,給村民宣傳防護方法。期間,武漢返鄉人員吳某某找到她,說自己咳嗽幾天也未見好轉,讓張__幫忙來看看。聯想到近日在網上看到的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的新聞,醫生的敏銳性告訴她,這件事必須引起重視。在缺少防護物資的情況下,張__顧不上那麼多,多次往返吳某某家中,量體溫、看症狀,並第一時間向鎮衛生院報告,鎮衛生院立刻協調縣疾控中心為吳某某診療診斷,最終確定其未感染,是慢性肺炎引發的咳嗽。事後,大家都問張__:“你不害怕麼?”張__說:“怕,怎麼不怕,但我是醫生、是黨員,群眾需要我,我必須上,這是我的責任”。全村12名武漢返鄉人員隔離14天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經縣鄉衛生部門同意,村裡對這12名返鄉人員延長隔離時間7天。本來就已經很煩躁的這些人,延長後部分人開始出現焦慮和不穩定,總提出要出來見親人和同學。張__發現這一苗頭後,逐戶進行心理疏導,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反覆勸說,與此同時,張__為了得到他們的理解,開始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由於隔離時間長,有些人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出現短缺,她就主動提出為其購買和運送,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除武漢返鄉人員外,全村百姓的安危也是張__一直放不下的事。疫情防控以來,雙合村村幹部立即進行返鄉人員排查,張__也投入一線開始緊張的監測工作。雖然村子戶數較多,但她從不漏走一戶、漏登一人。有的村民勸她,在家裡打電話問問情況就好了,她卻說:“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啊!我是醫生,會保護好自己,我得讓村民知道有人在照顧他們,密切關注他們”。

儘管張__這樣盡職盡責地看守著大家,但還有個別人有牴觸情緒,說些刺耳的話。“我也不是外地回來的,也沒有接觸武漢回來的人,你幹嘛就不讓我出門出村,你就看好那些武漢回來的人,少管我們。”面對鄉親的指責,她只能把委屈放在心裡,把眼淚流在人後,依然用微笑和柔情進行勸阻和勸說,直到他們理解。有人問張__,這麼堅守圖個啥?她說:“身前是疫情,身後是鄉親,這個關鍵時刻雖受盡委屈但我不能轉身!”張__的母親居住在縣裡面,已是古稀之年,一直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陳舊性腦梗塞,而且有新發病灶,自己是名醫生,自然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所以母親的病一直都是她在親自照顧。疫情防控期間,每天忙忙碌碌的她根本顧不上母親的病,有時通過電話進行詢問,得知母親哪裡不舒服,自己又不能親自在床前照顧,她總是在電話這頭偷偷地流淚。

不光是母親,自己的女兒在外地上大學,只有假期才能和家人團聚,然而,張__白天入戶走訪,夜間測體溫監測,一家人吃頓飯都成了奢望。女兒雖有些不高興,但看到百姓安全了,她在心裡開始心疼和理解媽媽了。當被問到你這麼做不覺得虧欠家人麼?張__哽咽說:“我自己內心肯定是覺得虧欠了家人許多,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虧欠’那12名返鄉人員和全村的百姓呀,他們的健康是我這名村醫最大的責任和使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mvxrv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