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一號簡歷網 >

熱點 >其他文案 >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5篇 “立德樹人,育才圓夢”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5篇 “立德樹人,育才圓夢”

教師立德樹人是教育事業的基礎和重要使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心靈的啟迪和塑造。教師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品德、道德、情感和思想素質,在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同時,注重立德樹人的基本原則。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5篇 “立德樹人,育才圓夢”

第1篇

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在傳播人類文明、啟迪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開發人力資源方面發揮著重要的、關鍵的作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立德樹人不是教師的專屬名詞,亦不是教育行業的專屬名詞。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須重視的思想與理念。只要是社會的人便是有資格作為教育者的。只有當引起全社會重視時立德樹人才可以長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為教育舞臺的主角。

作為一名教師,首要即是具備奉獻精神與敬業精神。教師必須將自己的教育工作當作事業來對待,把自己的事業融入於自己的愛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會當作是一次精神的娛樂。當教育工作成為教師的精神娛樂時,教師會便會無怨無悔地投入。當教師每一次面對學生,每一次面對家長,每一次面對社會,才會心無掛礙。

其一,作為教師應該具備完善的人格魅力,這是整個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在不經意間感染他的學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養完善獨立的人格。農村學生不比城裡學生,可以生活在一個素質相對較高的學習環境,他們大部分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接受著爺爺奶奶那一輩的思想,唯有靠教師來影響他們。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學、風度三方面。然而教師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的實踐與磨練練就,這對年輕教師來說是一種考驗。其二,個性魅力是德育的關鍵。獨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時間來培養,作為教師不但要擁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還應該因地制宜,靈活的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鋒芒太露而使家長對教師產生反感心理。其三,教師的形象魅力極其重要。培根曾經說過:良好的形象是一封‘介紹信’,如果要自己的學生以自己作為學習的榜樣,除了由內而外的人格魅力以外,還需要良好的形象氣質。

教師要為學生做好榜樣,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傳。空洞的說教一是國小生無法也無能力接受,二是作為農村國小生接觸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們獨立的人格,如何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無論你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無論你是文人學科的教師還是理科教師抑或是藝體類教師,都應將立德樹人貫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始終如一的踐行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立德樹人,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有用之才。單憑一線的教師是完全不夠的立德樹人需要環境,需要一個完善的系統。教師的孩子成長在校園中,那麼學校就應為立德樹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學校領導,下至學校職工,哪怕是校長、書記抑或是一位掃地的阿姨或是看門的叔叔,都應具備起碼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個素質較好的環境中。立德樹人還需要地方政府一起努力,需要配合學校為廣大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立德樹人,是教師的使命,尤其是教師國小教師。立德樹人,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5篇 “立德樹人,育才圓夢” 第2張

第2篇

7月中旬,在本科教育思想大討論專題培訓班暨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工作第七期培訓班上,校黨委成洪波書記作題為《奮力爭創一流本科教育加快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報告,進一步明確我校爭創一流本科教育、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的目標任務。省教育廳高教處鄭文處長、四川大學教務處張紅偉處長分別作了《轉變本科教育思想觀念深化人才培養改革》《以課堂教學革命為突破口培養一流本科人才》的輔導報告,提供了爭創一流本科教育的有效路徑和樣板。學校三位教師代表分享了教書育人的體會和經驗。自己認真學習關於教育思想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稽核評估中反映出來的學校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近一段時間以來深入院系的調查研究,自己有一些思考和幾點心得體會。

5月2日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強調“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辦好高等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作為高校的教師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深刻認識新時代對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和對教師的期望,自覺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站在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多次就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出重要指示。5月2日在同北大師生座談時強調:“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幹、放飛夢想的地方。”“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明確了高校的根本任務,同時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我們要以此為遵循,將其落細落實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辦學重心、教師職業的重心放在學生的教育培養上,深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更大貢獻。

三、“以本為本,四個迴歸”將開啟我國高等教育新篇章

長期以來,一些高校為了追求快速發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追求科研經費、學位授權學科、重點學科數和大學的排名,通過重獎科研的考核評價來鼓勵教師發表sci論文,爭取各類人才頭銜、重點科研平臺和科技成果獎等等,導致大學大部分教師把精力和時間重點放在與自己利益高度關聯的科研考核指標上,甚至還出現教師採取一些違反學術規範的手段來達到目的的現象。對本科生的培養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和精力投入,學生輕輕鬆鬆就能畢業,人才培養的質量不高,與社會發展需求脫節。這些高校沒有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要求相去甚遠。面對高等教育存在理念滯後、投入不到位、評價標準和政策機制的導向等問題,高等教育戰線為貫徹落實6月21日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提出了“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迴歸”。他指出,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戰略地位的教育、是綱舉目張的教育。高等教育戰線要樹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校長不是合格的校長”“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堅持“以本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學的基礎地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前沿地位。高校領導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師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學校資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學條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學方法和激勵機制要首先在本科創新,核心競爭力和教學質量要首先在本科顯現,發展戰略和辦學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實踐,核心價值體系要首先在本科確立。

陳寶生部長強調,要推進“四個迴歸”,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一是迴歸常識。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改變輕輕鬆鬆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二是迴歸本分。要引導教師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堅持以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實行本科教學工作考評一票否決制。三是迴歸初心。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促進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用知識體系教、價值體系育、創新體系做,傾心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四是迴歸夢想。要推動辦學理念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傾力實現教育報國、教育強國夢。

“以本為本,四個迴歸”是新時代高等教育戰線主動糾偏的自覺行動,彰顯高等教育的自覺自信自強,將開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新篇章,加快推進從高等教育大國邁向高等教育強國。

爭創一流本科教育,建設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必須持續深入學習貫徹全面貫徹落實重要講話精神,把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課堂教學質量是爭創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礎,在去年稽核評估中,專家指出我校課堂教學方面存在高職稱教師的授課率不高、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多數教師仍然是照本宣科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師生課堂互動少、課堂氣氛沉悶、合班上課人數多(小班上課課程門次數只有40%左右),作業少且有不批改的現象、考核方式單調、學生課業負擔輕讀書少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製約我校爭創一流本科教育的程序,急需加快整改。

陳寶生部長就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提出“要著力推動課堂革命。我們要改革傳統的教與學形態,高校教師要把育人水平高超、現代技術方法嫻熟作為自我素質要求的一把標尺,廣泛開展探究式、個性化、參與式教學,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把沉默單向的課堂變成碰撞思想、啟迪智慧的互動場所,讓學生主動地“坐到前排來、把頭抬起來、提出問題來”。把推動“課堂革命”作為高校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四川大學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率先開展“探究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開展了一系列一流本科教育的實踐,成效顯著,非常值得我們學校借鑑。結合我校實際,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牢固樹立“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通過制訂《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的管理辦法》,作出規定:教授、副教授一年內未給本科生授課,當年教學工作考核為不合格,連續兩年未給本科生上課,不再受聘為教授、副教授崗位。通過制度約束,確保高職稱專任教師全部給本科生上課。

加大激勵力度推動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重視學生對教學的參與,通過公開課、輔導報告、教學沙龍等開展多種活動加強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促進教學能力提升。鼓勵教師以學生知識習得、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為導向,注重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基於問題、案例、專案或任務的研究型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的開放、共享、互動、協作等特徵,利用學校與文華線上共建的課程資訊化建設平臺,加強教學資訊化建設。教師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應用資訊科技水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銜接好線上線下學習環節,採用混合式學習、翻轉課堂等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運用好網上數字化課程教學平臺,推廣泛在式課堂。

完善並實施科學的學業考核評價方案,由結果性評價為主轉變為過程性評價為主。促進評價形式多樣化,做好學生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和學習能力的過程評價記錄。考核方式、考試題型設計要不斷創新,鼓勵探索使用非標準化答案試題,評價標準寬嚴相濟。

逐年擴大小班化教學覆蓋面,通過績效分配改革激勵教師採用小班化教學,根據學校發展需要,逐年改造一定數量的教室適應小班化教學需要,設計靈活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特徵,使教學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變傳統的師生交流為多向交流,促進教學相長,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生態。

積極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方法,不斷提升課堂管理水平。強化正面引導,預防和減少違紀現象發生。適當運用懲戒措施對違紀違規行為進行約束,嚴肅課堂紀律。使學生迴歸常識,刻苦讀書學習,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

第3篇

為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推動區域教育教學改革,引導和推動我區中國小和廣大教師,加強學習和研究,提高育人質量,提升區域教育品質,3月28日下午,在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召開了石景山區第十三屆教育教學研討月活動啟動會。區委教育工委書記石顯富、教委主任李秀蘭、副主任於秀雲出席會議,區教育分院院長周玉華、黨總支書記於志勇以及區教委、教育分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各中國小校長、教學幹部、教育分院研修員等共計240餘人參加了活動。

教育教學研討月活動是一個緊密圍繞當前教育改革主題,搭建教育研究、教育成果交流與分享的平臺,自20__年以來,我區已連續舉辦十三屆研討月活動。促進了我區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品質提升和學生的主動健康成長。今年研討月的主題為“堅持立德樹人,貫徹五育並舉”,引導全區教育系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屆教育教學研討月活動共分為“區級重點活動”、“區級一般活動”“學校研討展示活動”、“帶題授課”四個部分。區教育分院聯合各學校,圍繞“立德樹人”、“五育並舉”設計並申報了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共197場次,其中區級重點活動12次,區級一般活動26場,學校研討展示活動94次,帶題授課65次。

啟動會上,區級重點活動負責人向全區中國小校做了活動推介,並頒發研討月工作手冊。活動特邀北京教育學院劉胡權博士做了專題報告。

區委教育工委書記石顯富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站穩教育發展的立足點與生長點;堅持“五育並舉”,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堅持“立德樹人”,持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三個方面對全區學校提出了工作要求。石顯富指出,全區教育系統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作重要講話精神和3月18日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掘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效果,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創新培養模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引導廣大教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堅定終身學習理念、實現經驗型教師到研究型教師的跨越,培育一批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優秀基層教師,引領良好從教風尚。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動搖,實實在在地在教育事業上下功夫,遵循“立德樹人”的教學方法,著眼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對教育教學各環節進行結構性提升,真正做到每一門課程都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每一位教師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4篇

_年第_個教師節前夕,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並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節日敬禮和祝賀。他在講話中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我是師範學校畢業的,今年也是我從教第三十年,在倍受鼓舞的同時,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對“四有”好老師有了更深切的理解、體悟。見賢思齊,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繼續向著好老師努力顯得尤為重要。

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在中國不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師重要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們的教育物件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學過程是由師生互動共同完成。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也就成為每一個教師必須面對、思索與回答的基本命題。回顧十幾年做學生和三十年教學的經歷,師德至上、學術為本、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是我工作中感悟和體會最深的。

“師德至上”。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務,也是教師的光榮職責。教會學生學習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是關鍵,教會學生如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經說:教者必以正。教師素養的厚度,決定了學生髮展的高度。教師工作具有“示範”性,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學觀、學生觀、課堂觀會通過一言一行傳達給學生,對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比較念舊,十分珍惜大學的情緣,每每聚會都會邀請老師參加。這幾年參加畢業學生的聚會比較多,他們跟我聊到大學時代對他們記憶深刻的、或者影響到他們考研、擇偶的話題,大多是我帶他們史蹟考查活動中的一些細節,課下交談的一句話、課堂討論時一個肯定或讚許的眼神。每每至此,你會感到身為教師的欣喜、壓力和責任。這時你會發現,我們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等等話語,對塑造一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我的感受是隻有秉持和踐行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學術為本”。學高為師,備好課、上好課、育好人是作為一個好教師的基本操守。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在談到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問題時曾提出:“你不教課,就不是教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師”。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j·邁克爾·畢曉普在他的自傳《如何獲得諾貝爾獎》中寫到:“教學,這是大學教師生涯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職責,可以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可以是榮譽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學的願望是發自肺腑,不需要辯護,不需要解釋,它是一種文化義務,是一種使命。只搞學術研究而不盡教學使命,是枯燥無味的。現代的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學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發現和教學兩方面的傑出本領結合在同一人身上。”從事教學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實踐和我自身的教學科研經歷,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教學與科研如同鳥的兩翼,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學激發科研的靈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學,我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些就是來自備課、上課、與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討論過程中。一個顯見的事實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需求成為推動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動力之一,教師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學科的發展前沿和研究熱點,把握最新的知識體系和創新技能,才能適應和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可以說,教學過程既是對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傳播和驗證,也是教師科研動力激發的過程,教學實踐有助於教師將科學知識系統化,併為科研工作帶來啟發;科研有助於革新教學內容,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品位。只有教師是創造性人才,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能力的學生。這幾年參與我課題研究的學生,所做的畢業論文和考研方向的選擇也多受此影響。

“用愛點燃愛”。愛是做一名好老師的前提,用愛點燃愛,建立“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對師生的共同成長至關重要。歷史學是基礎學科,歷史學專業的生源和就業都面臨著現實的挑戰,許多學生一開始有著“所學非所愛”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轉專業。如何通過入學教育、畢業生的成長經歷、教師的現身說法來確立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幾年下來,歷史教師的感覺是樹立學生意識,站在學生的角度,付出真愛,用愛點燃愛,主動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培育積極向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文化,多途徑為學生考研、就業服務,就會讓學生明白專業沒好壞,關鍵在於你能否學好。逐年好起來的生源質量,不斷提升的考研率和就業率就是教師付出真愛,最終贏得了學生的真愛的說明。在培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享受到過程本身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生命價值實現的歡樂。愛是彼此成全,用愛點燃愛,師生共同成長已成為師生的共識。

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著更加美好的職業。好老師是學出來的,好老師是做出來的,好教師是通過好學生成就的,好老師沒有隻有更好。讓我們為做黨和人民的好老師而努力。

第5篇

立德樹人的語境巨集闊、語意深遠。如何理解立德樹人的含義?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

立德樹人,要求我們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於學校思政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學校作為青少年學生培養的重要陣地,學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這一工作,最為核心的是在學校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高水平的師資和管理隊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這為我們學校的師資建設明確了標準。學校應要堅持這一思想並貫徹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用德字來培養教師和學生,依德字來評價教師和學生,憑德字來任用教師和學生幹部,以德字來監督教師和學生。要圍繞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從落細、落小、落實入手,形成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促進青少年學生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讓我們明白瞭如何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是根本,內涵建設促發展。作為學校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意味著我們的教育要培育青少年學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靈,讓學生擁有終身學習和成長所需的知識和能力;意味著學生從學校門走出時,能夠樹立或是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能夠擔當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需要我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師要終身學習,為師者先善其德。

立德樹人,我們要切實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這樣充分肯定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在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課程新理念,不斷完善有機銜接、循序漸進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把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和學習質量標準,融入中學各學科課堂教學之中。要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引導各學科教師在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同時,將積極的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自然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及時宣傳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的好經驗好做法。

立德樹人,我們要積極營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文化氛圍。要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主題教育和節糧、節水、節電專題教育活動,將其作為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要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民族傳統、禮節禮儀等主題教育活動;著力創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文化校園。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園文化環境。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hjlw.com/zh-tw/redian/qitawenan/rjq5rm.html
專題