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談美讀後感5篇 美讀,心動。

談美讀後感5篇 美讀,心動。

“談美讀後感”是一個探討文學作品中的美感體驗的主題。通過閱讀不同型別的文學作品,我們可以領略不同作者用文字創造的美麗與情感。這種美感不僅來自於故事情節的推進,更重要的是藉助作者的描寫和構思,使讀者產生共鳴與感動。閱讀後,我們會對文學作品中的美有著獨特的感悟與理解,這也是我們談論和分享讀後感的目的。

談美讀後感5篇 美讀,心動。

第1篇

第一遍讀《談美書簡》只用了三天,因為朱先生深入淺出、妙例迭出的敘述完全把我帶進了那個奇妙的美學世界,儘管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論論著,但我去讀得津津有味。由於初讀時過於心急,錯過了不少珍寶,於是我第二次再讀時便採取了邊閱讀邊做讀書筆記的方式,筆記既包括原文的精華摘錄,也有自己當時的閱讀感悟。結果因為自己一向嚮往的“完美主義”,為了使筆記在日後更具參考價值,則第二遍的閱讀邊擴充套件為第三遍、第四遍、甚至後來很多內容都讀了不下七、八遍。

作者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間認為,在美感經驗中,心所以呈現於心者只是直覺,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態度與科學的和實用的態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實用等,只是聚精會神地對於一個物孤立絕緣的意象的觀賞。1950年以後提出主客觀統一說,認為美必須以客觀事物作為物的形象,然後提美。60年代,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把主觀視為實踐的主體“人”,認為客觀世界和主觀能動性統一於實踐。

什麼是美?這個問題直到我讀完了朱光潛老先生寫的《談美書簡》才找到了答案——和諧就是美。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對美的發現。只要去細細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去仔細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會發現生活中無處沒有美。就拿羅丹的維納斯塑像來說吧!它雖然缺少了兩隻手,但裝上後反而讓人感到有些畫蛇添足。相反,正是因為那兩隻手的自然掉落,才給人一種和諧、自然的美感。

對我們而言。外表美不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美。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外表美只能取悅於一時,心靈美方能經久不衰。”我最近就聽到了這麼一個例子。,一位名叫黎永昌的局長在洪水氾濫之時,跳入急流中,為了救一名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小女孩,而犧牲。從這裡,就體現出了一個人的人情美和心靈美的統一。這是一個人無法去刻意模仿的。這是一種內心美的流露,就像黎局長一樣。

談美讀後感5篇 美讀,心動。 第2張

第2篇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我們在進行藝術教育時,常常想的是如何在教授一些美學知識、規律等的同時,逐漸培養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進而敞開心胸地感受美、靈動地創造美。

其實,作為教師,在認識學生方面何嘗不需要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呢。

朱光潛先生在《談美書簡》中曾舉過一個例子:對於園裡那一棵古鬆,在木材商、植物學家和畫家眼裡,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在木材商看來,它不過是一棵做某事價值多少錢的木料;在植物學家眼裡,它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然而畫家卻認為它是一棵蒼翠挺拔的古樹。接下來三個人的反應態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裡盤算它是宜於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樣去買它、砍它、運它;植物學家馬上就會想到要把它歸到某類某科裡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樹的異點,思量它何以活得這樣老;而畫家卻只是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的顏色,它的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我贊同三者眼中對古鬆的不同狀態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視角進行綜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審視、去構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就如我們作為教師,可以如植物學家一般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學習現狀等去判斷學生的優勢與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畫家般去感受學生的個性、體味學生的品格和趣味、挖掘學生不被他人察覺的閃光點;如木材商那樣規劃學生的前途、思忖學生的發展方向、培養目標。那樣,不同的學生才真正地在教師的眼中鮮活起來、立體起來。我們在進行教育教學的同時,才能真正地本著'關愛學生'的原則開展與實施。

第3篇

美的本質。從柏拉圖開始許多的哲學家、美學家以及文藝理論家都進行了不懈的探討和研究。但最終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見美的問題本身有著不可測度的奧祕。這同樣也告訴我們:美學是一種概念。美學之路,自然就艱難遠久。

朱光潛先生卻強調:“美的研究,一定要從現實生活出發,從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即人類對美的追求源於日常生活和經驗。

學美學,首先應知道什麼,瞭解什麼。或者必備什麼認知呢?朱光潛先生回答的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理解起來似乎就是:各人資凜不同,環境不同。學美的性質自然也不相同。美源於一點;自然最終也會歸就於一點。在探討和研究的道路上。儘管途徑各不相同。其結果卻都一樣。

談美與審美。最直觀的就是人。因為無論是對人的批評還是欣賞。都源於美的界定和價值。對美的判斷力並非人類誕生時就存在。而是隨著我們人類的進化而逐步完善所成為的一種情感意識。人是一個整體。一個多方面的內在聯絡著各種能力的有機統一體。它會將自然中的一些單一性適當融合。正是由於這種融合,才促使美體現在人類的“認知、情感、意志”中。

馬克思主義是現代美學的基本;但也並非學懂了馬克思主義就能學通美學。如果一個人學懂了馬克思主義,但是他並不具備認真刻苦、勇猛前進的時代精神;那麼,他也不會在坎坷的學美之路上創造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來。

個人精神的結合產生了情感。人與人的結合產生了社會。當人們心中具備某些東西后;他們就會開始宣釋自己內心的美的感受。這其中自然就會要勞動。用勞動將自己的內心展現在這個社會。展現的內容,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繁複的。這其中不禁要包括許多的學術限界。即不要因為不超越學術界限而宣揚單一的美學。這樣不禁使美學空洞和抽象了。藝術體現美,反映了現實中的自然。藝術是人對自然的加工創造,是一種勞動產物,所以藝術又被稱為“第二自然”。藝術敘述了人們心中的情感,思維和夢想。通過藝術,也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思維高度和精神生活。

藝術源於生活。生活通過修辭轉化成藝術。藝術也就無形式。儘管在過程中存在著多種“主義思想。”但藝術的終端。我想也會迴歸於生活。

第4篇

出土的山頂洞人的項鍊表明,人類早在萬年前便具備了審美能力。無論是從大漠孤煙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還是從山水田園牧歌到金戈鐵馬陽關,人類對美的追求從未停止。

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青年對西方的崇拜到達了狂熱程度。在社會更新的浪潮中,青年們只顧談論西方美學,否定東方文化;悲哀的是他們中多數其實並不瞭解西方文化,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自己內心對於美學的渴求,只是隨波逐流,盲目從眾。這種“木偶”思想與日俱增,東方美學地位江河日下,朱光潛先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為喚醒中國青年的意識,創作了《談美》。朱光潛先生在《開場話》中說到:“現在的青年不應該再有複雜錯亂的心境了”。

作為當代青年,其實我們也一樣面臨“盲目”的危險,想想吧,在“聽什麼歌”、“看什麼書”、“穿什麼衣服”,甚至“說什麼話”的問題上,我們很容易被流行的大眾審美同化,從而喪失提升自己審美情趣的機會。

什麼是美感?“美感是純粹意象世界,超於利害關係,是高於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的追求。”這就是美的含義。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的最本質要求,而人不同於其他物種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對於精神世界的追求。藝術活動是“無所為而為”的,具有巨集大格局,這便使我想起周國平先生的一句話:“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錘無用之情,終成一無用之人,卻也因此活得有滋有味。”因為美感與實用無關,所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過是邊塞黃昏的一片荒蕪,卻也是雄渾之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畫面也許簡單,但卻無比壯闊。

一棵古鬆,木商、植物學家和畫家對其態度有三。木商會看到它的貨幣價值,植物學家會看到它的生態價值,而畫家則會觀賞它的線條、顏色、種態。這實際影射了實用態度、科學態度和美感態度的不同。類比一下,我們對待學習應該採取什麼態度呢?如果從實用態度來看,學習能讓我們將來有高質量生活,能提高社會科技水平;如果從科學態度來看,可以使個人嚴謹,可以研究比較不同的學習方法;如果從美感態度來看,學習昇華我們心靈的境界。

“藝術都要有情感,但是隻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藝術”。作為觀賞者,我們需要“移情”,使自己的情感與作品相融會貫通,在聚精會神中將我的情趣與物的情趣往復迴流,達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書中舉例《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其實,在班級養花的過程中也是有“移情”效果的,你會發現心情隨花開花落或歡喜或憂愁,這種移情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

“藝術是另一個世界的東西,對實際人生沒有引誘性。”(前文提到畫家對古鬆的態度)因此我們要打倒享樂主義美學。書中舉例:“一個血色鮮麗的姑娘,一座希臘女神雕像,都具有美感。前者帶來快感,而後者帶來美感。快感是在滿足實際需求後產生的,並非意志或不同於其他物種的人的本質。”聯絡生活,我可以補充這樣的例子,一瓶冰水和藍色大海的圖畫都給人帶來涼意,但二者給人的感覺卻並不相同。弗洛伊德認為藝術是“戴著面具的慾望”,這實際是極端的享樂主義美學。

藝術與遊戲有很多相似點,同藝術一樣,遊戲也將意象客觀化,使它成為一個具體情境;遊戲使參與者聚精會神;打遊戲也需要“移情、物我合一”;遊戲也是用現實世界之外的另一個理想世界來安慰感情(例:同學們打遊戲)。區別在於遊戲只需要表達,而藝術需要作品的傳承。遊戲是藝術的縮影,藝術的老練和嚴肅註定了其千萬年的延綿,成為人類不斷追求的精神食糧。

而藝術最絕妙之處在於它的意象(留白)。從觀賞者角度,我們需要“移情”,需要忘我,做到“得環其中”,用心感受作者流露於作品中的情感,而創造者也不能在情感中過活,需要跳出深層情感,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更理智地進行創作。通俗講,沒有人身處你的境遇,沒有人能真正體會、理解你的感受。所以一個好的作品是站在他人能最大限度體會的角度創作而出的。(例:在樓道被劫持要喊‘著火’而不是‘救命’,才能引起他人的足夠注意。)這就是說,創作者在創作時要有情感的留白,而觀賞者憑藉意象感受作品,產生自己的情感,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那麼就能完成一次跨越時空的靈魂對話。我們可以體驗一下意象的絕妙:提到“貧富不均”,只是一筆冷冷的總賬,而杜工部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一副驚心動魄的圖畫。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它舉的一個例子:你有沒有過總是覺得河那岸的風景更美,可去到了對岸後,又覺得不過如此——我總是喜歡遠處的風景,朦朧的風景。原來,是因為遠處的風景離現實更遠。它與人生有距離,而我們近處的風景太過真實,不易引起我們的美感意象。所以我認為,這是因為現實有太多喧囂瑣碎,不可避免。但我們遙望遠方時,我們看不到那些瑣屑,還可以靠意象把它打造成一個完美的地方(沐浴後照鏡子覺得自己更美了也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也會更加羨慕他人的境遇,但他人也並非完美,也會有沒有溢於言表的苦楚。

藝術來自人生,只要我們以嚴肅平靜的心去感受人生,那我們必定懂得藝術。

第5篇

什麼是美,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極為簡單的問題,無非就是“好看”與“不好看”罷了。但是,直到我利用假期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之後,才對美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談美》是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繼《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後的“第十三封信”,也是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學理論體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在寫這封信時,先生就是“和平時一樣,面前一張紙,手裡一管筆,想到什麼便寫什麼,什麼書也不去翻看,我所說的話都是你所能瞭解的。”就是這樣一段話,拉近了我和先生的距離。

讀了這本書,我發現美不僅在物,亦不在習,它在人與物的關係上面。先生在第一章“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中就說明了這一問題。同樣面對公園裡的一棵古鬆,不同的人所“知覺”到的是不同的東西。木商會盤算這木料值多少錢,而植物學家只會覺得它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而畫家便會什麼都不管,就靜靜地欣賞它蒼翠的顏色。這正如先生所言“古鬆的形象一半是人為的,一半是天生的。極平常的.知覺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間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這大概和人們常說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可以說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

接著在第二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中,先生闡述了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藝術與實際人生有距離,所以藝術與極端的寫實主義不相容。”正如北方人總會驚歎西湖的美景,平原人也會讚歎峨眉的奇觀,東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東方,也會覺得面前新奇的事物值得玩味。就如有人覺得樹的倒影才容易給人虛無縹緲的感覺,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是幻境,就好比看一幅畫,自然會覺得回味無窮,藝術總要與現實保持一種“適應”的距離,大概這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吧。

談“宇宙的人情化”,先生從“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入手;談“美感與快感”則對比了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之不同。同樣,談“美感與聯想”時,先生引用了“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這是多麼優美的意境。讀到這兩句詩,我們都會不自主地聯想到詩文中美麗的女子。聯想是偶然的、雜亂的、無序的,而美感的東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結構的、抽離出來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諧狀態的東西。亦如先生所言:“美感是一種直覺,是一瞬間的感受。而聯想漫無縹緲,浮想聯翩,帶給人無限的想象和美感體驗。”

先生還從“情人眼裡看西施”談“美與自然”,從“依樣畫葫蘆”談“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以及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談“天才與靈感”。

最後一個章節,先生從“慢慢走,欣賞啊”談到了“人生的藝術化”就像這本書一樣,也應該是“慢慢讀,慢慢欣賞”的,先生說:“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應有的特點……”無疑,先生的一生是藝術的一生,更是美的一生。

我們常說,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據先生說,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就插上了一個標語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是啊,我們真的要善於發現美,欣賞美,塑造美,過一種藝術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細細體味生活中的美。

所以,我要說,一部《談美》不僅讓我真正認識了美,還讓我明白,努力向前,但也不要忘了適時地駐足,欣賞眼前的風景,品味當下的生活。因為人生路上,真的是要“慢慢走,欣賞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nzykj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