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維生素c的故事反思3篇 維C,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維生素c的故事反思3篇 維C,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維生素C是我們日常飲食中必備的營養素,但有你聽說過維生素C的誕生歷程嗎?一位名叫林懋循的大夫在1907年成功將維生素C提取出來,然而他卻沒能獲得榮譽,反而被人搶走了發現維生素C結晶的榮耀。這一故事反思了科研者之間的合作和信任的重要性。

維生素c的故事反思3篇 維C,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第1篇

曾經,這個故事被編教材編委會刪除了,但是,這學期又選編進了教材中。不過,教材的其他地方沒有任何改動,比如這個單元的“詞語盤點”中的“讀讀記記”裡收錄了《大瀑布的葬禮》(已刪除)詞語,這課裡沒有任何詞語沒有收錄其中。我們的教材編委會到底有沒有認真校正過呢?有點疑惑,也讓人覺得可怕。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美國總統為了保護森林的鹿,下令捕殺以鹿為捕食物件的野獸,結果,鹿大量繁殖,缺少食物,最後疾病流行,只剩下了幾千只鹿苟延殘喘。這個故事告訴人類應該遵守自然之道,不要認為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這篇課文是我第一次執教,課前我反覆讀了幾遍課文。結果這兩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槍聲在森林中迴盪。在敵人冰冷的槍口下,狼接連發出慘叫,一命嗚呼。”讀到這裡的時候我彷彿看見狼正以憤怒、哀怨的眼神看著拿著槍的人類,而且還在詛咒人類!狼雖然是非常殘忍無情、殺傷力大的動物,但是,任何強大的動物人類都有足夠的能力和辦法去對付它們。可以這樣說,在人類面前,動物都是渺小的,柔弱、無助的。這也讓我聯想到,人類不論多強大,在自然面前,永遠是渺小的無助的。狼也好,其他捕食鹿的動物也好,它們同樣是森林的動物,是活生生的生命。人類毫無節制憐憫的捕殺,結果給森林造成了災難。因此,我覺得這個故事不僅告訴我們人類要遵守自然之道,也要敬畏生命。

上課的時候,我讓孩子們圍繞這幾個問題來自學:“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大批的狼被捕殺後,造成了什麼後果,原因是什麼?你讀了這篇課文後,有什麼體會?”引導孩子們交流的時候,我特別引導孩子們朗讀了那個讓我感觸頗深的句子,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感受。沒想到孩子們談的非常好,他們有的說,從這個句子中看出槍的無情,也就是人類的無情。有的說,他們體會到了狼的可憐,在那一刻,狼的殘忍無情都蕩然無存了。……在這裡我告訴孩子們:“孩子們,的確是這樣,狼也是一種可憐的動物。它們生活在森林裡,以小動物為捕食物件,他們的存在是合理的,是符合大自然生存發展規律的。因此,我們人類對自然界裡的任何一種動物、植物、生命都應該承認,應該敬畏所有的生命。”不知道孩子們聽動了多少,但是我知道,從今起,他們不會單純去判斷一種動物植物的善惡益害。

一直不能忘記這個片段,“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腳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後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我總是為弘一法師對於生命深徹的憐憫與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動。我知道,我的孩子們暫時不能體會到生命的高貴與幸福,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做個善良的人,能做個能珍惜生命的人,能做個能享受生活的幸福的人!

維生素c的故事反思3篇 維C,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第2張

第2篇

教學《鹿和狼的故事》這課,我注重培養學生大膽質疑、閱讀感悟,採用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的學習策略,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按我校打造高效課堂三學三探的教學模式教學,注重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1、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採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策略

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的培養。由學生提出問題,再讓學生自己去找答案。利用問題:簡要講述發生在凱巴伯森林中關於鹿和狼的故事,並說說你從中懂得一個什麼道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並自己去找答案,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再小組討論,課上彙報交流,師生共同評價,情感朗讀表達。合作學習中不但提高了學生自學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與他人交往的合作精神,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活動,這一教學環節中,我以讀貫穿始終讓學生從讀中發現問題,在讀中解決問題,在讀中感悟情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慾望,使學生對鹿和狼已有的認識與課文的描述產生矛盾,從而使學生對課文講述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它們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絡的。這個道理的認識更加深刻。既培養了學生閱讀能力,又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

第3篇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開啟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裡。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能充分調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本篇課文第5自然段對惡魔形象的描寫非常傳神,整段話圍繞“凶惡”一詞,運用誇張的比喻、鋪張的排比句式,表現惡魔的極端凶狠,想象豐富奇特。因此,品讀這個段落我設計了三個問題,讓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在細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髮揮想象仿寫一段,寫出漁夫“貧窮”的外貌。學生在描寫時都能嘗試運用排比比喻去描寫人物的外貌,想象也較豐富,但是對於“貧窮”的體現沒有準確的表達。

這節課整體來說上得比較流暢,雖然品讀能做到較細緻,但是沒有亮點,我想這與我的課堂評價和教學語言一定的關係,語文課堂是一門語言藝術,它需要紮實豐厚的語文素養,也需要豐沛的激情和機智優雅的語言,所以,要上好一節課除了要熟悉教學流程之外,我還需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當學生思維沒有展開時,我該如何引導,在學生回答之後我應該如何評價激勵他們的積極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r2jm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