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體育運動調查報告3篇 "揭祕體育運動現狀——調查報告"

體育運動調查報告3篇 "揭祕體育運動現狀——調查報告"

本報告是針對當前國內體育運動情況開展的一項調查,主要涵蓋了體育運動的參與率、健身習慣、運動場地利用率等多個方面。通過統計和分析資料,力求全面瞭解當下國人的體育運動狀態。

體育運動調查報告3篇

第1篇

我們大學共有機電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經管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藝術學院、美術學院、資訊與通訊學院等13個學院,而此次我們所調查的學生群體主要為機電學院.外國語學院和文化與傳媒學院的部分學生。且取部分來估計總體的結果。其中我們組做調查物件約50%為09級學生,30%為10級學生,其餘為08級學生。結合我們大學的男生女生比例,我們所調查的男女比例約為7:5。

2.你覺得參加體育運動對你的人際關係有什麼影響?

在被調查學生中有大約25.2%的人認為體育運動不但強健了我們的身體,而且還拓展了我們的人際關係,加深了朋友間的感情,在運動中結識了新的朋友,也鞏固了和老朋友的關係,起了多個層次的作用;約有44.7%的被調查學生認為體育運動對他們人際關係的影響效果不明顯,和平時好像差不多;另有約18.4%的人表示尚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也不會特意去關注這個方面;其餘10.7%被調查人群表示不經常參加運動,對此不發表看法。

在我們小組所調查的人群之中有大約25.2%的人堅持每天都進行體育鍛煉並且他們會一直堅持下去;約有44.7%的人會在每34天做一次體育運動,他們認為這樣的頻率比較合適,另一方面也比較符合他們的情趣的熱度,因為他們所進行的活動都是自己較為喜歡但又非非常喜歡的,過於頻繁的反覆進行反而會減少他們的興趣度;大約有18.4%的被調查大學生每週有一次的體育運動活動,他們認為體育運動只是自己的興趣所致,什麼時候興趣來了而且又有時間就會約朋友去運動,這一類人群的運動時間往往比較的隨意,沒有固定的規律;剩餘大約10.7%的被調查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幾乎不怎麼運動,或基於沒有時間或基於沒有喜歡的運動等,他們幾乎在學校不參加任何運動。

在我們小組所調查的人群中大約有7.8%的人表示自己參加體育運動是基於想要強身健體,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的想法,其中也有部分人是基於這樣的目的才開始進行體育運動的;而作為其中絕大部分的67.2%人表示自己參加體育運動是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所致,他們所參加的體育活動是自己喜歡的,進行此項活動的時候心情愉悅,樂意進行下去;而其中約20%的人也表示參加體育運動是想要緩解壓力,放鬆自己,更好的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表現;剩下的約4.4%的被調查人群表示是其他原因讓他們參加體育運動的(以上所有資料皆為除去不參加體育運動的被調查人群后的人數作為總體後的比例)。

5.你覺得如何提高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在認為體育運動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的人之中有60.8%的人認為應該積極宣傳體育運動對人的身體,乃至身心健康的極大好處,可以通過一些事例來具體說明。同時,學校要為體育運動提供良好的場地與設施,安排一些空餘的活動時間。讓體育運動在同學之間傳播開來,並廣泛的開展起來。20.1%的人認為體育鍛煉可以一定程度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減少感冒等疾病的發生,但是體育鍛煉並不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所以要讓人們認識到體育運動的益處。可以組織安排一些活動鼓勵大家參加。其餘人則認為體育運動是自己的事,主動與消極是自己來掌握,不需要外界因素干擾。

6.你認為參加體育運動是否改變了你的性格?

在被調查的學生之中大約36%的人認為參加體育運動對他們的性格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體育運動使得他們更加開朗樂觀,在與別人的交往之中顯得更加自信,使自己的性格更加好;另外64%的被調查者則認為體育運動與自己的性格沒有關係,性格也許會改變,但是和體育運動無關(此類人群中包括不喜歡運動或者參加運動非常少的學生)。

7.參加體育運動對調節你的情緒程度如何?

在我們小組所調查的人群中約有22.4%的人認為參加體育運動對自己調節情緒有很大的幫助,參加體育運動後會心情舒暢,忘記不愉快的事情,讓自己更多的時間處於快樂中;其中11.1%的人認為體育運動對自己情緒的調節作用效果還可以,也承認體育運動可以起到調節情緒的作用;少數的4.7%的人則容易受比賽的影響,反而會因為體育運動而情緒不好,容易受到輸贏的影響;作為大部分的68.2%的人表示體育運動對情緒的調節沒有明顯的效果,情緒在自己的經歷之中已經成型,不會因為參加體育運動而輕易改變的。

8.參加體育運動對你哪方面的能力幫助最大?

在被調查人群中有約25.2%的人表示參加體育運動對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有較為明顯的幫助提升,大約有44.7%的人則認為自己的領導能力在體育運動中有了改善,另18.4%的人表示自己在體育運動中的收穫是提升了自己的交際能力,其他表示體育運動對自己有幫助的人中10.7%的人為其他方面的幫助。

在被調查人群中,有些是不參加體育運動的`。在這其中,約10.7%的人覺得參加體育運動是浪費時間和精力;44.7%的人則表示是由於氣候和場地的限制無法參加體育運動的;其中25.2%的人表示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不參加體育運動;由於其他原因不參加體育運動的人佔18.4%。

10.你認為不同性格的人適合不同型別的體育運動嗎?

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證明,各項體育活動都需要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堅定的信心、堅韌剛毅的意志、勇敢果斷的性格等心理品質作為基礎。因此,有針對性的進行體育鍛煉,對培養健全人格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可以總結出類似的結論。如在被調查人群中有89.5%的人認為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型別的喜歡的體育運動,所以不同性格的人會參加不同的運動。一次可以鼓勵不同的人蔘加適合他們的運動以增加對運動的興趣。其餘人則認為運動都差不多,什麼樣的人蔘加都沒有什麼影響。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可以看出,在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已經對體育運動與健康的重要性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但仍有部分學生藉著各種理由不參加體育運動。並且應注意進行長期的鍛鍊與練習,保持足夠的營養、休息與睡眠等。所謂鍛鍊,就是反覆進行相似的活動,產生全身適應性變化,使人體各組織、器官、系統的活動協調一致。並且我們通過調查總結了不同性格的人適合的運動並列出如下。 優柔寡斷者應選擇乒乓球、網球、羽毛球、拳擊、摩托車、跨欄、跳高、跳遠、擊劍、角力等體育活動。任何猶豫、徘徊都將延誤良機,久練能幫助人增強果斷的個性。

急躁易怒者應該多進行下棋、打太極拳、慢跑、長距離步行及游泳和騎自行車、射擊等緩慢、持久的專案。這些體育專案能幫助人調節神經活動,增強自我控制能力,穩定情緒,使容易急躁、衝動的弱點得到克服。

缺乏自信者若堅持一個時期的諸如跳繩、俯臥撐、廣播操、跑步等體育鍛煉,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強。

遇事緊張者 心理缺陷者要多參加公開的激烈的足、籃、排球等專案活動。因為場上形勢多變,比賽緊張激烈,只有冷靜沉著地應對,才能取得優勢。久經沙場,從而可給學習、工作帶來益處。

自負逞強者可選擇一些難度較大、動作較複雜的運動如跳水、體操、馬拉松、藝術體操等體育專案,也可找些實力水平超過自己的對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以不斷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不可自負、驕傲。

孤獨、怪僻的心理缺陷者應該選擇足球、籃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體專案。會幫助你慢慢地改變孤僻的習性,逐步適應與同伴的交往,並熱愛集體。

靦腆膽怯者多參加游泳、溜冰、滑雪、拳擊、摔跤、單雙槓、跳馬(箱)、平衡木等專案活動。經過一個時期的鍛鍊,膽子自然會大,處事也老練了。

體育運動調查報告3篇

第2篇

生命在於運動,對於我們這些充滿激情的大學生來說,運動更是青春、朝氣的體現。與一個人的健康密切相關。眾所周知,身體是一切活動的本錢,擁有強健的身體可以讓一個人更好地去學習工作、去為社會做貢獻,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就需要通過鍛鍊得到。運動作為健康的重要部分就要求我們加強對運動的關注。奧運會、亞運會的成功承辦體現了我們國家人民對運動的關注,我國運動員也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金牌數和獎牌數都位列榜首,但是,金牌多少是不能反映國家人民普遍的運動狀況。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新鮮血液,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決定一定時間內國家的發展,而我們的身體素質決定著我們能否將貢獻最大化,而運動又是決定身體素質的關鍵。在這裡我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在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調查分析,以探索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的成因。

我們對河南工業大學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80份,其中男生59份,女生21份。

本次調查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主要用問卷調查法,採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我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的形式是匿名的方式,這樣可以合理的避免被調查者的主觀偏見影響。

(一)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強度較小,專案較單一。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學生只是偶爾進行體育鍛煉,且每次鍛鍊的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整體來說,鍛鍊時長、頻率都不太高,這也反映出了大學生對於體育鍛煉的熱情不高。跑步與球類是多數學生選擇鍛鍊的方式。雖然在大學體育課程中有教授舞蹈類,武術類等,但是真正將其當作體育鍛煉方式的學生佔少數。總體來說體育鍛煉較少,同時也可見大學體育課程所教的內容並沒有很好地被運用到實際中。

(二)學校與個人是限制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兩大因素。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自己的活動積極性有待提高。他們表示自己偷懶而不想鍛鍊,或者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兩點問題需要同學們自己努力克服。 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不參加運動是因為學校裝置條件有限

(一)加強組織和引導,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

大學生的體育觀念正在逐步轉變,終身體育思想得到加強,娛樂、休閒體育逐步

取代競技體育將成為高校體育的熱點。學校應加強對課餘體育活動的引導工作,運用體育傳媒,推廣、傳播體育知識,建立濃郁的體育氛圍,增強學生對體育的.關注程度,形成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聲勢,使體育鍛煉成為人人享有、人人蔘與、人人有責的社會活動。

(二)完善體育資源配置, 適應學生的專案要求

目前學校的裝置不是很完善,學生進行鍛鍊的場地只侷限於操場和學生活動中心,沒有其它場地,這使得很多學生因沒有場地而無法進行鍛鍊。 同時, 學校體育場所的開放時間也很短,學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對學生採取開放的形式,這使學生不能夠充分地運用學校的體育資源。對於場地、器材,學校應通過良好的組織管理和精心的設計編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組織起吸引力更強的課餘體育鍛煉。同時,學校也應繼續加大體育的投入,擴大體育場地和器材規模,建設更多的同時適應男、女生運動的場地。充分發揮現有學校體育設施,吸引學生參加課餘體育活動,有組織地免費開放體育場館,為學生參加課餘體育活動提供方便。

(三)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運動技能的傳授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傳授,通過教

學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提高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意識和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使每個學生至少掌握12 種體育鍛煉的方法,通過長期的鍛鍊增強他們的運動能力和健康水平,以至於終身受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把教與學和諧統一起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要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從而促進學生樂於投身於體育活動中,逐漸養成堅持課餘體育活動的習慣。

(四)建立獎勵機制,定期獎勵體育活動的先進

集體與個人在全校開展體育活動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的評選活動,每年要定期舉行,由校體育運動委員會、體育部、學生會聯合組織評選工作。在此基礎上,每年舉行一次全校的先進班級與個人的表彰大會,除給予精神鼓勵之外,適當給予一些物質獎勵,獎勵一些體育器材,如籃球、排球、足球等,促進大學生基層體育活動的開展。

(五)加大宣傳力度, 使學生科學地進行課外體育鍛煉

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應當定期開展科學化體育鍛煉的講座, 開展各種課外體育鍛煉的諮詢會, 創辦各類關於科學化體育鍛煉的板報, 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從身體、心理多個角度去了解課外體育鍛煉的作用, 認識課外體育鍛煉的意義。同時我認為在大學生體育鍛煉活動的組織和管理上,突出大學生社團在體育活動中的主導地位,使大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權來管理體育活動,調動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教師也要加以組織、引導,在掌握鍛鍊方法、提高技術水平等各方面積極指導和幫助大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在高校體育活動中,應積極倡導單項體育俱樂部的組織形式,使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有一定目的性和指向性。此外,應積極培養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充實他們的餘暇生活,使大學生逐步認識建立體育生活方式的源是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保證。 我們每一位學生更應端正思想,培養健身的自覺性,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為以後成為社會棟樑貢獻自我做準備。

第3篇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網和民意中國網,對10112人進行的一項題為“為什麼經常運動的青少年越來越少”的調查顯示,73.9%的受訪者表示身邊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青少年不多。

51.5%的人稱身邊最經常鍛鍊的是“老年人”,接下來依次為:“中學生”(31.2%)、“大學生”(29.7%)、“中年人”(24.6%)、“職場青年”(19.3%)、“國小生”(17.0%)。

受訪者中,80後佔52.7%,70後佔24.8%。22.8%的人每星期運動一次,21.6%的人3天左右運動一次,23.7%的人坦言自己幾乎不怎麼運動。

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石女士眼中,如何讓兒子動起來一直是個大難題。石女士的兒子是一個高中生,每天除了坐在教室裡學習,就是在家裡看電視,幾乎不怎麼鍛鍊。“他上國小時很愛運動,還參加了學校的足球隊。但自從他上了中學,可能由於升學壓力很大,學習比較累,一有時間就看電視、上網。我有時會勸他去動一動,可他總是很反感。”

北京某大型國企員工周先生遇到的問題和石女士頗為相似。他有一個正在上國小的表妹,除了上學之外,她每天都“宅”在家裡看電視、上網、玩手機,很少出去蹦蹦跳跳,整個人總是無精打采。

“表妹每天的學習內容很多,一個大人一天下來也可能累得夠嗆,何況是小孩子。另外,現在的孩子關心的都是哪款網路遊戲好玩、某手機或平板電腦怎麼玩等話題,對於運動,他們很難提得起興趣。”周先生說。

為什麼經常參加運動的青少年越來越少?排名第一的原因是“沉迷網路遊戲等不健康的娛樂活動”(65.3%),其次是“學習和工作的壓力太大”(59.3%)。其他還有:“缺乏堅持的毅力”(53.0%)、“沒時間”(50.1%)、“沒場地”(40.7%)、“嬌生慣養怕吃苦”(36.1%)、“運動專案普遍太貴”(26.3%)等。

北京師範大學(微博)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毛振明教授指出,在各年齡段的青少年中,中學生缺乏運動的情況最為嚴重。這首先是因為應試教育給中學生帶來的壓力相對更大,孩子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很少有時間運動;其次,一些現代娛樂方式嚴重擠佔了中學生的運動時間,在許多中學生眼中,要緩解學習壓力,寧可選擇上網或看電視,也不願意走出去動一動;另外,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一般比較敏感,非常在意別人的評價。這導致有的孩子可能由於對某項運動不擅長而缺少運動自信,從而失去了對運動的興趣。

國家國民體質研究專家庫成員、北京大學人文體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何仲凱認為,經常運動的青少年之所以越來越少,應試教育是罪魁禍首。他指出,應試教育使得學生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學校、老師和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考試分數,忽視了孩子們的體育鍛煉,甚至還會產生喜歡運動的孩子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偏見。

“國家早在xx年就提出過中國小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可是實際操作效果並不理想,很多中國小生並沒有相應的鍛鍊時間。學校對於體育鍛煉的貫徹力度不夠,究其根源在於應試教育體制。”何仲凱說。

去年9月釋出的《xx年國民體質監測結果》顯示,中國小生身體素質連續25年持續下滑的趨勢雖得到初步遏制,但大學生身體素質仍繼續緩慢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學生群體中,肥胖、視力不良等問題依然嚴重。具體而言,7~12歲的國小生視力不良率已經超過40%,大學生近視率更是超過80%。

此次調查也顯示,73.4%的受訪者坦言自己身邊青少年的體質“越來越差”。

如何才能讓青少年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調查中,受訪者首選“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71.7%),其次是“改進體育教學模式,使其更具有吸引力”(62.7%),排在第三位的是“擴建公共體育設施”(58.4%)。受訪者的其他建議還有:“政府補貼公共體育設施,使其更便宜”(48.4%)、“增加學校體育課的數量”(48.2%)、“廣泛開展群眾性的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45.5%)、“加大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41.5%)、“組建青少年運動社團”(39.1%)等。

北京市海淀區的田女士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她家住在某高校裡,操場、乒乓球室等體育設施一應俱全,她每天都會和10歲的兒子一起打乒乓球、慢跑、散步。她認為,孩子都有喜歡玩耍和運動的天性,家長要積極引導,培養孩子經常運動的習慣。這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性格養成都有好處。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指出,家長的利益選擇對孩子是否參加運動的影響很大,家長既想要孩子健康,又想要孩子學習好,兩者衝突後勢必有一個權衡和利益選擇。他通過一項多年的跟蹤研究發現,當鍛鍊時間和學習時間發生衝突時,在全國中國小裡面,有70%的家長和學校校長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這真實地反映出家長和學校在體育教育觀念方面的缺失。

毛振明指出,青少年的健康問題存在滯後性,即青少年體質的虛弱一般不直接表現為各種病症,所以家長和學校就不會馬上因為青少年體質出現問題而重視培養他們的鍛鍊習慣。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體質問題會在老年階段演化為各種病症,比如在青少年時期腰部肌肉缺乏鍛鍊,到了老年就容易得腰椎間盤突出症。所以,培養青少年的運動習慣是一項長期工作,不能指望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可是青少年養成運動習慣,將會受益終身。

“要解決青少年運動不足的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國家和政府應加強對青少年體育鍛煉的重視,建設包括體育教師培養等從國小到大學的體育制度;其次,學校要進行體育課程改革,增強趣味性,上體育課不能只是為了通過升學體育測試,還要讓更多的青少年切實感受到運動的魅力;最後,整個社會也要改善運動環境,給青少年提供更為充足的運動場地、器材和時間。”毛振明說。

哪些運動適合青少年廣泛參與?調查中,排名第一的是“球類運動”(79.1%),排在第二位的是“跑步”(74.7%),排在第三位的是“游泳”(60.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oy074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