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送給袁隆平的一封信6篇 致袁隆平的崇高讚頌

送給袁隆平的一封信6篇 致袁隆平的崇高讚頌

尊敬的袁隆平先生:您是我國雜交水稻的開創者和偉大的科學家,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糧食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通過您的努力,雜交水稻的產量大幅提高,極大地緩解了全球糧食短缺的壓力。本文致敬您的傑出成就,向您表達我們對您的崇敬之情。

送給袁隆平的一封信6篇 致袁隆平的崇高讚頌

第1篇

我第一次寫信給像您這樣,對中國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偉人,所以我會有一些緊張,現在心一直怦怦跳個不停,拿筆的手還微微有些顫抖。如果我有什麼地方沒有寫好的,希望您能對我指出,謝謝!

在我們班教室正對的柱子上就貼著您的故事,所以我每天都能看到您的故事。您是中國的“雜家水稻之父”,解決了中國“人口—糧食”極度不平衡的問題,被農民伯伯親切的稱為“米神”。我知道您的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是經歷了一些風吹雨打的。您為了培育出雜交水稻竟然花了6年的時間去找一種名叫不育系的野生水稻,您每天到各種地方去尋找這種水稻,風餐露宿,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您成功的培育除了世界上第一株雜交水稻,使水稻的畝產量大量提高。您的這種吃苦耐勞,永不言棄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我在班上是個不起眼、默默無聞的小女孩,不像班上、副班長那麼打眼,但是自從讀了您的故事以後,才知道原來您也是普通的農夫,但經過不懈的努力,成了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種植專家。我也要和您一樣,堅持不懈的努力,從一株小草到一朵在人們眼中耀眼的紅花,從一隻雛鷹到一隻在藍天中自由翱翔的鷹。

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會有許多傷心的事,但是隻要想起袁隆平爺爺您,我又有了信心!如果我要成為天鵝,就要付出比常人多七、八倍的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我也一定會努力到底!

送給袁隆平的一封信6篇 致袁隆平的崇高讚頌 第2張

第2篇

此刻,您在稻田裡勞作的身影浮現在我眼前,我彷彿還聽見了您勞作後急促的呼吸聲。然而,您已經駕鶴西去了。

袁爺爺,您一生都在向著一個目標前進——造福百姓。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實現“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努力拼搏,獨自一人呆在稻田裡反覆做實驗,反覆研究。我被您這種求知精神和造福百姓的情懷給深深震撼。今後,我也要向您學習,成就一番大事業,讓百姓安居樂業。今後,您的遺願將由我們完成。

袁爺爺,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讓我敬佩。您不管前方有多危險,有多困難,只要能讓雜交水稻增產,能讓農民增收,您都無所顧忌,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奔目的地。我們今後也將繼承您的鬥志併發揚起來。

袁爺爺,您教我們“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您自己也秉持這一優點,勤勞節儉。可是,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自己吃飯的時候就經常浪費糧食。有時會把糧食剩在碗裡;有時會以肚子實在太脹了為由,把飯菜倒掉;有時會嫌飯菜不好吃而乾脆不吃……今後,我一定把飯吃得一粒不剩。

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袁爺爺,您在我心中就是這樣的人!

袁爺爺,今後我一定牢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將碗裡的飯粒吃得乾乾淨淨。

第3篇

我是來自福建省泉州市晉光國小東海校區六年四班的陳子燁同學。中午,我望著餐盤裡的白米飯,眼前浮現的,盡是您的身影。這白米飯,是用您親手栽種的水稻做成的吧?可您,為什麼一定要離我們而去呢?

袁爺爺,在今天的早會課上,老師給我們觀看了許多關於您逝世的相關圖文和視訊報道。您一生逐一夢,一夢耀千秋!這是多麼偉大的貢獻!“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為了讓天下人都有飯吃,您幾十年如一日,不畏嚴寒酷暑,不怕風吹日晒,堅持下田辛勤耕作,夜以繼日實踐探索,從沒有停下奮鬥的腳步!

瞭解了您的事蹟後,同學們都很感動,大家紛紛發表感言,表達對您的無比敬意!當時,我的內心突然湧起了一陣傷感,眼淚奪眶而出,想大聲哭卻又不敢,怕在大家面前丟面子。

袁爺爺,真對不起!每天中午,我總是把飯倒掉,也沒有覺得這樣子很可惜,覺得糧食這麼多,浪費掉這麼一點兒肯定沒事。所以,我幾乎從來沒有一次是把飯吃完的。現在,我明白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在此,我鄭重向您保證:從今天開始,不論怎麼樣,我都一定把白米飯吃光!袁爺爺,我一定好好吃飯!好好學習!牢記您分享的8字成功祕訣——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將來學有所成,像您那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袁爺爺,天堂那兒有糧食吃嗎?請您也幫一幫那兒的人們,讓他們不再飢餓!

第4篇

我是一名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青島城陽附屬學校的學生,我樂觀開朗,是個愛笑的孩子。

在開學後,我轉到了這裡,看著開心農場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優千號"。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們種植、育苗的時候,它也在生長吧。不過相比於經驗豐富的農民伯伯,我和同伴們實在是業餘: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間距不知道,就連水也用的地下水……還好有家長們幫忙,老師自己也查資料,時不時的組織我們照顧水稻。現在,稻田裡不僅有水管,而且還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網″。今天是我們班收穫的日子。我想到了觀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裡,我見證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開花、結出一粒粒的稻穀,也留下了許多的美好回憶。

您知道嗎?在觀察水稻時,我時常想起你,想起您那兩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你那為夢想而奮鬥的精神總讓我欽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紅良種繁育場時,當助手發現了"野敗"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併發來電報時,您正在遙遠的北京開會,卻連夜趕火車奔回海南島,仔細檢驗它的真偽。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開會已經有些累了,連夜趕火車,仔細檢查會雪上加霜。而您卻為了夢想賭上健康,讓自己無怨無悔。又為了改進雜交水稻,一直奮鬥了22年,將自己最好的年紀獻給了研究。這還不夠,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獻了出去,90歲高齡,您的辦公桌上依然資料成堆,別人在享受,你卻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

青島,一個美麗的城市。它擁有約50萬畝的鹽鹼地,對海水稻的研究可謂是如虎添翼,這裡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雜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會變,但是一代一代接力,總會完成您的夢想。在一萬人中,總會有偉人出現,創新、探究。您的三個月,影響著青島,影響著全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邁步向前。

第5篇

雖然您已離開,但我相信您的成就和為人民著想的偉大品格會永遠印在我們的心中。

您,從一所中等農校的教師,逐漸成長為了舉世聞名的雜交水稻的培育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雜交水稻之父”。這個過程,我們都深深地知道那是您付出了超出常人多少倍的心血與艱辛啊!當您頭頂烈日,腳踏大地,冒著酷暑在稻苗中尋找雄性不育體,培植雜交水稻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世界人民不再被水稻產量低的問題而困擾,是為了人們吃得飽飯啊!袁爺爺,您一生培植了很多水稻,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在您面前,五湖四海,誰不感您德,不頌您行,不為您蒼然而涕?

袁爺爺,還記得您曾經做過的一個夢嗎?您夢見“超級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稻穗有掃把那麼粗,您和您的助手在稻穗下乘涼,開心地笑著。您為了讓全世界人民都能吃飽飯、稻種提高產量,辛苦操勞了一生啊!您的這種大愛,感天動地!

袁爺爺,您淡泊名利,從不申請專利,無私地為全人類奉獻著;您多才多藝,用英語全程授課,擅長拉小提琴,還博覽群書;您生活儉樸,據說您買過最貴的襯衫才一百多元。您用畢生的精力為全世界服務。我有理由相信,您的事蹟和英名必定被人類銘記,孩子不會忘記您,祖國不會忘記您,浩浩歷史長河中必會留下屬於您的一朵絢麗的浪花!

袁爺爺,我雖然知道這是一封永遠寄不出去的信,但我覺得您一定能看到!袁爺爺,您英魂不泯,永遠活在祖國人民的心中!

第6篇

我有三個崇敬的人,一個是毛主席,在進行井岡山革命時,林彪曾懷疑紅旗到底能打多久,毛主席專門寫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一著作,表現出對革命信念的堅定性,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另一個是我的父親,年輕時的他如同枝葉繁茂的大樹,可如今為了養家餬口、日夜操勞而日漸憔悴;還有一個便是您,毛主席帶領人民成立了新中國,我的父親用雙手支撐起一個家庭,而您將一生奉獻給了雜交水稻,奉獻給了人類。您是我們的英雄!

在炎炎夏日,面對毒辣的太陽,我總是擔心會被晒黑而止步於門檻。這時候我想起了您,烈日下的一大片農田都是您辦公的地方。您頂著烈日,腳踩泥水,手持放大鏡,細細地研究,為雜交水稻的試驗成功打下了基礎。您說過:我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為了夢想,您始終堅持著,從不因環境的艱苦而放棄。我崇敬您,崇敬您不畏困難、持之以恆。是您教會了我一個道理:心懷夢想,就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絕不能被外界環境打敗。

我會因為看見一隻老鼠而大呼小叫,會因為摔破玻璃瓶子而手忙腳亂,更會因為遇到小小的意外而驚慌失措。這時候我想起了您:當您在田裡研究水稻時,螞蟥爬到了您腿上,您卻淡定地對學生說:螞蟥喝飽了自然就會離開的。當別人看著螞蟥不禁心裡發毛的時候,您卻不屑一顧,繼續觀察稻苗,絲毫不影響工作。是您讓我明白:遇事更要沉著冷靜、顧全大局。

當獲得榮譽時,我總是恨不得向全世界炫耀,好幾天都沉浸在這愉悅中。這時候我又想起了您:當您榮升為90後董事長時,您幾乎天天在田裡辦公,而不是坐在辦公室裡使用現代技術觀察稻苗的生長情況;當您接受採訪時,您說:退休對我來說是不存在的,退休後沒事做反而會有失落感。;當您名滿天下時,您仍在稻田裡專注研究,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您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也是您讓我明白:生命的價值更在於默默奉獻。

我們應該向您學習,學習您無私奉獻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我要像您一樣不怕艱苦,日後報效祖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qje23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