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巨人三傳讀書心得範文3篇 三傳大師,撫今追昔

巨人三傳讀書心得範文3篇 三傳大師,撫今追昔

《巨人三傳》是中國古代大思想家洛陽賈生的一部代表作品,包含了《巨人世家》、《巨人敬業傳》和《巨人論語傳》三篇傳記,其中涉及了孔子、孟子、荀子等諸多經典人物,以及對中國文化和道德哲學的重要思考。這裡提供一篇讀書心得範文,以探討本書的價值和思想意義。

巨人三傳讀書心得範文3篇 三傳大師,撫今追昔

第1篇

一段緊張的期末考試結束了,寒假開始了,我們夢寐以求的大閱讀也開始了,一本《巨人三傳》擺在了我的面前,翻開並欣賞著這部偉大的傳記。

作者講述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個人,他們一個是音樂人,一個是雕塑家,一個是小說家,面對苦難他們不曾放棄,他們相信-----堅持就是勝利!

貝多芬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他一生創作了很多優美的音樂,卻不幸雙耳失聰,他的耳朵日夜作響,內臟也受著劇烈的痛苦折磨,聽覺是越來越衰弱,在好幾年中,他隱瞞著家人,連他最心愛的朋友也沒說,他避免與人見面,使他的殘廢不至於被他人發現,他獨自守著這可怕的祕密。在戲院裡,他得坐在接近樂隊的地方,才能聽懂演員的說話,他聽不見樂器和歌唱的高音。假如他的座位稍遠一些,人家柔和的說話聲能勉強聽到一些,人家大聲叫喊時,他簡直痛苦難忍,這種悲劇是個愁苦。

在他的一部分作品中,能表現出來奇怪的是並非所有的作品都帶有憂鬱的情緒,還有許多樂曲反映了青年人的天真,貝多芬在悲傷中創造的樂曲是美的,也正是這些樂曲給他帶來了希望,對生活充滿了信心,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優美的樂章。

托爾斯泰是個著名的法國作家,在他的小說裡描述了渺小與偉大,描述了他的痛苦和他在痛苦中得來的和諧,他的----《戰爭與和平》中的皮埃爾與安德烈是精神的解脫,他令人感到生命的結束與開始全在騷亂中,托爾斯泰如他在開始時一樣,停留在一波未平一波即起的階段中。

羅曼羅蘭的《巨人三傳》反映了在腐朽的社會中有敢於實現理想的人的悲慘,他們在努力中得到成功,給他們帶來希望,使他們繼續奮鬥!

合上《巨人三傳》,心中不禁為為人讚歎,也許是堅持才讓他們成功的'吧!

巨人三傳讀書心得範文3篇 三傳大師,撫今追昔 第2張

第2篇

苦難是折磨人的,也是塑造人的,就像“鍛”、“煉”兩字最初的文字意思,即放在熔爐裡燒灼。大師們掙扎在自己的人生境遇裡,他們並非聖人,也不是無惱無憂,有些坎坷甚至到生命的最後階段也未能逾越。但是,他們的靈魂因滄桑而美麗,心靈因徹悟而高貴,這樣的美麗和高貴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在旋律、雕塑和文章中——鏗鏘有力的節奏、剛毅明朗的線條、犀利勁道的文字。這種滄桑過後,留下的往往是精華,是經歷一遍遍洗濯之後的可用之才。

儘管距離三位大師生活的時代非常遙遠,但是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竟不曾感受到精神層面的空虛。是羅曼·羅蘭的文字,他華麗又不失親切的語言、細膩而耐人尋味的刻畫和感同身受的描寫,把我帶回到那樣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這是一本傳記,沒有太多吊人味口的情節,但是我卻非常享受地一直讀了下去。

我也不住地贊同譯者的標題——《巨人三傳》。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他們不是什麼所謂的曠世奇才、藝術名家,只是靈魂的偉人、思想的巨人。但是,在此之前,他們首先是人,擁有人最基本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因為他們是人,甚至是再普通不過的凡人,所以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們的靈魂被束縛、思想被羈絆。然而,最終成功掙脫命運的指派的,也是他們。這是一群不服輸的人,逆境、痼疾、貧窮、寂寞都不能阻擋他們的步伐。他們跌跌撞撞地在苦難中掙扎以求解脫,成功與否並無定論,但他們自己在這個寶貴的過程中,已歷練成為巨人。

人是會死的。我總是在想,當我們生命終結的那一刻,會不會有這樣高貴而飽受磨礪的精神流淌在血液裡?會不會有這樣攝人心魄、超凡脫俗的文字留在世間?會不會在經歷過許許多多之後,能夠心靈蛻變而成長為強大的巨人?或是,在這之前,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思想高度,去坦蕩地直面死亡?

這是《巨人三傳》留給我的思考。人是在不斷成長的,苦難是高傲的註腳,閱歷是才華的基石,思想與靈魂的偉岸高貴,必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第3篇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義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裡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裡,《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qj784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